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公平正義之光普照中華大地
當前的中國已經是世界大國,經濟建設成就舉世矚目,但是為什么人們還“端起碗來吃肉,放下筷子罵娘”呢?這主要是因為雖然發(fā)展了,但發(fā)展不公、貧富不均、腐敗嚴重,普通百姓權益受損嚴重,老實人吃虧嚴重,一句話,公平正義嚴重缺失。
而這與我黨的性質和宗旨是背道而馳的。我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領導核心,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fā)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黨的性質宗旨當然要求我黨堅持公平正義,做到公平正義,讓公平正義之光普照中華大地。為此,我黨要從以下方面努力:
一、要將實現公平正義列為我黨和政府追求的崇高目標。我黨現在要實現全面小康,將來要實現共產主義,目標遠大,使命光榮。但從1978年來看,都注重經濟、物質方面的目標,而對非物質方面的目標重視不到位,現在開始重視起來了,但是還不夠,需要將“實現公平正義”列為崇高目標,這樣對我們的改革與發(fā)展、對人們的行為有了明確的標準,從而使中國不僅要實現經濟上的快速發(fā)展,而且要實現政治上的民主進步,使發(fā)展成果為全國人民共享,而不是現在的腐敗嚴重、貧富懸殊,少數人富得流水,在海外揮金如土,多數人收入增長不理想。
二、要將踐行公平正義列為我黨和政府行為的至高準則。現在,我某些政府的部分政策和行為已經與我黨的性質、人民的期望格格不入,如一些地方政府搞的土地財政政策、房地產托市政策、征地拆遷政策等,導致了相當多的群體性事件,如烏坎事件等。這些事件給了我黨深刻教訓,教導我黨和政府必須堅持“公平正義”至高準則,任何政策和行為不能以犧牲普通百姓特別是農民利益為代價,如對農民土地的征收,不能低價征收,高價出售,肆意剝奪本屬于農民的土地利益。因此,黨和政府必須踐行“公平正義”至高準則,讓公平正義之光普照中華大地,將百姓利益歸還給百姓。
三、要將“以公平正義為前提”及時納入黨的基本路線。我黨的基本路線對我國發(fā)展意義重大,但時代在發(fā)展,我國面臨的形勢與改革開放初期已經是天壤之別了,從經濟上看,我國已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擁有世界最多的外匯儲備,年財政收入超過10萬億元,與陷入沉重債務危機的美歐國家相比,已經成為富裕的“國家”了;從政治上看,人民的民主意識、權利意識、公民意識等已經大大提升,但現實中腐敗依然嚴重、人治依然如舊、社會不公嚴重等,不少人感到活得缺乏尊嚴,沒意思,甚至出現不少極端事件,如楊佳殺人案、錢明奇自爆案、各種拆遷自焚跳樓等;從基尼系數上來看,現在的我國基尼系數已經突破0.5,已經遠超國際警戒線了,也就是講,當今的中國矛盾凸顯,已經影響到了我黨執(zhí)政安全了。因此,對我黨的基本路線要堅持,但不能教條式的一成不變,應該科學完善。將“以公平正義為前提”納入黨的基本路線,這既是堅持又是改進,有利于我黨將公平正義之光普照中華大地,對我國、我黨和人民都百利而無一害,能夠使我國得到更好地發(fā)展,使我黨更先進執(zhí)政更安全,使人民權益更能得到充分保障,使全國人民的積極主動性得到更好更充分地發(fā)揮,使中國早日崛起。
四、要將“前提是公平正義”融入科學發(fā)展觀理論內涵。科學發(fā)展觀是我黨現行的重要指導思想,指導思想更完善,就能更好的指導我黨和政府的工作。而將“前提是公平正義”納入科學發(fā)展觀內涵,從而使科學發(fā)展的內涵演變?yōu)槲鍌€方面,即前提是公平正義,第一要務是發(fā)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xié)調可持續(xù)發(fā)展,根本方法是統(tǒng)籌兼顧,這樣將使科學發(fā)展觀的內涵變得更為完善,從而使我黨落實第一要務有了新標準,實現以人為本有了新要求,實現全面協(xié)調可持續(xù)發(fā)展有了新準則,搞好統(tǒng)籌兼顧有了新依據。在這種含有“前提是公平正義”的新科學發(fā)展觀指導下,就能夠消除絕大多數不公平不合理的政策和行為,使公平正義之光普照中華大地。
五,要使“公平正義”成為黨保持執(zhí)政安全的堅固基石。如果將公平正義列為我黨崇高目標、成為我黨行為至高準則、納入我黨基本路線、融入科學發(fā)展觀內涵,必然使我黨更加光明正大,更能使我黨得到全國人民忠心擁護和愛戴,能使我國早日實現政治民主化、社會法治化、官員廉潔、全民分紅、國泰民安,而影響我黨執(zhí)政安全的群體性事件也必將銳減,我黨先進性就能得到世界和國人的普遍認可,我黨的執(zhí)政安全也就沒有憂患。因此,我黨要將“公平正義”視為我黨保持執(zhí)政安全的堅固基石,一定要讓公平正義之光普照中華大地。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