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就是個跑偏的人兒!這不,前不久又出了一篇《“文化入世”與“文化航母”》的屁文,當時把人熏倒一大片,大家也進行了一定的揭批,但揭批地不透,前一時間小哥忙于修改別的文章,沒工夫搭理它,今次偶閑,就來評論一下。
當文化小國,學習委員一說,實際上就是千年老二心態,與韜光養晦的精神倒是一路貨,但政策計謀要隨時間地點等的變化隨機應變,哪能刻舟求劍,膠柱鼓瑟呢!今天的中國比二十年前強大了,而美國則變弱了,在中美矛盾成為世界主要矛盾的形勢下,要中國當學習委員,千年老二,是不折不扣的的投降主義,這不是讓中國不戰而敗讓美國坐穩老大之位嗎?這就是變中天要中國當學習委員,文化小國的實質。其實在這里用“學習”一詞就不爽,咋一上來就讓人覺得有某種不可言說的十分曖昧的東西在其中呢?
文化入世是易文的總結論,但它本身是矛盾的,因為既然說文化必須有異,沒有標準,又說沒有一個統一的像世界貿易組織那樣的世界文化組織去入,反過來又讓中國文化入世,按易中天自己引用馬未都而且加以解釋區分的概念,其實是文明入世,但直接說文明入世不是把老二心態全暴露了嗎?如此故意混淆文明和文化概念的目的不是就達不到了嗎?而文明入世按文中的解釋就是價值觀入世,所謂入世就是求同,沒有標準怎么辦呢?它沒有直接給出答案,我們學習狄仁杰推理一把:在當前敏感的時刻,你不明確搞清這些,就是默認它,否則你寫的文章不就是無用的廢話嗎?既然不是廢話,一定有立場,不表明立場就是竭力掩藏這個意圖,這不是心中有鬼是什么!于是,按當前國際上的潛規則,價值觀入世,就是入美國為首的那個世界吧!?在某些人看來,只有這樣才算補完資本主義的課程,即經濟要改革,政治也要改革,經濟要入世,政治也要入世,文明也要入世,只是換個不太刺激的說法就是“文化入世”者也!
再一個文化航母之說,其實不過也是個托詞,實際上中國需要的恰恰是真正的航母,讓中國挺直脊梁的軍事航母,不是神馬文化航母,聯系到易中天支持茅于軾的前科,茅于軾不支持中國建造軍事航母的建議看,這廝真是摟草打兔子,生造文化航母一詞,打著文化創新的旗號,一箭雙雕,連軍事航母的價值也否定了!?
所以這廝要么是個軟蛋,要么根本就沒有蛋,就是這樣的詭辯術,達至瞞過群眾雪亮的眼睛,瞞過孫大圣的火眼金睛的力度,仍是嫩了點,本來懶得理你的,但看你罵了全國人民不是人,又罵不說普通話的是狗,這一次變了個“文化”想入世,惹得小哥性起,三打白骨精,打回你原形,原是一堆白骨之白骨夫人啊!
說來咱兩還算是有緣,本人初出茅廬第一文就是罵你,是你說對茅于軾不敬的人就不是人,這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的做法,使小哥我罵你這個文化商人是《紅樓夢》里的卜筮仁,茅于軾是詹光,辛子陵是成日興,如果說你第一次罵人是放了個急躁“粗魯”屁,第二次批孔就是栽贓“顛倒”屁,這次“文化入世”就是個曲折“文明”屁,我呸!原以為上次茅于軾事件你落入水中已經淹死,誰知你淹而不死,上得岸來,連下兩口,若不把你徹底解決,下次不定你還要傷誰,于是灑家別說不用千百次的問,一問也問,就一棒掃過去,喝,再大吼三聲“去你媽的滾你媽的操你媽的”(注:三罵原創版權為大和尚所有,該處僅僅引用一下,不構成侵權,特此聲明。)嘿嘿,現原形吧你類!這一次揪住你的尾巴了,你休想再變,也休想跑掉!
對了,除此,還要來句戲文,就是這句“打倒漢奸”吧,你有一首羅里啰嗦的《千百次的問》,咱就一句,因為輸戲不輸過程兒嘛,而且手起棒落干脆利索,哈哈!(二注:現在還沒有這出戲,但如果易們繼續做下去,定會有的。)
至于你文章的行文結構和具體例子,不再一一評述,僅舉幾例說說我的疑惑。不知道為什么,也許是西方有這個長處吧,動不動就說愛呀愛的,可為什么不拿真善美來舉例子呢?還有自由啊,普世啊等等,為啥不說道說道私有制啊,階級斗爭啊,資本主義什么什么啊?這些都是讓人感覺不自在的地方,看似深藏不露,實則是中毒深矣,外表看來和愛一些,骨子里卻是一種恨,普世們就總是這樣地自相矛盾,所以文章看似環環相扣實則漏洞百出,看來品三國您很到家,但說文化你也許不夠格,最后一句話總結吧:易中天,百家講壇喊你回去品易經呢!畢竟行不親人親,五百年前是一家嘛!題目可以叫做“中天品易”,看你是背叛你的祖姓的內涵呢,還是背叛它的字面意思呢?這還真是個難題呢!且不管這,只說你若做這個節目,我敢斷言,即使你把易經品得忘了我(都是抄襲別人的唄),不僅不會有大的收視率,收獲的肯定是些臭雞蛋!這又是為什么呢?因為你的人品和立場跑偏了唄!
對了再給大家布置一道思考題(再注:此法為大和尚等先創,為避他日糾紛,特此聲明):
眾所周知,社會主義總是與公有制,計劃經濟,廉潔奉公,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等等相聯系,資本主義總是與私有制,市場經濟,股市高利貸剝削,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等等相關,我們為了補資本主義的課,改革開放以來,有許多磚家出了大力,他們有:
吳市場——吳敬璉:法治市場經濟的旗手,
厲股份——厲以寧:股份制的倡導者,
曹破產——曹思源:破產制的推動者,
成風投——成思危:中國風險投資之父,
張價格——張維迎:價格改革的首倡者。
此外還有楊承包、楊賣光、張產權 、劉改制等等,大家數數,這里也許僅僅缺少私有制和資本主義了,但一百里路半九十,這兩個也是最難的,因為前面那些都有說辭,這兩個好聽不好說啊!加上全國人民的大覺醒,的確是到了最后攻堅的階段!所以沒有非常之人辦不成這兩件事。于是“可愛的老頭”冒余屎不顧年高,出場了,其主張就是人都是自私的,說出來了可還是一半。當然我們也不求全責備了,就大方地送他個“茅私有”吧!易中天看到機會不多了,準備當易資主呢?還是當易普世呢?大家可思之。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