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當,當,現在開始做底部套廣播體操……”每天早上六點半,這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卻始終如一的悠揚的聲音會在四川農業大學操場及學校的各個角落響起,但始終不見一個人兒做操的倩影,有的只是幾十年如一日堅持鍛煉身體的教職員工,以及個別心血來潮“特立獨行的”同學在跑步。這種現象很是讓人納悶,到底是為什么了?難道是曲高和寡—體操音樂很平易近人啊,又或是同學們不會做—老師教不就得了嘛,再或是學校不要求做(那干嘛放音樂了),再再或是上演空城計,“誤導”敵人(敵人在哪了)
有好事者“上疏”校領導,建議恢復學生早操,學校的回答理直氣壯,鏗鏘有力:我們學校從來沒有廢除學生早操啊,又何來恢復了,每天早上的體操音樂不就是最好的證明嘛,只是學校不作硬性要求,熱愛體操事業的同學完全可以自行上操場做嘛。我就想啊,這種任其自由選擇不就等于取消嗎?不就像公安部門對外宣稱:從現在開始,犯了罪的人應該主動走進牢房,我們公安部門不會主動出擊,這個比方也許不適合,但也可以說明一些問題。于是勤勞的高音喇叭和第八套廣播體操就成了大學生們睡夢中的美妙添加曲。如果某一寢室的門窗為關結實,被“惡懶”的第八套廣播體操“侵入”,往往會得到一句統一的回應:娘的,煩死了。迅速起來管好門窗,繼續蒙頭大睡。
大學階段,很多人的“三觀“(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未完全形成,而且是完善的重要階段。既然未完善就需要引導,大多數學子是遠離家庭而首次獨立生活,那么就自然也必須是學校負起這個事關影響學生終生甚至國家未來的重大責任。學校最大的功能不就是教書育人嘛,而培育學生的強健的體魄以及堅強的意志品質是不可推卸的責任,不要只“教書”,而將“育人”弱化,束之高閣甚至拋到九霄云外?! ?/p>
我們中國人(當然除了解放軍)現在最缺乏的就是紀律性,人一多,一發生公共突發事件就亂糟糟一團,不待敵人槍炮響,內亂踩死一大片。我們還很缺尚武精神,沒能繼承老祖宗的優良傳統,孔子曰:文武之道一張一弛。早操有兩項最重要的功能:強健體魄,培養尚武精神;塑造紀律性。在強健體魄與良好紀律性的基礎上豐富我們的只是,拓展我們的事業。可以這樣說,強健之體魄與紀律性是高校學生未來成就值“經濟基礎”,而只是之積累與思想建設以及事業拓展是上層建筑,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否則也許現在看起來很美觀,卻是空中樓閣,海市蜃樓i,難以長遠?! ?/p>
據說川農以前是國內少數堅持早操的高校之一,不過由于受到其他學校的“笑話”,故而作消極處理--這才是一個大“笑話”。我們應該堅持自己的優良傳統,何必人云亦云了,要有任憑風吹雨打,勝似閑庭興步的勇氣和魄力堅持下去嘛1
為什么國內大多數高校放棄中國高校的特色和優良傳統了?其實學校也受到我們社會變革的強大沖擊,是教育西化的結果。所謂自由,給學生更多自主權,更大空間,這當然是好事。但不能一律都自由,不能有絕對的自由,那樣要出大問題的。改革是可以的,但是要以我為主,循序漸進,不能冒進。自己的特色和優良傳統不能丟。根據自己實際情況搞。千萬不要弄得東施效顰,邯鄲學步的尷尬地步?! ?/p>
高校教育亂象叢生只是中國改革之冰山一角,近年來,一些所謂“改革派”打著“自由”“民主”的旗號,妄圖丟掉自己的根本,全盤西化,搞得失雞犬不寧,混亂不堪。改革是絕對的,不變是相對的,事物無時無刻不在變動,我們應該順應歷史潮流。但在“變”的同時必須牢牢把握: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社會主義的本質特色不能動,否則撞到南墻還不知回頭,最后只能深陷泥潭,不能自拔,自毀前程,還禍國殃民,東歐國家就是前車之鑒,切切!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