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明是矮個子嗎?是的,低于3米的人都是矮個子。
桑蘭是正常人嗎?是的,只要沒死就是正常人。
摘要:本文從中國食品安全極其不安全、主流食品專家的理論基礎錯誤、食品安全數據來源不可靠等問題出發對廣泛的補鋅提出了質疑,指出廣泛補鋅是一人有病,全家吃藥——又一個加碘。我國破腹產率極高,破腹產對孕婦與嬰兒的身體對大為不利,并有長遠影響,應盡量避免。避免破腹產對解決補鋅問題有一定作用。本文最后對如何科學補鋅談了一些看法,如下:
(一)補鋅與否應該是醫生說了算,但不能盡信醫生
(二)藥補不如食補,避免混入食物中的各種毒物(如避免轉基因怪物,購買無毒食鹽,避免其他各種添加劑)等
(三)計算好用量,療程要適當
本文的分析過程及所得結論對各種補充微量元素和維生素乃至一些疾病的治療都有借鑒意義。
關鍵詞:補鋅;重金屬;食品添加劑;食鹽;陳君石
目錄:
1 食物添加劑普遍存在的共性問題
1.1 某些營養學組織與磚家存在故意誤導的行為
1.1.1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07)疑點重重
1.1.2 衛生部的理論基礎錯誤
1.2 食品工業導向有誤
1.3 衛生部的數據來源不可靠
1.4 食物添加劑普遍存在使用非食品級原料的問題
2 補鋅存在諸多疑點
2.1 補鋅可能導致重金屬中毒
2.2 補鋅在實際操作時存在諸多困難
2.2.1 現階段的藥補不如食補
2.2.2 食鹽補鋅是錯誤的
3 刻意補鋅的危害
4 如何科學補鋅
4.1 補鋅與否應該是醫生說了算,但不能盡信醫生
4.2 藥補不如食補,避免混入食物中的各種毒物
參考文獻:
附件:
1. 如何避免轉基因食品(徹悟)
前言
當前中國市場上各種補充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的食品、藥劑等越來越多,然而其中大多數都是沒有安全保證的。各種補的起因有些是商人謀利,有則些是美國人的陰謀。補鋅在補類中是比較常見的,許多年輕的父母經不起廣告的誘惑,紛紛掏錢購買補鋅藥物或加鋅食品。有的醫生也給患者濫用鋅劑,或認為鋅可提高人體免疫機制而把鋅當做防病抗衰老的“補藥”。殊不知,這種盲目補鋅,會危害人體健康。
作者已經在“食鹽添加劑的危害及其消除方法分析(修改稿)”一文中(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22/201109/264941.html或
http://www.hanzuwang.com/viewthread.php?tid=60533&extra=page%3D1)
對食鹽補鈣鐵鋅硒等做了批判,下面進一步對整個食品藥品領域的補鋅做較為詳細的分析。
環顧世界,也只有中國人對自己的同胞下得了如此黑手。日本人從來只是將最好的商品留著自用,即使是印度、非洲等這些比中國落后的國家,他們對自己的同胞也是愛護有加。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不乏自我殘殺的歷史,但像今天這樣大規模的自我慢性大屠殺,搞自我種族滅絕,卻是開天辟地第一回,中華民族可謂到了最缺德的時候。
1 食物添加劑普遍存在的共性問題
1.1 某些營養學組織與磚家存在故意誤導的行為
1.1.1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07)疑點重重
2008.01.01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07)是在世界衛生組織的領導下完成的(發布那天,世界衛生組織還派人前來督查)。世界衛生組織和中國營養學會等將食品本身的問題巧妙地轉化為人的生活方式(例如,飲食習慣)和健康知識不夠的問題。如同我要殺你是因為你要死,我要搶你是因為你有錢,我要強奸你是因為你漂亮。與之相似的例子是中國男女比例嚴重失調不是因為計劃生育和崇洋媚外,而是中國人重男輕女!本人初步分析了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07)之后,發現有不少問題,今后有時間的話認真分析一下。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07)將1997版本的“常吃奶類、豆類及其制品”改為每天吃奶類、大豆或其制品”。實際上,喝豆漿還是有很多不適應人群和禁忌的。稍微不注意就很容易出事。另外,中國大豆基本上是轉基因的,因此每天吃豆死得就會很快。有文獻報道,每天喝牛奶致癌,中國營養學會對此專門進行了批駁,現在看來理由不充分。美國國家癌癥研究所最近的研究發現雌性激素、雄性激素和胰島素的生長因子就是牛奶內的主要致癌物質。加拿大的腫瘤專家建議:除了那些發展中國家的兒童和營養不良的成人,一般人并不需要喝太多牛奶。再說牛奶很容易變質,要保鮮必然要加入大量防腐劑等。要中國居民每天喝牛奶也可能是讓中國民眾生活方式西化以及推銷西方的奶粉等。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牛奶標準全球最低,喝牛奶實際上就是喝細菌和增塑劑什么的[1-2]。
相當一批消費者不知道牛奶的負面作用,更不清楚“牛奶神話”背后的“奧妙”。其實,國內外牛奶問題頻繁出現的原因之一就是牛奶不是經過歷史考驗的傳統食品,也不適合我們大多數人,卻被商家和專家打造成人人“必須的”[3]。例如,據說,中國有70%的人有吃牛奶后發生腹脹、腹瀉等,是因為腸道缺乏乳糖酶所致,稱為乳糖不耐受癥。70%的人不能喝的牛奶還能是食品嗎?至少也應該找找牛奶本身的原因吧?我們知道,人不能靠吃草過活而牛羊卻可以靠吃草生活,其原因是牛、羊等吃草動物的消化系統中寄生了某些衍生物,可以分泌出使纖維素水解的酶,這種酶可使纖維素迅速水解轉化為葡萄糖。比照乳糖不耐受癥,我們能否將人不能吃草稱為“纖維素不耐受癥”呢?同時稱草是食物,只是人體內缺乏某種酶罷了!?誰說草不能吃,人類饑荒時不就經常吃草嗎?將糧食和草混在一起吃不就可以了嘛。例如,雜交水稻在某種意義上和海地黑人將泥巴摻在糧食里面吃是一樣的。高產的作物沒有營養價值,口味差。美國著名農業經濟學家帕爾伯格稱袁隆平降低了人口增長率。食用雜交水稻損傷人體機能,使中國人的免疫力直線下降。雜交水稻減少人口是不是因為雜交水稻營養差而毒性比傳統水稻大的原因呢?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07)在1997版本第五條“吃清淡少鹽膳食”的基礎上增加了“減少烹調油用量”。現在看來,沉船派早就在世界衛生組織的指導下將吃轉基因大豆(豆腐、豆漿、大豆油)等的危害歸罪于吃油過多了。以前很多人口味也很重的,尤其是1978-1995年,那時大多數人吃得多也沒那多事情,而且那時很多人是吃豬油的。現在千方百計減少食鹽和食用油還是得癌癥。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研究所陳君石院士,身兼“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專家委員會主任”與“全國食品添加劑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任”等要職。作為“中國食品安全第一人”,不僅不關心食品安全,反而不斷為各種食品安全事件進行無罪辯護。對鐵醬油、蘇丹紅、三聚氰胺、瘦肉精、農藥、添加劑、反式脂肪酸、面粉漂白劑和添加劑(過氧化苯甲酰),他都認為很安全。甚至對種族滅絕的轉基因食品,他也居然說“轉基因食品并不構成食品安全問題。”值得指出的是,陳君石院士力主補鋅[4,5]。
1.1.2 衛生部的理論基礎錯誤
我國在食品安全領域特立獨行,膽大妄為。古人云“藝高人膽大”,中國的磚家叫獸一定是有什么特別高明的理論支撐了。不過,食品安全磚家總是將有中國特色的安全理論藏著掖著,秘不示人。作者只好幫群畜總結,參見“從食鹽添加劑的巨大危害看衛生部某些官員的種族滅絕行為”(漢族網,2010-12-18. http://www.hxwm.net/viewthread.php?tid=51453)之“中國夢時代食品安全十大基礎理論”(中國人目前的狀態可以概括為一個詞——醉生夢死。所以稱當朝為夢時代)。
在食品和藥品中補充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的理論基礎是補缺論。缺論的學名叫什么“隱性饑餓理論”。就是你啥都缺(“中國人群最嚴重缺乏的營養素有維生素A、B2和鈣,普遍缺乏的有維生素B1、B6和C以及Fe、Zn、Se等,此外,兒童缺鋅、婦女缺鐵,中老年人缺乏維生素C更為嚴重”),缺了當然就要補,補鋅、補鈣、補鐵、補維生素……..。如同一些中醫見到你就說你腎虛,然后給你開藥。缺,缺,缺…….,補,補,補…….。隱性饑惡理論說營養素缺乏是不看見的,但是卻又不承認毒物的毒性是看不見的,真是咄咄怪事!還有,食鹽中的鋅在“補論”未出之前是有害雜質,“補論”出來后反而還要額外加入。我看是衛生部某些官員及其御用磚家叫獸缺心缺肺。
說中國人缺這缺那的是WHO,很多“缺”和“補”已經被證明是錯誤的。
哈藥六廠說中國人普遍缺鈣,于是大家每天一片“鈣中鈣”,吃到最后果真吃出幾位殘奧冠軍。其實鈣片這東西就跟當年的“三株口服液”是同一種成份,類似于童子尿風干后的殘漬,這跟那個一只老鱉燒20噸“中華鱉精”的故事如出一轍。史玉柱說:中國人不僅缺鈣,更主要的是缺“鐵”“鋅”“錫”,于是大家就吃黃金搭檔了,吃著吃著大腦就充滿了白金,于是都去挖地了。
DHA,學名叫“二十二碳六烯酸”,它通常和AA(即“花生四烯酸”)一起,作為營養強化劑,被添加在目前市售的絕大多數奶粉中,并被作為賣點大肆宣傳。然而,關于DHA從商業到科學上的種種爭論,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就一直沒有停止過。美國政府已宣布,將禁止在嬰兒有機奶粉中添加DHA。
缺碘性甲狀腺腫大,全世界公認是“地方病”,是貧困的一部份邊遠山區出現的疾病,1993年調查結果是我國缺碘性甲狀腺腫大患者,已由1979年前的3500萬,通過病區普及碘鹽,使甲狀腺腫大患者變為700萬人。700萬人相對于全國11億人來說只占人口總數的0.6%,會“是影響我國人口素質的公共衛生危害”嗎?把《地方病》擴大成全國病的的目的,就是為實行“全民補碘”制造理由,但這個理由是不是有的太勉強了吧。
中國營養學會胡說什么我國兒童缺鈣或鈣營養不足占50%,兒童缺鋅或鋅營養不足占60%。鈣鐵鋅硒以及什么維生素每一個都是極其重要,缺了就要患很多種重大疾病,缺那么厲害還能活嗎?
很多學者指出“鈣鋅同補,增強吸收;補鈣又補鋅,補兩樣只花一樣錢”是違背科學常識的,鈣鋅最好不要同補。
由于食品安全(尤其是轉基因生物安全)是沉船派的核心國家利益,食品安全、毒物化學在中國事實上是禁忌詞,相關學科是禁忌學科。食品強化辦公室——毒物強化辦公室;食品安全科技攻關——毒物隱身;食品安全專家——下毒專家;衛生部——危生部。投向食品安全的資金至少是大部分被用于研究開發高效隱蔽的毒物。隱性饑餓理論是下毒的借口,“補論”則是“缺論”的結果。因此,作者等正告全體國民(這一說法不準確,因為全國皆漢奸),只要沒什么缺的明顯表現,不要補,尤其是嬰幼兒。如果真要補,請用1978年以前的理論與數據診斷。回歸自然,回歸傳統。
1.2 食品工業導向有誤
我國《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九條“附則”中對食品添加劑的定義首先強調改善品質和色香味,安全成為第二三位的考慮。
我國97%以上的食品含有添加劑。我國批準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品種已達2300多種(而歐盟只有幾百種),但有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品種不到300種。我國目前生產1000多種香料,卻只有40多種國家標準。已有的標準往往落后于造假技術,非常可怕的是企業常贊助食品標準制定。近年來發展較快的復合食品添加劑也沒有產品質量標準。此外,另一大難處就是標準模糊。
我國近四成企業放食品添加劑憑手感。
中國政府口口聲聲與國際社會接軌,但在關系國計民生的生活標準上卻依然保持著中國特色,空氣檢測標準遠遠低于國際標準,食品衛生安全標準也遠遠低于國際標準。中國的食品國家標準內外有別。出口食品標準高,而內銷食品安全標準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的比例僅為23%,如我國允許的“農殘”量要高出美國數倍,有危害的“植物奶油”在我國沒有強制性的限量標準。2011年年中關于《生乳》新國際的爭論一度鬧得沸沸揚揚,中國乳品標準被有的業內人士稱為“全球最差標準”。
標準寬松,顛倒黑白。比如瑞典研究機構宣布,雀巢等品牌部分的嬰兒食品含有砷、鉛等重金屬,有安全隱患,但中國疾控中心卻指這些品牌在華產品驗出的重金屬未超出中國標準。麥當勞的麥樂雞在美國被發現含有兩種化學成分「聚二甲基硅氧烷」和「特丁基對苯二酚」,麥當勞中國公司卻稱,這兩種物質含量均符合現行中國食品添加劑衛生標準。正因中國食品安全標準低、要求寬,有毒食品才大行其道,很多國外禁止的食品都傾銷到中國。
市場上品種繁多的食品添加劑,大都在包裝說明中標明了用量,但其化學成分卻很少列出。
與我國做為轉基因和添加劑大國地位極不相稱的是,國內在食品安全方面的原創性的研究幾乎沒有,基礎研究非常薄弱,絕大部分還是引用國外成果。中國食品添加劑的原料與標準嚴重依賴于國外。
1.3 衛生部的數據來源不可靠
那么多的食品添加劑,衛生部根本不可能也不會一一做出詳細的安全數據。事實證明,它們基本上沒有做過!
我國的食品添加劑安全攝入量是由企業能做到的程度倒推出來的?還是其它什么途徑得來的?理論與實驗數據為何?
“衛生部之所以反對,我原以為他們已經委托下屬機構做了多年的觀察試驗,已得出結論是增白劑是無害的了。想不到的是他們主要依據的標準卻是世界衛生組織食品添加劑專家聯合委員會(JECFA),一個典型的被歐美控制的委員會。衛生部門的專家該破一破“歐美標準”的神話了,應該換一換專家庫了,那些專家依據的標準很可憐,過去我們已上了太多的當,吃了太多的虧。有一批專家,包括嚇人頭銜的院士,動輒以歐美為標準,認為這個東西歐美就這樣規定的,就安全了,盲目迷信歐美標準是錯誤的。”
李里特說,“我國在食品添加劑問題上,存在著盲目的拿來主義思想,正是由于缺乏對食品添加劑自主客觀的判斷,才造成了過氧化苯甲酰在中國多年的去留之爭。” “面粉增白劑過氧化苯甲酰傷害肝臟,而我國乙肝患者及攜帶者達1.2億之多,而且每年還要增加大約900萬人”。
我國食品安全數據都是來源于世界衛生組織等美國人控制的殺人機構。世界衛生組織及御用磚家劣跡斑斑、前科累累,尤其是2009年以來,我國人民深深地體會了偉大導師毛主席的教導,“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世界衛生組織只要在1000件事情中有一件誤導就足以殺人,例如10000萬種化合物只要有一種常見化合物誤導就足以滅絕一個國家。我們現在離開外國人就活不下去了,但是為什么世界衛生組織要求比較高的就不引入到國內呢?既然證據一定要來自美國,但是來自美國對下毒之方不利的則不予采納。例如轉基因推手的主子早已認賬第一代轉基因失敗,但是張啟發等避而不談,膿液部死不認賬。我國是一個接鬼和國情快速轉換的國家。通常是該“接軌”時不“接軌”,不該“國情”時卻“國情”。
歐洲和美國也是不同的,總體上,歐洲食品安全局(EFSA)比JECFA(JECFA的評估觀點是根據美國的數據得出的)要求更高,數據更客觀,而美國有太多假的數據。為什么我們只選用JECFA數據,而不選用EFSA的數據?還有,它們的數據和資料不需要重新評估?
中國病理學會主任委員韓馳認為,國外并不以JECFA為唯一標準,而且這個標準也不一定適合中國,因為“生活方式、環境、飲食習慣、體內的基因狀況都不一樣。
對于亞鐵氰化鉀,衛生部說人類的每日容許攝入量是0.025 mg/kg bw,然而1973年WHO的原文是“Estimate of acceptable daily intake for man,0-0.025 mg/kg bw”,這里有個問題, WHO是估計,不是確定,0.025 mg/kg bw是每日最大可能容許攝入量而不是每日容許攝入量!WHO所用數據是60-70年前做出的。不是從1978年開始就是科學的春天了嗎?怎么32年春天還抵不上10年浩劫的冬天呢?
為什么不按照GB15193.1-2003“食品安全性毒理學評價程序”做完整的評價呢?凡是食品材料中使用的原輔材料,不是僅做一個急性試驗、得出一個LD50或最大耐受劑量(MTD)數據就夠了的,因為急性毒性試驗只知道在短期引起急性中毒導致死亡的劑量,卻無法知道長期的慢性中毒情況,無法知道潛在的致畸、致癌、致突變情況,無法知道潛在的遺傳缺陷和基因變異的情況,也無法知道潛在的血液學、生化學、組織學和解剖學上的變化情況。急性無毒不等于慢性無毒,不等于累積無毒,也就是不等于潛在無毒。所以,凡是食品材料中使用的原輔材料,除了必須做急性毒性試驗,最起碼要知道它的半致死劑量(LD50)為每公斤體重多少毫克,或MTD為每公斤體重多少毫升(毫克)之外,還應該按GB15193-2003《食品安全性毒理學評價試驗程序和方法》,去進行全面、嚴格的檢測,確認為“實際無毒”或更安全的“無毒”級物質后,再用到食品藥品之中來為好。
1.4 食物添加劑普遍存在使用非食品級原料的問題
中國食品中的毒物有三個來源:環境污染、“合法”和非法下毒。其中“合法”下毒的影響最為惡劣,它直接導致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和非法下毒。例如像亞鐵氰化鉀、碘酸鉀、轉基因等存在安全隱患的食品,卻相當于強制性地加入百姓的日常飲食之中。非法下毒包括:(1)食品添加劑的超量使用。特別是色素、防腐劑、漂白劑、糖精、甜蜜素等。(2)將不屬于食品添加劑的原料當作食品添加劑來使用。如將吊白塊、福樂馬林、石蠟、熒光增白劑等。(3)沒有使用食品級的食品添加劑。
就目前所掌握的情況,在我國食品工業中使用非食品級添加劑原料是普遍現象,在食鹽行業也一樣。加碘、加鋅、加亞鐵氰化鉀……等普遍非法使用工業邊角料和廢料以降低成本。有網友指出:美國的鹽業加有“抗結劑”(Anticaking Agent,比例低于1%),不過用的是完全無毒的“硅酸鈣”(Calcium Silicate)。因此,強烈要求四川鹽業公司改用硅酸鈣作食鹽“抗結劑”。然而,中國的國情最好是什么都不加,否則這么高的加入比例其中的雜質何其多!
企業使用非食品級原料的原因有買辦殖民地發展道路導致食品業破產拼命壓低成本、我國食品安全監管存在重大漏洞以及社會道德蛻化(尤其是司法腐敗)等原因。
我國發展方式的買辦化殖民地道路,造成財富大量外流和浪費等宏觀經濟的低效率、負效率因素,導致嚴重的長期通脹因素和需求抑制,徹底封殺了我國企業的利潤空間,許多食品行業(包括農業)虧損破產。因此,不顧一切壓低成本求生就是硬道理。從而使假冒偽劣、野蠻運輸、破壞環境等損害社會利益的手段等不僅有道德方面的牟利動機,而且更有強迫性的生存動機。幾乎所有食品安全方面都與此惡劣的環境背景有關。如:三聚氰胺問題,其實質是奶牛養殖業全行業破產,奶農大量虧本逃離,繼續經營者為生存普遍摻水,為檢測蛋白質合格而摻三聚氰胺。并且屢禁不止。
食品安全事件的揭露者絕大多數是媒體,監管部門總是在媒體揭露后才聞風而動。調查稱部分食品安全監管部門為創收“養魚執法”,監管“馬后炮”:曝出來就查,曝不出來就算 “小事拖大,大事拖炸”——無良衙門踢皮球,無辜百姓吃毒食。
添加劑、強化食品歸衛生部監管,飼料添加劑、轉基因歸農業部監管。衛生部和農業部的許多專家都在與相關企業合作,一些部門也與企業合作,成為利益相關者。農業部和衛生部自身角色嚴重對立,既是運動員,又是裁判員,執法者本身缺乏監督。
2 補鋅存在諸多疑點
2.1 補鋅可能導致重金屬中毒
(一)鋅礦物的特點是與鉛共生,且常含有銻、砷等重金屬。
鋅在歐盟歸屬于重金屬,需要嚴格限制。
化學純的鋅化合物中有毒有害金屬含量太高了,分析純也不低,純度很高的原料則價格很高。補鋅豈不是連鉛等劇毒物質也一起補進去了?而且,關于微量元素中重金屬以及二惡英等劇毒物質的含量在多少微克范圍內算正常,我國標準和國外的“含毒”標準相差極大!另外,補鋅所用的化合物種類繁多,不是所有鋅的化合物都有高純工業品。鹽化企業從哪里進貨?
“河北固安村民查出重金屬超標,附近工廠被疑元兇. ”報道:固安北礦主要生產鋅粉和磁粉,村民中有汞、鉻、鎘、砷鉈等超標。
http://news.sohu.com/20110613/n309978829.shtml
(二)人體中可能存在鋅超標的情況。
鋅在地殼中的含量為0.013%,遠遠小于鋁含量的8.13%和鐵含量的5.0%,按元素的相對豐度排列,居于第23位。但是鋅在世界金屬產量和消耗量中居第四位,僅排在鐵、鋁和銅之后。中國的鋅消耗占到世界的大約40%左右,且鋅的回收利用效率很差,尤其是鋅礦的尾礦和廢舊電池。改開30多年,進入中國自然環境中的鋅是十分驚人的。張田勘在“視而不見的糧食污染更可怕”(中國青年報, 2011-3-11)中 提到了鋅的污染。鋅和我們日常生活也非常密切,很多化學品和食品都可能會被鐵和鋅沾污(腐蝕等原因,例如,自來水的官網材料普遍使用鍍鋅鐵管)。這樣,有學者就要問了“是否需要調查中國自然環境中和人體中鋅超標?”。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仍然需要補鋅,原因何在?
2.2 補鋅在實際操作時存在諸多困難
2.2.1 現階段的藥補不如食補
百度百科“補鋅”詞條這樣描述:第一代無機鋅的代表產品“硫酸鋅”有明顯副作用,現市場基本已經淘汰。但是中國食鹽中主要還是補硫酸鋅。第二代有機鋅的代表產品“葡萄糖酸鋅”、“甘草鋅”的吸收率一般,副作用略小,對于腸道功能發育不全的兒童不適宜。第三代生物鋅的代表產品“蛋白鋅”新稀寶,吸收率高,蛋白鋅中的鋅含量很低,蛋白質和鋅結合相對牢固,在胃中不會析出鋅離子,不會造成胃腸刺激。蛋白鋅,也叫鋅蛋白、鋅結合蛋白,顧名思義是蛋白質和鋅的結合物,從蛋白質的來源看,主要分植物蛋白、動物蛋白和微生物蛋白,蛋白鋅也可以從這三個來源獲得。從目前的技術看,人們還是從生物體獲得(西方也許可以控制原料中的雜質和副反應產物在一定范圍內,中國……懸!既然如此,還不如直接從食物中獲得),因此蛋白鋅也可以叫生物鋅。因為蛋白質的大小、結構不同,蛋白鋅的吸收率、生物利用度也千差萬別。
2.2.2 食鹽補鋅是錯誤的
(一)食鹽并不是食品強化的良好載體
食鹽使用范圍太廣,很難保證強化劑適合很多環境條件。而且,食鹽中加了其它物質后工藝變得復雜,操作變得困難,容易出差錯(這是浙江藍海星的“健康平衡鹽”中亞鐵氰化鉀超標的可能原因),而且往往帶來不期望的色香味等性狀改變,通常不得不再加入其它物質,這些物質往往是不標示的。例如:
(1)加碘鹽不穩定且存在變色翻紅現象,就必須加入穩定劑。因為不需要考慮對人體的危害,自貢市張家壩制鹽化工廠(萬應燦,中國井礦鹽1997年第2 期)開始加入CH-7-1效果不好后很快就改為CH-7-2。CH-7-2的主要缺點是……要求嚴格,保存時間和條件有一定的限制,對操作人員有較大的刺激和對設備的腐蝕。
(2)加入亞鐵氧化鉀會變藍,所以要加入藍色掩蓋藥,低鈉鹽通常加入KCl,產生的苦味又要掩蓋。
(二)加鋅食鹽往往要多加抗結劑
鋅強化營養鹽極易結塊,有時上午生產的鋅強化營養鹽到下午就出現結塊現象加鋅鹽中硫酸鋅最易結塊,葡萄糖酸鋅也與亞鐵氰化鉀有部分包裹反應,削弱抗結能力,導致鋅鹽結塊。適當提高抗結劑的添加量是減弱鋅鹽結塊現象的措施之一。而亞鐵氰化鉀的增加必然導致食鹽的毒性增加。
食用鋅鹽硬如石頭 沸水都煮不化市民不愿買。榮昌縣安富街道一小賣部老板劉先生發現自己購買的鋅強化營養鹽還沒有開封,卻硬如石頭。用鐵塊敲打,鹽塊沒敲碎,口袋反而破了。附近買了這種食鹽的市民紛紛表示,如果炒菜的話,食鹽顆粒根本就化不了。他們把鹽巴放在沸水中煮,用筷子扎,都難以弄碎。重慶合川鹽化工業有限公司的一工作人員表示,這種鋅強化營養鹽是公司今年上半年推出的新產品,屬于綠色食品,對人體沒有危害。按照相關規定,綠色食品不能添加食品添加劑,所以就沒有添加松散劑,這種新產品加的硫酸鋅,一遇空氣食鹽就很容易成塊發硬。目前,公司已經采取了改良的配方,新生產的鋅強化營養鹽,加的葡萄酸鋅,就不會起那種顆粒了,而且也不會出現成塊發硬的現象。
作者評:加鋅意味著只要含鋅就可以加,但是硫酸鋅有毒。食鹽企業僅僅考慮外觀等居民能夠直接感受到的性質,“推出新產品”和“改良”之所以太快、太容易是因為根本不需要考慮健康,也就不需要任何毒理和毒性研究,不需要長時間積累數據。
(三)食鹽補鋅的效果微乎其微,且食鹽中的鋅毒性較大。
QB 2238.2-2005 強化營養鹽 鋅強化營養鹽(補鋅鹽僅有企標,而沒有國標)中鋅含量標注為110-140 毫克/千克。按日攝入量10 克食鹽計算(國際推薦僅為6 克),每日從鹽中攝入鋅的量為1.1 毫克,這與中國營養協會推薦的每日11.5 毫克相比,僅占10%。再考慮到食鹽中的鋅和食物中的鋅的吸收率差別很大,假設有幾倍的差距,那么靠食鹽補鋅僅能補充幾十分之一的鋅。協和醫院營養醫師蔡紅琳認為,僅憑這補充微量元素也是不夠的。
補鋅食鹽中的鋅主要還是毒性較大的硫酸鋅。
3 刻意補鋅的危害
人體微量元素都有一定的含量和比例之間有極其復雜的相互協同和拮抗作用,少了不行,多了也不行,補充不合理可破壞人體微量元素之間的平衡。體內鋅含量過高會抑制機體對鐵和銅、鈣等元素、維生素C的吸收,并引起缺鐵性貧血。
過量補鋅會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中毒癥狀,損害免疫功能。鋅有刺激前列腺組織增生的作用,對于具有前列腺肥大的老年患者,嚴禁長期使用鋅劑。鋅過量對某些老年性疾病有促進關系。鋅缺乏及過量均有利于癌腫的發生,如肺癌、消化道癌[6]。
寶寶生長發育的鋅需求量并不大。母乳喂養的嬰幼兒,一般不會缺鋅。有專家指出,很多孩子“性早熟”可能就是由于補鋅過量造成的,因為鋅是生理上的性激動劑,盲目服用極易造成孩子性發育提前。
避免破腹產對解決補鋅問題有一定作用。我國破腹產率極高,破腹產對孕婦與嬰兒的身體對大為不利,并有長遠影響,應盡量避免。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查閱:
易富賢. 科技日報:透視剖腹產率畸高的背后. 中華論壇,2011.07.22. http://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1/2728/78/74/6_1.html
鋅僅是引起生長停滯的多種飲食因素之一。在嬰兒期,鋅是否限制生長的基本營養素,將取決于生態環境。其影響因素包括:是否母乳喂養,輔食的數量和質量,感染的頻度,持續時間,嚴重性和種類,特別是腹瀉的發生,孕期營養不良對生長的長期負面效應,以及母體營養不良的代際效應。除非鋅是限制生長的基本營養素,否則,普遍補鋅將不會改善發育停滯兒童的生長。在選擇補鋅劑量時,應當慎重,特別是對于伴有嚴重蛋白質和能量營養不良、其免疫系統已經適應原有狀態,而想要使其生長趕上同年齡兒童時。在這種情況下,大劑量補鋅有可能增加發病率和死亡率。
4 如何科學補鋅
4.1 補鋅與否應該是醫生說了算,但不能盡信醫生
(一)現代科學有很多不清楚的和故意造假
國家推薦的鋅攝入標準顯然過高了!本人的營養學水平也只是近兩年才提高很快。即便醫生的醫德沒有問題,他的水平也不足以處理復雜問題,例如作者在本文中闡述的內容多數屬于原創,廣大人民群眾還不太清楚。還有,多數醫生至今對轉基因都還不關心,更不用說知道轉基因和疾病的關系啦。
如何判斷寶寶是否缺鋅?現在國際上采用的查鋅方法分為兩種:其一是用頭發進行化驗,叫做發鋅;另外一種叫做血鋅,通過采取靜脈血化驗,即所謂血清鋅。但是,由于這兩種方法都可能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比如采集器具的污染等,都會產生一定的誤差,所以目前比較準確判斷缺鋅與否的標準是進行綜合判斷:化驗結果和臨床表現。對化驗結果要持慎重態度,要全面權衡。如果給兒童補鋅療效明顯,則說明診斷是正確的,如果經過一段時間補鋅后兒童癥狀依舊沒有好轉,就不要補鋅啦。
通常缺鋅寶寶會出現的表現有:食欲不振、異食癖、身高發育緩慢、頭發長得慢、發質不好、指甲床上出現白斑、手指上長倒刺、出現地圖舌、易出濕疹、精神不好、多動、反應慢、注意力不集中、學習能力差、特別容易有病毒或細菌感染等。
單一的癥狀不能作為判斷缺鋅的標準。比如,食欲不好未必一定缺鋅,因為這種厭食也可能屬于神經性厭食,或者食物烹調不對口味等。因為許多因素(如遺傳、營養素供給、疾病狀況、生活環境、乃至母親孕期狀況等)都在影響著孩子的生長發育。只有當其伴有其它癥狀時,才有可能辨別是否缺鋅。
(二)計算好用量,療程要適當
根據疾病種類及病情輕重由醫生確定補鋅量。根據血鋅值,缺多少補多少,補鋅劑量以年齡和缺鋅程度而定,不可過量,在計算補鋅計量時要去除孩子每天膳食的鋅攝入量。
在治療過程中隨時觀察療效和副作用(例如,定期(1~2個月)復查血鋅),特別是在用較大劑量或長期補鋅時要慎重。在病情一旦好轉時,應盡快改為飲食補鋅。
4.2 藥補不如食補,避免混入食物中的各種毒物
(1)藥補不如食補
只要平時保持正常膳食平衡,人體正常微量元素不會缺乏。鋅的需要量與中毒之距離不是很大。所以最好是以食物來補鋅,不易中毒,而且各種營養都有。
其實通過食物可以補充各種微量元素。乳類及其制品、蝦皮等鈣豐富,豬肝、血制品、瘦肉等含鐵高,硒與土質有關,一般人都不會缺乏。我們日常吃的食物中含鋅較多的有牡蠣、胰臟、肝臟、血、瘦肉、蛋、粗糧、核桃、花生、西瓜子等。一般蔬菜、水果、糧食均含有鋅,平時只要合理安排好飲食一般不會造成缺鋅。平時,家長應注意孩子飲食結構的合理平衡,孩子的飲食要粗細混合、葷素搭配;教育孩子養成不挑食、不偏食的習慣;不讓孩子吃過多的白糖和甜食;積極治療孩子的慢性消化道疾患、腎病綜合征及小兒多汗癥等。
鋅劑的補充僅適合于那些經醫生確診為嚴重缺鋅的孩子,要有針對性地補,不宜盲目地同時攝入鈣、鋅、鐵,尤其是胃腸道稚嫩的幼兒,不適合服用無機或有機鈣、鐵、鋅鹽的混合補品。鋅制劑不宜空腹服用,應在餐后吃總之。
(2)避免轉基因怪物,購買無毒食鹽,避免其他各種添加劑
轉基因怪物是對人類危害最大的非食品,很多疾病都可能與其有關。除了中國,其他國家對轉基因怪物都是嚴防死守,因此應盡可能避免轉基因怪物。目前我國市場上基本上是轉基因的有:木瓜、西紅柿、圣女果、大豆和大豆制品(豆油,調和油、醬油,豆漿,豆腐,豆豉等) 、棉花、玉米油。轉基因比例高的有:玉米、湖北和江西大米。詳細見附件,還可以參閱下面兩篇文獻
① 食品安全知識:怎樣辨別轉基因食品?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22/201110/267954.html
② 《避免轉基因食品指南》(中國分3個區域,華東、北方、中南)http://www.greenpeace.org/china/publications/reports/food-agriculture/2011
中國市場上幾乎沒有無毒食鹽出售,而食鹽中的毒物很多會導致微量元素缺乏,因此應該購買無毒食鹽。
杭州西湖大道74號(中河高架和西湖大道交叉口附近,靠近火車站,在西湖大道的北面),浙江藍海星鹽業專賣店有幾種碘酸鉀、亞鐵氰化鉀以及鈣鐵鋅硒等其它物質都不加的鹽:(1)雪花鹽,150克,3.5元;(2)一種袋狀的300g,2.5元;(3)燒烤用鹽,800克,10元;(4)餐桌鹽,240克,13元,太貴。其它省市的情況請讀者打本省鹽業公司的電話詢問。
從央視曝光的校園周邊小食品的安全問題,“巴西烤肉不是肉,辣子魚不是魚”,到北京工商局公布60種濫用甜味劑、防腐劑、著色劑的孩子愛吃的食品名單,最受兒童歡迎的小零食,正和“附著”在它們身上的添加劑一起,危害著孩子的健康,但人們對兒童零食的關注度卻遠不如成人食品高。孩子愛吃零食是天性。兒童食品的賣點就是顏色鮮艷,味道濃郁,越吃越上癮。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商家往往會使用更多的添加劑。馬力平教授希望國家“應該為兒童食品單獨立法,其安全標準必須比成年人高。”除了法律法規上的完善,最重要的是讓家長和孩子一起意識到天然食物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1] 富通-陳富通 . 牛奶生產過程的內幕. 烏有之鄉,2008.09.19.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22/200809/51364.html
[2] 別再喝奶了!!!——一個奶業工人的良心話. 中華網論壇
[3] 達爾問自然求知社. 食品學院講座:揭開“牛奶神話”的神秘面紗. 烏有之鄉,2012.02.08.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22/201202/291837.html
[4] 陳君石院士應辭職道歉. 2008-10-14. http://www.dianping.com/group/creationga/topic/407883.
[5] 三十河北. 陳君石掌管中國公共廚房,人民不放心!http://www.wyzxsx.com/Article/view/201011/198242.html
[6] 向中蘭. 補鋅過量對人體的危害. 現代醫藥衛生,2001,17(9): 727
[7] 張真真,汪亮,楊柳. 碘鹽缺貨迷局. 湖北日報,2010 年7 月1 日
附件:
1. 如何避免轉基因食品(徹悟)
轉基因食品在我國一路綠燈,泛濫成災。目前我國市場上基本上是轉基因的有:木瓜、西紅柿、圣女果、大豆和大豆制品(豆油,調和油、醬油,豆漿,豆腐,豆豉等) 、棉花、玉米油。轉基因比例高的有:玉米、湖北和江西大米、油菜和菜籽油、土豆、西葫蘆、甜菜、甜瓜、甜椒、娃娃菜、南瓜、亞麻等。也就是說,我們不知不覺地被轉基因毒糧包圍了。
沒有經過加工的糧食主要是看外觀、形狀、顏色,轉基因糧食和蔬菜的一般特征是好看、個大、均勻、鮮艷、無蟲咬(吃了就死),而傳統的糧食和蔬菜外形不好看,大小不一,顏色駁雜、有蟲眼。那些喜歡以貌取物,只看外形美觀、顏色鮮艷的人吃虧了!轉基因大豆(有毒的)外觀好看,個大,溜圓、飽滿,顏色深亮,豆臍呈黑色,沒有蟲眼;而國產非轉基因大豆,形狀扁圓,大小不一,外觀比較丑,顏色淡,豆臍不明顯,有蟲咬痕。轉基因有毒大米透明、有光澤,又長又亮,均勻好看,淘米水很清;非轉基因大米呈白色,不很齊整,淘米水渾濁。轉基因有毒玉米,顆粒大,有光澤,大小均勻,整齊好看,無蟲眼; 非轉基因玉米相反。非轉基因土豆:樣子比較難看,一般顏色比較深,表面坑坑洼洼的,同時表皮顏色不規則,削皮之后,其表面很快會顏色變深,皮內為白色; 轉基因土豆:表面光滑,坑坑洼洼很淺,顏色比較淡。削皮之后,其表面無明顯變化。
如果是加工過的食品就只能碰運氣了。忠告如下:
① 到超市購買食品時,先查看是否有轉基因標注。盡管國家多個法律、法規規定轉基因食品應有標注,但無人執行,即使有標注也不顯眼。所以這一條基本是扯淡。轉基因食品認定是由有關部門執行的,有關部門認定的和民間人士考證的有本質不同,例如大多數轉基因都是打著雜交的旗號。最著名的是關于玉米中的先玉335和迪卡007 的爭議。民間專家考證認為導致老鼠滅絕的先玉335是轉基因品種,顧秀林稱“種子行內公認:“迪卡007和先玉335是轉基因的””。而農業部鑒定認為先玉335是雜交。
② 進口的糧食和食品很多是轉基因,特別是美國及其影響大的國家與地區,如加拿大、巴西、阿根廷、巴拉圭、南非、中國臺灣的產品,那才叫正宗的轉基因!澳大利亞和新西蘭較少,但也要警惕。至于肯德基、麥當勞之類,不怕死的就盡管吃。金龍魚、中糧、新希望是推廣轉基因的急先鋒,是屠殺中國人民的大劊子手,因此它們的任何產品都要抵制。
③ 買油首選茶油、九三大豆油。菜籽油轉基因的也比較多。值得關注的一個情況是山東膠南有一個很大的轉基因花生生產基地。另外,根據山東劣質花生油的報道看,花生油的問題較多。堅決不買各種轉基因色拉油、玉米油、豆油、調和油、菜籽油!
自己打花生油和葵花籽油(國內油菜有轉基因的,因此也不太可靠)。花生有黃曲霉素,花生要選好花生,另外注意打油的設備不要漏油以及不要偷梁換柱(有的設備上面放入花生,下面出來大豆油!),所以最好盯著看。
④ 菜市場上老農民自種自賣的蔬菜水果相對安全一些。
⑤ 小麥是美國、西歐的主糧,因此中國的小麥剛開始轉基因,但就怕中國特色的漂白劑、滑石粉和添加劑。小米、燕麥、蕎麥、高梁等均屬小宗糧食作物,孟山都還來不及搞轉基因。
⑥ 用轉基因飼料和激素喂養的家畜動物,基本都是有腿的毒品了,吃肉等于服毒,殺生甚于自殺。所以提倡素食早已是國際的共識,健康的首選,與信仰無關。
安和四季綠色健康聯盟:萬玲璃(13552030391)
團購聯系電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團購專用QQ:1286894144
“請黑人回家”原創論文集(作者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1. 中國危局分析及對策研究——中國國情教育入門教材
本書和易富賢的大國空巢都是國人必看的書,請廣為宣傳。
http://www.hanculture.name/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06565&extra=page%3D1
http://www.hanzuwang.com/viewthread.php?tid=56051&page=1&extra=
下面幾篇文章節選自“中國危局分析及對策研究”
(1)愛滋病吞噬中國——2020年中國兩三個人就有一個愛滋病?
http://www.hanculture.name/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05634&extra=page%3D1
http://www.hxwm.net/forumdisplay.php?fid=122
(2)央視“春宮樓”是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文化戰略徹底失敗的標志
http://www.wyzxsx.com/Article/view/201108/255472.html
(3)中國人對食品安全的十大錯誤認識
http://www.hanzuwang.com/viewthread.php?tid=58699&page=1&extra=
(4)剩女、剩男問題的量化簡析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22/201112/283218.html
(5)化學博士:末日使者——轉基因怪物的危害性分析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22/201201/285970.html
(6)污蔑毛澤東和共產黨、美化蔣介石和國民黨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22/201201/287728.html
(7)第3章 計劃生育和轉基因的滅種性質及二者關系的分析
http://www.hanzuwang.com/viewthread.php?tid=56513&extra=page%3D1
(8)中國經濟危機分析及對策研究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22/201201/286362.html
(9)第6章 中美戰爭、顏色革命與2012
http://www.hanzuwang.com/viewthread.php?tid=56514&pid=443444&page=1&extra=#pid443444
(10)第7章 中國各領域的漢奸分析及對漢奸的忠告與警告
漢族網『復興華夏—理論版』http://www.hxwm.net/viewthread.php?tid=56048
2. 食鹽添加劑的危害及其消除方法分析(修改稿)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22/201109/264941.html
http://www.hanzuwang.com/viewthread.php?tid=60533&extra=page%3D1
3. 揭穿袁隆平轉基因推手的真實身份(修改稿)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22/201107/247634.html
4. 從食鹽添加劑的巨大危害看衛生部某些官員的種族滅絕行為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4/201012/203018.html
5. 世博會中國館是埋葬13億中國人的墳墓?
http://www.hanzuwang.com/viewthread.php?tid=60534&extra=page%3D1
6. 一人有病,全家吃藥,補鋅是又一個加碘
http://www.hanzuwang.com/viewthread.php?tid=56050&page=1&extra=
綜述論文:化學博士談飲水與健康(長文)
http://www.hanzuwang.com/viewthread.php?tid=62105&extra=page%3D1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