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得之見”共切磋
史威
我寫的《一點感想》發表后,引來有些網友的不同意見。有不同意見,有利于把問題討論引向深入。本此,我再說說我的看法,共切磋。
我的《一點感想》原是對一位網友對* * 事件的看法而發的。他的看法是:“* *事件是正直的學生反對趙紫陽等黨內走資派的腐敗官倒的斗爭,并被民主派加以利用的一場運動。”不過,我認為,這種說法與事實是有距離的。
1 據有些資料所述:“* * 事件發端于前中共總書記、改革派領袖胡 * * 的猝逝。當時北京各大高校學生發起悼念活動,數日內迅速演變成大規模的游行,學生除了要求中共中央肯定胡 * * ‘民主、自由、寬松、和諧’的觀點,亦提出反貪污,反官倒、解放報禁、增加教育撥款、并提出民主選舉部分領導人等要求。”這個資料的“觀點”本人不敢茍同。例如,它稱“胡 * *”為“改革派領袖”。但是,經歷過那次事件的人都知道,上述資料說“* *事件發端于前中共總書記胡 * * 的猝逝”是不會錯的。而且當時學生除了“反貪污,反官倒、解放報禁、增加教育撥款、并提出民主選舉部分領導人等要求”,還“肯定胡 * * ‘民主、自由、寬松、和諧’的觀點”。而這個“胡* *”,我認為他就是一個貨真價實的搞“資產階級自由化”的“走資派”。不知道這個觀點是否能得到認同?如不認同,可以繼續討論。如認同,是不是可以說,這些學生從一開始(即事件的發端)就是被“走資派”還有“民主派”所利用?
2 熊玠教授在《“含冤”回憶》中,還特別提到“有關學生的表現。首先,他們的組織能力驚人,輕而易舉地就動員了一百萬人聚集 * * 門。而且有糾察隊控制秩序。使得百萬人的大遊行井然有序。別的不說,單是便餐的傳遞與廁所設備的維持,均是有高度準備與紀律,才能配合無礙的。我曾與* * 門學生對話。因為我稱讚他們有組織,他們坦陳他們已策劃近兩年。他們下課後,就參加所謂的‘民主沙龍’。這次大遊行的一切籌劃與分工等等,都是他們‘民主沙龍’所殷切談論的。他們還有‘導師’,指導他們。”“導師”就是后來跑到美國大使館的方勵之、李淑賢。如果這一切屬實,還能說“* * 事件”是一場學生自發地反對“走資派”的運動嗎?如果認為熊教授事實所言不實,可以提出來繼續討論。
3 我最希望探討的是下列問題:
1 帝國主義、霸權主義和中國人民、中華民族之間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2 對“走資派”要一分為二。那些在帝國主義、霸權主義猖狂進攻面前充當投降派、在帝國主義、霸權主義和平演變的戰略攻勢面前充當內應的“走資派”,就不能認為是“好人”,而是漢奸中最危險的。
我認為,討論這些問題是很有意義的。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