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評制點評朱麥囤“小”代表推動大發(fā)展
去年12月6日我在《普評制給全國的老百姓寫了一封信》中說過:為什么要實行普評制? 1965年,毛主席在重上井岡山時說,現(xiàn)在“自覺接受群眾臨督,實行政治民主,保證我們黨不脫離群眾,比井岡山時士兵委員會就要差得多了,全國性的政治民主更沒有形成為一種制度,一種有效的方式”。他還說,“我們有一部分干部不接近人民群眾,做官當老爺,對付這些人,我毫無辦法。”
當時劉俊秀(地方接待官員)請教主席說,“現(xiàn)在工廠都有工會,農村有貧下中農協(xié)會,這和士兵委員會是不是差不多的組織”?主席說,“兩者不一樣。土兵委員會可以監(jiān)督連長、營長、團長,它有很大的權利。現(xiàn)在工廠的工會可以監(jiān)督廠長書記嗎?誰又來監(jiān)督我們的市委書記、省委書記?誰來監(jiān)督中央的領導”?[這才是問題的關鍵。]
誰來有效監(jiān)督我們的村書記?誰來有效監(jiān)督我們的村主任?沒有普評制能行嗎?普評制即真正負責任的民選民評制,民選就是層層選舉才能真正負責任;民評就是把評判罷免權交給老百姓,讓領導和群眾代表不得不堅持群眾路線。這就叫組織保障,或者叫根本保障。
一項制度能夠得到老百姓的真心擁護,同時,又能得到縣委書記乃至省委書記的大力支持,這是一件非常、非常難得的事情,特別是在農村直選普遍遭遇失敗的情況下,能夠取得這樣巨大的成功,那就更加難得了。
在寫這篇文章之前,我已得知朱麥囤被調走了。對此,我只能表示,非常遺憾!但我堅信,朱麥囤的改革不會象袁庚改革那樣會被取消。為什么?因為1992年12月,袁庚退休。原定1993年蛇口工業(yè)區(qū)第三屆董事會民主選舉沒有成功選出領導者,因此,才被上級領導恢復委任制,蛇口的改革就此畫上句號。為什么會這樣?因為他們搞的是直選,所以才會有這種事情發(fā)生。同樣的道理,2002年,全白沙鎮(zhèn)村委會換屆選舉,23個行政村竟有一半以上沒有選出村主任。這讓升任鎮(zhèn)黨委書記的朱麥囤怎么辦?恢復委任制,他敢違法嗎?所以才逼迫他
經過調查研究,經過研究村民委員會組織法,開會征求意見,才把村民代表由村組長指定修改為公開選舉,并明確了以聯(lián)戶代表制為核心的改革內容。歷史必將證明:只有這種被逼出來的民主改革才具有無限的生命力。有人不相信,那就走著瞧。下面請看
省領導徐光春、陳全國、葉冬松、葉青純分別對中牟縣白沙鎮(zhèn)的批示地址:
http://wenku.baidu.com/view/85eaed250722192e4436f605.html
現(xiàn)在我高興地告訴大家,朱麥囤的基層民主改革,不但沒有停止,而且在他新上任的地方——河南鄭州航空港區(qū)又落地生根了。下面請看
“小”代表推動大發(fā)展
——家庭法人代表制在馬莊村落地生根
背景
2011年,隨著綜合保稅區(qū)的成立、富士康等多個大工程建設強力推進,幾乎一夜之間,這些常年與黃土打交道的普通農民就要變成“城里人”了,各種矛盾不斷凸顯,再加上第七屆村民委員會的換屆選舉工作,這些可都是讓不少地方領導非常頭疼的事……
馬莊村試點
鄭州航空港區(qū)的馬莊村建設任務最重,觸及群眾利益最多,基層組織薄弱,群眾素質較低。然而就是馬莊村
村民委員會的換屆選舉實現(xiàn)一次成功,順利產生了廣大選民真正信得過、靠得住、能力強、素質高的村委會領導班子,這主要就是得益于家庭法人代表制。他們的做法是,以推選家庭法人代表為契機,為換屆選舉打下堅實基礎。
在家庭法人代表的推選過程中,駐村工作隊8名同志每人分包1個村民組,配合各組組長逐家逐戶對選民進行認真登記,認真填寫家庭法人代表推舉表,推選出458名家庭法人代表,在此基礎上制定《馬莊村第七屆村民委員會選民登記花名冊》,“一戶一代表”確保選民名單無錯登、無重登、無漏登。在此基礎上,創(chuàng)新選民界定模式。把家庭法人代表的推選與選民資格認定有力結合起來,創(chuàng)新以往的選民證發(fā)放模式,實行“選民證+委托投票證”的二合一模式,此次馬莊村換屆選舉共有選民1520人,發(fā)放選民證740張、委托投票證780張,這為換屆選舉的高投票率打下了良好基礎。
馬莊村駐村工作隊的同志們介紹,家庭法人代表制把競爭激勵機制延伸到農戶,有效地激活了以農民家庭為單位的農村經濟細胞。它通過家庭法人代表把集體與農戶緊密聯(lián)系起來,拉長了村級組織管理的鏈條,打破了過去憑輩份當“家長”的傳統(tǒng)習慣,減少了家庭之間在經濟和社會交往中的各種糾紛,解決了實行村民自治后存在的農民組織程度低、管理難度大等問題,是對農民自治的有效補充。家庭法人代表制的實施,加強了干部和群眾的聯(lián)系溝通,滿足了群眾不斷高漲的參政要求,使村民自治制度得到進一步完善。
家庭法人代表孟松坡非常質樸直言:“現(xiàn)在到處都在拆遷征地搞建設,家家戶戶這么多事,家里沒個領頭人咋說事嘞?這家庭法人代表選得及時,選得好!
家庭法人代表侯國旗說起他當家以來家里和村組的變化,也十分欣慰,“村里以前也試著推行過村民代表,但絕大多數(shù)群眾不理解代表的含義,結果公示了名單卻不行使職責、也不履行義務,不了了之。而這次不同,民主推選,簽字按指印、頒發(fā)證書、行使權力,很嚴格、很規(guī)范,家人都很支持我的工作,我真正體會到了“法人”的好處。”
家庭法人代表是農村基層民主的產物。他們既是農戶從事生產經營的組織者,又是黨在農村貫徹國家方針政策的執(zhí)行者。家庭法人代表制的實行使一批“老當家的”退居“二線”,“家政大權”落入有知識、懂技術的年輕人手中。
馬莊村的靳玲妮被父母、兄嫂共同推舉為7口之家的“法人代表”后,帶領全家從事起房屋出租經營活動。這位43歲的“女當家”自豪地說:“我們家現(xiàn)在有民主、也有集中,全家人擰成一股繩,越干越有勁。”
自從實行了家庭法人代表制,馬莊村的村兩委干部也覺得自己的工作變得越來越省心,也“輕松”了。無論是宣傳政策,還是推廣技術、安排工作,只要把各家的法人代表召集來一說,事情總是辦得既快又好。“家庭法人代表制真不錯。以前,村里開會村民們積極性不高,現(xiàn)在“家庭法人代表”們把每一次集體活動都當作學習提高的機會,隨叫隨到,近階段的消防安全大排查和環(huán)境衛(wèi)生綜合整治工作還真是家庭法人代表出了力!”村黨支部書記孟慶先由衷地說。
村組干部認為,家庭法人代表制使基層組織和基層干部找到了農村工作的著力點,通過家庭法人代表的聯(lián)系,形成縱橫相聯(lián),反應快捷的村情民意網,提高了村委會的辦事效率。首先,提高了農戶家庭的生產經營能力,促進了農村經濟快速發(fā)展。其次,健全了農村管理體制,推動了農村工作各項任務的順利落實。三是推動了農村民主法制建設,提高了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整體水平。通過家家戶戶推選法人代表,農民群眾普遍增強了民主意識,掌握了最基本的民主手段,隨著思想覺悟和素質能力的提高,以及參與村務管理機會的增多,為農村民主政治的實現(xiàn)創(chuàng)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
小結
從白沙鎮(zhèn)到航空港區(qū),“家庭聯(lián)戶代表制”一路走來。“小代表”推動了大發(fā)展,實踐證明,她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可持續(xù)性和可推廣性,為農村民主政治的實現(xiàn)和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建設創(chuàng)建了一個新的載體,有力地推動了農村經濟社會的發(fā)展,具有重大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