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當劉學軍看到別人處于危難時,他都會條件反射似的,毫不猶豫奮不顧身地沖上去救人,每一次救人,都會在身上留下一些“記號”,導致今天,劉學軍渾身都是傷疤,每到陰天下雨的時候,這些傷疤都會作痛,有時候會痛得讓這個勇敢而又堅強的漢子痛得忍不住掉下眼淚。但是,他卻從未后悔過!
每當他受到傷痛折磨的時候,他就會看著這些傷疤,想起自己救下的那一條條性命,他就會忍不住開心地笑起來,那時候就不覺得疼了,只覺得自己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我一想啊,咳,誰讓我從閻王爺那里活生生地搶回了幾十條人命呢,受這點痛又算什么呢?”
只要跟劉學軍在一起,你會不知不覺的被他身上的一種力量所感染,所打動。這種力量,就是堅持不移以助人為樂的力量,就是“勿以善小而不為”的力量。他的身體就象一部機器,助人仿佛是一種先天設計好的自動化程序。在他看來,見到別人有困難,伸個人幫個忙,這難道有什么值得夸耀的嗎?不過是人之常情而矣嘛。
劉學軍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他總是把別人的快樂當作自己的快樂,把別人的幸福當作了自己的幸福。于是,他就常快樂著別人的快樂,幸福著別人的幸福,不管別人知道不知道!
今天的世界,由于經濟的高速發展,人們在社會生活當中擁有了更開闊的空間和舞臺。然而,這似乎并沒有帶給我們更多的幸福和更大的快樂。
為什么呢?因為我們曾經火熱的心靈慢慢地不知不覺地變得越來越冷漠,有些本不該變的東西也在變,金錢取代了道德,利益取代了關愛,交易取替了溫情,為人民幣服務,取代了為人民服務。這樣日益嚴重的價值錯位,正在將人類推向前所未有的深淵。
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時代背景下,劉學軍老師的存在,簡直就象一個稀有的活化石。他的事跡與精神,真可謂“出淤泥而不染”!
當人們都在為私利、為小家而忙碌奔波時,他卻為了助人而不亦樂乎,并且告訴人們:“咳,我就是覺得做好人踏實,做好事舒服”。
做好人踏實,做好事舒服”,這句話是我在陪著他到中國石油大學作報告時,第一次聽說的。這么樸實的話語,這么簡單的道理,聽起來是這么清新,又似乎令人陌生,陌生得乍聽起來令人甚至有一些些的別扭。多數人單知道吃喝玩樂說笑逗唱爭名奪利會帶來快樂,殊不知“做好事”也會讓我們感到“舒服”和快樂啊!
有一次,他告訴我:“咳,你知道嗎胡老師,我真的沒有別人說的那么偉大,我就是做好事上癮而矣!”看我略為一愣的樣子,他又孩子式地補充說:“你知道嗎,做好事真的會上癮!當你幫助了別人,看到別人因為你的幫助而回報以感激之情的時候,那真的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