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國際市場,從大宗商品市場,到礦產資源,到高新技術,到醫藥、疫苗、到糧食、種子、農藥、化肥,到石油、黃金、貨幣、華爾街的金融外匯市場等,無一不處在跨國資本集團的壟斷之中。所有的國際分工,國際慣例,國際組織,包括聯合國,世界銀行,IMF基金會,以及國際地區組織,無不在以猶太跨國資金為首的國際資本抓控之中,甚至主要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政治、經濟均在他們的操縱之中。
我國28個產業中,已有21個被跨國資本操縱和控制,直接威脅到中華民族經濟命脈,中國經濟已經奄奄一息。國有壟斷經濟是中華民族經濟生存的最后屏障,他是跨國資本的眼中盯、肉中刺,欲屠之而后快。
中國的華為、中興通訊以其高技術低成本,欲進入西方市場,卻被以安全為由,阻擋在其大門以外。以這個例子我們就可以看出,根本就不存在自由競爭的國際市場,中國所有的出口商品, 只是一種變相借款打了一張白條而己,何時才能兌現?我們為這張白條,敞開了我們為之生存的農業、流通業、金融業,使中華民族的財富被洗劫被淘空,使我們的生命失去了安全的保障。
壟斷是發展中國家生存的需要,是反對殖民經濟的手效手段。以市場化為名,拆解關系國計民生的國有壟斷企業,實行民營化,是為殖民中國經濟提供低成本路徑,是自毀江山,自毀長城,自尋死路的愚蠢行為。是帝國主義長期滲透在中國培養的代理人們,為其組織效力的又一明顯罪證。其代表作是:非公三十六條,及新三十六條。
如果我們必須要反壟斷的話,那么首先要反對國家外匯的壟斷,并不是外匯壟斷本身不可以,而是我們國家的外匯儲備已被少數金融利益集團所操縱,他們用外匯壟斷向跨國集團輸出國家利益。解決之道有二個:一、徹底摧毀少數留美精英集團,二、制定國家正常需要的外匯儲備,多余的部分由創匯企業根據市場自行交易。這樣即可以減少國家外匯儲備的風險,又可以減少貨幣發行,抑制過高通貨膨脹,從而保持物價的基本穩定,為社會穩定奠定經濟基礎。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