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齡人,講的好!受你文章觸動,所以就把自己所思寫了下來。
解放到66年,中國在政治形式上才脫離半殖民半封建不到20年,半殖民半封建觀念對整個國民的觀念影響仍然是非常深刻的,從改開后黃賭毒盛行可看出這種觀念力量的潛藏之深,也是為什么毛時代的大多政府人員會有特權思想的原因之一。這種特權思想觀念是要有溫床的,也就是整體國民思想,即國民思想覺悟程度不高,一方面在痛恨特權,另一方面又認同這種特權思想,但又畏懼不敢反抗。如此特權必然萌發、盛行。
文革在國民行為的意義就在于敢于反抗特權,不畏懼特權,在思想上否定特權的存在。使這種思想在全體國民上占據主流,擺脫半封建半殖民觀念的影響。當這種思想觀念成熟時就會在社會上形成一種真實的監督力量——全民監督,也即真正的民主。
可以更進一步看,文革最重要的意義就是革命2000多年來在人民腦中所形成的剝削有理觀念—官本位、翻身當特權。當剝削無理的觀念在社會中占據主流后,也就是我上段提到的全民監督,這個文化革命的過程卻是離不開公有制經濟的支持,公有制經濟也可以說是社會物質公平分配(公有制經濟、民眾觀念就是屬于生產關系范疇,這個生產關系就是隨著生產力發展。),這個公平在物質上就能給于民眾堅持剝削無理(文革)的信心(改開時為什么70、80會迷茫?因為觀念教育是剝削無理,而社會生存卻是剝削有理)。
剝削“無”理成為社會主流觀念后,公有制經濟就變成了全社會一切道德制定的標準——公有制社會道德體系。
過程中一個先進思想團體對社會的引導是非常重要的,秦前后的歷史時期郡縣制取代分封制是如此,西方資產革命也是如此。這個團體在思想上能引導社會觀念走向,在物質上堅持公有制經濟。
如何判斷這個社會團體?馬列毛就是這個標準。
可以想象如果當初堅持毛思想路線,只要四代人的生命周期(爺父代對過去觀念記憶最為深刻,子孫代逐步減弱。),這種剝削無理觀念就能取代剝削有理觀念。但是一帆風順是不可能出現的,中國的發展因素不只在國內,國外也是強有力的影響。
上面這段就是想說,文革仍然在繼續,它的動力就是 毛澤東所說的:有壓迫就有反抗。
毛主席前無古人!他革的對象就是人類幾千年來的剝削觀念。
ps:公有制經濟、民眾觀念就是屬于生產關系范疇,生產關系就是人群社會的組織形式,這個生產關系就是隨著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是什么?人類而改造自然的能力。
這個生產力改造的對象是自然界,不包括社會人群。個人對社會人群的影響屬于生存關系范疇。
生產關系和生產力之間的關系就好像軍隊因兵器改變而改變
個人認為理解生產關系和生產力是個體立身社會、面對困難的核心,一切的社會問題都來源于此。迷茫了,那就追本溯源。
《再談毛澤東,附上今年我在北京時拍到的一張神奇照片》一文鏈接: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21/201202/292233.html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