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帥府軼事】第六回 劉大帥關機扮鴕鳥 萱夫人舉杯賀自由
反對自由主義
一夜難消萬古愁,劉郎無意守荊州。庭萱淪作應召女,電話疑為核彈頭。
不許新娘鬧革命,還說鐵漢忌溫柔。舉杯涕淚呼同志,但賀從今得自由。
作者:蔡愉 時間: 2012-02-03
注釋:
1、“劉郎守荊州”典故,詳見【帥府軼事】第三回《抗議書》。
2、“新娘鬧革命”典故,詳見【帥府軼事】第五回《繼續革命》。
人物:
1、庭萱,愛好詩詞文學、主張復興墨家學說、道家文化、佛教哲學等中華國學經典,倡導獨立思考社會問題的無黨派民主人士。
2、劉大帥,左派人士,各派別社會革命理論研究者、堅定的共產主義理論信仰者,劇中身份為女主人公庭萱的新婚丈夫。
背景:
公元二零一零二年二月二日,劉大帥QQ留言:手機沒有電了,敬請諒解,我喝酒去了啊!今晚還二哥家住。
萱夫人心中郁悶不已,炒幾味小菜,喝半杯老酒,捱至三更,方始沉沉睡去。清晨醒來,見短信曰:吾于某地候車,夫人勿要掛念,切切。
萱夫人怒道:哼,再不想了!什么電話沒電,你分明故意地不充,昨兒早上聽到你哥哥叫你充電,你不充不就是怕我打擾你嘛!何須如此呢?既然這么喜歡自由,如數奉還便是!想起我了就電話短信,不耐煩了就關機躲避,是何態度?一會兒不用這號碼了,我不是應召女郎,我也很愛自由。好啦,為咱們彼此向著同一個目標努力,干杯!
大帥回信打了個哈哈,試圖蒙混過關,最后還故意作個鬼臉:熊樣的,竟敢造反?哼!
萱夫人得此調戲,又念及實乃初犯,心下便有些軟了:說實話,你電話開著我也不一定無緣無故就打,要真有事你可以提前同我說一聲啊,何況我先前一再強調說我的短信不是一定要求你都回。但是電話為對方而開機,算是一種精神上的安慰和心理上的安全感吧!哪怕是一天寥寥數語的廢話、哪怕是幾個字的關懷,讓人感覺到彼此的存在足矣。你說過佛祖讓我們相愛是為了解脫彼此的孤寂,難道這么簡單的要求都難以辦到?
或許在你看來這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可什么是大事呢?尋常女子們所看重的大事,我不一定會在意;我在意的,只是一個人內心的真誠。平心而論,我真是一個很難以相處的人么?
我懂得,兩個陌生的人要真正在一起開創新的生活,必然會產生這樣那樣的矛盾,必定會經歷一個不太和諧安定的磨合時期,這方面我們都應有心理準備。所以,我現在正式向你表達我的不滿和訴求,和工人罷工抗議的性質一樣,你可以選擇妥協或頑抗,但你的決定將影響我對愛情的積極性。至于說換號,那不過是氣話罷了,可理解為一種不輕易實施、但也絕不放棄的暴力恐嚇。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為了愛情,讓我們彼此慢慢磨合吧!但磨合的基礎必定是真誠,這一點,還請大帥牢記。
大帥一見就樂了:小樣兒,思維還挺復雜呀!不過話說回來,你說的也有道理,但要記住,遵循客觀真理和我們共勉的誓言,這就足夠了,是吧?
聰明的萱夫人立刻識破了其中暗藏的陷阱,于是毫不客氣地回敬:客觀事實就是你在理論上反對自由主義、而行動上卻親身實踐了自由主義;客觀真理就是要建立一個和諧的家庭必須要有組織有紀律,你遵循了嗎?共勉的誓言,我當然記得,但你切不可凡事動不動將此作為擋箭牌、作為壓迫我的手段。我重申:磨合的基礎必定是真誠,這一點,還請卑鄙、狡詐、陰險的劉大帥謹記。——高貴、理性、寬容的萱夫人致上
大帥不禁心中折服,遂點頭曰:夫人之言甚善。
萱夫人大獲全勝,心中喜不自禁,不免長些驕矜之氣:大帥日理萬機,當注意身體呀,奴家先行告退,出門泡帥哥去也!
行至天橋,想起大帥在時,曾試圖隨大流橫穿馬路,萱夫人卻執意多走幾步打天橋上過,且正顏曰:你忘記什么是自由主義了?人生于社會,便不得完全自由,不受約束的個人自由必定會妨害他人的自由。社會需要一定的規則,以供人人遵循,這樣才有可能建立一個和諧而高效的理想社會。革命者更當身體力行,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把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貌似現在人們一提到民主,就習慣性地把它跟自由聯系在一起。民主和自由,好像是一回事,卻又完全不是一回事。
“右派”都喜歡講民主、談自由、要人權(其實我不太喜歡把人分左右,但人們習慣于這樣的描述,不如此分類人們就聽不懂我在說什么,奈何!),而在我的理解中,講民主的右派,都是進步的、革命的,是站在廣大勞動人民的立場,要維護公眾利益,要改革這個社會,促使社會良性發展的健康力量,他們可理解為實質上的“左派”。
許多左派的同志們一見右派大談民主、人權,就嚇著了,就不加思考地一股腦兒極力反對,殊不知這是不對的,毛主席就非常重視民主和人權,但他堅決反對自由主義。
“自由”是什么呢?曾有詩曰: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足見自由是多么珍貴。
然而“自由”和“自由主義”是一回事嗎?毛主席說:現在我們反對自由主義,是反對在不應當搞自由的地方也搞了自由的那一部分,不是反對一切自由。
“不應當搞自由的地方”是哪些地方?例如,打仗行軍中,要求紀律嚴明,士兵講自由,不聽命令,這仗就打不了;例如,學校課堂上,要求安靜聽講,學生講自由,要高聲喧嘩,就會影響別人學習,影響老師講課。又例如,嚴冬臘月的公共汽車上,某人偏不怕冷,非要打開窗,他要講自由,就連累全車人挨凍感冒。
由此可見,個人自由要視乎特定的環境,在一個集體中,不受約束的自由是有害的。但凡兩個人以上的集體,就沒有完全的自由,你要吃青菜蘿卜我要吃大魚大肉還容易解決,但如果你要開空調我要開窗戶,那就相當浪費能源了。
這就得有個從對立到統一的過程。經過協商,雙方達成協議,間中開窗一小時,再開空調八小時,是比較合乎健康和環保概念的,照此原則統一思想認識,自覺遵循,一個家便和諧了,既體現了民主,又達成了統一。
和諧社會必須有一個標準,然而這個標準必須經過民主表達、公共事務協商,最后才形成統一思想、統一戰線,形成決策。——這就是一次“共和”的過程。共和精神就是把各種不同的意見權衡利弊,以期得到一個相對較好的結果。(參見百度百科、維基百科對“共和制”一詞釋義。)
所以,“民主共和”(“民主共和制”可分為資產主義國家的“總統共和制”與“議會共和制”,還有社會主義國家的代議民主共和制,也就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或稱“民主集中制”。)才是走向和諧社會的大道。
從這個共和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出,在獲得統一戰線的過程中,自由是被相對限制的,所以“民主自由”的口號是錯誤的,是應當受到批判的。鼓吹“民主自由”的右派,往往就是別有居心的陰謀家,或是對民主革命理論沒有深刻認識,以致受了混淆視聽的反動理論家的誤導。
毛主席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的總結講話》(一九五六年四月二十八日)中談到“民主管理問題”時強調:這個問題很重要,現在是發展了命令主義,合作社什么都得聽命令。過去個體經濟搞的是自由主義,現在集體化了,能聽命令,一起上工,這就有極大的利益。但是命令要正確,什么都得聽命令,這范圍就寬了。要給農民一些自己活動的時間,也就是要有一點自由。
所以,應當正確理解“自由主義”和“自由”的區別。“自由主義”往往是針對集體而言,而“自由”則針對個人而言。對于集體,自由主義是有害的;對于民主,“命令主義”也是有害的。“什么都得聽命令”就過度限制了個人自由,就破壞了民主,侵犯了人權。
這就隱含了一個“度”的問題,什么是適度?我以為要以不侵犯集體利益、不侵犯基本人權為前提。“自由”則是可以靈活控制、靈活掌握、甚至是可以嚴重忽略、完全剝奪的。自由沒有標準的尺度,它可以很寬松地放任,也可以很嚴厲地加以限制。合理的“自由尺度”,必須得視乎具體的客觀條件而定。
另外,自由主義除了體現在人的具體行為上,還體現于思想領域中。毛主席《反對自由主義》列舉了十一種自由主義的表現形式,除了第四種,其余十條都是針對思想領域中的自由主義。
對于一般人而言,只有具體行為上的自由主義,并沒有思想領域中的自由主義,這是客觀存在。但是對于一個集體,一個團隊,就有了自由主義,例如宗教團體,例如商業團隊,例如學社黨派。
一個團體必定有一個與其團體性質相適應的、獨有的團體文化、價值觀與核心理念,這是與整個團體的共同目標、共同利益緊密聯系的。違背了這些存在于思想領域中的東西,哪怕表面上什么也沒干、看起來也是沒有什么害處的,但其實質上已經損害了整個團體的利益和效率。
革命的共產主義者,應當把建立一個沒有剝削、沒有壓迫的社會作為終身奮斗的目標,把維護民主、尊重人權作為終身奉行的人生準則,把堅持真理、反對自由主義作為時刻檢驗自己的思想指南。
“甘苦與共、不離不棄、永久革命,為建立一個沒有剝削、沒有壓迫的社會奮斗終身。”正是萱夫人與劉大帥的婚禮誓詞。《反對自由主義》一役,萱夫人暫時獲得了階段性勝利,但劉大帥是否就此心服口服、棄甲投誠呢?且聽下回分解。
革命鴛鴦同一夢,各執利劍上婚床。系列故事集【帥府軼事】,敬請關注。
申明:【帥府軼事】系列故事集,以小說體為鋪墊,議論文為核心,旨在為枯燥乏味的思想理論增添趣味性和可讀性,故事情節實乃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email protected]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