漢奸是一個貶義詞,字面上的意思是指“背叛漢族的人,后來被引申為背叛中華民族之人。”,在《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是“原指漢族的敗類,后泛指投靠侵略者、出賣國家民族利益的中華民族的敗類”。宋朝秦檜以前統稱“敗類”,秦檜以后才有“漢奸”這個詞出現。
漢奸分為狹義上的漢奸和廣義上的漢奸。
狹義上的漢奸打擊面較小,指中華民族中投靠外國侵略者,甘心受其驅使,或引誘外國入侵中國,出賣祖國利益的人,像汪精衛等人。引申義的漢奸,出賣國家疆土、資源,賣空國家利益,給當代人民、后代子孫造成損害的叛徒、敗類!
廣義的漢奸包括漢族的敗類,有如西漢的中行說,五代的石敬瑭,南宋害死岳飛的秦檜,明朝引清兵入關的吳三桂,投降清兵的洪承疇,清朝投降英國殖民者的柏貴,和中華民國時期的南京偽國民政府汪精衛等。
最早的漢奸就源于漢族正式形成的漢朝。第一個廣義的漢奸就是西漢漢文帝時的中行說。漢文帝強行派遣中行說護送公主去匈奴和親。怨恨之下的中行說一到了匈奴,就立刻歸降,并深受老上單于歡喜、寵信。中行說竭力勸說匈奴不要太看中漢朝衣服食物的精美,增加匈奴對自己食物、器械、風俗的自信心,還教給匈奴人記數方法,從此這些蠻族才知道算數。在中行說的鼓動下,老上單于在給文帝回書中口氣傲慢,對朝漢使臣也威逼利誘,動不動就索要錢物金銀,不給就威脅秋熟后大發兵馬入漢境踐踏。
第一個影響時間最長、最大的廣義漢奸是五代的后晉的建立者石敬瑭。后唐末帝時,石敬瑭一面于朝廷內部從事策反活動,一面向契丹求援:請稱臣,以父事契丹,約事成之后,割盧龍一道及雁門關以北諸州與契丹。當上皇帝后,石敬瑭割燕云十六州給契丹,并每年給契丹布帛30萬匹。燕云十六州是北部天然屏障,至此中原完全暴露在契丹鐵蹄之下。以后燕云十六州成為遼南下掠奪中原的基地,使北方社會經濟遭到嚴重破壞,貽害長達400年。
第一個狹義上的漢奸是清朝大臣柏貴,是蒙古正黃旗人。1856年英法侵略者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后,竭力主張妥協投降。翌年,柏貴署理兩廣總督。為能繼續擔任巡撫,竟擅自接受英法侵略者提出的由侵略者組成的委員會負責廣州治安的無理要求。自此,所發告示須由巴夏禮等批準,皇上諭旨亦由巴夏禮等截取,署外由英法士兵把守,并與侵略者聯合發布告示,凡毆打洋人“定照叛逆治罪”。使以他為首的廣東巡撫衙門實際上成為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地方傀儡政權。為維持傀儡地位,不斷說服同僚放棄抗戰主張,為侵略者開脫罪責。
最大的狹義漢奸是民國頭號漢奸汪精衛。 1940年3月30日 ,汪氏出任偽國民政府代主席兼行政院長,成為偽政權的主腦。 12月30日 ,汪日簽署“基本關系密約”以及“汪日滿共同宣言”,全面投降日本侵略者。從黑龍江到海南島,包含的事物,下至礦產,上至氣象,內至河道,外至領海,大陸上則由東南以至于西北,一切的一切“毫無遺漏地由日本持有或控制”。 汪解散了淪陷區內的各種黨派團體,建立“東亞聯盟中國總會”,“使形成為一大廣泛的國民運動,強化國民黨領導中心的全能機構,達到黨、政、民一元化的境地”;接著,在華中淪陷區推行殘酷的“清鄉”運動,圍剿各抗日武裝以改變該政府政令不出城門的狀況;后又開展“新國民運動”,在思想領域奴化淪陷區人民等,為日本侵略者統治淪陷區充當馬前卒。
太平洋戰爭爆發后,汪精衛宣布與日本侵略者“同生共死”,又參加日本主導的“大東亞會議”,與東亞各國的日本傀儡政權首腦會晤結盟。同時,汪精衛又將淪陷區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都納入了所謂“戰時體制”的軌道,以配合日本侵略者的“大東亞圣戰”。
從上我們可以看出,漢奸基本上是產生于剝削階級及其統治者,特別是上層統治者一旦成為漢奸,危害最大。一些剝削階級及其統治者過于自私自利、貪念權力、腐敗隨落,不惜媚外賣國以鞏固地位,消滅異己,出賣國家民族利益。底層的農民、工人革命意志最堅定,最不會成為漢奸。毛主席說:“卑賤者最聰明,高貴者最愚蠢。”“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歷史的真正動力。”“群眾是真正的英雄”。我們要警惕、反對當今的官僚權貴和資產階級成為漢奸。
一、國家長期不統一或中央政權的力量式微是漢奸產生的基本原因
這樣的環境下,國內派系林立,軍閥橫行。比如,五代十國時國家不統一,各武裝割據勢力連年征戰,石敬瑭為了當皇帝,當了漢奸。再比如,1927年蔣介石在南京建立統治后,這種局面也沒有完全改變,地方與地方之間,國民黨與其它政治力量之間,國民黨內的派別之間,斗爭十分激烈。某個派別的領導人在爭奪中央政權而不得或為了保存自己實力的情況下,面對日本的軍事壓力和利益誘惑,可能就會選擇投降的道路。
由于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強有力的中央政府,地方上各自為政,事實上出現了許多獨立王國。這導致部分民眾對國家沒有認同感,國家觀念淡薄,而地域觀念很強。對此, 孫中山 先生憂憤不已,他將這種狀況稱之為“一盤散沙”。
二、政治腐敗造成嚴重階級矛盾和社會矛盾是漢奸產生的社會原因
比如,在抗戰時期,蔣介石實行獨裁統治,吏治腐敗,封建地主階級、官僚資產階級殘酷剝削和壓迫,人民生活水平極端低下,引起嚴重的階級矛盾和社會矛盾。這造成社會離心力的加劇,使政府缺乏親合力和號召力,為漢奸思想的流行打開了通道。此是抗戰時期漢奸大量產生的又一個原因。
三、精神文化建設及教育的失誤是漢奸產生的深層原因
國人的思想意識及道德觀念出現混亂,漢奸思想意識的流行與此也有很大關系。抗日時期,英國僑民柯爾斯曾這樣描述上海一帶居民的生活,“這里商業已經進入了繁榮的階段,金錢的魔力已經顯示出作用,老派人士常常用‘人心不古,世風日下’這句話批評當今許多人的行為,就像英國工業革命以后,道德品質,出現了一種普遍的淪喪和墮落。”關于日本人收買漢奸的手段,柯爾斯感到驚訝,“他們就像到市場采購物品那樣隨便和容易,發現合適的目標后,就想法接近獵物,赤裸裸地用金錢勾引。”
現在的中國有產生漢奸的土壤和氣候。當今中國,中央政府的利國利民政策難以下達,在傳達過程中難以得到執行或者變味,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階級矛盾、社會矛盾是建國以來最嚴重的,黑煤礦、血汗工廠殘酷壓榨工人,強征強拆更是野蠻;精神文明建設嚴重滯后,思想意識極其混亂,社會道德普遍的淪喪和墮落。因此,現在的中國是會有漢奸出現的,要特別警惕。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