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俊:國債期貨與證券教父管金生17年的輪回
時隔17年后,國債期貨有望重新登場。目前,證監會和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都在積極推進國債期貨相關上市工作。國債期貨仿真交易測試也于今天2012年2月13日周一啟動,無獨有偶,17年前的今天,正是中國證券金融市場最黑暗的日子,也是萬國證券管金生走麥城的開始。
時至今年,曾經的萬國證券創始人管金生的17年牢獄也將結束,這之間或許是一種巧合,但是一切的是非功過都已塵埃落定,一個人為中國證券市場的建立而奠定的基礎,一個人挑戰核心權力的勇氣,雖然敗了,但是功過自在人心。然而今后國債期貨的市場發展,還需要時間的檢驗。
國家通過推出國債期貨活躍債市,然后大量發債,解決三年前的地方債務問題,同時為養老金入市買債準備土壤,希望這一良好的愿望能夠產生積極地正面效果,雖然對本就緊張的股市資金產生分流是在所難免,但是相信決策層已經充分考慮到制度的規范,通過法規來盡量減輕人為操縱的不利影響。
創新或是回歸的金融產品本身沒有錯,錯誤在于人。1995年2月23日的驚天交易,中經開動用權力,萬國證券自由搏擊,英雄末路般黯然,至于臨陣倒戈的遼國發則是不屑一提。那些瘋狂的投機者讓國家監管層為之側目,最后不得不通過行政干預的方式來了結,上交所領導,證監會主席換人,國家也對金融期貨心存畏懼而停止交易。
“327國債事件”的疑惑不在于輸家萬國證券,而恰恰是別人忽略的贏家中經開。三位要角:一方是“國字頭”的中經開;一方是代表上海股市傳統力量的萬國證券,第三方則是代表草根或民間資本的遼國發。為了挽回敗局,萬國證券的總經理管金生,在收盤前的七分鐘用700多萬口空單炸盤,相當于GDP的三分之一,天被捅了個窟窿。
但當人們被管金生的悲劇人生所吸引的時候,一個最應該被長久關注是中經開。萬國當作這場金融災難的首惡是不公平的,中經開究竟是憑什么在這場對賭中大獲全勝的?雖然萬國肯定知道中經開的背景,但他們還是固執地以為可以憑自己的實力贏過對方的權力,但對于當時還不完善的制度,內幕消息而言,這樣的完美理想還是太天真了,所以最終的代價是慘痛的。
中經開應該賺得盆滿缽滿。但中經開竟然沒有盈利。可以證明中經開的確沒有在“327事件”中贏利的一個間接證據是,在“327事件”后不久,中經開公司竟然幾次面臨支付危機。在挪用客戶保證金達6.8億元的同時,還累積了七十幾億元的債務,公司幾乎被掏空而瀕臨破產。中經開作為一個特殊公司的功能及性質,在這里變得一目了然,這里面的貓膩不難想象。
“327”一役,造就了一批億萬富豪。不過,最應該問的是,這一批人究竟是誰?隨著國債期貨和管金生的回歸,一些隱藏在大幕背后的人和事,即使不被發掘,但他們自己心里也該警醒,不要讓像管金生這樣的雄鷹急眼而折翼,不要讓涌金系的魏東那樣的英才遭天妒,不要讓廣大的證券投資者心寒,讓金融成為實體的助力,而不是通過金融的手段像狼一樣到處掠奪實體!須知體之不存,毛將安附?
最后,希望我們的監管者能讓所有參與和關心中國金融市場的人們,看到一個及時有效,規范公正的金融交易市場,讓金融市場多一些能為人們產生財產價值的產品。多幾個人才濟濟的萬國證券,少一個被掏空的中經開。
“327”一役,造就了一批億萬富豪。不過,最應該問的是,這一批人究竟是誰?隨著國債期貨和管金生的回歸,一些隱藏在大幕背后的人和事,即使不被發掘,但他們自己心里也該警醒,不要讓像管金生這樣的雄鷹急眼而折翼,不要讓涌金系的魏東那樣的英才遭天妒,不要讓廣大的證券投資者心寒,讓金融成為實體的助力,而不是通過金融的手段像狼一樣到處掠奪實體!須知體之不存,毛將安附?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利永貞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