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義重要本質之一,就是全社會共同富裕。它不僅是社會主義的價值追求,也是發展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 ?/p>
社會主義社會,是一種以群體利益為目標,按勞動分配為根本,以是否對社會發展有利,作為衡量標準的社會。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由于市場經濟的存在,存在少許剝削和貧富距離是正常的,因為它畢竟不是成熟社會主義,存在一定私有制成份。但既然它已經進入了社會主義階段,基本的共同富裕就是應有之義。如果少部分富裕而多數人貧窮,甚至還有嚴重的人剝削人、人壓迫人的現象,那就根本不是社會主義了。鄧小平指出:“社會主義與資產主義不同的特點就是共同富裕,不搞兩極分化?!彼终f:“如果導致兩極分化,改革就算失敗了?!钡?,目前事實上社會貧富懸殊,甚至還不如有些資本主義國家。難道黨和政府忘記了共同富裕的使命了?不是的。胡錦濤總書記反復強調為民的問題,并把共同富裕作為一項承諾。問題是,改革開放,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容易,而先富帶后富就難了。一是私有經濟體占多數,決定后富的經濟來源困難。在私有制經濟體中,老板對經濟利益的追求是極至的,有些甚至不擇手段、損人利己,而收益的分配權在他們手中。如果沒有強制,他們不可能拱手讓出所得的利益,去實現社會公平。大量的富人偷稅漏稅和財富向國外轉移就是例證。這些類似于資本主義。即使用稅收調節也不可能根本解決剝削帶來的分配不公。這是共產黨人反對資本主義的原因?,F代資本主義國家用次貸和通過稅收搞福利解決分配不公,但實踐中困難重重,只是暫時有所緩解,于是有了全球資本主義社會“占領華爾街”風潮。二是地區條件和經濟差異很大,甚至有些內地人長期來形成了等待扶貧的惰性。先富的地區難以承受扶貧的壓力。三是對權力監督的缺失,影響公平分配。市場經濟,容易產生惡性競爭。只有法治威嚴,權力制約,才能得到遏制。但是,目前我國法治遠未到位,官員個人權力過大。官商的勾結,會導致權力在利益的保護上,向富們傾斜。權貴本身也會不愿和暴富經營者一起被“均平富”。所以共同富裕,不是那么容易的。
然而,困難歸困難,我國要可持續發展,共同富裕是無法回避的一道坎。它不僅是社會主義的價值追求,而且關系到國家穩定和發展的大局。鄧小平說:“少部分人獲得那么多財富,大多數人沒有,這樣發展下去總有一天會出問題。”并尖銳指出:“中國如果十分之一富裕,就是一億多人富裕,相應地有九億多人擺脫不了貧困,就不能不革命??!”少數人占有多數財富,而大部分人貧窮,還會帶來生產過剩而市場購買率不足的類似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制約經濟發展,使我國落入經濟停滯不前的中等發達“陷井”。長期的貧富懸殊,也會喪失勞動大眾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心。因此,不解決這一問題,對于我們這樣的大國是很危險的。
當然,共同富裕不能搞平均主義。尤其是多種所有制并存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只能是基本的按勞分配、生活福利保障和對喪失勞動能力者的生活供養。不能養懶漢,也無法絕對消滅剝削。只能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以公有制經濟為基礎保障,以稅收調節實現社會福利和公共事業為重要手段,以幫助落后地區發展經濟為扶貧主要途徑,以推進民主法治建設為保障,實現相對公平的共同富裕,逐步消滅剝削。完全消除了剝削的共同富裕,只有到全面公有制和消滅了官僚腐敗的情況下,才能實現?! ?/p>
本博客更精彩http://blog.sina.com.cn/u/2153829064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