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明日報 》( 2012年02月18日 11 版)
一九六三年三月五日,毛澤東同志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 資料照片 |
近日,光明日報以《50年,家鄉人續寫“雷鋒日記”》為題,整版報道了雷鋒家鄉——湖南省長沙市望城區不斷創新學習雷鋒的方式方法,堅持用雷鋒精神興區育人的典型事跡。“雷鋒家鄉出雷鋒,出了雷鋒學雷鋒,學了雷鋒成雷鋒”。雷鋒家鄉人民學雷鋒活動的深入化、常態化實踐,及其所產生的良好社會效應,讓我們深深的思索:已經經歷了半個世紀的風雨行禮,為何人們還會對雷鋒如此的追慕?雷鋒精神何以具有穿越時空的震撼力、感染力和親和力?在市場經濟時代,我們為什么會更加需要雷鋒精神?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我們需要從雷鋒精神中汲取什么?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明確提出:要“深入開展學雷鋒活動,采取措施推動學習活動常態化。”今年是雷鋒同志逝世50周年,是毛澤東“向雷鋒同志學習”的題詞發表49周年,人們隆重紀念這個特殊的日子,表明雷鋒依然活在我們心中。日前某媒體聯合杭州市10所中小學對千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超九成同學認為雷鋒精神沒有過時。這一調查結果也說明,雷鋒在實踐中表現出來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共產主義精神已經進入人們的心中,滲透在人們的思想意識中,體現在人們的實際行動中,成為新時期人們普通遵循的價值理念和道德準則。
那么,歷經時代的變遷和歲月的洗禮,雷鋒精神何以能永不褪色、常學常新呢?
雷鋒精神之所以永不褪色,就在于雷鋒精神體現了共產主義的崇高理想。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日起,一直在黨章中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明確而堅定地要求“中國共產黨黨員必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惜犧牲個人的一切,為實現共產主義奮斗終身。”正是在這個“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的指引下,雷鋒在自己短暫而又不平凡的一生中,始終把自己的命運和人民的事業緊密聯系在一起,無論遇到什么情況都“堅決聽黨的話,一輩子跟黨走”,時刻保持共產黨員的政治本色。“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在雷鋒身上,沒有個人利益的考量,只有集體主義精神的持續堅守和自覺發揚。
雷鋒精神之所以永不褪色,就在于雷鋒精神體現了無私奉獻、艱苦奮斗的革命品質。“生為人民生,死為人民死”、“一滴水只有放進大海里才永遠不會干涸,一個人只有當他把自己和集體事業融合在一起的時候才能最有力量”……在雷鋒的一生中,無私奉獻青春、奉獻力量、奉獻自己的一切,是他的顯著標志。無論是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還是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他都始終堅持把無私奉獻、艱苦奮斗作為自己畢生的人生信條,我們完全可以說,他用自己短暫的一生,出色地傳承了革命先烈的大無畏精神。正是因為有了這種崇高品質,雷鋒精神才能穿越時空,至今仍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雷鋒精神之所以永不褪色,就在于雷鋒精神體現了民族精神的精髓。“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雷鋒的這句話樸實而充滿力量,彰顯著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中國五千年文明史中,克己奉公、愛國奉獻等美德歷來都為人們所稱頌。孔子“博施于人,而能濟眾”,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在中國傳統美德中,歷來不乏心憂天下的志士仁人。雷鋒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崇高精神和實際行動,生動詮釋著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胡錦濤同志就曾指出:“雷鋒這個光輝的名字和他崇高的精神品格,在歷史發展中始終煥發著光彩。”歷經50年發展的雷鋒精神,已經融入到中華民族的道德血脈中,與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一脈相承。雷鋒精神已經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是中華民族極為珍貴的思想資源。
雷鋒精神之所以永不褪色,就在于雷鋒精神體現了時代精神。雷鋒精神的形成至今已將近50年,但50年的歲月洗禮卻絲毫沒有改變雷鋒精神的本質,也沒有讓雷鋒精神成為一個過時的道德標簽和道德口號。相反,隨著在不同歷史時期,人們不斷將時代精神的豐富內涵注入雷鋒精神之中,雷鋒精神不僅沒有褪色,反而不斷彰顯著其引領時代風氣之先的獨特魅力。在今天,雷鋒精神早已經超越半個世紀前雷鋒個人的思想標記,而具有了更為典型的時代特征和更為豐富的思想內涵。
雷鋒精神之所以永不褪色,還在于雷鋒精神可親、可敬、可信、可學,易踐行。雷鋒來自一個普通的家庭,一輩子也沒有干過驚天動地的大事,他的先進事跡完全體現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日常生活中,但正是因為其生活化,因為其平凡和樸實,才能貼近百姓,才能對民眾產生強大的吸引力,才能讓每一個普通民眾真切感受到:做一個好人、做一個對社會有益的人,原來并沒有想象中的那樣難。只要自己從點滴做起,從自身做起,我們也完全可以做得到。與此同時,雷鋒精神在平凡中又凸顯著偉大,一個人做一件好事易,做一輩子好事難,雷鋒精神的可貴之處就在于,他以“螺絲釘”的品格、“釘子般”的精神和“一滴水”的境界,一輩子無怨無悔地做著好事。
正因如此,在新的歷史時期,我們大力弘揚雷鋒精神,就是要注重挖掘不同領域、不同類型的學雷鋒先進典型,大力宣傳那些來自基層、有血有肉有靈魂、真實可信的道德楷模和典型人物,使雷鋒精神更加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更富時代氣息,更加打動人心。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讓雷鋒精神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走進百姓的心靈深處。也唯有如此,雷鋒精神才能真正歷久彌新、常學常新,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也才能找到真正的抓手和著力點。
(作者單位:湖南科技學院)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