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中印美三個國家61年來的經濟發展
我們來比較比較中印美三個國家從1950年到2011年這61年來的經濟發展。
之所以要拿這兩個國家來與中國做對比是因為:其一,印度這個國家獨立時其基本國情與新中國建國時比較類似,與之對比相對來說比較公平、客觀;其二,美國在這61年里一直都是世界的頭號強國,是世界的老大,引領著世界的發展,與之對比就能夠看到中國這61年來的進步與發展。
先來看看中國與印度的對比:
建國之初,兩國的國民經濟水平比較接近,1950年印度的國民生產總值比中國還要高了49.58%,如果按當年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計算,印度比中國也要高,是中國的2.3倍,中國的人均值僅有印度的43.5%(數據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庫·國際問題研究系列《中印經濟發展比較研究》之15、16頁,2007年3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到今天(截止2011年),印度經濟的人均值為1,077美元(數據來源:2012年2月2日《環球時報》第11版,見附件一照片),而中國經濟的人均值則為4,462.87美元(截止2010年,中國經濟總值為397,983億元,總人口為134,100萬人,按1美元=6.65人民幣元這個匯率進行換算,數據來源:http://www.stats.gov.cn/tjgb/ndtjgb/qgndtjgb/t20110228_402705692.htm)
經過61年的發展,中國經濟的人均值由1950年低于印度的水平——僅有印度的43.5%,到今天已經反超印度,并且把印度摔到了后面,摔下了一大段距離,而這個距離比之建國初印度與我們的差距還要大,接近61年前兩國經濟差距的兩倍,中國經濟的人均值已經是印度的4.14倍,這一進一出就相當于有六倍的差距了!!!
再來看看中國與美國的對比:
1950年,中國的經濟總量是100億美元,而美國的經濟總量則是2,800億美元,這一年美國的經濟總量是中國的28倍。(數據來源:中央文獻出版社于2003年12月出版,由逄先知、金沖及主編的《毛澤東傳》第113頁)
到今天(截止2010年底),中國的經濟總量是59,847.07億美元,而美國則是146,241.8億美元。(數據來源:http://wenku.baidu.com/view/b4d61fd4b9f3f90f76c61bd2.html,見附件二截圖)
經過61年的發展,美國的經濟總量由1950年是中國的28倍,到今天卻只有中國的2.44倍,中國已經大大的縮少了與美國的差距。
通過上述的對比,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經濟在這一個甲子輪回里表現得非常出色,中國的經濟成就十分卓越,中國經濟的進步與發展也十分巨大。
如果我們再做進一步的比較,這三個國家有一大不同點是:中國的政治體制是一黨(中國共產黨)領導多黨合作的民主協商制,而印度、美國都屬于“一人一張選票”的多黨競爭,多黨輪流執政制。通過這61年來經濟發展的對比,對兩種政治制度孰優孰劣這個問題我們是否也能夠看得很清楚了?!!!
由于資源的瓶頸制約,美國總統奧巴馬說了:“我認為,中國領導人他們會立刻承認,如果超過10億中國人享有現在澳大利亞人和美國人相同的生活模式,那么我們大家都將過上非常悲慘的生活。地球根本不能讓我們生存。因此,他們明白,他們必須下決心建立一個新的模式,這個模式可持續發展,讓他們能夠追求過去的經濟增長。”
看到了吧?美國害怕我們富強起來,如果我們富強起來,美國的前途將會“非常悲慘”,而美國是絕對不會容忍中國把美國搞得“非常悲慘”的!!!
就是說,美國是絕對不會真心希望中國富強起來的!!!假如“一人一張選票”的多黨競爭,多黨輪流執政制比中國現在的一黨(中國共產黨)領導多黨合作的民主協商制更優越,更能夠讓中國富強起來,美國又怎么可能逼迫中國搞它那一套“一人一張選票”的多黨競爭,多黨輪流執政制呢?這豈不是自掘墳墓?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