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曹老師的文章,發現曹老師看問題還太膚淺,其實這個假洋鬼子,他所有言論都是有目的的,他不是為了出名,要官,而是帶著使命回到中國來的,他是當年美國反熱帶油運動的翻版,是美國的主子派到中國來的民間喉舌,力挺轉基因,消滅中醫都是為了他的美國主子,什么打假,都是為了政治目的的鋪墊,仔細了解一下當年美國反熱帶油運動是怎么運作的,大家就清楚了,美國人的主張是國家利益高于一切,方舟子的主張是經濟利益高于一切,所以就一拍就合,我們大家要睜大眼睛,看清這個假洋鬼子的真面目,其真正的目的是撈錢,你以為他變態啊,只是一個整天拿著放大鏡想著看魯迅肛門的人?
附曹老師的原作:
裝神弄鬼的方舟子
河北省中醫藥研究院 曹東義
郵編:050031 電話:0311—85363982、電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方舟子號稱打假英雄,越來越像個學者了,使很多人不知道他的本來面目。
其實,方舟子是靠打中醫起家的,他出場的時候與一般造假的人手法完全一致,仿冒名牌,裝神弄鬼。他偷換概念,嫁禍中醫,欺騙大眾,危害中醫。現在即使有一些正面的作用,也非常有限。他現在還是花果山上嫌官小的猴子,如果想結成正果,就必須遇見他師父,而且要帶上一個金箍,不能隨意褻瀆中醫。
靠裝神弄鬼,出道招搖
方舟子開始走向大眾的時候,也有一個和造假一樣的過程:他在《批評中醫》一書的扉頁里寫著“方舟子,本名方是民”。古人生后由父母起名字,“是民”,就是屬于一般人,說大點是公民,說小點是草民。他爸爸雖然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但是不敢定的目標太高。
方舟子從美國回來之后,不管是海歸還是海帶,總之是生物化學的博士。按說,他應該在本專業有所成就,但是他沒有走著一條路。
“上學不自在,不如鬧痛快。”
1994年,方是民要開網站,自稱是“中文互聯網的先驅者之一”。
用什么做網名?這個“先驅”是誰,如何介紹?方是民下了功夫,動了腦筋。實際上他是利用互聯網胡鬧的“先驅”,裝神弄鬼的手段很“先進”。
知道一些西方神話的人,大約都了解“諾亞方舟”,世界面臨大災難,汪洋一片難為生,方舟度人靠神力,他是一個救苦救難的主。
方舟子的“子”,不是兒子、孫子的“子”,而是寓意孔子、老子。方是民用“方舟子”做網絡名字,比他爹起的名字高明多了,學問大多了。“方舟子”儼然就是學貫東西的一個救世主,也像古代的巫神一樣法力無邊,讓人看上去就屬于“非人”。
他出場時,不只是做這些造神的鋪墊,還有一系列的歪主意。他沒名氣,專業上也不見成就。但是,他腦子活,會貼牌、套牌,所有造假的人都要冒名牌,這是常見的套路。
方舟子第一個貼的牌、冒的牌,就是魯迅主辦的《雨絲》雜志。魯迅的名氣,盡人皆知。因此,方舟子就貼了上去,起了一個“新雨絲”的網名,一下子就拉近了與被仿冒名牌的距離。他想讓人們認為,即使不說“魯迅又活了”,也會讓人感覺《雨絲》雜志復刊了,在網絡里獲得了重生。
靠嫁禍中醫,出名顯眼
貼牌的作假者,往往要糟蹋、敗壞這個名牌。果不其然,方舟子首先借魯迅的名牌,要糟蹋一個更加有名的名牌——中醫。
中醫是五千年的名牌,與中華民族生死與共五千年,深得民眾喜愛。即使有人假冒中醫的名義進行欺騙,騙局被揭穿之后,受害的人還繼續相信中醫。他們都認為世界上好中醫很多,自己遇到的不過是一個打著中醫旗號的騙子。
在當今社會,只要被揭露造假,產品就沒人要了,廠家就可能倒閉,冠生園陳餡月餅、三鹿牛奶都是例子。中醫的名義屢屢被人仿冒,中醫卻能千百年屹立不倒,難道不可以說明其與人民大眾的血肉聯系之深嗎?!
方舟子靠反中醫起家,資歷比“張弓腰”早得多,手法也高明得多。張弓腰崩了幾下子,就被政府收拾了,落了一個凄慘的下場[1]。方舟子至今仍然很活躍,以挨罵、挨批為榮。方舟子的招數很陰險,對于“移花接木”、“指鹿為馬”、“嫁禍于人”、“瞞天過海”等最陰險的招數非常嫻熟。
因此,他要借打假之名,嫁禍中醫以吸人們的目光,即使挨了罵,也可以贏的知名度。因此,他在新語絲網站起了一個很陰損的欄目名稱:“立此存照,中醫騙子”。
本來假借中醫的名字行騙,是違法行為,多是犯罪,需要法律嚴懲。
騙子與中醫沒有必然的聯系,中醫被騙子利用,也是一個受害者。
因此說,受損害的不僅是患者,中醫的名譽也受到很多傷害。
中醫是受害者,而不是騙子。
方舟子應該把欄目叫做“打著中醫旗號的騙子”,而不能說“立此存照,中醫騙子”。
這就像有壞人欺負西施一樣,我們應該保護西施,嚴懲犯罪分子。方舟子號稱打假而不保護被害者。他的邏輯是:“西施是個壞人!西施怎么不長得像李逵一樣?你看人家東施就沒人欺負,西施為什么經常被人欺負?我看你西施就是愛告刁狀!”
這是混淆“犯罪嫌疑人”與“被害人”的行為。難道這個界限,方舟子不知道?
他的語言能力有問題,還是他的道德水平有問題?
“嫁禍中醫”是他的故意!他和張弓腰一樣,學“魯迅當年隱姓埋名罵中醫”的樣子,而且更過分。
靠放大魯迅錯誤,做大影響
毫無疑問,1922年魯迅在《吶喊·自序》之中“悟出”中醫是“有意無意的騙子”,既有個人恩怨的因素,也與那個時代激進地認為中醫是推行新醫學、新事物的障礙有關系。
那是一個舊時代,是中國人趴在地上看世界的時代,也是中醫不受法律保護,可以任人隨意辱罵的時代。
魯迅在日本留學時的同學余云岫,于1916年已經出版《靈素商兌》,開始了向中醫理論的正規進攻。魯迅的做法,不過是敲敲邊鼓而已,他當時在教育部做僉事,是一個政府官員,名字叫周樹人。只有《新青年》的少數幾個編輯知道周樹人的筆名叫魯迅。周樹人也沒有想到日后“魯迅”這個名字會大紅大紫,馳名中外,也不會料到七十多年之后,仍然會有人利用“魯迅罵中醫”的不良做法,把周樹人的缺點放大化、最大化。
魯迅是文化巨匠,也是有肛門的人,那是他的隱私,他必定不希望人人都來觀看。而那些利用他缺點的人,卻要把他的隱私展覽起來,把他的缺點在七十多年之后,加以翻新炒作,說魯迅當年罵中醫罵得有理、應該繼續罵,并且可以靠著這樣的文化巨人之罵,罵倒中醫。罵不死中醫,就嫁禍中醫,抹黑中醫,一定把中醫打倒了、取消了,才算遂了心愿。
方舟子,你且慢來!
如今的中醫,是按照《醫師法》取得資格的醫生,是依法履行職責的醫師。
《醫師法》規定,全社會都要尊重醫師,任何人不得污損醫師的名譽,不能傷害醫師的身體,犯法者、構成犯罪者,可以依法處置。
魯迅即使活到現在,也不能再那樣罵中醫了!
魯迅不只罵過中醫,而且罵中國的歷史,罵漢字。那是時代的局限性,大家都可以原諒他的過失,而方舟子借魯迅之口罵中醫,卻是別有用心的故意污損中醫名譽,是犯法的行為,絕對不是一個文明的舉止。
中醫一向以大醫精誠為最高追求。很多古代的有志者,不在朝廷之上,便在醫林之中,不為良相,就為良醫。
如果如魯迅所說,中醫都是有意無意的騙子,那還了得!中國將會怎樣?人民將會怎樣?毛澤東支持中醫,他支持的是騙子嗎?《憲法》發展傳統醫藥,黨的十六屆七中全會、十七大、國務院2009【22】文件,都是號召大力發展中醫藥的主張,我國的衛生體制就是中西醫并重,難道都錯了?都是鼓勵騙子們行騙?要大力發展騙子事業?
因此,方舟子“嫁禍中醫”這一錯誤,其危害是非常大的。其做法非常陰險而毒辣。他遠比一般打著中醫旗號行騙的騙子危害大。
方舟子是一個移花接木、指鹿為馬、瞞天過海、欺騙大眾的大騙子。
以學者身份出現,干政客的勾當
方舟子的欺騙性,還在于他以一個學者的身份出現,干的卻是卑鄙政客的勾當。
說方舟子是一個政客,而不是學者,這是有事實依據的。
他反中醫、罵中醫的文章很多,難以一一枚舉,幾乎是罄竹難書。我們僅以全面闡述他主張的《批評中醫》(2007年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出版)為例,來說明這個問題。
方舟子的《批評中醫》這本專著,號稱是一部學術著作。但是,大家可以仔細讀一讀,它不是學術著作,而是一本政治宣言。
所謂學術著作,都是研究學術問題的,都很具體。即使是余云岫的《靈素商兌》,雖然以攻擊、污損《黃帝內經》為主旨,但也是借助于談學術,從不同世界觀看待中醫理論。而《批評中醫》沒有一篇專門的學術論述,只有對中醫攻擊、再攻擊,污損、再污損。
比如在書的“前言:我與中醫的關系”里,方舟子概括介紹了他的主張:
“我(方舟子)對中醫的批評遭受太多的不必要攻擊的另一個原因,是許多人沒有耐心、沒有意愿去細讀我的文章,有意無意地進行歪曲。為了避免誤讀,我把我有關中醫的看法簡要歸納如下: 一、中醫理論體系不是科學,與現代科學思想、方法、理論、體系格格不入,應該徹底地否定、拋棄。 二、中藥、針灸等中醫具體療法包涵一些治療經驗,值得挖掘,但是要用現代醫學方法檢驗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不要輕信傳統經驗。 三、中醫中的有效成分可以被現代醫學所吸收,成為現代醫學的一部分。但是中醫和現代醫學是兩套完全不同的體系,是不可能相互結合的。要反對那種讓患者接受正常的現代醫學治療的同時又讓他們購買中藥,或者在中藥中添加化學藥物成分的‘中西醫結合’。并沒有確鑿的證據證明這種‘中西醫結合’會比單純的現代醫學治療有更好的效果,反而可能干擾現代醫學治療,并增加患者的經濟負擔。 四、在當前最為緊迫的,是反對‘中藥沒有副作用’的宣傳,要在中藥說明書中清楚地標明已知的毒副作用。對于毒副作用不明或毒副作用過大的中藥至少不能做為非處方藥銷售。 這些主張可以稱之為‘廢醫驗藥’,即廢棄中醫理論體系,檢驗中藥(和其他中醫療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這要比前人提出的‘廢醫存藥’的主張更為準確,不是盲目地承認中藥的合理性,而是強調檢驗的必要性。”
在《批評中醫》一書的“結語:中醫向何處去”之中,他把“廢醫驗藥”說成是中醫的唯一出路:
“在現代醫學興起之后,傳統醫學就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落。在中國由于政策保護、深厚的文化傳統和強烈的民族自尊心等因素,使得中國的傳統醫學的生命力要比其他國家更為旺盛。但是幾十年來的歷史已經證明,試圖靠政策保護、輿論宣傳、謊言欺騙來振興中醫,要與現代醫學一比高低,只是一種不切實際的幻想。不過,我們批評中醫的非科學性、質疑中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揭示中醫藥的真實情況,并不是要全盤否定中醫藥。中醫藥中仍然有一些有價值的部分值得去挖掘。 既然中醫理論體系不是一個科學體系,而現在我們已經有了科學的醫學理論體系,那么就應該廢棄過時的、不科學的中醫理論,而代之以現代醫學理論。也就是說,不宜再在醫療中使用中醫理論,也沒有必要試圖去證明中醫理論的科學性、為其尋找科學基礎——幾十年的歷史也已經證明,這種‘科學’研究只是在浪費中國寶貴的科研經費。但是,我們并不否定中醫理論體系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可以從歷史、文化的角度把中醫做為一種文化遺產進行研究。 中藥、針灸等中醫療法既含有古人長期醫療實踐中摸索出來的許多寶貴經驗,也含有大量的謬誤,必須進行必要的鑒別,用科學方法檢驗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一旦獲得驗證,就可以被現代醫學采用,成為現代醫學的一部分。只有廢棄中醫理論,并用國際公認的科學方法檢驗中藥和中醫的其他具體療法,中醫中的某些合理成分才會得到保留,中醫的貢獻才能獲得公認,從而融入世界醫學的主流。”
方舟子的這種論述,不是學者的學術,而是政客的策論。
他的最終目的是“廢醫”,而“驗藥”不過是手段,是糖衣。很多不明真相的人,甚至很多熱心振興中醫的業內人士,也被他“驗藥”的迷魂彈所擊中,希望靠“驗藥”保存和發展中醫事業。方舟子在這里告訴人們,這只能是一種“幻想”,“驗藥”的最終結局只是為了“廢醫”,是把“一旦獲得驗證”的部分“就可以被現代醫學采用,成為現代醫學的一部分。”中醫的體系不存會被容忍存在下去了。沒有了體系的中醫,自然只有被吸收的零散經驗被別的醫學所消化。我們不得不指出,方舟子對于所謂的“現代醫學”看得太高了,還原論主張的定性定量化學成分用藥方法,絕對不能吸納以多元復雜成分為主“組合效應”的中醫經驗,這是完全不同的學術體系。如果“現代醫學”能夠做到包容“多元共存、整體和諧”的中醫學體系,那么“現代醫學”就放棄了還原論主張,融入到中醫學之中了。當然,這些學術問題,方舟子不懂,也不愿意懂。,他只熱心于“廢醫驗藥”。
方舟子的“廢醫驗藥”里邊,有對政府的“要求”、有“指導”科學家、大眾應該怎樣做的“指南”,就是遠離中醫藥,廢棄中醫理論,取消中醫事業。
難道這是學術著作嗎?
不談具體學術問題,只鼓吹“廢醫驗藥”,這是一個學著做的事情嗎?他是一個政客,是一個反對《憲法》、反對現行衛生體制的鼓吹者。
“中西醫并重”是我國的衛生方針。
中醫與西醫一起構成我國衛生體制的“一體兩翼”,去掉中醫這一只翅膀,這個體制也就難以存在了。他希望我們走美國的道路,只發展西醫,只使用西藥,這種錯誤主張嚴重地危害我們國家經濟體制的安全運行,也會嚴重削弱我國在衛生領域里的原創能力,破壞國家的軟實力。
由此可見“廢醫驗藥”是一個極為錯誤的政治口號,它具有極大的欺騙性。
方舟子過分放大“科學的作用”,不了解中西醫的區別,不知道生命自組織能力的可貴。
這些論述,在潘德孚先生的著作里有很好的闡述,因此,我的話就此打住。
我希望,方舟子能夠早日遇到師傅,在不違法的情況下,做一些有益的事。不要做跑官、要官的花果山上的猴子。
2012、1、25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