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軍轉干部維權上訪絕不是少數人策劃和煽動不了解政策的軍轉干部的行為。因為企業軍轉干部通過多年的維權上訪,對黨和國家及軍委下發的法律文件了如指掌。對黨的幾代領導人的莊嚴承諾深信不疑。
企業軍轉干部合法維權上訪,是國家人社部違法行政的必然結果,一個轉發深圳企業改革的試點經驗和“不再比照”竟然剝奪了全國近百萬企業軍轉干部的合法身份和待遇,制造了建國以來驚天動地的群體大冤案。
國家人社部的這一舉措激起了全國被指令性分配到企業的全體軍轉干部強烈的不滿和極大的憤慨。全國各地的企業軍轉干部風起云涌,紛紛質疑國家人社部。企業軍轉干部維權上訪的序幕由此徐徐拉開。改革是必要的,改革應在黨和國家的法律法令的范圍內進行,還是隨心所欲,我行我素?一時間,從地方到國家的最高職能部門,都相繼收到了關于企業軍轉干部伸冤的封封投訴信以及接待了一批又一批上訪的退役軍官。國家人社部及其相關的企轉辦,聯席會議等一方面羞羞答答,扭扭捏捏的出臺了一系列解困政策來搪塞,忽悠企業軍轉干部,借此掩蓋由于他們的失誤給全國的企業軍轉干部造成的精神痛苦和生活上的艱難貧困。另一方面聯動國家政法機器對企業軍轉干部瘋狂的肆意打壓,從而分化,瓦解和收買個別貪圖便宜的意志薄弱者……。
企轉組在(2005)2號宣傳口徑中將一盆污水冷不防的潑到企業軍轉干部身上,稱:【…….利用“一個身份,兩個待遇”……以各地的補貼標準的正常差異為借口,不斷進行串聯,在部分企業軍轉干部中進行造謠,挑撥,煽動,企圖策劃大規模的上訪活動,給政府施壓。少數人策劃,組織煽動企業軍轉干部赴京集體上訪;】。卻把黨和國家及軍委最高級別的法文拋在一邊只字不談,可見其用心之險惡。
企轉組(2005)2號文件,胡言亂語,凈說些不著邊沿的鬼話,既然你站的正,立得穩,為什么就這么怕軍轉干部上訪呢?其實他們自己也不知道編造這些謊言的法律后果是什么。憑空假想,閉塞眼睛捉麻雀。軍轉干部們非常的明白:他們的權益被非法的侵犯,他們的待遇被無辜的取消,他們的人格遭到了羞辱,他們活的哪像個人樣?他們參加為自己爭取權益和待遇的行動,完全是合理合法的,自覺自愿的,不需要任何人的‘煽動’和‘策劃’。略舉近期實例,請看:2010年6月9日至11日山東省17地市企業軍轉干部連續三日到省委上訪;2010年12月16日河南省三千名企業軍轉干部頂著刺骨的寒風到省委上訪;2011年5月11日,山東省各地市企業軍轉干部齊集省城濟南,到省委上訪;2011年5月16日河南省近兩千名企業軍轉干部又一次上訪省委; 2011年7月28日江蘇省千余名企業軍轉干部集聚在南京市的省政府門前上訪;2011年12月22日山東臨沂300多企業軍轉干部到市府信訪;2011年12月27、28日,河南省平頂山市廣大企業軍轉干部,自發到市政府上訪;廣東省,湖南省,廣西自治區,四川省,湖南省,黑龍江,云南……等全國各省市的企業軍轉干部紛紛到所在的省市及北京的國家人社部,總政治部,國家信訪局上訪,討說法,嘶聲力竭的吶喊。因故未能參加活動的軍轉干部紛紛惋惜,并叮嚀今后如有活動,戰友們一定告知一下自己,免得再次遺憾。這就是事實的原像,絕不容詆毀和扭曲,
江澤民講過:“軍隊轉業干部為國防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應該受到全社會的尊重和優待,軍轉安置辦法……但不管怎么改,對軍隊轉業干部還是要包下來”。胡總書記曾經說過:“軍官退出現役后,由國家保證其有穩定的經濟收入,住房,醫療保險等。”兩代領導人的講話高瞻遠矚,語重心長,貼合實際,切中要害,我們應正視歷史,,面對現實,實事求是,以人為本,妥善解決企業軍轉干部的身份和待遇。
中辦發(1998)7號等一系列文件明確規定:“軍隊轉業干部退休時,所擔任職務等級低于轉業時原軍隊職務等級,按照與其原軍隊職務等級相對應的地方干部職務辦理退休手續,享受相應待遇”。該文明確了軍官轉業后應保持國家干部的身份和待遇這一現實問題,以此作為企業軍轉干部退休后應享受待遇的重要依據。
有兩代領導人講話的支持,有中發(1998)7號文件的法律的規定,企業軍轉干部信心十足,更加堅定了勝利的信念和與腐敗官員斗爭到底的決心。我們再一次明確我們的立場,我們不需要別人去左右自己,什么串聯,煽動,挑唆,只不過是官員們糊弄上級或欺騙群眾貫用的謊言。我們清楚政策規定和我們的權益遭到非法侵占的現實。我們會自覺地,主動地,積極地,毫不猶豫地參與到維權上訪的大軍中。我們有知識,有能力辨別是非,我們有頭腦,有毅力,不需要任何人操縱,我們是為了解放自己而努力抗爭,我們不怕打壓,不怕扣帽子,不怕穿小鞋,不怕恐嚇,更不怕犧牲。我們的維權活動,明擺著占有十分的理,是政府錯了。他們必須尊重事實,正視現實,不留尾巴的還清歷史舊賬。
更讓我們想不通的是;在反右斗爭擴大化時被打為右派的一批人群,他們能徹底平反,糾正前錯。企業中的學校教師,幼兒園的幼教也能按照社會的教師套改工資,我們軍轉干部原本就是國家干部,卻流落為企業員工。
我們是曾經的共和國人民江山的保衛者,為了國家的安全,繁榮,昌盛,棄了自己的家,別了自己的父母和親人,把青春獻給了祖國和人民,獻給了國防事業,我們有的參加過解放初期的剿匪斗爭,有的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有的參加過中越,中蘇,中印的自衛反擊戰,還有的參加過三線施工,兩彈一氫實驗,有的長期守衛著國家的大門,為祖國和人民站崗放哨。現在老了,我們已沒有過多,過高的奢望,我們只想安度晚年,生活的好一點,樂觀一點,安穩一點,人樣一點,不想永遠靠解困,靠憐憫,靠救濟茍活余生,這是我們最大的心愿。這點小小的要求非能如愿,還遭到地方政府的冷眼,反而被當成了卸磨被殺可憐的驢,又把不穩定的因素的大帽子,頻頻扣在年老體弱的老軍轉頭上,實在為冤中之冤。
企業軍轉干部(維——5)
2012年1月18日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wuhe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