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個漢奸賣國賊的投名狀
1月31日 ,中華論壇轉《學習時報》刊登的虞崇勝文章:《深化政治體制改革,要破除六大思想禁錮》,開頭是這樣寫的:“ 根據改革開放以來政治發展特別是政治體制改革的經驗教訓,深化政治體制改革的關鍵在于進一步解放思想,破除在政治體制改革問題上人為設置的種種思想禁錮,將思想和認識統一到如何深化政治體制改革的思路上來,認清政治體制改革的緊迫性和可行性,積極、有序、穩妥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很冠冕堂皇,但我們女工人認為,不認真思考改革給人民帶來的困局,還繼續妄談改革,特別是經濟的改革已一塌糊涂,又扯起政治的改革大旗,那只能認定就是漢奸、賣國賊作祟。
接下來虞崇勝談了要破除六大思想禁錮, 原文 :一是要破除“姓資姓社”的思想禁錮, 關于中國的政治體制改革的性質,鄧小平、江澤民和胡錦濤在強調它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的同時,曾經反復闡明了三個方面的要求:其一,必須充分發揮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優越性;其二,必須大膽借鑒人類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其三,必須創新社會主義政治體制。這就是說,政治體制改革本身是有利于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發展的,社會主義政治制度正是在不斷改革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政治體制中彰顯其優越性的。必須明確,如同市場經濟不是資本主義特有的一樣,政治體制不同于基本政治制度,它不姓“資”也不姓“社”,政治體制作為基本政治制度的表現形式和運行機制,可以為不同政治制度所反映和利用,是實現基本政治制度的的工具和手段。因此,在政治體制改革問題上,不能再糾纏于“姓資姓社”的討論上,耽誤改革的大好時機;必須破除“姓資姓社”的思想禁錮,輕裝上陣,積極而有序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我的批判:市場經濟就是資本主義經濟,混淆概念只不過是欺騙老百姓罷了。什么是政治? “政治就是各階級之間的斗爭”,政治是有階級性的,社會主義有社會主義的政治,資本主義有資本主義的政治,為什么政治改革不讓問“姓資姓社”?毛主席說:“政治經濟學研究的對象,主要是生產關系。按照斯大林的說法,生產關系包括三個方面,即:所有制,勞動生產中人與人關系,產品分配。” 虞崇勝作為一個社會主義政治理論工作者,不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不為社會主義勞動人民需要的政治權利著想,不提社會主義公有制,用單純的經濟掩蓋單純的政治,打著社會主義旗幟反社會主義政治,當初經濟改革的時候,也是打著社會主義旗幟,結果把社會主義經濟改革成資本主義經濟,現在故伎重演,真是卑鄙無恥。
原文: 二是要破除“搞政治體制改革就要亡黨亡國”的思想禁錮, 自從蘇聯解體后,一些人由于對蘇聯改革的情況不了解,簡單地將蘇聯解體的原因歸結為政治體制改革搞錯了。其實,這種認識是極為片面和有害的。蘇聯的解體與其說是政治體制改革的失誤,不如說蘇聯僵化的政治制度模式的必然結果。正是由于蘇聯長期堅持僵化的政治制度模式,不能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眾的新期待,所以一旦矛盾和問題積累到臨界點,蘇聯原有僵化的政治制度的解體就是勢所必然了。至于20世紀后期蘇聯的所謂政治體制改革(即制度轉軌),從政治體制改革的機理來說,根本不是什么科學意義上的政治體制改革,因為科學意義上的政治體制改革是社會主義基本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而蘇聯改革的結果是基本政治制度的放棄即所謂“易幟”——放棄社會主義旗幟。因此,蘇聯政治體制改革的失敗是僵化的政治制度模式的必然結果,并非是科學的政治體制改革而導致的。我的批判:什么是“科學的政治體制改革”?在社會發展過程中,只有兩條路可走,一條是社會主義道路,一條是資本主義道路,不是此就是彼,中國30年來的經濟體制改革“易幟”了沒有?中國現在是不是社會主義國營企業為主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中國主要國民生產線28條外資就占了21條,這是不是社會主義?中國國民經濟私營占70%,這是不是社會主義?這就是你們口口聲聲的完善社會主義經濟的經濟改革成果?這就是你們的科學社會主義?難道政治體制,只有社會主義蘇聯僵化?資本主義美國就不僵化?改革只有社會主義需要改革?資本主義就不需要改革?把中國改革成美國的殖民地才是你們的真正目的。
原文: 三是破除“政治體制改革特殊論”的思想禁錮 早在上世紀80年代,鄧小平提出政治體制改革任務時特別指出:“現在我們的經濟體制改革進行得基本順利,但是隨著改革的發展,不可避免地會遇到障礙。對于改革,在黨內、國家內有一部分人反對,但是真正反對的并不多。重要的是政治體制不適應經濟體制改革的要求”。他還說:“我們提出改革時,就包括政治體制改革。現在經濟體制改革每前進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體制改革的必要性。不改革政治體制,就不能保障經濟體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經濟體制改革繼續前進,就會阻礙生產力的發展,阻礙四個現代化的實現。”2010年3月溫家寶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再次強調:“中國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經濟體制改革、政治體制改革以及其他各領域的改革,沒有政治體制改革,經濟體制改革和現代化建設就不可能成功。”顯而易見,鄧小平和溫家寶都是把政治體制改革與經濟體制改革同等看待的,甚至是列為各項改革任務的首位的。我的批判:鄧小平自稱:“我讀的書不多”,不讀書怎么能有理論思想?批判了“兩個凡是”,為什么又豎起鄧小平的“兩個凡是”?難道鄧小平的話能成了絕對真理?現實是鄧小平的話成真理的概率是最低的,把社會主義企業變成資本主義的有限公司,把黨委一班人領導變成廠長、經理負責制,正是鄧小平政治體制改革、黨、政分開,造成一個人說了算、脫離群眾、貪污腐敗的一系列惡果。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下冊中說,“社會主義社會沒有剝削,但還有落后分子,官僚主義分子,人們意識中的資本主義殘余,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要同各種落后和守舊的現象做堅決的斗爭”。毛主席評論說:“這一段講得有點神氣,要上層建筑干什么?就是為了對經濟基礎起作用。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溫家寶說:“ 沒有政治體制改革,經濟體制改革和現代化建設就不可能成功。” 經濟是有階級性的,發展的是社會主義經濟還是資本主義經濟?社會主義的政治如何就保障不了社會主義的經濟?共產黨就是政治,政治應該決定經濟,政治是一切經濟工作的生命線,社會主義的政治到底為誰改?什么是經濟體制改革的成功?難道所謂經濟體制改革的成功就是讓財富永遠掌握在少數人手里?讓老百姓盼望的社會主義共同富裕化為烏有?讓共產黨的共產主義理想政治改革成“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政治?
原文: 四是要破除“搞民主就是搞資本主義”的思想禁錮,其實,民主從來都是進步人類的追求的理想目標和制度形式。作為理想目標,民主具有普適價值;作為制度形式,不同國家和不同發展階段民主具有不同的實現形式。因此,民主不是資本主義的專利,它是人類政治文明的優秀成果。即使是資本主義民主,它也包含有人類政治文明的成果,不能把資本主義民主與資本主義的民主混同起來(資本主義民主包含有人類政治文明的成果,只有資本主義的民主才是反映資本主義本質的東西)。我們之所以說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那是因為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體現。我的批判:民主具有普適價值嗎?不是。民主是有階級性的,無產階級有無產階級的民主,資產階級有資產階級的民主。毛主席在《論人民民主專政》中說:“帝國主義的侵略打破了中國人學西方的迷夢。很奇怪,為什么先生老是侵略學生呢?中國人向西方學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總是不能實現。多次奮斗,包括辛亥革命那樣全國規模的運動,都失敗了。國家的情況一天一天壞,環境迫使人們活不下去。懷疑產生了,增長了,發展了。第一次世界大戰震動了全世界。俄國人舉行了十月革命,創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過去蘊藏在地下為外國人所看不見的偉大的俄國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革命精力,在列寧、斯大林領導之下,像火山一樣突然爆發出來了,中國人和全人類對俄國人都另眼相看了。這時,也只有在這時,中國人從思想到生活,才出現了一個嶄新的時期。中國人找到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這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普遍真理,中國的面目就起了變化了。”歷史就這么驚人的相似,一些所謂的改革精英記吃不記打,好了傷疤忘了痛,30年來,西方這好那好,又一次做起了西方迷夢,美國又一次舉起了侵略的屠刀,進駐亞太,威逼中國。還說什么“即使是資本主義民主,它也包含有人類政治文明的成果,不能把資本主義民主與資本主義的民主混同起來(資本主義民主包含有人類政治文明的成果,只有資本主義的民主才是反映資本主義本質的東西)。”資本主義的政治文明是什么?包含了什么人類政治文明成果?侵略阿富汗、伊拉克、動亂利比亞、敘利亞是什么民主?是什么政治文明?漢奸、賣國賊是不打自招的美帝國主義的走狗。還說什么“民主不是資本主義的專利”,是的,老百姓是想要民主,但有狼心狗肺,利用老百姓的善良就往邪路上領,知道叫嚷民主的人就是指要資本主義的民主,老百姓在經濟改革中已吃了大虧,所以政治改革無論你們說的多么天花亂墜,老百姓就是無動于衷,就是不再上當。
原文:五是要破除“權力分立和制衡是資本主義政治制度形式”的思想禁錮 ,政治體制改革的直接目標就是要清除現有政治體制的種種弊端。而我國政治體制最主要的的弊端就是權力過分集中。鄧小平早就指出過,權力過分集中的現象,就是在加強黨的一元化領導的口號下,不適當地把一切權力集中于黨委,黨委的權力又集中于第一書記,什么事都要由第一書記掛帥、拍板。他還分析說,權力過分集中的現象,“同我國歷史上封建專制主義的影響有關,也同共產國際時期實行的各國黨的工作中領導者個人高度集權的傳統有關”。如果結合改革以來的實際來分析,權力過分集中現象還與現實生活中片面追求GDP增長的經濟發展方式有關。 本來,政治體制改革應該集中解決權力過分集中的問題。然而30年來,由于權力集中的慣性邏輯和人們對于權力分立和制衡缺乏正確認識,效果并不明顯,加之經濟發展指標和發展速度的壓力,致使權力過分集中現象愈演愈烈。根據權力運行的一般定律,權力高度集中現象難以解決的關鍵,就在于對高度集中的權力缺乏有效的監督和制約。因此,必須旗幟鮮明地提出加強權力分立和制衡問題。但是,由于有人在否定資本主義三權分立體制的時候,片面地將權力分立和制衡劃入資本主義政治制度形式,從而減損了建立權力分立和制衡的信心和動力。因此,要深化政治體制改革,解決權力過分集中的問題,必須徹底破除“權力分立和制衡是資本主義政治制度形式”的思想禁錮,充分認識到權力分立與制衡是人類政治文明的成果,我們不必照搬資本主義三權分立的模式,但是對于我國高度集中的權力結構必須進行改革,建立和健全適合我國國情的體現社會主義本質的權力分立和制衡體系,從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上徹底解決權力過分集中的問題。我的批判:其實所謂政治體制改革的實質就是要奪取共產黨的權力,三權分立才是政治改革的目標,只不過還想用別的掩蓋一下;難道大教授提出政治改革是為社會主義嗎?是為人民大眾嗎?不是。正是改革開放以來,政治改革把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力改革掉了,把社會主義的公有制改革掉了。社會主義公有制是人民當家作主,大家說了算;資本主義私有制才是老板說了算,才是封建、獨裁、低級、下流;就拿電影來說,毛澤東時代電影廠拍一部電影,上演員,電影廠黨委要集體研究演員人選,量才使用;如今,就導演一個人說了算,“潛規則”、“性交易”、演員豈能量才使用?這些都是改革的結果,對老百姓有什么好處?改革開放后,把人民監督政府的“四大自由”打鳴、大放、大紙報、大辯論從憲法上刪去,打斷了老百姓民主的渠道,改革對于老百姓來說是比以前民主了還是比以前獨裁了?事實擺著,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解決權力過分集中問題,毛主席的《鞍鋼憲法》干部參加勞動、工人參加管理、干部群眾相互結合是最大的民主,最好的制衡方法,為什么不用?為什么不相信人民群眾?人民群眾就能監督黨組織,人民群眾也能制衡黨組織,大眾民主、群眾民主為什么不談?豈談什么“建立和健全適合我國國情的體現社會主義本質的權力分立和制衡體系,從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上徹底解決權力過分集中的問題”。豈不是假惺惺?豈不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原文: 六是要破除“借鑒人類政治文明成果就是照搬資本主義政治模式”的思想禁錮, 其實,這正是在政治體制改革問題上的認識誤區。要深化政治體制改革,必須解放思想,走出這個誤區,破除“借鑒人類政治文明成果就是照搬資本主義政治模式”的思想禁錮。正如前文所指出的,借鑒資本主義政治文明的成果,并非照搬資本主義政治制度模式。所謂資本主義政治文明的成果是指那些經過實踐檢驗的能夠為不同國家制度所吸納的東西。在經濟領域,有些東西,如計劃和市場,是手段和方法,本身沒有階級性,也不是區別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標志。在政治領域也是這樣,民主、法治、自由、人權、平等、博愛,這些東西也不是資本主義所專有的,而是人類共同創造的文明成果,是人類共同追求的奮斗目標。諸如,黨的十五大提出的依法治國的治國方略,十七大提出的要樹立“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的理念,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選舉時特設秘密寫票處,等等,這些都是人類政治文明的體現,我們明確宣示和實行,并非照搬資本主義政治制度模式,而是執行人類政治文明公理。在過去長時期中,由于“左”的思想影響,把人類創造的政治文明成果,一概視為資本主義性質的東西而加以排斥。這種“左”的思想禁錮,是深化政治體制改革、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障礙,必須予以破除。我的批判:真是血淋淋、赤裸裸,極力鼓吹階級斗爭熄滅論,就是掩蓋自己的資產階級階級立場,站在資產階級官僚、買辦、漢奸、賣國賊的立場上,和勞動人民談虛偽的“政治文明”?“在過去長時期中,由于‘左’的思想影響,把人類創造的政治文明成果,一概視為資本主義性質的東西而加以排斥。這種‘左’的思想禁錮,是深化政治體制改革、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障礙,必須予以破除。”虞崇勝,在你“必須予以破除”之前,你先說清楚:
1、 釣魚島被日本命名是怎么回事?
2、 康菲石油公司漏油是怎么回事?
3、 谷歌搬到香港是怎么回事?
4、 買美國上萬億元國債是怎么回事?
5、 轉基因問題是怎么回事?
6、 賤賣稀土資源是怎么回事?
7、 讓外資投資中國的高端企業金融、醫藥等是怎么回事?
8、 教育、醫療、住房、老百姓難以承擔是怎么回事?
9、 農林私有化、企業私有化、資源私有化是怎么回事?
10、 養老金要入股市是怎么回事?
讓你說清楚的問題當然很多,就先讓你說清楚這10個問題,說不清楚,就證明你叫嚷政治改革就是充當漢奸、賣國賊、帝國主義走狗的投名狀。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