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什么是全民所有制?
社會主義公有制的屬性是什么?
究竟什么是生產資料全民所有制?國家所有就是全民所有嗎?國家所有難道不是官僚所有嗎?全民所有能否體現個人所有?體現個人所有就是私人所有嗎?社會主義公有制的屬性是什么?這些問題是建立社會主義公有制不能回避的問題,也是不能跨越的問題。
馬克思在『法蘭西內戰』中談到了個人所有。馬克思說,「他們(馬克思指的是為資本主義社會辯護的人)叫喊說,公社想消滅構成全部文明基礎的所有權!是的,諸位先生,公社曾想消滅那種將多數人的勞動變為少數人的財富的階級所有權。它曾想剝奪剝奪者。它曾想把現在主要用作奴役和剝削勞動的工具的生產資料、土地和資本變成自由集體勞動的工具,以實現個人所有權。」(馬恩全集17卷362頁)。
馬克思論述的「個人所有權」是什么意思?是私有制嗎?不是。馬克思明確說明了巴黎公社曾想消滅的正是「構成全部文明基礎的所有權」即資本主義私有制。馬克思的「個人所有權」體現在「自由集體勞動」中,「個人所有」的生產資料、土地和資本是「自由集體勞動的工具」,「個人所有」既是集體所有,集體所有也是「個人所有」。因為實現了「個人所有權」,工人的集體勞動成為了「自由」的集體勞動,這種自由是「消滅那種將多數人的勞動變為少數人的財富的階級所有權」而獲得了解放的自由。如果「個人所有權」回復到構成資本主義全部文明基礎的所有權,那么工人階級獲得的自由集體勞動的自由將會轉變為被奴役被剝削的自由。因此馬克思的「個人所有權」有別于生產資料私有權,「個人所有權」是解放人性的所有權,是工人階級全面發展充分實現自我存在價值的所有權。「個人所有權」離不開工人階級的集體勞動,工人只有在工人階級的集體勞動中才能實現自由,才能實現「個人所有權」。
社會主義公有制是個人所有和全民所有的對立統一體,個人所有和全民所有是矛盾的對立統一。全民所有體現個人所有,個人所有反映全民所有。離開全民所有的個人所有是私人所有,離開個人所有的全民所有是國家所有,是官僚所有。所以在個人所有與全民所有之間必然存在著社會主義公有制所固有的規定性,這一規定性也可以叫做規律性,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屬性。如果社會主義公有制自身所固有的屬性沒有顯現出來,沒有發揮出來,那么社會主義公有制就會失去個人所有和全民所有的對立統一,社會主義公有制將轉變為強者所有,即官僚所有,也就是表現在法定的國有。
社會主義公有制所固有的屬性有這樣一種功能,它能夠把個人所有和全民所有這樣矛盾的雙方聯系在一起,融合在一起,統一在一起,使得個人所有和全民所有構成矛盾的對立統一體,進而獲得強大的生命力,這個生命力賦予社會主義公有制產生巨大的推動力,推動社會生產力迅猛發展。
個人所有體現了社會主義的個體利益即個人利益,全民所有體現了社會主義的整體利益即全民利益。社會主義必須兼顧整體與個體利益,即必須兼顧全民與個人利益,社會主義方能體現社會主義價值。如果整體與個體,全民與個人的關系失衡,那必將導致修正主義的上臺,最終社會主義公有制必然變為資本主義私有制。
因此,讓社會主義公有制所固有的屬性顯現出來,并充分發揮其規律性,是為了建設社會主義公有制不斷探索不斷完善的重要內容。
毛主席為探索社會主義公有制的固有屬性做出了重要貢獻,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干部參加勞動,工人參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規章制度,工人群眾、領導干部和技術人員三結合。兩參一改三結合是鞍鋼憲法的核心內容,反映了社會主義公有制固有的規律性。鞍鋼憲法,使得自在的直覺的個人所有與自在的抽象的全民所有融合為自在自為的社會主義公有制,使得社會主義公有制煥發了自在自為的生命力。這一自在自為的生命力通過新中國前二十六年偉大的經濟建設成就得到了歷史證明。
兩參一改三結合,其核心理念就是工人作為勞動者個人參與企業生產管理。工人通過參與企業生產管理實現社會主義公有制的「個人所有權」,實現工人的主人翁價值。工人階級參與企業的生產管理,實現生產資料的「個人所有權」,監督企業利潤分配,其客觀結果就是防止抽象的全民所有異化為官僚所有即國家所有。
社會主義公有制即不是孤立的片面的自在的直覺的個人所有,也不是孤立的片面的自在的抽象的全民所有,社會主義公有制是全民與個人的統一,是整體與個體的統一。社會主義公有制即體現全民的利益,也體現個人的利益,即實現整體的理念,也尊重個體的存在價值。私有制打著個人利益的旗號損害全民的利益,國有制借整體的理念踐踏個體的存在價值,這種損人利已的所有制都不是社會主義公有制。
改革開放搞廠長經理負責制,實施承包經營責任制,是對于社會主義公有制的片面化形而上學化。廠長經理負責制是否定兩參一改三結合的必然結果,其實質是割裂了全民與個人的關系。在廠長經理負責制下,廠長經理一言九鼎,廠長經理決定工人階級的個人利益,工人階級失去了企業管理參與權,工人階級的「個人所有權」被廠長經理所有權取代,其實質是官僚所有取代全民所有。廠長經理負責制瓦解了個人所有與全民所有的對立統一體,社會主義公有制事實上只留下了法理上的全民所有制空殼。
承包經營責任制割裂了整體與局部的關系,割裂了局部與個體關系。承包經營責任制「利」字掛帥,以利益調節整體與局部的關系,以利益調節局部與個體的關系。其本質是以私心調節整體與局部的關系,以私心調節局部與個體的關系。這就決定了承包經營責任制是以私人利益為核心的生產關系,使社會主義公有制的公有價值受到極大傷害。
實現工人階級「個人所有權」的兩參一改三結合,融合全民與個人的關系,整合整體與局部、局部與個體的關系,它絕不以利益為內容,更不以私利為準則,它是以主人翁的積極參與精神調動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通過發展全民利益帶動個人利益,個人利益與全民利益緊緊融合在一起,實現社會主義公有制的公有價值。
個人利益和私人利益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社會主義公有制并不否認個人利益,個人利益是對于個人存在價值的尊重。對于個人存在價值的尊重是以全民理念為前提為條件的,尊重個人的存在價值不在于追求個人利益,而在于防止全民理念異化為國家理念,異化為官僚利益。保證全民理念不被異化,也就是尊重個人利益,保障「個人所有權」,實現個人的存在價值。不尊重個人的存在價值,全民理念就會落空,全民理念最終要體現在個人存在價值的實現。
私人利益是以自由主義價值觀為前提的私有觀念,以私人利益為核心的經濟體制改革,必然從承包制走向改制,從改制走向私有化。以私人利益為核心的經濟體制改革無情踐踏馬克思的工人階級「個人所有權」,肆意肢解個人所有權與全民所有權對立統一的關系,最終社會主義公有制遭到徹底否定,資本主義私有制全面占領各個經濟領域,整個社會進入弱肉強食的叢林世界。
資本主義私有制割裂整體與個體的辯證關系,否認全民利益與個人利益的辯證統一。資本主義私有制是孤立的片面的形而上學的生產關系,這種形而上學的生產關系是對于社會分工協作的否定,是對于整體與局部、局部與個體協調發展的社會化大生產的否定,從而導致了私有制與社會化大生產不可調和的對立沖突。
全民所有權與個人所有權是公有制矛盾對立的兩個方面,鞍鋼憲法是全民所有權與個人所有權內在關系的反映。個人所有權要想實現個人存在的價值,只有過渡到全民所有權,通過過渡到全民所有權實現全民理念,而這種過渡的本質即是鞍鋼憲法。全民所有權要想實現全民理念,只有過渡到個人所有權,通過過渡到個人所有權實現個人的存在價值,而這種過渡的本質依然是鞍鋼憲法。鞍鋼憲法是全民所有權與個人所有權固有關系的反映,全民所有權與個人所有權以鞍鋼憲法為中介,通過鞍鋼憲法升華到社會主義公有制。離開鞍鋼憲法談社會主義公有制,是對于全民所有權與個人所有權的否定,也就是對于社會主義公有制的否定。鞍鋼憲法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的本質,鞍鋼憲法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的根本屬性。
只有社會主義公有制才能兼顧整體與局部、局部與個體的辯證關系。只有社會主義公有制才能實現全民理念與個人存在價值。只有社會主義公有制才能推動社會化大生產有序健康地成長壯大。
萬里雪飄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wanlixuepiao123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