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最初改革是由總設計師設計出來的,總設計師的最初改革設計是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然后是先富帶后富,實現全體中國人民的共同富裕。
共產黨建立的目的就是為了消滅剝削,消滅壓迫,讓最廣大的工農人民享受經濟平等,政治平等的共同富裕生活。至于走什么路,怎么走,只要是為了工農大眾謀取利益,即使是讓工農人民大眾暫時受一些苦,工農人民大眾也能理解。
仇視毛主席領導下的公有制社會主義時期的極右派和堅持私有改革精英們,往往指責毛主席領導的那個時期工農嚴重的剪刀差是如何如何的不合理;農村人民公社集體道路創造的財富被城里人拿走,是如何如何的虧待了農民,挫傷了農民種田的積極性。
這個指責或許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必須強調的是,盡管在那個走集體道路的人民公社時期,對糧食實行統購統銷,從短時期讓農民利益受到損失,可是,那個時候,無論是農民,還是工人創造的財富全部投入有利于工農大眾長遠利益的社會主義工農業基礎建設,從上到下,沒有任何人敢于貪污工農人民共同創造的財富;更沒有人敢于打著腦力勞動優于體力勞動,腦力勞動收入可以高于體力勞動幾十倍,甚至幾百倍;沒有人敢于大吃大喝、沒有人敢于公開對上一級攻關(實際是行賄);更沒有人敢于利用掌握的權力讓自己及自己親屬子女帶頭先富、暴富。
雖然那個時期工農的收入低,在艱苦奮斗,自力更生創業中吃了很多苦,而國家卻在一窮二白中艱苦奮斗,自力更生創業的基礎上逐步建設起可以毅立于世界強國之林的完善的工農業、國防、科學技術體系。在國家強大的同時,人民的生活也逐步得到了改善,到64年,短短十幾年,人均壽命就比蔣介石統治時期增長近三十歲就是最好的證明。
然而,另人遺憾的是,“讓一部分人先富”的設計被后來人不折不扣的繼承下來,并且,其以后的“高層設計”師們也不斷讓這一部分少數先富、暴富們不斷得到科學發展和鞏固提高,由此也越加的暴富。
先是“抓大放小”,讓承包者們掏空了工人創造幾十年的財富;繼而是“國退民進”,讓國有企業剩下的財富“退”到了少數私有老板手中;接下就是醫療改革,讓百姓看不起病;教育改革,讓工農子女上不起學;房產改革,讓打工者買不起房。高層精英改革者們發動了一個改革接著一個改革,一個高層設計連著一個高層設計。
越私有化,少數權勢們越自由,越不受監督,甚至到了無官不貪的地步;百姓們負擔越重,生活壓力越大, 甚至妻女被迫賣身的地步;越設計,財富越是設計集中到少數權勢者手中,讓權勢者們掠奪的錢財多到不知怎么玩,不知怎么花,極盡奢侈的地步,百姓們越是被設計得生活的艱難。
而原先總設計師提出的“先富帶后富,實現共同富裕”,早已經被后來的高層設計的改革精英們忘到了腦袋后面去了。
現在又有人重提總設計師的改革設計,并且是將改革提到了“不改革就死”的高度,那么對于總設計師的“先富帶后富”的總設計能夠在后繼者的“高層設計”中被提到設計方案中來嗎?過去的高層設計“抓大放小”、“國退民進”、“醫療改革”、“教育改革”、“房產改革”,已經將百姓逼迫到了幾乎要“死”的邊緣,讓公有制幾乎到了死去的邊緣,那么今后的“不改革就是死”中,誰會在不改革中“死”去,誰又會在繼續改革中“死”去?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