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畏懼美國
有些中國人有恐美病,過去有,現在也有;毛澤東時代有,改革開放時代也有。現在的有些官員甚至比毛澤東時代都恐美,懼美。
怕美國的什么?無非是怕它的強大,怕它的炮彈。
毛澤東早就說過,“美帝國主義和一切反動派都是只老虎。”紙老虎,最怕狂風暴雨,何懼之有。然而,有些人還是怕紙老虎,有什么辦法呢?一個人,帶上了張牙舞爪鬼面具,著實能嚇倒一些人。
人們是否記得,當美國介入科索沃戰爭的時候,中國只不過在輿論上比較關注,比較反對美國把軍隊開到遙遠的地方去逞能,所以美國就用導彈摧毀了我住南斯拉夫大使館。這一炮,把有的中國人(特別是一些中國政客)打怕了。美國真是惹不起呀,連和平、正義的聲音也是不敢喊的。
于是,當美國侵略伊拉克的時候,中國的輿論幾乎成了啞巴。為什么呢?怕引火燒身,怕美國的導彈又飛向我大使館或別的什么地方。而且這種余悸延續了相當長的時間。美國在伊拉克血雨恐怖時,我寫了一首較長的詩,題目是《記美英聯軍入侵伊拉克》,后來出版詩集,也將這首詩收入其中,出版編輯竟然刪去了這首詩。是這個編輯有恐美病還是怕美國的炮彈,抑或是親美分子呢?還有,是不是新聞出版有這方面的具體規定呢?說美國不是的文章不能輕易出版呢?我不知道。但我隱隱感到是恐美病在作怪。
其實,中國不應該懼怕美國,有骨氣、有血性的中國人根本不懼怕美國。《中庸》里說:“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大勇之氣,是人格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人沒有大勇之氣,脊梁就硬不起來,更不能頂天立地站起來。那些引領民族前進的大腕們、身居高位的官員們,有大勇之氣尤為重要。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那批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締造者就有大勇之氣。沒有大勇之氣的政治家,在民族和國家遇到大事時不敢振臂一呼,做不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最后成為民族和國家的罪人,成為歷史的可憐蟲。
懼怕是下策的下策。你愈是懼怕,它愈是欺負你。今天恐嚇你一下,你退一步;明天再恐嚇你一下,你又退一步。你一邊后退,一邊說:“別這樣吧,我拿給你東西。”狗得到了食物,忙著收進肚腸,一時間不會把你怎么樣。可是它把你的東西吃進肚腸里后,舔了舔嘴,覺得味道很好啊,中國味世界第一,再吃一口吧。這樣循環往復無盡頭。如讓強人這樣吃下去,中國的東西就會被食個精光。
所以,對惡德惡行的強人是不能一味退讓的,倒不如返過身來,拿出勇氣,和強人拼死一搏,或許有一線生機。
有些中國人怕和美國硬逗硬,美國物質力量太強大,技術太先進,怕打不過美國。歷史已經證明的事實人們不相信。毛澤東時代為何戰勝了美國?其實,打仗是打的人,是打的政治,是打的精神。物質的東西是死的,是被人利用的。上個世紀斗敗美國,自己的物質有多強大?剛剛建國,一窮二白,百廢待興。結果如何?靠強大的精神力量戰勝了貌似強大的敵人。
還有人怕打仗影響中國經濟建設。屈服不打,能安心建設嗎?建設的成果能保護嗎?我看是困難的。不逐走上門的老虎,你的建設成果就會被老虎吃掉。打仗對經濟建設有一定影響,但也不是絕對的。一邊打仗,一邊建設的歷史不是沒有。退一萬步說,打爛了可以重建。
不要懼怕美國,關鍵是要拿出大無畏的勇氣和大英雄的氣魄。
( 2010年12月8日 星期三上午草)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