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忠、 謝曉 君禮贊
賈作璋
2011年2月6日
像許多人一樣,你們輕輕地來了——但沒有因麻木或忍心而輕輕地或沉重地離開。你們別離老弱的父母,拋棄安逸的都市生活,把自己的根移栽到偏遠高原的寒疾土壤里,艱難地吐綠成蔭,為那里每一個幼弱的孤雁擋住狂卷的烈風和各種無常的威脅。你們的溫暖使高原上吝嗇的太陽羞愧,你們的善良使佛國里失職的菩薩汗顏,你們的擔當和奉獻也使黨內某些神經麻木、迷失方向的當政者潸然!……
人生來是一種經濟動物,都會算帳。所不同的是有人算小帳、有人算大帳;有人算私帳、有人算公帳;有人算索取帳、有人算擔當帳;有人算物質金錢帳,而有人算精神層面、意義層面的帳。這些不同的算帳角度最能體現一個人格局的大小和對人生價值及意義的不同領悟,也最能體現一個人人性的溫度、純度、厚度和神性的有無。
你說:“像我這樣的老師在成都市多得很,不可能因為我的走那個孩子就讀不到書了。但是到這兒來的話——也沒有人愿意到這兒來,也沒有幾個老師愿意到這兒呆下去——(所以這里的孩子)長大的命運可能因為我的到來而發生改變,變得越來越好,他們以后將來會幸福。我這樣子想的話我就想得通。我覺得當老師嘛,在那里不是教書,在那里不是育人嘛”。可以看得出來,你們是算大帳、算公帳、算擔當帳、算精神和意義層面帳的人,你們就像我們小時候學過的白求恩大夫一樣,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
記得有人說過:“愛自己孩子的人是人,愛別人孩子的人是神”的確如此。面對高原如此艱苦的環境,一般來到這里的人、特別是從繁華安逸的都市來這里的人可能只會因自己的孩子而留下來——甚至有些人即使因自己的孩子也不肯留下來。而你們不但留了下來,而且把自己的孩子也帶到這里,讓她同這里的孤童 “同甘共苦”。我也看到你們因為有的孤童不好好讀書而熱淚盈眶——“為什么你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你對這里的幼弱孤童愛得深沉”。所以你們就是神,就是高原遙遠傳說中“菩薩”的化身!
其實,高原是離天堂最近的地方,這里是神仙居住的地方,也只有神仙才配久留在這樣的地方。那些輕輕地來又輕輕地去了的訪客或其他蕓蕓俗人——不配!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