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派企業家,是指92年南巡講話后,從體制內涌向體制外的一批企業家。
當然,企業家只是個掩耳盜鈴的稱謂,誰都知道,這些人的本名叫做資本家。
當然,企業家只是個掩耳盜鈴的稱謂,誰都知道,這些人的本名叫做資本家。
(一)鳳凰網想報告些什么呢?
2012年,經濟面臨下行風險,房價高企、物價攀升,私有化和市場經濟所造成的兩極分化,正在給社會造成巨大張力。偏在此時,鳳凰網推出了《92派報告》這個專題,并以“2012,改革快跑!”為副標題,來大肆宣揚改革的成就,并呼吁加速改革。
2012年,經濟面臨下行風險,房價高企、物價攀升,私有化和市場經濟所造成的兩極分化,正在給社會造成巨大張力。偏在此時,鳳凰網推出了《92派報告》這個專題,并以“2012,改革快跑!”為副標題,來大肆宣揚改革的成就,并呼吁加速改革。
鳳凰網首先引用了《南方日報》的文章說:“當時,大批在政府機構、科研院所的知識分子受南巡講話的影響,紛紛主動下海創業,如陳東升、田源、毛振華、郭凡生、馮侖、王功權、潘石屹、易小迪等等,泰康人壽董事長兼CEO陳東升將之稱為‘92派’。”
于是,我們看清了92派資本家的本源出處,他們并不是天外來客,而是政府官員和科研院所的知識分子。
《南方日報》繼續說:“國企不可能產生真正的企業家。”然后,舉出了國企服裝廠負責人步鑫生的例子。步鑫生身為海鹽襯衫總廠負責人,通過積極的經營管理,使這家國企盈利百萬。但很快,隨著省廳下命令讓步鑫生建設西裝生產線,海鹽襯衫廠的西裝開始滯銷,最后,企業陷入了虧損。
文章認為,改革初期所推行的國企承包制無法擺脫計劃經濟的束縛,所以無法發展中國經濟,并指出,中國通過了一系列改革,包括“政企脫鉤”、“股份制”、“上市”、“產權改革”、“國資委”、“管理層收購(MBO)”、“外資并購”等等,最終在十七大指明了我國的經濟出路——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
文章認為,改革初期所推行的國企承包制無法擺脫計劃經濟的束縛,所以無法發展中國經濟,并指出,中國通過了一系列改革,包括“政企脫鉤”、“股份制”、“上市”、“產權改革”、“國資委”、“管理層收購(MBO)”、“外資并購”等等,最終在十七大指明了我國的經濟出路——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
讀到這里,我真是驚嘆中國語言的豐富。這些詞語讀起來是那么冠冕堂皇,但其實不過是掩耳盜鈴而已。通過這些詞,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私有化的全部過程。如果說承包制和股份制是最初的鋪墊,那么“管理層收購”和“外資并購”則是最實質的環節。想到這兩個詞所代表的真實含義,簡直觸目驚心!
當然,中國的改革與蘇聯解體不同。因為中國設立了國資委,在體制內還保留著國家的命脈企業。
當然,中國的改革與蘇聯解體不同。因為中國設立了國資委,在體制內還保留著國家的命脈企業。
文章繼續用歡欣鼓舞的口吻說道:“似乎一切都是在為1992年打基礎。是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鄧小平南巡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發表了著名的‘南方談話’——‘改革開放的膽子要大一些,敢于試驗,看準了的,就大膽地試,大膽地闖。’——10月,黨的十四大正式確立了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由此結束了“姓資姓社”的爭論,中國式改革進入了以制度創新為主要內容的新階段。國企收購者黃鴻年應時而生,這位“港商”掀起了國企并購浪潮,短短14個月里,黃鴻年組建了龐大的企業帝國,并完成了海外上市,成為第一個吃螃蟹者。”
(二)92派開始報告
92派們即將上臺演講了。
然而首先登場作開場白的許小年并不是92派,至于是什么派,請大家自己判斷。
許小年是從美國歸來的經濟學家,曾任中國國際金融公司總經理。
他說道:“現在社會上有兩股浪潮......一個是大學生報考公務員,另一個是海外移民。在移民的人群之中,有官員子女,有成功企業家以及他們的子女。這兩股浪潮再清楚不過地表明,企業家精神正在衰落之中。”
我讀到這里十分驚訝,這么一個聰明人,居然可以公然顛倒是非黑白。
大學生考公務員,正是因為“先富起來的人”已經占領了中國市場,大學生無法創業,也不愿打工;而向海外移民的,則正是那些在私有化中賺得盆滿缽滿的貪官富賈們,他們已經開始擔心自己的安全了。
92派們即將上臺演講了。
然而首先登場作開場白的許小年并不是92派,至于是什么派,請大家自己判斷。
許小年是從美國歸來的經濟學家,曾任中國國際金融公司總經理。
他說道:“現在社會上有兩股浪潮......一個是大學生報考公務員,另一個是海外移民。在移民的人群之中,有官員子女,有成功企業家以及他們的子女。這兩股浪潮再清楚不過地表明,企業家精神正在衰落之中。”
我讀到這里十分驚訝,這么一個聰明人,居然可以公然顛倒是非黑白。
大學生考公務員,正是因為“先富起來的人”已經占領了中國市場,大學生無法創業,也不愿打工;而向海外移民的,則正是那些在私有化中賺得盆滿缽滿的貪官富賈們,他們已經開始擔心自己的安全了。
許小年繼續發揮他的超強的聯系能力,他斷定道:“實際上大家也都知道,強勢政府的興起是當前企業家精神衰落的最根本的原因。”
之后,他舉出了一堆例子,首先指責國有企業的擴張,其次把矛頭對準政府部門,指責政府部門的權力尋租,最后干脆對中國的兩極分化做了完全與馬克思主義相對立的“鮮明”論斷:“收入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是錢權交易、公共投資中的腐敗、土地的壟斷供應以及壟斷行業的收益。然而尋租者總是把輿論壓力導向生產者和經營者。”
換言之,他認為正是政府的權力尋租導致了貧富差距的拉大。
之后,他舉出了一堆例子,首先指責國有企業的擴張,其次把矛頭對準政府部門,指責政府部門的權力尋租,最后干脆對中國的兩極分化做了完全與馬克思主義相對立的“鮮明”論斷:“收入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是錢權交易、公共投資中的腐敗、土地的壟斷供應以及壟斷行業的收益。然而尋租者總是把輿論壓力導向生產者和經營者。”
換言之,他認為正是政府的權力尋租導致了貧富差距的拉大。
讀到這里,我的想法是,政府的腐敗和尋租肯定是有的,但許小年把體制外資本主義的剝削本質隱藏得一干二凈,實在是太過于不要臉了。
連美國的華爾街日報和英國的金融時報都承認資本主義會造成貧富差距,你許小年居然還在這里指鹿為馬,試問,你到底是何居心!!
連美國的華爾街日報和英國的金融時報都承認資本主義會造成貧富差距,你許小年居然還在這里指鹿為馬,試問,你到底是何居心!!
終于,許小年的開場白作完后,鳳凰網貼出了對92派企業家們的采訪實錄。請看這些人的粉墨登場。
馮侖(參與創建了萬通集團以及中國首家私有銀行——民生銀行)
鳳凰網記者問馮侖:“體制內的經歷、以及資源和人脈對你20年的經商生涯有沒有提供便利?”
馮侖點頭承認,但承認得十分含蓄:“應該說我們比更草根點的從業人員多了一些方便之處......比如1992年,我們拿到體改委的文件,我看了兩遍就全明白了,因為我以前參與過這些,知道哪些能做、該怎么做,就把握住了時機。這就跟體制內的經歷有關......再比如陳峰,如果之前他不在民航總局工作,怎么知道報批呢?也許就不會有今天的海航。”
鳳凰網記者問馮侖:“體制內的經歷、以及資源和人脈對你20年的經商生涯有沒有提供便利?”
馮侖點頭承認,但承認得十分含蓄:“應該說我們比更草根點的從業人員多了一些方便之處......比如1992年,我們拿到體改委的文件,我看了兩遍就全明白了,因為我以前參與過這些,知道哪些能做、該怎么做,就把握住了時機。這就跟體制內的經歷有關......再比如陳峰,如果之前他不在民航總局工作,怎么知道報批呢?也許就不會有今天的海航。”
我們看到,資改從一開始就不是什么偉大的光明的東西,它從頭到腳都流著不公平的血液。
對這種不公平得來的財富,92派們擔心得夜不成寐!馮侖說道:“今后十年,最重要的是政治體制改革和社會轉型。歷史上有這樣的教訓,1956年我們的企業敲鑼打鼓捐款,捐完之后出現了什么結果呢?60年代初遇到大饑荒,又趕上文化大革命,捐款的企業家全部被整治,家破人亡。如果我們只有善心,甚至是裸捐,但假如沒有社會的轉型和政治體制的改革,結果將是很恐怖、很駭人聽聞的。”
原來他們也有害怕的東西。我這人說話直接,就直接講出來好了——他們害怕老百姓再革他們的命。
中國的私人銀行家,看來夜夜都害怕小命不保呢。
那么他們希望的政治體制又是什么呢?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中國的私人銀行家,看來夜夜都害怕小命不保呢。
那么他們希望的政治體制又是什么呢?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華泰保險公司董事長王梓木,也是一名92派,他對自己所占的體制內的便宜,就供認不諱了。
1969年,王梓木去了五七干校,可惜的是,參與勞動和接觸馬列著作,并沒有能夠‘改造’他的思想。
80年代,抽調進入全國人大常委辦公廳;90年代初,進入國務院經貿辦。
92年南巡講話后,他決定下海經商。請看朱镕基與他的一段對話。
朱镕基問:“你在經貿委干得好好的,為什么要去籌建保險公司?你的股本金從哪里來?”
王梓木給朱镕基列出了投資者名單,都是大型國有企業。
朱镕基說道:“國有企業賺點錢可不容易,你別以為國有企業的錢都是天上掉下來的。”
王梓木問總理還有什么吩咐。
朱镕基說道:“我就一個希望,別等出了事想起找我。”
1969年,王梓木去了五七干校,可惜的是,參與勞動和接觸馬列著作,并沒有能夠‘改造’他的思想。
80年代,抽調進入全國人大常委辦公廳;90年代初,進入國務院經貿辦。
92年南巡講話后,他決定下海經商。請看朱镕基與他的一段對話。
朱镕基問:“你在經貿委干得好好的,為什么要去籌建保險公司?你的股本金從哪里來?”
王梓木給朱镕基列出了投資者名單,都是大型國有企業。
朱镕基說道:“國有企業賺點錢可不容易,你別以為國有企業的錢都是天上掉下來的。”
王梓木問總理還有什么吩咐。
朱镕基說道:“我就一個希望,別等出了事想起找我。”
看完這段話,我又是觸目驚心。
一個國務院干部,利用體制內關系讓國有企業出資,自己搞私有保險公司。
一個國務院干部,利用體制內關系讓國有企業出資,自己搞私有保險公司。
這位王梓木還有一個“跳水理論”,他說:“跳水一定要選擇五米跳臺。三米太低,十米太高,五米最好。我選擇在司長這一級,感覺正好站在五米跳臺上,這個時候再不下海,就永遠也別下去了。為什么?太早了下去,體制內積累不足,難以做大;職位太高了再跳,動靜太大,有失常理,別人會認為你真的瘋了。”
真是一語道破真相啊!
當然,如果你認為92派都是這種口無遮攔的實話主義者,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其他的92派在接受采訪時,紛紛撇清了自己與體制內的關系,俞敏洪說:“我們這一代人,大部分都不是尋租企業家。要尋租也容易,但我從沒那么做過。”
王梓木的跳水理論和俞敏洪的“撇清”理論,到底哪個更接近于實話,各位還請自己判斷。
其他的92派在接受采訪時,紛紛撇清了自己與體制內的關系,俞敏洪說:“我們這一代人,大部分都不是尋租企業家。要尋租也容易,但我從沒那么做過。”
王梓木的跳水理論和俞敏洪的“撇清”理論,到底哪個更接近于實話,各位還請自己判斷。
當然,不可否認,在10萬下海公務員中,肯定有些人是白手起家的,比如慧聰集團董事長郭凡升。人家是受90年的前一年的事件的影響,被強行踢出體改委的。后來從中關村收集廣告信息開始,生意逐漸做大。
他說了如下實話,更是驚世駭俗:“我們這批人,并不是改革開放后第一撥‘下海’的,之前還有兩次下海潮,分別出現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和中期。第一撥人一般都是找工作有困難的,當時有人把他們稱作‘剃了頭、坐過牢的’,走投無路只得下海;第二撥有不少是高干子弟,利用父母關系拿到批文,做‘官倒’,靠鉆計劃經濟價格雙軌制的空子賺錢。”
他說了如下實話,更是驚世駭俗:“我們這批人,并不是改革開放后第一撥‘下海’的,之前還有兩次下海潮,分別出現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和中期。第一撥人一般都是找工作有困難的,當時有人把他們稱作‘剃了頭、坐過牢的’,走投無路只得下海;第二撥有不少是高干子弟,利用父母關系拿到批文,做‘官倒’,靠鉆計劃經濟價格雙軌制的空子賺錢。”
看來92派,只能算是資本家中的中層人士了。比上不足,比下綽綽有余。
這三批下海經商者,構成了中國改革開放的資本家階層。第一批是真正的體制外資本家,第二批是官僚資本家,至于第三批是什么,那就要看你是否相信王梓木的“跳水理論”了。
這三批下海經商者,構成了中國改革開放的資本家階層。第一批是真正的體制外資本家,第二批是官僚資本家,至于第三批是什么,那就要看你是否相信王梓木的“跳水理論”了。
還有一點值得一提,郭凡生承認,他的慧聰集團曾發生過重大的投資失誤,導致業績下滑。
讀到這里,我忽然想起上面所提的海鹽服裝廠的例子,所以要問問《南方日報》:既然資本主義也有投資失誤,那么為什么計劃經濟不能有投資失誤呢?
(三)筆者華夏書生的觀點
現在我們可以總結一下了。
如果第一批下海者還能算是對公有制經濟的有益補充,那么第二批和第三批下海者,則是對公有制經濟的肆虐鯨吞。
無數革命先烈換來的人民國家,就這樣被少數人據為己有。
說實話,身為80后,我深感痛心!
現在我們可以總結一下了。
如果第一批下海者還能算是對公有制經濟的有益補充,那么第二批和第三批下海者,則是對公有制經濟的肆虐鯨吞。
無數革命先烈換來的人民國家,就這樣被少數人據為己有。
說實話,身為80后,我深感痛心!
隨著公有制的式微,這三批資本家開始主宰地方經濟。
更為可悲的是,由于后兩批資本家具有體制內背景,所以他們能對體制內官員形成強大的政治游說壓力。
更為可悲的是,由于后兩批資本家具有體制內背景,所以他們能對體制內官員形成強大的政治游說壓力。
為何“改革開放”這面大旗,一定要屹立不倒呢?
這些問號我無法給出回答。
但為什么鳳凰網、南方日報、還有92派們,要拼命推進政治改革呢?
這個我可以回答——他們要做的,就是徹底扎下私有制的樹根;他們知道,如果大型國企還在掌控著經濟的火車頭,他們這些人就會在經濟危機到來時成為改革失敗的祭品;他們需要一種制度,可以確保政府在任何時候都不會拿他們開刀。
貧富差距問題,中國的廣大百姓當然希望政府能夠解決。
但是請問,哥哥會拿自己的弟弟開刀嗎?
這個我可以回答——他們要做的,就是徹底扎下私有制的樹根;他們知道,如果大型國企還在掌控著經濟的火車頭,他們這些人就會在經濟危機到來時成為改革失敗的祭品;他們需要一種制度,可以確保政府在任何時候都不會拿他們開刀。
貧富差距問題,中國的廣大百姓當然希望政府能夠解決。
但是請問,哥哥會拿自己的弟弟開刀嗎?
我們不得而知。
......
......
(四)對中國左派的批評
恨鐵不能成鋼啊!
早在主席在世時,中國的毛派就已經不團結了,坐飛機的坐飛機,搞小幫派的搞小幫派。
主席死后,則更是一盤散沙,鮮有精英人物。
真正的無產者,只剩下體制內下層員工和體制外的下層工農了.....
早在主席在世時,中國的毛派就已經不團結了,坐飛機的坐飛機,搞小幫派的搞小幫派。
主席死后,則更是一盤散沙,鮮有精英人物。
真正的無產者,只剩下體制內下層員工和體制外的下層工農了.....
這些下層的無產者,根本沒有人給予馬列主義的引導,他們處在水深火熱中,但除了默默忍耐,別無作為。
看著人民的財產在30年中被侵吞殆盡,看著憲法規定的“無產階級專政”被徹底無視,毛派們卻在忙著打嘴仗,為毛主席的名譽苦苦地辯護。
我曾經指出毛體制的不足,但毛派竟認為我是在批評毛主席。毛體制,不等于毛澤東的體制,因為一個時代的體制,是由這個時代的世界形勢、領袖、官僚和民眾共同促成的,批評一個體制的不足,不等于是在批評領袖。
有的網友說毛派已經成熟壯大,但我以為,毛派還十分的稚嫩。在理論上,沒有拓展和建樹;在行動上,則把維護毛主席的名譽作為幾乎唯一的事務,甚至敵我不分,矛頭亂指。
我曾經指出毛體制的不足,但毛派竟認為我是在批評毛主席。毛體制,不等于毛澤東的體制,因為一個時代的體制,是由這個時代的世界形勢、領袖、官僚和民眾共同促成的,批評一個體制的不足,不等于是在批評領袖。
有的網友說毛派已經成熟壯大,但我以為,毛派還十分的稚嫩。在理論上,沒有拓展和建樹;在行動上,則把維護毛主席的名譽作為幾乎唯一的事務,甚至敵我不分,矛頭亂指。
很多毛派,始終把失敗歸咎于敵人的頑固不化。
但是看了此文,你是否還是這樣想呢?
在改革開放中撈到巨大好處的官僚資本家們,他們的官是不是毛時代就當起來的呢?
他們的兒子當官的當官,經商的經商,這個權力,是什么時候積累出來的呢?
但是看了此文,你是否還是這樣想呢?
在改革開放中撈到巨大好處的官僚資本家們,他們的官是不是毛時代就當起來的呢?
他們的兒子當官的當官,經商的經商,這個權力,是什么時候積累出來的呢?
實際上,斯大林體制是必定會產生計劃經濟失衡的(主要是工業發展過快,農業無法給予支持,導致生產瓶頸和消費品短缺),也是必定會產生官僚特權階層的。于是,這個官僚特權階層,必會利用經濟運行失衡的時期,推行修正主義路線。
文革,就是對斯大林體制強行實施的外科手術。可惜的是,外科手術治不了內科病。(治內科病的良方,在馬列的文章中可以找到,但藥引是:無產階級需要逐漸成熟)
有些朋友認為,問題僅在于喪失了意識形態教育。我以為,這些人并不懂馬列主義。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經濟基礎都丟了,你的意識形態又能從何談起呢?既得利益者會因為看了本馬列就人格回左嗎?事實證明是不可能的。
還有些朋友,對馬列主義一知半解,居然說中國利益大于無產階級工農利益。
要知道,共產主義運動,始終是一個全世界的國際性運動,因為她的對手——資本主義——已經超越國家層面了。
要知道,共產主義運動,始終是一個全世界的國際性運動,因為她的對手——資本主義——已經超越國家層面了。
在列寧的領導下,國際主義精神被發揚光大。到了斯大林時期,這個精神有些打折,斯大林死后,則蕩然無存。只有在毛主席這里還能體現出國際主義的馬列精神。
國家是統治階級的統治工具,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你愛國,就要愛那個憲法里寫明的無產階級專政的中國(這是憲法白紙黑字寫出的),而不要去愛那個官僚資產階級興風作浪的中國。后一個中國,是人家的工具。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國家是統治階級的統治工具,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你愛國,就要愛那個憲法里寫明的無產階級專政的中國(這是憲法白紙黑字寫出的),而不要去愛那個官僚資產階級興風作浪的中國。后一個中國,是人家的工具。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最后,還有一些朋友,他們搞知識分子精英團體,搞儒學復興,精力都花在之乎者也上,對下層百姓的疾苦不聞不問。這樣的人,我不知道他們屬于哪類左派。
真正的工農左派是誰呢?
是毛主席。
以及那些曾經和正在為工農利益付出努力的馬列主義者。
這樣的人不多,但我希望在未來,能夠越來越多,直到憲法中的那一句話得到真正的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
是毛主席。
以及那些曾經和正在為工農利益付出努力的馬列主義者。
這樣的人不多,但我希望在未來,能夠越來越多,直到憲法中的那一句話得到真正的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
我的QQ:502020308
愿意結交信仰馬列主義的有志青年。非馬列主義者請勿加。本人精力有限,一般周一到周五晚上在線。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wuhe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