駁斥“成王敗寇”論
看到有人提及日本法西斯罪行時,滿不在乎地說:“不過是成王敗寇,假如日本贏了,他們也是英雄。”
我不知道別人怎么看。在我看來,現在一些青年,論語沒讀過半本,亂用典故。唐詩紅樓夢沒翻過幾頁,也能吟詩。
日本侵略,對于中國人而言,是一個鮮明的民族問題,絕不可從純歷史的角度來窺看民族問題。更何況,在這里用到“成王敗寇”本就不妥當,更不負責任。
我申明一個主張:日本戰犯之所以為寇,不是源于他們的失敗,而是由于他們的民族罪行的不可饒恕。即使他們勝利了,反人類罪的行為是不可磨滅的,更別提什么“成為英雄的可能性”了。
歷史上,禍亂不斷,國家興亡之際,群雄逐鹿,混戰一場,敗的是寇匪,勝利者則登基稱帝。
“成王敗寇”本是用于中國歷史上改朝更代,后朝政權給前朝定論時的言語。
如果你對“國民黨”問題用到這個詞,還勉強貼切(其實也不合理)。
一來,日本人不是中國人,再者,他們犯下過血腥屠殺罪行。任何想要為日本罪行翻案的人,不是和日本右翼勢力,以及臺灣省那些明目張膽的小丑一樣么?我覺得許多人口中說的“日本要是勝利了,或許他們也是民族英雄”這樣的話,如同呂秀蓮所說的“感謝馬關條約”一樣,人神共憤。
在這里,既然是以中國人的身份說話,那么,前提就是日本人是中華民族的罪人。即使其他國家都認為日本戰犯是英雄,在面對對我們深負血債的日本戰犯,在他們認清罪行的之前,我們沒有任何理由原諒他們。
不能原諒他們的想法,不能從純歷史角度出發,應該從民族角度出發,因為你是一個中國人。雖然你有你的話語權,但是如果你不對自己的言語負責任,別人也就有了指責你的權利,因為別人和你一樣有著話語權。
所謂日本問題上的“成王敗寇論”是不負責任的行為。有這樣幾要素:
一、你是中國人,你就不該用國外歷史學家的口氣純歷史地討論中國人的民族問題;
二、你這樣作,傷害了民族感情;
三、你對于成王敗寇這個成語用法不當。
至于場合不妥、用法不當、不負責任,我還可以繼續說說:
一、成王敗寇,本是用于中國歷史上當權者對其所推翻的政權的歷史定論,而不是用于對外族侵略者的用法。外族即使成功了,也是流寇,最難得發生清朝這樣“野蠻的民族被其所征服的文明的文明所征服(余秋雨)”的情況時,人民還可以勉強接受,因為這個時候民族有一定程度的融合,所以歷史上,才把清朝也歸為中國的歷史,而金、契丹卻一直擱置在外族歷史層面上。日本這個民族,是不可能和中國人融合的。如果你對融合問題有疑問,南京大屠殺、中國日本化就是最好例證。也許有人說,清朝也有“留頭不留發”這樣的問題,但是這不礙及融合的大局觀。融合問題我就說到這,要是有人扔持反對觀點,請翻翻文獻,勿找些網上流傳的那些同樣不負責任的話做柄把。局外話不多費筆墨了,我繼續第二點。
二、成王敗寇,是對前朝定義,而非用于沒有融合、不可能融合的一些外族。是討論時應有的歷史責任,更是民族責任。
所謂民族責任,因為我們是中國人,多數人看日本侵略,是帶有民族色彩的。如果你用歷史觀去看,明顯不太妥當,雖然你有可能是客觀的,但是請不要在這里說,因為別人不愿意跳出民族看歷史,而且,你的話語傷害到別人的民族感情。
這時候,作為一個中國人,在討論日本戰犯罪行的時候,對著懷揣愛國心的人士說“日本人也可能在以后成為英雄”,是不負責的。也許你是想辯論歷史,但你忘記了你是在對中國人說話。很明顯,在面對祖國亡靈的時候,標新立異有失場合。
三、成王敗寇,更多地也顯現出普通民眾的感情色彩,借以這個詞跳出民族的角度看歷史顯然不恰當。成王敗寇,本身就帶有感情色彩。
更何況,日本那幾個戰犯是國際上定的,不是中國一家之言。
如果日本勝利了,就是英雄了么?事實上,并非真的成了就是王,敗了就是寇。
成吉思汗,踏破亞歐大陸,成為一代天驕,不是當時很多人也仍然對他恨之入骨么?即使時過境遷,現在的許多人,不是仍然不支持他的歷史行為么?而成吉思汗的戰爭屠戮,相比日本的有目的地種族滅絕,至少是大巫見大巫了吧?即使成吉思汗需要懺悔,那么東條英機至少要做相同的懺悔吧?
歷史上,敗得最慘的,當屬項羽,可是,在當時多少人的眼里,在當今多少人的心目中,項羽不是一個霸王呢?日本兵敗了,中國人心目中,除了不明是非的人,誰會認為日本戰犯會有可能成為英雄呢?就連日本有良心的人,參觀過南京大大小小博物館,不也是痛哭流涕,懺悔不已么?
同樣的例子有很多,贏得漂亮的秦始皇為后人心中留下的敗筆,輸得慘烈的諸葛亮的流芳的智慧光輝。這都能說明問題:
孰王孰寇是百姓心中的。日本戰犯不會是英雄,并非源于他們的失敗,最深層的緣由,是因為他們犯下了種族屠殺的滔天大罪。
而歷史上,乃至世界歷史上,除了西特勒,幾乎沒有一個人物的罪行可以與之比擬的。最有可能與之比擬的殺人惡魔——漢人心目中,殺人無數、罪大惡極的成吉思汗,也似乎沒有這樣要殺光所有外族人的邪惡目的。即使有,成吉思汗也最多是和東條英機齊名的中華民族的第一罪人。
成吉思汗是題外話,誰怎么看是自己的事。但是東條英機是中國人絕對意義上的罪人。如果有人認為成吉思汗也需要懺悔,也不能作為原諒東條英機的借口。
不要讓你的價值觀變成成王敗寇論,而失去分辨善惡是非的本領。
有些人,打著“成王敗寇”的旗幟,為納粹魔頭希特勒鳴不平,認為希特勒被當作惡魔只是因為他失敗了,其實他是一個大英雄,公然叫囂要“崇拜希特勒”,真是豈有此理。這是一篇對電影《希特勒:惡魔復活記》的評論:
居然還有人崇拜希特勒,我覺得這些人沒有基本的是非觀念,就算歷史往往被勝利者扭曲,但是有絕對足夠的證據表明希特勒是個獨裁者加屠夫,難道這還有問題,有些人就喜歡崇拜暴君,因為這些人腦子里的成王敗寇思想根深蒂固,認為這只是成王敗寇的自然規律,在這些人眼里成王敗寇思想甚至高于人類對善惡是非的理解,而且居然還有人因此轉向崇拜日耳曼民族,試想一下,如果希特勒獲得二戰勝利,整個世界會如何,窩想不用說,中國也會成為軍國主義的日本國的一部分了。或許有些人拿冷兵器時代的戰爭來比較,說希特勒殺的人不算多,可是世界是在向文明進步的,爾不是向野蠻倒退。歷史不會老是允許出現希特勒或者成吉思汗這樣的人出現。人類也不會永倒退到冷兵器時代的弱肉強食。還有人說希特勒的軍隊軍紀嚴明,可是這能說明他是正義之師嗎?這只能說明《我的奮斗》寫的太好了,民族主義洗了每一個德國人的腦子。
崇拜希特勒的這些白癡應該清醒一下,不要把希特勒當偶像,這樣你的心理會扭曲,是非價值觀也會沒有善惡觀念,只有強弱觀,如果這還不行,應該讓他去納粹的毒氣室呆一呆。感受一下。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