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情,能否看穿一個世界
—尋找司馬南
十二年心中的疑惑,
十二年人中的寂寞。
冷眼看世界,
無語問青天,
一段情,
究竟能否看穿一個世界?
引言:
2000年,千年世紀之交的那一年,當時的我還在一個貧困偏僻的小鄉鎮上班,那一年我經歷了一段匪夷所思的情感歷程,其中諸多怪現象讓我至今仍迷惑不解。之前的我也算得上是一個比較純粹的馬克思主義無神論者,而之后的我世界觀、歷史觀、人生觀都被徹底顛覆,貌似有種佛家所說的頓悟的感覺。如今一晃眼十二年過去了,只感覺世界變得越來越亂,善良的人們看不到多少希望,而邪惡的人卻越來越囂張,孤獨善良的我唯有希望曾經偶遇的TA能再次走進我的心房……
總論:
世界的最本質特征是陰陽,陰陽是相互運動變化的,物極必反。陰陽相互運動變化的軌跡是圓形的,世界從一分為二開始,又從合二為一結束。神按照陰陽的法則創造了人,并創造了人類社會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神對人意識的操控就好比人對智能機器人的程序操控,歷史不過一場戲,整個人類歷史就是一幕正在放映的長篇歷史劇,邪不壓正、人定勝天是這部劇的最大主題,是人類社會前進的根本動力,是因果報應對人類社會整個發展歷史進程的終極反映。人是既善又惡的陰陽統一體,人性道德進化的最高目標就是將惡禁錮于內,而將善放縱于外,由此達到人性善與惡的陰陽平衡。東方和西方的關系是人類社會發展進程中的一個主要關系,是左手和右手的關系,相似又不同,根據人類社會歷史發展重心的轉移我們可以將整個人類社會發展歷史分為三個階段,毛澤東等先驅是開啟人類社會進入第三階段的關鍵人物。21世紀是人類社會歷史的最后一個世紀,是合二為一的世紀,是真正的末世紀。世界末日是人類社會一切陰陽矛盾沖突化解之后的產物,是大地母親十月懷胎功德圓滿分娩時的陣痛,是成年少女的初夜,雖然有點痛,但是快樂幸福的,雖然有點恐懼,但又是令人無比期待的。人和人是平等的,人和神更是平等的,真神不在廟中,真神在你心中。
第一章:世界的最本質特征是陰陽
世界的最本質特征是陰陽。《周易·系辭》中說:“一陰一陽謂之道”, 認為事物都有陰陽兩個方面、兩種力量,相反相成,相互推移,不可偏廢,構成事物的本性及其運動的法則。無論自然、人事,都表現此道。“陰陽代表兩個相對的事物或一個事物兩個對立面,就我們太陽系來說,有太陽有月亮,有白天有黑夜,有春秋有冬夏,有男有女,有高山有平地,有小溪有江河,有海有洋;有大有小,有多有少,有里有外,有高有低,有頭有尾,有根有稍,有善有惡,有甜有苦,有享有受,有付出有得到,。。。。。。,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無不存在對立的兩面,用數學上的求證法則來說,既然世界上我們所看得到的一切事物都存在“陰陽”法則,那么這個法則也應存在于我們所看不到的事物當中,比如有物質就應該有反物質,人有肉體就應該有靈魂,有我們陽間也應該有陰間,有我們凡界也就應該有仙界,也應該有天堂和地獄”(引自中華網網友“為信仰奮斗”貼文)。神就是按照陰陽的法則創造了人和世界,從人類自身來看,生殖器是人的根本,這個根本從陰陽上來看它的特征就是一陽二陰,人類又生活在一個看得見的世界,而在這個世界之外還有兩個看不見的世界:天堂和地獄,所以可以說整個宇宙從陰陽上講它的特征也是一陽二陰,天人是合一的。人類生殖器的陰陽特征正是天根的陰陽特征在人根上的反映。我們生存在一個有形的世界,而這個有形世界是從另一個無形的世界里派生出來的,這就叫做“無中生有”。
世界的最本質特征是陰陽。世界從一分為二開始,又從合二為一結束。我們生存在一個一分為二的世界,唯物論和唯心論,有神論和無神論,東方和西方,都是一分為二出來的兩個陰陽相對立的個體,他們源于一處,只有再重新合二為一才是一個完整的世界,比如唯物和唯心,只有合二為一才能更完美地解釋我們的世界,比如說規律,規律是神創造的,但規律又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識為轉移的客觀存在;比如說,眼見皆是相,眼不見皆存在,見與不見,是相也是存在;比如說夢,唯物論認為,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唯心則認為夢是未來的某種反映,為什么我們不可以合二為一,有些夢是日有所思的結果,也有些夢就是未來的某種反映呢。唯物和唯心并非一定是完全對立的兩個個體。可惜我們更多的時候是強調要一分為二地去看問題,卻很少強調要合二為一地去看世界。
第二章:陰陽的圓運動
世界的最本質特征是陰陽,陰陽是相互運動變化的,陰陽相互運動變化的軌跡是圓形的。物極必反是陰陽做圓形運動的原始動力。陰陽的圓運動是指事物從某一點出發,沿一個方向在時間的作用下最終又回到其原始起點的過程。從時間上看,年、月、日就是典型的圓運動,日月輪回,春夏秋冬。從空間上看,月亮圍著地球轉,地球圍著太陽轉,太陽又圍著銀河系轉,周而復始,無一不是在做一個又一個圓運動。再比如從中醫上看,人體氣機的升降、十二經脈的循環流注等等。陰陽的圓運動有兩個主要特征:從外在形式上看,陰陽圓運動起點和終點的狀態是相同的,但從本質上看,陰陽圓運動起點和終點性質和內涵又是不同的,終點和起點又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事物,比如說生與死,一無所有的來,最終也一無所有的去,但一個是生命的開始,一個是生命的結束。接下來我們將重點考察一下整個人類歷史當中的有關陰陽圓運動過程,當然這需要我們結合已經發生的和即將發生的歷史也即未來趨勢進行綜合分析觀察。首先從社會經濟基礎上看,人類社會從原始社會時期的公有制開始,再到奴隸制社會、封建社會和資本主義社會的私有制,最后發展到社會主義社會甚或未來的共產主義社會的公有制經濟基礎。這就是一個從公到私,又從私到公的陰陽圓運動過程。所以如今資本主義私有制已經出現嚴重危機,人類社會最終回歸到以公有制為經濟基礎是天道,而國內那些大肆鼓吹私有化的偽磚家是在逆天行事,要再執迷不悟,遲早要遭報應。第二,從人類文明進化過程來看,在原始社會,人類文明尚未開化,過著茹毛飲血的生活方式,全身赤裸,衣不蔽體。后來逐漸有了羞恥心,人類才開始縫制衣服即擋寒又遮羞,衣服越穿越多,露得越來越少,再后來隨著人類審美觀念的提升,逐漸認識到人體自身就是一個完美藝術品,于是衣服又穿得越來越少,露得越來越多,可以預想到不遠的將來,隨著人類道德水平和審美觀念的進一步提升,人類有可能又回到原始社會那種全身赤裸、衣不蔽體的生活狀態下去。人類社會將真正認識到“裸奔也是一種美”,這就是一個從無到有,又從有回到無的陰陽圓運動過程。第三,從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重心來看,最初很長一段時間這個重心在東方,后來東方逐漸衰落,西方國家開始崛起,一直到我們如今所處的時代,西方國家有由盛轉衰的趨勢,而以中國、印度為首的東方世界有重新崛起的趨勢。這就是一個從東到西,又從西回到東的陰陽圓運動過程。關于這一點我們將在后面做進一步的詳細論述。所以說,世界是圓的,歷史也是圓的,一切的終點就是它的起點。
第三章:人性的善與惡
神按照陰陽的法則創造了人,也創造了人性的善與惡,人是即善又惡的陰陽統一體。完全善或完全惡的人是不存在的。人性道德進化的最高目標只是不斷通過以善制惡,而將惡禁錮于內,將善放縱于外,由此達到人性善與惡的陰陽內外平衡,從人性上講,這樣的人才算得上是一個正常的人,就算得上是一個高尚的人,就像中醫上所說的平人。也可以換句話這么說,作為一個正常人,在各種內外部環境的作用下人的意識中會產生一些邪惡的想法,這是非常正常的,有時不產生的話反而可以說是不正常的。比如我們在大街上看見一個長得非常漂亮性感的美女,會忍不住多看幾眼,意識中會產生一些想入非非的念頭,甚至會起生理反應。這是很正常的,要是你身邊有朋友說沒感覺,你反而會覺得他象個偽君子,假正經,是華山岳不群,要不就是生理有問題。所以光在頭腦中想想是沒什么罪過的,只要你自身的行為不要被這些邪惡的想法所挾持而去傷害人,這就談不上有什么罪過。不是有句話這么說么:“長得象恐龍不是你的錯,但你跑出來嚇人就是你不對了。”
第四章:神,人,機器人
神按照陰陽的法則創造了人,并創造了人類社會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神對人意識的操控就好比人對智能機器人的程序操控。也就是說人的意識是受神所控制的,只是在人自身對此并無感覺的情況下發生的。神對人意識的操控我們可以分為神控和人控兩種模式,人控是指人的意識由人自主控制的狀態,神控則是指由神直接控制人的意識活動從而完成特定任務的控制狀態,好比汽車有自動擋和手動擋,無人駕駛和有人駕駛模式的切換。好比天宮一號可以自主飛行,當需要完成和神舟飛船對接任務時就得由飛控中心進行精確控制。我們人類存在于一個三維的空間,利用1和0可以虛擬出一個二維的電腦模擬世界,甚至連我們自身并不存在的東西我們也可以在二維電腦世界里虛擬一個出來,那有沒有可能在我們人類自身的后面也同樣有個更高智慧的生物在一個更高維度的空間,利用陰陽法則虛擬出我們人類生存的這個三維世界呢?只是我們人類自身感覺不到而已,但看不到感覺不到并不代表不存在。也許當我們手拿遙控器遙控電視的時候,同樣地有人在你背后手拿遙控器遙控著我們的意識。
第五章:歷史不過一場戲
神按照陰陽的法則創造了人,也創造了人性的善與惡,也創造了人類歷史。人類歷史就是一幕正在放映的長篇歷史劇。我們每個人一出生,來到這個人類世界,就注定了我們將要演繹一個屬于我們自己的角色,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命,只是不知我們將要演繹的是一個善的角色,還是一個惡的角色;是一個明星角色,還是一個普普通通的群眾演員的角色。我們都是這部劇中的一個演員而已,可悲的是許多人只知道看別人演戲,不知道自己又在演戲給別人看,不知道人在做,天在看,我們是觀眾,我們又是演員。
那么我們所要演繹的又是怎樣一部劇呢?首先這是一部正在放映中的劇,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它不是一部還在拍攝之中沒殺青的劇,也就是說這部劇是已經制作好了拷貝,結局已定的,那就是邪不壓正,人定勝天。從這個意義上說,人類歷史這部劇總體上來講是個喜劇,只是其中包括一些悲劇的角色和劇情片段,而且整體上是一個從悲不斷走向喜的過程。所以邪不壓是這部劇的最大主題,是人類社會前進的根本動力,是因果報應對人類社會整個發展歷史過程的終極反映。試想假如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日本法西斯或德國納粹第一個研制出并首先使用核武器,那人類社會又將走向怎樣一個結局?當然歷史沒有假如,那我們如今形成的局面是偶然還是必然?其次,人類歷史這部劇中包含哪些主要劇情矛盾呢?我想主要包含以下三個方面的主要矛盾:人與自然的矛盾、人與人的矛盾、人與天(或說人與神)的矛盾。人類自誕生以來,就一直面臨改造自然、改造社會的雙重任務。改造自然靠的是科技,改造社會靠的是道德和法制。當人類自身的科技和道德法制水平已經提升到足以解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矛盾的時候,那時人類社會的主要矛盾將轉換為人與天,人與神的矛盾,表現形式也從之前的人禍多于天災轉變為天災多于人禍,甚至只有天災沒有人禍,人類社會由此開始進入末世,而人定勝天的大結局也注定了我們人類不會面臨遠古時代恐龍那般的大滅絕。
有人會問,既然有上帝有神存在,那為什么他總是躲在人類背后不現身呢?為什么世上還總有惡人做惡沒受到制止呢?為什么他不去拯救伊拉克受難的民眾呢?如果你能夠明白歷史就是一場戲,這些問題就都容易明白過來。因為所謂的上帝也好,神也好,主要身份就是一個看戲者,他是這部劇的總導演、總策劃、總制片人。他也在劇中現身參演了一些角色,但他不是這部劇的主角。既然是戲,戲中自然會有惡人做惡,有善人會受到傷害,否則世人要都明顯知道有神靈的存在,還有誰會去作惡,滿世界是善人,這戲又有啥看頭?他要把這戲搞得越精彩越好,哪怕是世人作踐他也無所謂。但總的來說他還是遵循了邪不壓正的原則。所以,對于所謂的上帝和神,我更樂意用金庸《射雕英雄傳》中的“老頑童”來稱呼他。他武功高強,會雙手互搏術,他喜善厭惡,還特別喜歡捉弄人,喜歡做些讓人意料不到的事。
第六章:東方和西方,中國和美國
東方和西方的關系是人類社會發展進程中的一個主要關系,是左手和右手的關系,相似又不同,他們是人類世界一分為二之后的兩個個體,只有再合二為一成為一個整體,就像人的左手和右手,只有彼此相互協作才能創造出一個完美的世界。中國和美國分別是東方和西方的兩個典型代表國家,而東方和西方這種相似又不同的關系特征又集中地體現在中國和美國這兩個國家的陰陽對立特征上,比如,從地理上看,中美兩國位于差不多同樣的緯度范圍,國土面積差不多一般大,但一個在東半球,一個在西半球,一個在太平洋西海岸,一個在太平洋東海岸,隔海相望。中國各省區大都是不規則圖形,而美國各州以規則圖形為多。中國兩條母河長江和黃河從西流到東,美國母河密西西比河從北流向南。從歷史上看,中國上下五千年,歷史久遠,從原始社會一直發展到社會主義社會,中間唯獨沒有經歷過純粹的資本主義社會階段,而美國建國歷史比較短,才兩三百年時間,他只經歷過資本主義社會一個階段,跟中國恰好有點相反,兩者合二為一就是一個完整的社會歷史形態。中國的社會經濟歷史發展過程是從北往南,從黃河流域到長江流域,而美國則是從東往西,從大西洋沿岸起越過阿巴拉契亞山脈往西一直到太平洋沿岸。中國一直是中華民族幾千年延續下來的原住民,而美國則是歐洲人到達北美洲后取代了土著的印第安人后建立起來的國家。從社會人文風俗上看,中國人姓在前名在后,美國人則名在前姓在后。中國人以前見面時行拱手禮,而美國為代表的西方人見面行握手禮。還比如說陰歷和陽歷,中醫和西醫,象形文字和字母文字,武術和拳擊,意象思維和邏輯思維,民樂和西洋樂,中國畫和西洋畫,這看上去無一不象是一分為二出來的兩個個體。比如我們再來看下面一段網文對中美之間文化差異的描述:“文化主要包括語言及非語言行為、風俗習慣、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四個方面,它們對中美跨文化商務談判的影響很大。 1.語言和非語言行為差異。中國自古講究禮儀,言語當中多是體現自謙和敬人。在聽到別人贊揚時,中國人一般表示用謙詞來表示謙虛。中國人在交談中必須使用稱謂,以示對對方的尊敬。美國人講究平等,在美國晚輩可以直呼長輩和上司的名字。對于別人的贊揚,美國人則會表示感謝,接受贊揚。非語言行為上的差異很大,僅列舉以下兩例就可見一斑:(1)目不轉睛地看。中國人以此表示好奇或驚訝,美國人認為這是不禮貌、使人發窘的行為。(2)把手伸向被叫人,手心向上,握拳用食指前后擺動。中國人對此反感,美國人以此表示叫別人過來。 2.風俗習慣差異。風俗習慣主要包括一些社交活動。中國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愛面子,非常在意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形象,怕被人笑話、議論和誤解。美國人則比較實際,不會太在意別人的看法。美國人在與人交往時不會詢問對方的年齡、收入、婚姻等方面,他們認為侵犯了他人的隱私權;而在中國卻經常詢問這些內容。美國人喜歡直率地表達自己的觀點,中國人則以一種委婉的方式來表達意思。美國人一旦被問及某事,一般必須給予一個比較明確的答復。而中國人提倡“沉默是金”。在美國常見到長輩與晚輩見面時相互拍肩膀、親吻的情形,而在中國幾乎很少見到這樣的場景。美國人非常守時,而中國人往往可以理解有原因的遲到。在許多生活習慣上中美之間的差異還是非常明顯的。 3.思維方式差異。中美思維差異主要體現在整體思維和個體思維的對立上。中國文化側重整體思維,整體思維就是按照整體的觀點來觀察和思考世間萬物,分析問題總是從事物的總體出發,注重思考整體事物整體功能、復雜關系和運行過程,而不注重事物的內部結構。美國人側重個體思維方式,它把復雜的事物分解成簡單的要素,逐個地進行研究。 4.價值觀差異。中美價值觀的差異主要體現在集體主義和個人主義的對立上。中國人的核心價值觀念是集體主義,它認為和諧的人際關系是社會的基礎。因此中國人以和為貴,并非常重視特定集體的利益或價值。美國文化價值觀的核心是個人主義,即以個人為本位的人生哲學。其主要內容是相信個人價值,高度重視個人自由,強調個人的自我支配、自我控制、自我發展。”中美之間以及東西方之間這種陰陽對立的關系特征還表現在諸多方面,這里就點到為止,不再一一列舉出來了。
接下來我們有必要對中美之間以及東西方之間的這種關系特征做更通俗一點的解釋。在金庸所著的經典武俠小說《射雕英雄傳》中,老頑童周伯通被黃藥師困在桃花島十五年,百無聊賴中創出雙手互搏術。常言道:“心無二用。”又道:“左手畫方,右手畫圓,則不能成規矩。”這雙手互搏之術卻正是要人心為二用,一神守內,一神游外,雙手使不同武功招數。臨敵之時,將這套功夫使出來,分進合擊,那便等于以二對一(見金庸《射雕英雄傳》)。而創造了我們人類的神又何嘗不是一個“老頑童”,閑來寂寞,于是左手畫東方,右手畫西方,左手學會了九陰真經上卷武功,右手學會了九陰真經下卷武功,然后玩左右手雙手互搏的游戲。又好比說這個“老頑童”是一個獨孤求敗的棋壇高手,閑來寂寞,于是他自己和自己下棋,左手執黑右手執白,而我們世人只不過是他手中的一個黑子或白子而已。又或說這個“老頑童”還是一派武林宗師,他從眾弟子中挑了兩個資質好悟性高的徒弟,分別傳授給一套完全相反的武功秘籍,待他們學好后再讓他們在一起互相比試切磋切磋。
東方和西方的關系是人類社會發展進程中的一個主要關系,東西方之間的這種陰陽對立關系也帶有明顯的圓運動特征。中國有句古話說得好,東方不亮西方亮。我們結合已經發生的和即將發生的歷史也即未來趨勢進行綜合分析觀察可以發現,從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重心來看,最初很長一段時間這個重心在以中國為代表的東方,我們姑且把這一時段稱為“東方亮西方不亮”時期。后來東方逐漸衰落,西方國家開始崛起,我們把這一時段稱為“東方不亮西方亮”時期。一直到我們如今所處的時代,西方國家有由盛轉衰的趨勢,而以中國、印度等為代表的東方世界有重新崛起的趨勢。這就是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第三個階段“東方重新亮起來”或說“東西方同時亮”時期。如果我們打開一張世界地圖的話會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地圖上的中國就象是一只公雞,站在太平洋的西海岸邊上,正對著東方,海面上正冉冉升起一個太陽(日本),這是不是有一種很強烈的象征意義呢?一幅金雞報曉圖也許想告訴世人,東方的天就快亮了!所以說這就是一個從東到西,又從西回到東的陰陽圓運動過程,這個過程也充分體現了物極必反的陰陽運動法則,而且如果再深入一點觀察的話,我們發現在西方崛起的過程中,東方所起的作用主要是以中國四大發明為代表的先進科技傳入,而在東方重新復興的過程中,西方所起的作用主要是以自由民主思想、馬克思主義等為代表的先進文化的傳入。
根據人類社會歷史發展重心三個階段的劃分,無疑毛澤東等先驅是開啟人類社會進入第三階段的關鍵人物,這也讓人很懷疑唐山大地震就是神對毛周朱黨政軍三巨頭同一年逝世的天人感應,因為神將中國視為神之長子,所以只有他才具有達則兼濟天下的大哥般的包容胸懷,只有他復興起來,這個世界才有走向天下大同的可能。他年紀最長,榮耀過,也苦難過,這些只不過是一雙嚴父慈母對長子的磨練以使他能早日幫父母承擔一些家庭負擔。正應了一句話“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
第七章:末世的真相
歷史不過是一場戲,是一部正在放映的長篇歷史劇。當劇中的主要矛盾解決后,該笑的笑,該哭的哭,該團圓的團圓了,該分離的分離了,戲也就演完了,該說再見了,該告訴觀眾幕后人員是哪些人了,演員們也要領片酬回家吃飯了。而且最后一集往往被稱為是大結局,大結局往往是一部劇的最高潮,最精彩,而且每個角色的命運在大結局一般都會得到最終的確定。人類歷史也就是這樣一部劇,我們生存在一個陰陽的世界里,有陰陽就意味著有對立,有沖突,有矛盾,當人類社會的三大主要矛盾都被解決了,人和自然和諧了,人和社會和諧了,人和天也和諧了,世界就沒有矛盾了,世界合二為一了,陰陽也就要合二為一了,那就是世界末日了。所以胡說的“和諧世界”是不存在的,因為當世界和諧了,可悲的是人也沒了,那人又去哪了呢,善人去了他該去的地方,天堂,面臨永生,惡人也去了他該去的地方,地獄,面臨靈魂的終極死亡。所以說世界末日到來的前提條件是世界上已經沒有矛盾了。我們當前的社會中流傳著許多關于末日的預言,其中以2012年12月21日是末日的說法最為流行。從戲說歷史的角度來看,這種說法很顯然是不成立的,因為這一天離我們現在已經很近很近了,在這么短的時間內人類不可能一下解決了所有的矛盾和問題。既然是這樣,如果這一天真是末日的話,整個人類歷史這場戲不是顯得太不完美了嗎,難道那個武功高強的“老頑童”就給人類歷史這場戲安排了一個這么遺憾的大結局嗎?應該不會吧。所以我覺得那種認為2012年12月21日是人類世界末日的說法是不可取的,但又并非完全沒有一點關系,因為這個日期看上去多少是有點與眾不同,如果我們將2012年12月21日換種說法,換成第21世紀第12年第12月第21日,在這個說法里面它只有兩個正相反的數21和12,而且是從21世紀開始,最后又結束于21日,這種說法里面包含了一個很明顯的陰陽圓運動過程,也就是說這個表達式蘊含了陰陽太極圖的信息在里面,而數字12表示一分為二的意思,數字21表示合二為一的意思。所以我更寧愿相信2012年12月21日是末世開始的日子,是人類歷史這部劇最后一集大結局開始的時間點,也許21世紀就是人類社會歷史的最后一個世紀,是合二為一的世紀,是真正的末世紀。也許有人會說關于世界末日的傳言從上世紀開始就有過好多次了,但每一次都證明是虛驚一場,對此我只想說我們大都聽過“狼來了”的故事,也許這一次“狼”真的來了。
21世紀是人類社會歷史的最后一個世紀,是人類歷史的末世紀,大結局的世紀,那么在這個大結局里人類又將經歷怎樣的局面呢?我想在這個大結局階段主要由兩個階段構成:初期的大混亂、大革命、大審判,主要解決人與自然和人與社會的矛盾,后期的大對抗,主要解決人與天的矛盾。大混亂是指末世初期,天下經歷一次大亂,世界經濟嚴重下滑,世界政治也混亂不堪,天災人禍頻發。第三次世界大戰不可避免。大革命是指在這場大混亂中同時蘊藏著一場解決人類根本問題的思想上的革命,自根上而起的革命,從人的角度講,是關乎性的大革命,從天的角度講,是要徹底解決人類起源的問題,徹底解決有神還是無神的問題。大審判是指在大革命的過程中,神靈將再次降臨,只不過神靈是現身于無形,我們看也看不見,摸也摸不著,但我們卻能夠逐漸地感覺到他就在你身邊,無時無刻,這也是另一種意義上的“無中生有”。那他為什么要現身于無形呢,一是因為他要遵循陰陽圓運動的規律,在創世紀的時候,他于有形之身出現,人類祖先看得見也摸得著,后來他消失于無形,到了末世紀,他再次降臨,現身于無形,這就是一個他從來到去,又從去到來的陰陽圓運動過程。從另一方面講,他就是個“老頑童”,現身于無形,無非是同世人開個大玩笑,捉弄人而已,如果你為善,那這是個善意的玩笑,如果你為惡,這就是個惡意的玩笑。總之到最后,善和惡都將感覺到他的存在,只是到這時惡人作惡太多太過,已經沒有可饒恕的余地,他們的命運只能是面臨靈魂的終極死亡。而善人將進入一個大亂之后的大治時代,也是一個人神大對抗時代,總之是一個全新的人類時代。在這個時代,人與自然,人與社會是和諧的,社會無為而治,人人為我,我為人人。人與人之間的真情感天動地。在這個時代,人與天的矛盾是主要的,人類生存面臨的主要挑戰是天災,大地震,火山爆發,大海嘯諸如此類等等。這是個人神大對抗的時代,人靈魂已經不死,死的只有肉身,所以這更像是一場人與神之間玩的末日大沖關的恐怖游戲,更像是一場人與神之間的一場軍事大演習。而且在這場人與神的大對抗中人定勝天,在天地合二為一之際成功實現勝利大逃亡。這才算一個完美的人類歷史的大結局。末世人也許會感嘆,與天斗,果真其樂無窮。
“康德在他的《論永久和平》一文中說,世界最終會以下列兩種途徑之一實現永久和平:通過人類的大徹大悟或通過巨大的沖突和災難,其巨大程度已經讓人類再無其他選擇。基辛格博士在他2011年面世的新著《ON CHINA》中意味深長地引用了這句話。現在看來,人類在全球化時代的不自覺正把自己推向康德所預言的第二種途徑。”(引自http://business.sohu.com/20120120/n332737735.shtml世界陷入大亂局的11個征兆 中國應該如何應對?),看來康德老先生的話如果把“或”字改為“和”字就比較完美了,因為這樣才符合陰陽之道,不是嗎?
21世紀將是人類社會歷史的最后一個世紀,真正的末世紀,是合二為一的世紀,唯物與唯心的合二為一,有神論與無神論的合二為一,東方與西方的合二為一,天與地的合二為一,陰與陽的合二為一。世界末日是人類社會一切陰陽矛盾沖突化解之后的產物,是大地母親十月懷胎功德圓滿分娩時的陣痛,是成年少女的初夜,雖然有點痛,但是快樂幸福的,雖然有點恐懼,但又是令人無比期待的。
第八章:人生何處無陰陽(暫略)
第九章:以平等的心態面對神靈(暫略)
第十章:天堂之路怎么走:從佛的入世說起(暫略)
結束語:(暫略)
附:對汶川大地震的簡單解讀
2008年5月12日 14時28分04秒,四川汶川、北川,8級強震猝然襲來,大地顫抖,山河移位,滿目瘡痍,生離死別……西南處,國有殤。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破壞性最強、波及范圍最大的一次地震。就在全國人民為此感到無比悲痛的時候,著名學者朱學勤在《南方都市報》所發起的“天佑吾民”的地震感言中評論這次四川大地震道:“這就是天譴嗎?死難者并非作孽者。這不是天譴,為什么又要在佛誕日將大地震裂?。。。。 ”。之后朱也因“天譴論”一說廣受民眾批評。其實依本人看,汶川大地震確實是天人感應的結果,只是談不上報應。“天譴”一詞對了一半也錯了一半,對了個“天”字,錯了個“譴”字。其實朱只看到了 5月12日 是母親節、護士節和佛誕日三節合一,卻沒看到另一層面的東西,那就是陰陽。講透點就是汶川大地震確實是因人因事而起,是因北京奧運會而起,汶川大地震和北京奧運會形成鮮明的一組陰陽對立關系,從時間上看,一個在上半年,一個在下半年,說地再具體點,一個是在下半年第二個月8月,一個是在上半年倒數第二個月5月,從地域空間上看,北京偏東偏北,汶川偏西偏南,北京到汶川兩點構成的一條直線差不多把整個中國一分為二,如果勉強調侃一句的話,“5·12”聽起來就象是“我·一分為二”的意思。一個是好事,一個是壞事,一個是人為,一個是天為,而且汶川大地震在北京奧運會之前發生,并不是在其后發生,這也基本上符合中國人的思維習慣,中國人喜歡苦盡甘來,不喜歡樂極生悲,喜歡壞事在好事前,喜歡先辦壞事再辦好事,喜歡先聽壞消息再聽好消息。那為什么又說“譴”字是錯的呢?因為汶川大地震談不上是什么報應。他只是想告訴世人陰陽的道理。而且他將中國視為神之長子而加以磨練,所以他并沒有打算傷及中國再次崛起復興的元氣,他選擇了一個相對適宜的時間和地方,沒有選擇中國經濟的核心地帶,沒有影響北京奧運會的正常舉辦,一切還都在中國人民能力掌控之內。2008年全體中國人的凝聚力也正是在經歷了汶川大地震和北京奧運會一悲一喜兩件大事后到達了一個頂峰。至于在震中遇難的逝者,我們也不用過度傷悲,如果他們生前為善,身后自有一個善的去處,善的安排,如果生前為惡,自然也會有個惡的去處,惡的安排。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