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爭鳴 > 網友雜談

王巖林:中華學問與西式學術的根本區別

王巖林 · 2012-02-02 · 來源:草根網
收藏( 評論() 字體: / /

中華學問與西式學術的根本區別  

   

我所說的中華學問,指的是中華民族在自身合之道文明生長的漫長歷程中,圍繞著解答和應對動穩交織的現實人生、復雜社會、天下自然等重要層面出現的種種問題,不斷追尋、演進、升華、凝煉所形成的一套以尋道立身為學、以綜合籠統治學、以知行思用一體立學、以學而優則仕安學的“高大全”思學研用大一統存在體系。所謂西式學術,指的便是當今中國現有的和世界通行的獨立化、分科化、精細化、規則化、純粹化、學理化的西式學術研究體制機制、方式方法、形態群體等。  

總體上看,不管我稱之為學問還是學術,也不管各自主觀服務于自身文明的意愿是否直接強烈,在客觀事實上,她們二者,一個顯然是為中華合之道高超文明服務的,一個則不能不在實際上充當起了西方社會或者說西方個人集群之大腦的角色。她們之間根本性的區別、截然不同的特性、以及很多時候格格不入的反向而動,都是由這種始終就難以貼近靠近的道之不同所決定的。  

具體來看,中華學問與西式學術,主要存在著六個方面的重大區別或根本不同。  

第一,                    中華學問,在總體上是一種旨在求大道的思學研  

用努力,其所追求的道本身便體現著知行思用的統一與規律不規律的合一;西式學術則在總體上基本是一種僅僅單純追求認知規律的體系,其根本沒有強烈的為天下尋大道之意愿和最終依賴共尊大道來整合全部層級人員的堅實基礎。中華學術,緊緊圍繞著求同、求統、求共、求總、求和、求合的出發點和目標取向展開;西式學術,則是以求專、求精、求細、求異、求自構、求突顯、求超越、求不同而設學的。  

這種根本不同的立足、根本不同的視界、根本不同的取向、根本不同的逆動過程、根本不同的追求目標、根本不同的形態構成,決定了中華學問與西式學術,從根本上來說是全然不同的兩套思學研用體系。用一句“南轅北轍”、“背道而馳”的話來形容,一點也不過分。所以,今天有人想在舶來的西學體系下,重整歷史悠久的、為統合天下思行而尋道治學的中華學問美好河山,到頭來只能是與虎謀皮、四處碰壁。  

第二,                    中華學問,融合在大一統的集權體系內,或者更  

確切地說,是伴生在并配合著依道拓展文明的世代總體工程中的;西式學術,則是獨立劃地自享、相對超脫在現實社會進程與權利系統之外的。正因為如此,中華學問系統,以結合、融合、貼合、粘合、為用、致用、有用和對天下人世人生的大效用見長,以對整個文明拓展所作出的現實貢獻為最高評價標準。而不過分強調、或者更確切地說,客觀上還擬制著其自身學人們的私己、獨立、分體、自為、自享。這種極為不同的構成方式與存在形態,決定了中華學問人必須要有舍己以為天下的理想,要有虛懷若谷的胸懷,要有以更大現實自然法則整合自我思行所持原則的超然理性和決然心態。  

從某種意義上說,中華每一個學問者,都是在自己思行知用的一體努力中,完成著從尋求真知、堅持履行到自我否定、自我升華融入大道的全過程的。西方學術,則只是單向度地實現著追尋與構建,而將檢討、否定、進一步提升、融入更高大體系中的任務,拋給了后來人、交給了后面必須面對的社會現實去了。所以,從某一角度看,我們可以這樣認為:中華學問,讓投身其中的人們,在面向現實世界終極統一的追尋中,以自己的不獨立、不完整、不純粹,成就了對天下人類的完全徹底之面對、之關懷、之追尋。從另一角度看,他們以一種從自學體認、到確認形成、再到面世否定與修正之完全完整的過程,在激發出思想的驚濤駭浪之后,又以自己主動皈依客觀結果的統合理性,為八方萬流匯聚入海,貢獻出了自己作為一份子的點滴力量。這種面對、關懷、追尋的寬厚胸懷,或者舍己、奉獻、自正的復歸平靜;這種從過程上看每個學人統統走過的得我又棄我以成全大我天下之跌宕起伏,在最終客觀結果上,既使學問人自己們從自我構建、自我完善中解脫了出來,得以出乎其外,變得超然豁達了起來,也使得中華學問在總體上,最終總能依賴自然而然之自然現實整合力,實現所有人、一代又一代人各種不同思想行為的九九歸一。所以,可以說,中華學問,是能夠使學人超越自己、走向社會大同的階梯。她是中華文明總能在各個方面走向和實現“大一統”的催化器。她在努力促成這種全文明共同目標實現的過程中,甚至毫無保留地做到了改變自己根本學理追尋以順應社會發展的現實。這不是一種學人、學問的失節,而是中華學問極其難能可貴的雙腳轉換和終極完滿。  

第三,                    中華學問采用的是綜合、籠統、高遠、恢弘、實  

事求是、抓大放小、全面貫通、格局理性、以問題牽引思行、知行思用合一等治學方式方法,西式學術秉持的則是細分、解析、絕對、隔離、定律、實證、科學理性、按對象獨立特性分科、執著于思想認識超越的相反模式。與西學總是強調具體、細節、精確、專業、邊界、實證等不同,中華學問始終抱定的是一種“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不謀萬世者不足以謀一時”之高遠、大全站位和信念。她所最多關注的,也總是天下、事態、勢、態、局、局面、局勢、度、均衡等全面動態穩定之大事。  

現今,我們常常帶著西方學術“不懂夜的黑”之西洋鏡來看中國,來割裂地看待中華學問長期以來所從事的一系列偉大工作,從而導致本為高瞻遠矚之“大學”、本為直接關乎國家民族文明前途命運的高超大系統之學的中華學問,在常人眼里,全成了一堆烏七八糟的雞毛敗絮!這既是千年中華學問、世代中華學問人們的悲哀,更是今日之中國和不明就里之中國人自己的悲哀。但愿這種愧對祖先前輩、自我唾棄所長的傷心局面,能在我們這一代人的手中終結。  

第四,                    中華學問直面動蕩中有穩定、穩定中存變化的多  

元復雜鮮活完整之現實,帶著為國、為民、為人生、為天下解決一切重大問題的顯明理想與深切關懷以治學,西方學術則更多地只專注于自我切分出的學科以及專業共識平臺上所能承載的有限選項。  

現今的中國學術,從根子上看,其實就是西方文明學術研究的中國近現代之翻版。她們對整體、完全、多元、社會、集群、文明等宏大命題,采取了一種高高掛起、放任自流的不關心、不面對、不干涉態度。這與中華學問傳統和一代代學人的理想信念,是相去甚遠和格格不入的。當今中國的發展,已經到了熱切呼喚自己那套大學問體系盡快復興,到了需要有更多人站出來為中國和人類謀的新時期了。無論目前處于西學體系中的一些專家學者,還是自發萌生的民間思想力量,以及最有現實權利和作用力的執政黨、政府,都必將是推動這個文明復興火車頭的決定性力量。看到了這點,我們便看到了中華學問體系復興重建的未來。  

第五,                    中華學問群體的聚集、層級、裂變,大多數情況  

下是與文明的主干、枝杈、莖葉之展開序次同步,并緊密關聯著的;西方學術人則常常獨成一體、自享其樂,并不圍著治國安民的指揮棒轉,也不直接以學術投入到社會和生活的踐履中去。這是從兩大求思治學體系凝聚起的學人群體和團體層面上來說的。中華學問人,在某些受西式思維影響頗深人的眼里,都不是專職、專業、獨立、心無旁騖的專門學術人。可在洞悉中華學問之道人的眼中,這恰恰是中華學問人最難能可貴的地方。將自己的一半置身于復雜多變、有水有火又有風的鮮活的現實生活中,將自己追求理想和大道的頭顱、上半身,又升騰至超凡脫俗的學問天境里去。正因為如此,中華學問人是有根有基的學者,是凝聚著天下世界萬民力量的一個個巨人。  

中華文明,為何總能看似自然而然地就躲過了一個有一個的險灘劫難?為何從來都在最需要有人出來扭轉乾坤的時候,就總有某個難以置信的偉大人物脫穎而出?以我看來,在我們給出的許多答案里,怎么也不能少了中華學問所起作用這至關重要的一條。  

中華學問的廣泛深入,中華學問之道的博大精深,中華學問凝結出的“人參果”,這是我們在考察任何一位中華偉人時,不能不予以強調和加以重視的問題。從這方面看,中華學問體系(或納入依道集權統治“大一統”體系中的舉足輕重之中華學問),對整個文明之構成和進程的影響力,那是西方學術在自己文明中的影響力所難以企及的。許多睡眼惺忪之人,往往看不清楚這一點。反倒以為有著鮮明完備概念體系的一個個西方哲學體系,要比中華學問的文明推進作用為大。現如今,這么多人對此看不清楚,這只能說明,中華大道之不明久矣,我輩被眼前之雜草枝蔓遮蔽得太多了。  

第六,                    中華學問以自己的存在及其固有取向,促使整個  

中華民族走出了一條全社會高度秩序化、普遍文明化、全面格局理性化、長久內外道德化的向上求善之康莊大道,西式學術則以不同的路徑選擇,事實上成就了西方文明以個性自由、法制、規則、民主、科學理性等為顯著特征的舒性戒惡之道。中華文明及其教化影響到的所有民眾,昔日走的是一條向上追求超越,于己力求為善的路子。  

這種高瞻遠矚、積極向善、拋舍小我、天下為公等,既是一種全民族的普遍追求與境界,也是一種不同于西方舒性戒惡的機制和體系。無論作為一種極其普遍、相當長久的共同追求和因這種全民世代追求所達成的文明整體境界,還是一種截然不同于西方法制懲戒與民主并舉的機制體系,背后必然要有一整套的思想理論和學思研教系統為堅實的依托。簡言之,民,熙熙而來、熙熙而往,何以始終能舍我之私利、以求大公義善?沒道,眾不知所從、不能循依跟進也。而道,又是從何而來的呢?只能來自于學問,來自于學問系統,來自于致力于學問并得到了學問的學問群體們的頭腦和腳下。所以,中華文明的存在與演進,須臾離不開自己作為“文明大腦”的學問系統、學問群體。中華學問,過去,是中華文明自己明道、且教化四方的根本依持與“道理發生器”;今后,也仍將是新中國復興固有文明、為未來和全人類謀的根本依持與“道理發生器”。  

總之,中華學問與西式學術,有太多太多的根本性不同。不是出于非得要與西方學術劃清界限或一比高低的想法,而是由于不以一種系統的、全然不同于西方的站位為出發點,去看待昔日固有的中華學問,我們便無法真正從本質上看清其整體與全部,便難以解釋得通昔日中華民族執著以求的為公為善理想以及生生不息生存發展的自然進程,便不能為未來中華文明的復興重建提供所需的一切。正是因為認識到中華文明的復興重建,必須以中華學問系統的復興重建為先行一步的“火車頭”,所以,我才在這里為認清昔日的中華學問搖旗吶喊,努力提供自己力所能及的思考與見解。希望大家看到這種努力的價值與意義。由于自己并非專門致力于這方面的研究,不足和難以詳盡之處必然極多。好在,我只將自己的這些思考與看法,定位在啟發大家思考和進一步研究的引玉之磚上。大膽獻丑、露出破綻,我既不害怕,也不以為恥。現在,在喚醒大家久已遮蔽的中華思想上,我們更需要的是有人大膽地站出來,揮動臂膀、喊上幾嗓子,至于拿著放大鏡做學究式的考據研究,乃我之所不欲,也非我輩之所長也。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wuhe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2. 為什么說莫言諾獎是個假貨?
  3.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4. 為什么“專家”和“教授”們越來越臭不要臉了?!
  5. 元龍||美國欲吞并加拿大,打臉中國親美派!
  6. 陳丹青說玻璃杯不能裝咖啡、美國教育不啃老,網友就笑了
  7. 掃把到了,灰塵就會消除
  8. 俄羅斯停供歐洲天然氣,中國的機會來了?
  9. 雙石|“高臺以后,我們的信心的確缺乏……”
  10. 【新潘曉來信】一名失業青年的牢騷
  1.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2.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3.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4.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5.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7.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8. 到底誰“封建”?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毛主席掃黃,雷厲風行!北京所有妓院一夜徹底關閉!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4.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日本一本区免费中文高清 | 日韩综合一区二区 | 亚洲综合第一在线影视 | 一色屋精品视频在线网站 | 日韩中文字幕理论在线 | 日韩区一区二区三区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