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無權出賣國有資產,無權搞私有化!
國務院的屬性是什么?國務院是全國人大屬下的執行機構,向全國人大負責。而吳邦國委員長去年在人代會期間已經堅決申明了“五不搞”,其中包括不搞私有化!那么,國務院哪里來的權力擅自出賣國有資產?國務院向資產階級出賣國有資產,純屬越權行為。
國務院是在共產黨領導下的國家機關,理應為共產黨的政治理念服務。共產黨是干什么的?共產黨就是要搞公有制,就是要消滅剝削和兩極分化。中國僅存的這點國有資產是共產黨賴以執政的最后經濟基礎,如果連這個基礎也被資產階級控制,那么將來資產階級隨時都可以逼宮中央,向共產黨奪權。到時候共產黨要么乖乖交權,要么也來個“改制”,把共產黨改制成為資產階級政黨,甘當資本家的馬仔。所以說,出賣最后的國有資產,是在刨掉共產黨的執政根基,為將來資產階級篡黨奪權留下禍根。
國務院出賣國有資產的理由之一居然是縮小收入差距,此言未免口是心非。只有公有制才真正能縮小收入差距,這是起碼的常識。從統計數字來看,在1998年私有化進行之前,10%的最富裕人群擁有的財富是10%的最貧困人群的7.3倍,而大搞私有化之后,到2007年這個比例已經擴大到23倍!還用得著多說嗎?
國務院出賣國有資產的理由之二所謂打破“壟斷”,然而壟斷這個概念只適合于資本主義私有制,把它戴到公有制頭上純屬張冠李戴,生搬硬套。公有制企業的資產屬于人民,利潤向國庫分紅,哪里來的壟斷?公有制企業的主要問題是官員大權獨攬的壟斷式管理,這才是人民不滿意的地方,改造的辦法是實行鞍鋼憲法,讓勞動群眾參與管理,讓管理層受到勞動群眾的嚴格監督,使之不能侵吞公共利益,而不是把資產賣給私人!
國務院出賣國有資產的最大理由是“改革”,但是改革有沒有底線?人人皆知,鄧小平早就為改革設置了底線,那就是公有制經濟必須占主體地位!而當前公有制經濟成分所占比重已經縮小到30%以下,早就踏破了鄧小平同志設置的最后底線,這種情況下,真正的改革應當是大力恢復公有制經濟,不僅不能把國企賣給私人,而且還要對私人企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加大公有制經濟的比重,這樣的改革才是真正符合鄧小平理論的改革,否則,就是在走資產階級自由化道路!
人人皆知,自由資本主義已經在美國和歐洲制造了嚴重的金融危機和債務危機,經濟衰退、失業驟增,這充分證明了自由資本主義已經走向腐朽和沒落,正在進入歷史的垃圾堆,這是誰也不能阻擋的歷史潮流。在這個關頭,居然還有人要在中國大力推行自由資本主義,這就是逆歷史潮流而動。誰都知道,中國沒有像歐美國家那樣深陷危機的重要原因就是中國的國有資產還能夠控制經濟運行的局面。試想如果中國的銀行也是私有的,金融炒家早就制造出金融泡沫了。看看被私有化的房地產業,不是差點就釀成泡沫經濟的災難嗎?如果不是中央及時調控,那么中國的房地產泡沫已經破裂并制造出了嚴重的經濟和社會危機。而中央靠什么來調控房地產?靠的就是國有銀行。如果銀行被私有化,共產黨有什么能力來要求資產階級執行調控的任務呢?到時候只能眼看著危機爆發、天下大亂!美國的金融危機不就是從兩房債券破產開始的嗎?所以說,出賣最后的國有資產,推行已經臭名昭著的自由資本主義,是在為資產階級禍亂中國留下禍根。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