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爭鳴 > 網(wǎng)友雜談

駁史盲袁騰飛《歷史是個什么玩意兒》明史部分75大謬誤

陳浩然 · 2012-02-18 · 來源:烏有之鄉(xiāng)
收藏( 評論() 字體: / /
駁其謬論前,先普及一下明史知識,現(xiàn)代學(xué)者了解明代歷史,主要是通過五部史書:明史官所修《明實錄》;清夏燮所著《明通鑒》;清廷所修《明史》;清谷應(yīng)泰著《明史紀(jì)事本末》;清談遷著《國榷》。輔以《萬歷野獲編》;《三垣筆記》等諸多明人筆記與《嘉靖以來首輔傳》;《明季北略》等其他重要史書及《廿二史札記》等前人所得。余才疏學(xué)淺,未曾拜讀《明實錄》與《國榷》,其余倒多多少少有所涉獵。然余觀袁騰飛先生之言,卻似乎從未摸過這些史書,即使摸過也是不求甚解。望諸位勿被此君蒙蔽!好,就此打住,咱們開始。寫這個只指其硬傷以及對其觀念的質(zhì)疑,對于若干混蛋言論諸如什么“明朝是世界上最黑暗的朝代”以及對概念的曲解比如“不上朝”等于不辦事等先按下不表。

 

 

1.P196“這是明太祖真容,你給他畫成這樣,他宰了你。你美化他,把他畫得跟秦皇漢武似的,天庭飽滿地閣方圓,他也宰了你。”

  看完此條,第一印象就是袁老師不讀史書。《明史·太祖本紀(jì)》載:“(太祖)比長,姿貌雄杰,奇骨灌頂,質(zhì)疑廓然,人莫能測。”袁老師的故事,估計出自《菽園雜記·卷十四》:“高皇嘗集畫工傳寫御容,多不稱旨。有筆意逼真者,自以為必見賞。及進覽,亦然。一工探知上意,稍于形似之外,加穆穆之容以進。上覽之,甚喜,仍命傳數(shù)本以賜諸王。蓋上之意有在,它工不能知也。”里面只是說“自以為必見賞。及進覽,亦然。”只是沒賞畫師而已,可哪里說什么“畫得像也殺你,畫得天庭飽滿地閣方圓也殺你”?殺畫師一說出自民間傳言,可也沒說什么“畫得天庭飽滿地閣方圓也殺了你”,傳說中最后一個畫師也沒被殺,反而讓太祖大為滿意。袁老師張口就說:“畫得像也殺你,畫得天庭飽滿地閣方圓也殺你”,真是能發(fā)明歷史啊


2.P196"276年里有121年皇帝不上朝,上朝也不干好事."

  明確實有皇帝長期不上朝的案例,但只是神宗30年未上朝,世宗25年未上朝,熹宗,武宗,穆宗也常常不上朝,可這加起來最多也就七十余年,121年之說敢問袁老師從何考證而來,余才疏學(xué)淺,還望不吝賜教!上朝不干好事一句過于荒謬,不值一駁.


3.P196"你看那朱元璋就不干好事,一個典型的暴君"

  此句真是讓人笑掉大牙!太祖不干好事,何以一統(tǒng)天下?我也不多駁,就引《明史·太祖本紀(jì)》的一段評價,望袁老師切勿扯淡,認(rèn)真讀書!
  "贊曰:太祖以聰明神武之資,抱濟世安民之志,乘時應(yīng)運,豪杰景從,戡亂摧強,十五載而成帝業(yè)。崛起布衣,奄奠海宇,西漢以后所未有也。懲元政廢弛,治尚嚴(yán)峻。而能禮致耆儒,考禮定樂,昭揭經(jīng)義,尊崇正學(xué),加恩勝國,澄清吏治,修人紀(jì),崇鳳都,正后宮名義,內(nèi)治肅清,禁宦豎不得干政,五府六部官職相維,置衛(wèi)屯田,兵食俱足。武定禍亂,文致太平,太祖實身兼之。至于雅尚志節(jié),聽蔡子英北歸。晚歲憂民益切,嘗以一歲開支河暨塘堰數(shù)萬以利農(nóng)桑、備旱潦。用此子孫承業(yè)二百余年,士重名義,閭閻充實。至今苗裔蒙澤,尚如東樓、白馬,世承先祀,有以哉。 "——《明史·太祖本紀(jì)》


4."這家伙賊王八出身嘛……這種王八蛋一當(dāng)政,必然是采用暴政。"

  這里我就要質(zhì)疑袁騰飛老師的觀念了。太祖以一介布衣奄奠海宇,你不敬佩就算了,反而稱之為"賊王八",敢問,討過飯就是賊王八?你身為人師不以身作則反而如此妄語,敢問你算老幾?

 

5.P197“朱元璋原來叫朱重八,倆八嘛,二八一十六,是不是他們家十六個孩子,前面那些全死了,然后就剩他。也可能是十六號生的,是吧。”

  嘖嘖,袁老師不讀書的毛病又犯了。《朱氏世德碑》載:“先伯娶劉氏,生子四人:重一公、重二公、重三公生盱眙,重五公生鐘離。先考君娶妻陳氏,泗州人,生子四:長重四公生盱眙,重六公、重七公生五河,某其季也,生遷盱眙后,戊辰年。”太祖行四,與堂兄共排,因而名“重八”,何來“他們家十六個孩子或者16號生的”?


6.P197“不能寫‘肇祖元皇帝狗剩’,或者鐵蛋”

  史載太祖父朱五四朱初一曾祖父朱四九高祖父朱百六。《明史》載:朱元璋追尊其高祖父朱百六為玄皇帝,廟號德祖;曾祖父朱四九為恒皇帝,廟號懿祖;祖父朱初一為裕皇帝,廟號為熙祖。哪有什么肇祖元皇帝,肇祖元皇帝乃清朝追尊其始祖猛哥貼木兒所用謚號,怎么亂入到這了?也許這是我鉆牛角尖了,可誰讓您亂說呢


7.P198"洪武十三年,他說宰相胡惟庸謀反,就用這個借口殺掉了胡惟庸及其黨羽兩萬多人,這叫胡獄。"

  胡黨株連者達(dá)3萬,非兩萬。《明史·胡惟庸傳》:“帝發(fā)怒,肅清余黨,詞所連及坐誅者三萬余人。”


8-13.P198"第一次就殺掉胡惟庸極其下屬兩萬多人……李善長當(dāng)時七十多歲了,風(fēng)燭殘年,封國公,開國功臣之首,太子朱標(biāo)的老師,要上法場開刀。馬皇后就不干啊,因為那個馬皇后是中國歷史上的賢后嘛,她就不干。不干她就不吃飯,絕食,哭。朱元璋說別的我什么都可以聽你的,這件事你別管,我要為朱家開萬世太平,你別管。后來這馬皇后就說,你看一般的老百姓家里啊,這家長都知道尊重老師,逢年過節(jié)還給送送禮什么的,知道師恩深重。你說咱們皇家竟然要把孩子的老師殺死?朱元璋說你甭管,李善長謀反呢。馬皇后聽了直樂,說他七十多歲他謀什么反,他七十七了還是七十幾了,他謀反能當(dāng)幾年皇上?他這是不可能的事么。朱元璋不聽,最后李善長一家七十多口,全部殺掉,開國的文臣都?xì)⒐饬恕?

  這段話袁老師講得真是漏洞百出!足見其不讀書矣。講得完全亂了,首先,胡案發(fā)于洪武十三年,李善長被株連死于洪武二十三年,卒年七十七,什么叫當(dāng)時七十七?至于說他太子朱標(biāo)的老師則更是莫名其妙,他何時成了太子老師的?《明史·職官志》倒說過:“乃以朝臣兼公職:李善長兼太子少師……”可太子太師職能是“掌奉太子以觀三公之道德教諭焉”且“由是,東宮師傅,止為兼官,加官及贈官”“與太子教導(dǎo)之職無與也”。第三,馬皇后勸免一事,出自《明史·太祖孝慈高皇后傳》:“學(xué)士宋濂坐孫慎罪,逮至,論死,后諫曰:‘民家為子弟延師,尚以禮全終始,況天子乎?且濂家居,必不知情。’帝不聽。會后侍帝食,不御酒肉。帝問故,對曰‘妾為宋先生作福事也。’帝惻然,投箸起,明日赦濂,安置茂州。”首先此乃馬皇后勸赦宋濂,宋濂倒是太子之師,可這事與李善長何干?其次,馬皇后確實不吃飯以諫,可何曾慟哭?還有,《明史·李善長傳》載“謂善長元勛國戚,知謀逆不發(fā)舉,狐疑觀望懷兩端,大逆不道。”會有言星變,其占當(dāng)移大臣。遂并其妻女弟侄家口七十余人誅之。”由此可見,李善長之罪實乃知謀逆不發(fā)舉,袁老師所述什么馬皇后聽了直樂之類,純屬子虛烏有了。況且,《明史·李善長傳》載“李善長子祺,徙江浦,久之卒。祺子芳、茂,以公主恩,得不坐。”由此可見也不是一家全部殺掉。僅一段話就被余找出六處謬誤,不知袁老師情何以堪。

14.P198“經(jīng)過這個史無前例的兩次政治運動,三萬五千多人啊”

  共四萬五,非三萬五


15.P198“九個國公,二十多個侯全殺掉”

  ……行了,啥也別說了,咱們上史料:《明史·常遇春傳》:“(常遇春)師還,次柳河川,暴疾卒,年僅四十。……安置茂于龍州。”《明史·鄧愈傳》:“(鄧愈)道病,至壽春卒,年四十一。”《明史·李文忠傳》:“十六年冬遂得疾。帝親臨視,使淮安侯華中護醫(yī)藥。明年三月卒,年四十六。帝疑中毒之,貶中爵,放其家屬于建昌衛(wèi),諸醫(yī)并妻子皆斬。親為文致祭,追封岐陽王,謚武靖。”《明史·湯和傳》:“……帝為流涕,厚賜金帛為葬費。明年八月卒,追封東甌王,謚襄武。”我只舉了一部分,僅這一部分就有4公病卒而非太祖所殺,不知袁先生何以得出朱元璋把九個國公,二十余侯全殺掉的結(jié)論?難道是您讓太祖把他們殺掉的?活人您都能給忽悠死,在下佩服。

16.P198“徐達(dá)背上長瘡,不能吃發(fā)物啊。結(jié)果他偏偏送蒸鵝讓徐達(dá)吃。徐達(dá)吃完了這個蒸鵝之后,這個瘡就崩裂了,然后就死了。徐達(dá)是含著眼淚吃這蒸鵝的。想當(dāng)初他跟這徐達(dá)簡直就是鐵哥們兒,親兄弟那種感覺,他也下得了手。你看這王八蛋狠的!”

蒸鵝,又見蒸鵝。此傳聞出自明徐禎卿《翦勝野聞》:“徐魏國公達(dá)病疽,疾甚,帝數(shù)往視之,大集醫(yī)徒治療。且久,病少差,帝忽賜膳,魏公對使者流涕而食之,密令醫(yī)工逃逸。未幾,告薨。亟報帝,帝蓬跣擔(dān)紙錢道哭至第,命收斬醫(yī)徒。夫人大哭出拜帝,帝慰之曰:「嫂勿為后慮,有朕存焉。」因為赒其后事而還。”以及明王文龍《龍興慈記》:“徐達(dá)病疽,帝賜以蒸鵝,疽最忌鵝,達(dá)流涕食之,遂卒。”趙翼《廿二史札記·卷三十一》就說:“是達(dá)幾不得其死,此固傳聞無稽之談。”徐達(dá)不但是朱元璋的重要將領(lǐng),而且還在和州救過朱元璋的命,殺掉他對朱元璋沒有任何好處,而且他為人低調(diào),從不招搖。退一步講,即使朱元璋要殺徐達(dá),也不需要用這么笨的法子,找個人開點毒藥,派兩個錦衣衛(wèi)就能解決問題。為何要用賜蒸鵝這么明目張膽的方法來殺掉徐達(dá)。或者,你既然要賜死,他病重的時候你派幾個庸醫(yī)就差不多了,何苦自往探視,還大集醫(yī)徒,讓他病快好后再賜死。再有,為何此事時無任何記載,只在百年后的野史筆記中出現(xiàn)?明史大家吳晗也未曾考證就輕用,使得此野史影響極為廣泛。袁老師也不求甚解,聽之信之,治史的態(tài)度何在?

17.P198“當(dāng)初徐達(dá)的夫人進宮跟馬皇后聊天,是妯娌倆的那種感覺,當(dāng)他是哥們兒,一塊打天下,妯娌倆聊天就沒什么顧忌。說你們家房子真大,真好。那當(dāng)然是說皇宮真大、真好了。朱元璋一聽,馬上命令人把這個徐達(dá)的夫人亂棍打死。你什么意思,你嫌我們家,你說我們家房子大,房子好,你有覬覦帝位,不臣之心。打死之后告訴徐達(dá),說你這媳婦太壞了,這是禍害,我把她打死了,你謝恩吧,徐達(dá)還得謝恩。”

  不好意思,這段我實在是沒有查到,還望袁老師不吝賜教,這段諸多史籍上都未記載的故事您是從何處得來的?

18.P198“開國之后他自己寫詔旨,功勞最大的,第一就是徐達(dá)嘛”

  ……《明史·李善長傳》:“時封公者……而善長位第一。制詞比之蕭何,褒稱甚至。”《明史·徐達(dá)傳》:“配享太廟,肖像功臣廟,位皆第一。”徐達(dá)成為第一乃是死后之事,怎么成了開國后?

19,20.P199“?設(shè)立殿閣大學(xué)士。由翰林學(xué)士入職內(nèi)閣,幫助他看折子,批這個折子,對,就讓他們干這個。這些翰林學(xué)士品級很低呀,六七品、七八品的樣子,品級很低。所以不會對這個中央構(gòu)成威脅,到他以后的皇帝,成祖、仁宗、宣宗,到宣宗朝,翰林學(xué)士品級就越來越高了,到后來就二品一品,到最后學(xué)士管部,由各部的尚書兼任內(nèi)閣大學(xué)士。”

  不了解明代官秩就不要瞎講。一段話漏洞百出。《明史·職官志》載:“翰林院學(xué)士一人,正五品。……學(xué)士掌制誥,史冊,文翰之事……”“十五年仿宋制,置華蓋殿,武英殿,文淵閣,東閣諸大學(xué)士,禮部尚書邵質(zhì)為華蓋,檢討吳伯宗為武英,翰林學(xué)士為文淵,典籍吳沉為東閣。”哪有什么翰林學(xué)士入內(nèi)閣,總共翰林學(xué)士就一人,難道一人兼四職?翰林學(xué)士正五品就不高了,您大概還嫌正五品不夠低,說什么,六七品、七八品的樣子還“后來就一品二品”不是胡扯是什么!


21.P199“內(nèi)閣實際上就變成了宰相。但是它比原來的宰相的權(quán)力大大的縮小了。”

  明代內(nèi)閣擁有票擬權(quán)。使它對皇帝權(quán)力的限制,超過過去的宰相,何來權(quán)利大大縮小之說!


22.“這個中國的宰相由獨相、群相到廢相,徹底沒有了。”

  明中葉后大學(xué)士逐漸參與機要,實為內(nèi)閣長官。起草詔令,代皇帝批答奏章,實握宰相之權(quán),何來徹底沒有!

23.“這三司的級別是這個都指揮使司最高,正二品。然后這個布政司是正三品,按察司是從三品。”

  ……三司是官署名啊, 又不是官名,袁老師啊,您咋把官署都加上品級了?在下佩服!《明史·職官志》:“承宣布政使司,左右布政使各一人,從二品;左右參政,從三品……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一人,正三品,副使,正四品……”可見袁老師說的品級純粹是胡扯了。


24.P201“你的皮做成那個法鼓,就是那個縣衙門口那個,百姓擊鼓鳴冤,那鼓皮都是貪官皮。然后做這個縣官椅子的坐墊”

  太祖剝皮實草沒錯,可那是把貪官拉到每個府、州、縣都設(shè)有的“皮場廟”剝皮,然后在皮囊內(nèi)填充稻草和石灰,將其放在處死貪官后任的公堂桌座旁邊,以警示繼任之官員不要重蹈覆轍,什么時候成法鼓和坐墊了?

25.P202“有一個官員叫錢宰。這哥們兒上朝啊,朱元璋就問,老錢啊,昨晚干嗎來了?錢宰說玩兒牌,紙牌,打拖拉機。跟誰玩兒了的?我們部里的老趙、老孫、老李一塊玩兒,所以結(jié)果呢?玩兒著玩兒著發(fā)現(xiàn)少了一張牌,玩兒不下去了。朱元璋微微一笑,從袖筒里摸出一張紙牌,這是不是你昨天丟的那張牌?錢宰一看嚇的,隆冬季節(jié)內(nèi)衣都濕透了。那說明跟他玩兒牌那幫人里有一個人是誰?錦衣衛(wèi),特務(wù)。”

  不好意思,此故事我還是沒查到。不過我基本可以斷定此故事是胡扯了……《明史·錢宰傳》載:"十年乞休。進博士,賜敕遣歸。"人家洪武十年就退休了,錦衣衛(wèi)洪武十五年才設(shè),上哪跟他玩牌去,你這不胡扯嘛。

26,27.“寫《送東陽馬生序》的宋濂,吏部尚書,太子的老師。上朝時朱元璋問他你昨天晚上干嗎?喝酒來著,開家宴,喝酒。你都跟誰喝?你左邊坐著誰,右邊坐著誰,宋濂一一回答,朱元璋很高興,你沒騙我。笑著摸出一張圖,你看這是昨天你們的座次圖。是吧,你看這玩意兒,這特務(wù)到無孔不入的這個地步。”

  一段話又有兩個問題。《明史·宋濂傳》:“九年進學(xué)士承旨知制誥,兼贊善如故。明年致世……”宋濂致世的時候也只是個學(xué)士承旨,什么時候成吏部尚書了?袁老師您給他加的?其次,《明史·宋濂傳》載:“宋濂嘗與客飲,帝密使人偵視。翌日,問濂昨飲酒否,坐客為誰,饌何物。濂具以實對。笑曰:‘誠然,卿不朕欺。’”太祖也只是問他座中的來客是誰,什么時候問他“左邊坐著誰,右邊坐著誰”了?袁老師你幫著問的?


28,29,30.P202“有個大臣也討厭,給皇上上一道折子,一萬七千字,你難道不知道皇上認(rèn)不了那么多字?這么厚,拉下去一百板子!正打著呢,皇上看著折子,哎喲,這小子說得還有點兒道理,把他召回來,已經(jīng)打爛了。”行了,一段話又三個錯。

  袁老師,您改錯誤集中營得了。《明史·茹太素傳》:“(茹太素)陳時務(wù)累萬言,太祖令中書郎王敏誦而聽之。中言:“才能之士,數(shù)年來幸存者百無一二,今所任率迂儒俗吏。”言多忤觸。帝怒,召太素面詰,杖于朝。次夕,復(fù)于宮中令人誦之,得其可行者四事。慨然曰:“為君難,為臣不易。朕所以求直言,欲其切于情事。文詞太多,便至熒聽。太素所陳,五百余言可盡耳。”因令中書定奏對式,俾陳得失者無繁文。摘太素疏中可行者下所司,帝自序其首,頒示中外。”首先,什么叫“你難道不知道皇上認(rèn)不了那么多字?”《廿二史札記·卷三十二》:“明祖以游丐起事,目不知書,然其后文學(xué)明達(dá),博古通今,所傳御制集雖不無詞臣潤色,然英偉之氣自不可掩。至如鳳陽《皇陵碑》,粗枝大葉,通篇用韻,畢非臣下代言也。”可見太祖的學(xué)問,袁老師您未必比得上。其次,太祖是“令人誦而聽之”,怎么改看折子了?第三,這里何曾提到“已經(jīng)打爛了”?您幫著打爛的?

31,32.P203“每個皇帝在位的時候都有打死大臣的事發(fā)生,就在午門外邊受杖。朱元璋這個老東西越到晚年越厲害,這家伙可能有更年期,心理陰暗,到晚年動不動一點兒小事就動用廷杖。”

  首先,每個皇帝在位的時候都打死大臣?您受累,看看仁宗,孝宗他們。其次《廿二史札記·卷三十二》:“洪武十八年,詔天下罪囚,刑部都察院詳議,大理寺覆讞,然后奏決。二十年,焚錦衣衛(wèi)刑具,以系囚付刑部。二十八年,又詔曰“朕起兵懲創(chuàng)奸頑,或法外用刑,本非常典,后嗣止循律典,不許用黥刺剕劓閹割之刑,臣下敢以請者,置重典。”又嘗與懿文太子出郊,親指道旁荊楚,謂太子曰“古人用此為撲刑,以其能去風(fēng),雖傷不殺人,古人用心仁厚如此,兒當(dāng)念之。”是帝未嘗不慎重刑獄。蓋初以重典為整頓之術(shù),繼以忠厚立久遠(yuǎn)之規(guī),固帝之深識遠(yuǎn)慮也 。”明祖萬年去嚴(yán)刑,何來“越老越狠”一說?

33.P205“太祖皇帝一共二十五個兒子”……《明史·諸王年表》:“太祖二十六子,懿文太子外,皇子楠未封。”

  您莫名其妙把太祖一兒子整沒了,損不損啊

34,35.P206“太子朱標(biāo)一死,朱元璋剩下的這二十四個兒子里邊,除了三個年幼的,剩下這二十一個就分封到各地做藩王。藩王手握重兵,其中最厲害的是寧王朱權(quán)。”

  首先,- -袁老師,不要總給別人家減家屬,損不損那。《明史·諸王世表》載:“太祖二十六子 懿文太子外,皇子楠未封。成祖以洪武三年封燕王。后尊為帝系,不得仍列之藩封世次。其得封者二十三王……而靖江王以南昌受封郡王。”其次藩王手握重兵?您別搞笑了。《廿二史札記·卷三十二》:“明祖初定天下,分封諸子于各省各府,蓋仿漢、晉六朝及有元之制而參酌之,外以壯藩衛(wèi)而實無事權(quán)。其有才者如燕、晉諸王,或統(tǒng)兵以鎮(zhèn)邊塞,然不為例。其分封內(nèi)地者,不過設(shè)三護衛(wèi),不致有尾大不掉之患,其用意亦深遠(yuǎn)也。”藩王無實權(quán),就是幾個有才能的藩王才去守邊,那和他們是藩王無甚關(guān)系,才能的關(guān)系。誰告訴你藩王就手握重兵的?《明史·諸王傳》倒說:“護衛(wèi)甲士少者三千人,多者至萬九千人,隸籍兵部。”護衛(wèi)最多一萬多人,還有兵部看著,這也叫手握重兵么?

36.P206"寧王朱權(quán)鎮(zhèn)守東北,麾下八萬六千精銳部隊。"

  我看見這句很高興啊,看來袁老師終于學(xué)會看史書了。只不過,是半碗水。《明史·寧王傳》:“寧獻王權(quán)……帶甲八萬,革車六千。”這里說他八萬軍隊,六千輛兵車,怎么就成八萬六千了?袁老師,你們家兵車也當(dāng)人用啊?

37.“朱元璋帶著他孫子,皇太孫朱允炆檢閱藩王的部隊,瞧你這些叔叔們,兵強馬壯,萬一哪兒造反,讓你叔叔鎮(zhèn)(和諧)壓。朱允炆小伙兒當(dāng)時也二十多了,有點兒想法,他就反問了一句。我叔叔造反,誰鎮(zhèn)(和諧)壓?一下把皇上問暈了,沒考慮過這問題。那就靠天吃飯唄,哪能那么巧?”

  惠帝生于洪武十年,二十多,應(yīng)是洪武三十年后了,可據(jù)我所知,洪武三十年后貌似未檢閱藩王部隊吧……

38.P207"最愛干的事是調(diào)戲婦女和玩兒打仗,最愛干這兩件事。他調(diào)戲婦女,是微服上街調(diào)戲婦女。后宮三千佳麗不夠,還出去調(diào)戲婦女,被人逮著送縣衙去了。你說君臣相見,不知道怎么脫的身。然后就是在宮里開店做買賣,神武門后邊開店做買賣。手里掂著那塊肉,三斤三兩,你上秤不帶差的。皇上整天干這個,掂肉,三斤三兩。開買賣,讓太監(jiān)什么的來買他的東西。"

  一看就是京劇里情節(jié)給改編了一下……還有,那掂肉的典故我也沒查到,也不知是不是袁老師又搞發(fā)明創(chuàng)造了?

39.P208"他說我有本事,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然后那大臣就將他,您給我們表演一個。在教場,一千多明軍將士,刀出鞘,弓上弦。圍著一個被俘的綁在馬上的蒙古將士,然后皇上沖進去,一刀給他腦袋砍下來。這叫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百萬軍,自個兒的,上將綁著呢,也不知道是不是上將,反正綁上了。皇上就給咔嚓一刀,證明皇上玩兒過刀,沒敲下他胳膊來。"

  武宗殺敵是應(yīng)州大捷中,至于其余則純屬袁老濕發(fā)明創(chuàng)造了……

40.P208"皇上帶幾萬鐵甲兵出關(guān),出長城,跟蒙古人打仗。打多少蒙古人呢一百來人。他帶幾萬人,沖啊,殺,把人家消滅,然后回去報功,自個兒又升一級。"

  嘖嘖,袁老濕又開始發(fā)明創(chuàng)造了。《明史·韃靼傳》載“十二年東,小王子以五萬騎自榆林入寇,圍總兵王勛等于應(yīng)州。帝幸陽河,親部署,督諸將往援,殊死戰(zhàn),敵稍卻。明日復(fù)來攻,自辰至酉,戰(zhàn)百余合,帝引而西。追至平虜,朔州,值大風(fēng)黑霧,畫晦,帝乃還,命宣捷于朝。是后歲犯邊,然不敢大入。”此役史稱“應(yīng)州大捷”,然而到了袁老師這,韃靼五萬大軍變成了一百來人,那五萬人難道都被袁老師解決了?

41.“十年,在位十年駕崩。”

  哈哈哈哈!武宗在位凡十六載,怎么變成十年了?袁老師如此基本之事都不知道,也敢講明史!真是不怕貽笑大方!

42.P208"明朝的皇帝一個賽著一個混蛋,一個賽著一個短命。盡是二三十歲,酒色過度就死了,盡這種玩意兒"

  ……此句無恥之尤!想想未及四旬而亡的諸帝,宣宗,景帝,英宗,憲宗,孝宗,武宗,光宗,熹宗,毅宗,哪一個是酒色過度而死?穆宗倒是色心稍重,但那也不影響他成為一代賢君!不加任何考證就信口開河,實是不知世間還有無恥二字!

43.P208“就明成祖大概60歲”《明史·成祖本紀(jì)》:“(成祖)辛卯,崩,年六十有五。”

  什么叫大概六十歲?

44.P208“不上朝,從來不上朝,大臣幾十年都見不著他。”

  可笑!世宗前期大有作為,二十一年庚寅宮變后受驚才不上朝了,怎么成了“從來不上朝”?再說,他從來不見大臣怎么能使皇權(quán)不旁落?袁老師,您老癡人說夢呢?

45. “世宗完了之后穆宗即位,穆宗還不錯。可惜短命,七年就死了”

  ……穆宗在位六載,這樣基本的東西您都不知道也敢講明史?

46.P208“神宗可真神啊,真的是神。他就是干一件事,數(shù)錢,整天盤炕上啪啪啪數(shù)錢。這就是朱元璋給他的子孫弄的這些遺傳基因,都是土財主。”

  得了,我也不駁了,袁老師您胡說八道扯得不累我駁著還累呢……

47.P208“神宗皇帝好像一輩子就出過紫禁城一回,上昌平十三陵看看自個兒墳地,一看不錯,行,修得挺好,繼續(xù)。就回來了,數(shù)錢。在他住的那宮殿后頭挖一大坑,埋上三百萬兩銀子。他肥胖,然后整天在炕上盤著,左腿萎縮了。所以每天晚上太監(jiān)攙著他一拐一拐地,到坑邊那兒看看,我那銀子還在嗎?還在,這能睡得著覺,不然睡不著覺。最后那點銀子全讓太監(jiān)給偷光了。”

  ……我不多引了,引一段就夠了……《明史·神宗本紀(jì)》:“十一年春……閏二月……乙丑,如天壽山謁九陵,免所過田租。庚午,如西山謁恭讓章皇后,景皇帝陵。”神宗一個月就出宮謁陵兩次,你說人家一輩子就出宮一次,不是胡扯是什么?!后面一段屬胡說八道

48.P209“長陵怕有《永樂大典》不敢刨。”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當(dāng)今學(xué)術(shù)界沒有一種觀點認(rèn)為《永樂大典》是埋在長陵里的,只有一種說法說埋在永陵。袁老師張口無任何證據(jù)就能說出大家都想不到的永樂大典的所在,在下佩服。

49.“他一死,他兒子光宗即位。光宗這哥們兒太光了,二十九天駕崩。登基之后第一道詔書就是選美女,選了八個美女,二十九天駕崩。”

  袁老濕啊,不知您在那本書上看到那幾個美女是光宗選的?學(xué)界公認(rèn)那幾個美女是鄭貴妃所獻,隨便引一段史料就知道您在胡扯。《明史記事本末·卷六十八》:“神宗萬歷四十八年八月丙午朔,光宗踐祚……鄭貴妃進美女四人(應(yīng)為八人)。”還“登基后第一道詔書就是選美女”,胡說八道而面不改色,不得不說,您臉皮真厚,您有時間可以上八達(dá)嶺,您應(yīng)該跟它比比去,估計他比不過您。

50.P209“ 這個魏忠賢就專撿皇上做活的時候跟他說事,哪鬧災(zāi)了。你沒看我這忙呢,我今天晚上沒地睡呢,哪鬧災(zāi)關(guān)我什么事,我這床頭柜還沒做好呢,你看著辦吧。”

  《酌中志余》載:“當(dāng)斫削得意之時,或有急切章疏,奏請定奪,識字女官朗誦職銜姓名畢,玉音輒諭王體乾輩曰:‘朕已悉矣!汝輩好為之。’諸奸于是恣其愛憎,批紅施行。”這和袁老師所述完全是兩般,什么叫“哪鬧災(zāi)關(guān)我什么事?”這是什么混賬話?不知袁老師這句話從何處所得?

51.P210“明朝皇子不學(xué)無術(shù),不像清朝。”

  日講經(jīng)筵您老都無視了。不用我駁,有點智商的人看到這么絕對的話都知道這話扯淡……哎對了,十幾歲讀折不成句的皇帝是誰來著?

52,53.P211“倆皇子放跑了,讓他們將來中興大明。然后給公主咔嚓一刀,沒砍死,掉一條胳膊,就是獨臂神尼,呂四娘的師傅。然后皇上帶著一個太監(jiān)就逃到這個萬歲山,自縊殉國。”

  首先,走的是三個皇子。其次,還獨臂神尼呢,小說看習(xí)慣了吧……

54.“(毅宗遺詔)“朕非亡國之君,諸臣皆亡國之臣。”所以你不要用這幫大臣,這幫人太壞”

  思宗遺詔:“ 朕涼德藐躬,上干天咎,致逆賊直逼京師,皆諸臣誤朕。朕死,無面目見祖宗,自去冠冕,以發(fā)覆面,任賊分裂,無傷百姓一人。”哪里說什么“朕非亡國之君”了?

55.P212“后來呢明朝打仗的時候,又把他父親和他的祖父給誤殺了。"

  殺他祖父的是尼堪外蘭,不是明朝

56.P212“到皇太極的時候啊,就已經(jīng)有了入主中原的意思了。”

  《天聰實錄稿》:六年六月,清太宗致崇禎皇帝信:“滿洲國汗謹(jǐn)奏大明國皇帝:小國起兵,原非自不知足,希圖大位,而起此念也。只因邊官作踐太甚,小國惱恨,又不得上達(dá)…… 今欲將惱恨備悉上聞,又恐以為小國不解舊怨,因而生疑,所以不敢詳陳也。小國下情,皇上若欲垂聽,差一好人來,俾小國盡為申奏。若謂業(yè)已講和,何必又提惱恨,惟任皇帝之命而已 。夫小國之人,和好告成時,得些財物,打獵放鷹,便是快樂處。謹(jǐn)奏。”他沒有入主中原的意思你還替他粉飾,自作多情……

57.“明朝滅亡就滅亡在沒有攘外必先安內(nèi)。如果皇帝要是明白這個道理的話,立刻跟女真人講和,割關(guān)外土地。然后,把那個關(guān)寧鐵騎調(diào)進內(nèi)地,鎮(zhèn)(和諧)壓李自成。”

  皇帝不明白這個道理?《明史·陳新甲傳》:“初,新甲以南北交困遣使與清議和,私言于傅宗龍。……□(官員名,生僻字)言:“上意主和,諸君幸勿多言。”可見毅宗也懂此道理,后是陳新甲無視,文人誤國才作罷。

58.P213"李自成成立一個機構(gòu),叫做“比餉鎮(zhèn)撫司”,逼著明朝官員拿錢。比如你是明朝的宰相,你拿出二十萬兩銀子來。你是明朝的部長,十萬兩,局長五萬兩。沒有??一百斤大沙袋子往你身上壓,看你有沒有。"

  《明季北略·卷二十》:“限內(nèi)閣十萬,京堂,部院,錦衣帥七萬科道,吏部郎五萬,三萬翰林一萬,部曹千計,勛戚無定數(shù)。”叫您胡說,串了吧

59.P213"吳三桂聽說家給抄了,說這是誤會,我一去我們家產(chǎn)就要放還,然后接著往前跑。探馬來報,你爸爸讓李自成逮了。這是誤會,我一去就會放回來。接著往前走。又報,陳圓圓讓那個李自成給逮了,吳三桂終于發(fā)怒了!大丈夫不能保有妻子,有何面目活于天地之間!撥回馬頭回山海關(guān),下令全軍給崇禎皇帝戴孝。實際是給陳圓圓戴孝,皇上都死了那么多天了,你才想起來給他戴孝?"

  吳三桂抗闖皆因其父吳襄被考夾并國恨,陳圓圓只是次要,筆記小說里才歪曲成那樣,不要總看小說,那看多了沒好處……

60.P251"而南明那么快地滅亡,就是缺乏像岳飛、韓世忠這樣的名將。"

  永歷堅持抗清十八年,什么叫那么快滅亡?有李晉王這樣的人,什么叫沒有名將?


61.P215“整個廣東省就是明朝降將李成棟帶著四千一百人就全給征服了,所以清朝完成了全國的統(tǒng)一。”

  《明季南略·卷十一》:“四月初十日乙亥,清朝廣州統(tǒng)兵固山李成棟將所轄廣東廣西兵馬錢糧,戶籍土地悉歸永歷,遣帳下投誠。”人家又反正了,怎么是李成棟征廣東后就清朝統(tǒng)一了?


62。P221.“朱元璋給人扒皮做成標(biāo)本那事,就屬于文字獄。”

  太祖剝皮實草全為反貪,怎么就成了文字獄?

63.首先更正一下……前面我說永歷堅持了十八年是錯的……本來記不清永歷有多少年了……因為袁老濕P214有一句“永歷政權(quán),堅持了十八年”本來想姑且相信一次袁老師,結(jié)果后來覺得不靠譜,一查,果然出問題了……永歷十六年永歷帝被擒……明鄭接著用永歷年號至永歷三十七年……反正沒有十八年的……

64.P214"后來三桂領(lǐng)兵南下,永歷皇帝逃到緬甸,被緬甸王給送了回來,被吳三桂用弓弦勒死于昆明十字坡。"

  永歷帝被勒死于篦子坡(也有說是逼死坡),十字坡,是孫二娘賣人肉的地方……


65.224“中國人本來就對科技沒有任何興趣”……對科技沒興趣西學(xué)東漸哪來的?

  勸您一句吧,少扯淡,言多必失。


66.P225“張居正就是入閣的時間非常長,等于是穆宗皇帝領(lǐng)子托付給他。”

  ……什么叫托孤給他?《明史·穆宗本紀(jì)》:“乙酉,大漸,詔大學(xué)士高拱,張居正,高儀受顧命。”《明史·宰輔年表》載當(dāng)時首輔為高拱,主要托孤是給高拱,怎么成了張居正?


67.P242“一直到洪武20年,朱元璋20年,才算平定云南。”

  《明史紀(jì)事本末·卷十二》:“十六年三月甲辰,上以云南平,命耿炳文往諭傅友德,藍(lán)玉等班師,而副將軍沐英以數(shù)萬眾留鎮(zhèn)之。”袁老濕,十六年您給改成二十年,您那年號錯了多少次了,聽說您英語不好,我估計數(shù)學(xué)也不怎么樣……

68.P245"清軍大軍南下,鄭芝龍流氓本性發(fā)作,把皇上一捆投降清朝了。"

  隆武帝結(jié)局有三,一說被俘絕食自殺,一說被俘后被殺,一說被箭射死。比如《明季南略·卷八》:“陳謙之子帥數(shù)百騎追駕,為父報仇。及汀州,時隆武將入贛,停一日曬龍鳳衣;陳謙子適追至,遂及于難,并執(zhí)曾后及從駕官朱繼祚、黃鳴俊。械至福州,貝勒殺隆武、曾后于市。”可從沒有人說是鄭芝龍所獻。


69.P251“成祖即位后第一件事就是把朱棣的大謀士方孝孺給抓起來”

  ……方孝孺要是九泉之下知道他在袁老師的嘴里成了朱棣的大謀士,恐怕會氣活過來……您老連朱允炆和朱棣都分不清,還有資格講明史?


70,71.P252“成祖把他(方孝孺)鼻子割了……割了耳朵”

  《明史·方孝孺?zhèn)鳌罚骸邦欁笥沂诠P札,曰:“詔天下,非先生草不可。”孝孺投筆于地,且哭且罵曰:“死即死耳,詔不可草。”朱棣怒,命磔諸市。”《明史紀(jì)事本末·卷十八》:“文皇大怒,命以刀抉其口兩旁至于兩耳。”哪里說他鼻子和耳朵被割了??


72.P215“明朝皇帝從朱元璋開始,整個家族遺傳得非常差,全都是心理變態(tài),一群短命鬼。”

  真是狗嘴里吐不出象牙!心理變態(tài)一詞,不知加到何人之上更為合適!如此大言不慚,豈不知太祖惠帝成祖仁宗宣宗英宗景帝孝宗穆宗毅宗諸帝在看你么?


73,74.P215“守濟南的大將被逮著之后……然后車裂,家屬全都沒收為官妓。

  守濟南的大將,大概是指鐵鉉了。鐵鉉的結(jié)局,《明史·鐵鉉傳》《明史紀(jì)事本末·卷十八》皆曰為“寸磔之”,而非車裂。且《明史記事本末·卷十八》載:“妻楊氏并兒女發(fā)教坊司,楊氏病死,二女終不受辱,久之,鉉同官以聞,文皇曰:”渠竟不屈耶?”乃赦出,皆適士人。”《明史·鐵鉉傳》載“父母并安置海南”也不是全家為奴。

75.“死了之后,報告到成祖那,下旨:“拖出去,著狗吃了,欽此。”

  這是《南京法司所記》載茅大芳妻張氏,年五十六,送教坊司,張氏病故后成祖所說,和鐵鉉何干?茅大芳妻張氏年五十六,送教坊司。張氏病故,成祖所說。與鐵鉉何干?鐵鉉史書結(jié)果,《明史記事本末》載:“鉉死后。燕王納尸油鑊。頃刻成煤炭。使其尸朝上。展轉(zhuǎn)向外。終不可得。王令用鐵棒十余。夾持之。使北面。笑曰。而今亦朝我耶。語未畢。油沸。濺起丈余。諸內(nèi)侍手糜爛。棄棒走。尸仍反背如故。鳴呼、烈矣。”何曾讓狗吃了?

76.P215:“朝鮮沒有自己的年號……我們光緒多少年,他也光緒多少年。”

  朝鮮明亡后除與清來往公文外內(nèi)部一切公文皆用崇禎年號,不用清之年號。

77.P215“實際建文帝是出家了,一直或到明英宗正統(tǒng)年間,明英宗找到了建文帝。”

  ……袁老師終于會看史書了!不過可惜啊,此說法乃《明史記事本末·卷時期》載:“帝適有南歸之思,白其實,御史密以聞。閹吳亮老矣,逮事帝,乃令探之。建文帝見亮,輒曰:“汝非吳亮耶?”亮曰:“非也。”建文帝曰:“吾昔御便殿,汝尚食,食子鵝,棄片肉於地,汝手執(zhí)壺,據(jù)地狗餂之,乃云非是耶?”亮伏地哭。建文帝左趾有黑子,摩視之,持其踵,復(fù)哭不能仰視,退而自經(jīng)。於是迎建文帝入西內(nèi),程濟聞之,嘆曰:“今日方終臣職矣。”往云南焚庵,散其徒。帝既入宮,宮中人皆呼為老佛,以壽終;葬西山,不封不樹。”可此說學(xué)界皆定為假,不知袁老師有何證據(jù),如此肯定地證明其乃事實??


78.P215“鄭和下西洋后國庫被揮霍一空。”

  鄭和下西洋早晨了很大經(jīng)濟壓力是實,可如果僅此就把國庫揮霍一空的話,北征蒙古的錢您出啊?

79,80.P253.“朝鮮,越南,琉球這三國跟中國同種同文,幾乎就是同一國家。所以一年一貢”

  同種同文?《明史·琉球傳》載“琉球居?xùn)|南大海中,自古不通中國。”怎么就同種同文了?其次,《明史·朝鮮傳》:“進既聽命,宜損其貢數(shù),令三年一朝,貢馬五千匹。”?《明史·安南傳》:“令三年一貢”明明是三年啊,怎么變一年了


81.P253“像泰國那些國家,8年來一次就完了。”

  袁老師,您怎么總是看史料半碗水啊。《明史·暹羅傳》載”他遠(yuǎn)國……入貢既頻,勞費太甚。今不必復(fù)爾,其移碟諸國俾知之。“……八年再入貢。”這是指洪武八年又來入貢,怎么成八年一次了?

82.P253“到了明朝中期,煉丹的那個嘉靖皇帝的時候,過了衰退,有的大臣提議,為了耀揚國威,仿當(dāng)年三寶太監(jiān)的故事,咱們再下一次西洋。兵部尚書劉大夏沖進兵部檔案館,拿起鄭和下西洋的海圖和船的圖紙,付之一炬。”

  ……真是無語。《明史·劉大夏傳》載“(正德)十一年五月卒,年八十一。 ”人家正德十一年五月就病故了,怎么會跑到嘉靖年間燒航海圖?袁老師,上次您把活人忽悠死了,這次又把死人忽悠活了,真乃神人也!《殊域周咨錄》載,鄭和下西洋檔案《鄭和出使水程》原存兵部。明憲宗成化年間,皇上下詔命兵部查三保舊檔案,兵部尚書項忠派官員查了三天都查不到,已被車駕朗中劉大夏事先藏起來。項忠追問官員,庫中檔案,怎么能夠失去?當(dāng)時在場的劉大夏說“三保下西洋,費錢幾十萬,軍民死者萬計,就算取得珍寶有什么益處?舊檔案雖在,也當(dāng)銷毀,怎么還來追問?”。其時應(yīng)為成化年間,怎么成了嘉靖年間?

83.P254:"戰(zhàn)國時代就相當(dāng)于中國明末,此事明朝國力衰微,無力抵抗倭寇。"
  《明史記事本末·卷五十萬》載:“四十三年春二月,舊倭萬余攻仙游,圍之。……繼光督各哨兵入賊巢,擒斬略盡,閩寇悉平。……俞大猷又截殺之,幾無遺類。……至是,倭患始息。”倭患嘉靖末年便平,如何扯到“明末無力抵御”?不是扯淡是什么?

PS:

以下轉(zhuǎn)的: 
明史可靠性為二十四史最低兩部之一, 晉史由于史料缺乏, 明史則由于大量歪曲

清朝經(jīng)學(xué)家楊椿有言:“袁崇煥、左良玉、李自成傳,原稿皆二巨冊。刪述融汰,結(jié)構(gòu)寵肅,遠(yuǎn)在宋、元諸史上。”

《明史》有其明顯的缺點:由于清代文字獄大盛,清帝下令銷毀大量明朝文獻,并極力貶低明朝史事,《明史》的真實性和可靠性要打個折扣,需要參看其他史書和明人筆記以及海外保留下來的少量資料。《明史》還缺漏一些與南明和建州女真的史實。

例如:清人(后金)在建國之前曾臣服於明朝的事實;第二是清入關(guān)之后南明諸朝廷(弘光、隆武、紹武、永歷……)長達(dá)20多年的歷史,《明史》亦隱諱未書。康熙朝原批準(zhǔn)將福王、唐王、魯王、桂王附於思宗本紀(jì),而康熙五十年爆發(fā)南山案后則禁止之。

又如《明史》卷三百九說張獻忠“將卒以殺人多少敘功次,共殺男女六萬萬有奇。”,完全是抄襲毛奇齡(清1623—1716)《后鑒錄》的錯誤結(jié)果,按明朝總?cè)丝诓豢赡苓_(dá)到六億人。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烏有之鄉(xiāng)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wǎng)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wǎng)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wǎng)絡(luò)無版權(quán)標(biāo)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xiāng) 責(zé)任編輯:利永貞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wǎng)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tài)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當(dāng)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2. 為什么說莫言諾獎是個假貨?
  3. 為什么“專家”和“教授”們越來越臭不要臉了?!
  4.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5. 陳丹青說玻璃杯不能裝咖啡、美國教育不啃老,網(wǎng)友就笑了
  6. 元龍||美國欲吞并加拿大,打臉中國親美派!
  7. 掃把到了,灰塵就會消除
  8. 俄羅斯停供歐洲天然氣,中國的機會來了?
  9. 雙石|“高臺以后,我們的信心的確缺乏……”
  10. 【新潘曉來信】一名失業(yè)青年的牢騷
  1.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guān)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2.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zhàn)士,敢于戰(zhàn)斗,善于戰(zhàn)斗——紀(jì)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3. “深水區(qū)”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4.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yuǎn)了
  5.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xù)集?
  7.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fā)現(xiàn)的時候已經(jīng)怨聲載道了!
  8. 到底誰“封建”?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chǎn)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兩個草包經(jīng)濟學(xué)家:向松祚、許小年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jì)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rèn)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fēng)”,是否存在?
  7. 歷數(shù)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jì)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fā)問!
  1. 毛主席掃黃,雷厲風(fēng)行!北京所有妓院一夜徹底關(guān)閉!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chuàng)造人類歷史
  3.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guān)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4.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5. 重慶龍門浩寒風(fēng)中的農(nóng)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xù)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日日超级碰碰碰碰久久久久 | 亚洲欧洲日产韩国综合 | 在线观看片a免费不卡观看 欧美人与动甡交欧美精品 日韩一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精品 | 亚洲欧美伊人久久综合一区二区 | 亚洲成a人片在线不卡一二三区 | 亚洲最新a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