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本文是2008年臺灣選舉前在《委華報》發表的文章,因為感到對現在的兩岸關系還有一定的建設性意義,故再次發表。
以下是本文的內容:
2007年11月28日
作者 委內瑞拉華人 何相權
經過仔細的觀察和認真的分析,筆者看到一種不正常的思維正負面地影響著中華民族的團結,尤其是阻礙海峽兩岸的和平統一和中華民族的復興。這就是“誰吃掉誰”的思維。
從歷史來看,中國有過外族統治的元清兩朝,他們雖然用武力征服了中原,卻永遠征服不了大漢民族的心,不能除掉中華民族文化的根,結果是被推翻,被趕回老家。歷史證明,凡是不尊重中國人民的生存權利,奴役中國人民的強權政治都是以失敗告終的。這也是五千年來中國反反復復大分大合的歷史演變過程。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華民族才逐步實現多民族大團結,和諧相處。早在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途中,中國共產黨就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跟他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解放以后,實行民族自治政策,少數民族人民當家做主。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國力的增強,政府對少數民族的支持不斷增加,汽車、飛機和火車都進了西藏,各省市在人力、財力和物力上對少數民族特別是西藏地區大力支援,少數民族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跟全國人民一道建設全面小康。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在總結中國歷史的經驗教訓和自己的親身經歷的基礎上,推出“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成為指導全國人民邁向民族復興的根本方針。
但是,在國際上,在中國臺灣,甚至在中國大陸,卻存在“誰吃掉誰”的思維,認為大陸跟臺灣和平統一就是大陸吃掉臺灣,有些人更是癡心妄想,希望大陸“和平演變”,讓臺灣顛覆中國大陸。這些都是不尊重歷史發展規律的空中樓閣式的思維,是對中國人民要求中華民族復興愿望的誤讀。他們不明白兩岸和平統一是中華民族復興的必由之路,也是歷史的必然趨勢,是任何人,任何勢力都阻擋不了的。兩岸和平統一根本不存在“誰吃掉誰”的問題。從香港和澳門回歸祖國,成功實施“一國兩制”方針的事實可以看到,中國大陸沒有干涉香港和澳門的行政事務,而是由香港和澳門高度自治,更沒有出現香港和澳門的政治制度顛覆中國大陸的可能,而是互相依存,互相促進,創造共贏。
從文化的角度來理解,那就更加清楚了。中華文化的核心是以和為貴,以人為本,無論歷史怎樣演變,都不會改變和消失。脫離了這個根本,任何統治者都不能成功的,必然被歷史淘汰。即使在元朝和清朝,外族統治者都不能用殘暴的強權政治維持其政權。君不見,元清兩朝都不能用本民族的語言和文字統治中國,相反,是中華文化融合了蒙族和滿族的文化,幫助元清兩朝的統治者的政權維持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特別是清朝出現了康乾盛世,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這證明中華文化具有尊重、包容和消化外來文化的特殊功能。清王朝的滅亡,一方面是因為其封建制度的腐朽和落后而被歷史所淘汰,另一方面是因為它不尊重外來文化,尤其是西方的優秀文化,為了保護自己的政權,采取封閉國門的政策,拒絕西方的優秀文化,沒有用西方的優秀文化結合中國的實際推行改革,而是扼殺改革的嘗試,積貧變弱,被西方列強瓜分成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國家。幸虧中華民族從來不缺乏的深深刻上中華文化烙印的民族精英,引來了西方的先進文化,特別是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帶領中國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實現民族獨立,現在又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旗,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奮勇前進。
中國共產黨的方針政策不存在“誰吃掉誰”的含義,而是以和諧的理念謀求民族大團結,以尊重臺灣人民當家做主的意愿為前提的兩岸和平統一,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當然會得到包括臺灣人民在內的全體中國人民的擁護和支持。
從經濟的層面來看,經過三十年的改革開放,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中國的經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這是世界公認的事實。可是偏偏有一部分人的思想還停留在歧視中國大陸,瞧不起中國大陸,幻想中國大陸有朝一日會發生大動蕩大倒退的僵硬思維里。他們看不到中國大陸已成了帶動世界經濟發展的引擎,中國的經濟已成為世界經濟的晴雨表,世界離不開中國,中國也離不開世界。臺灣島內的一些所謂學者攻擊中國共產黨的“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其思想還是陶醉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臺灣是亞洲“四小龍”之首的優越感中,殊不知現在臺灣因為民進黨的執政無能和在“臺獨”理念的毒化下逐漸失去了昔日的光彩,跟國際脫節,走向邊緣化。臺灣經濟對中國大陸的依賴度越來越高。縱觀臺資在世界各地的投資,在中國大陸投資的臺商百分之八十以上效益良好,還不斷追加投資,成功率甚高。中國大陸是臺資獲利最大的市場,如果臺灣經濟脫離了中國大陸的經濟和市場,就失去了巨大的貿易順差,臺灣經濟還靠什么支撐呢?以前一些香港人看不起大陸人,叫大陸人為“表叔”,意思是“窮親戚”,含有“荷(拖)衰人”的含義,避之則吉。現在香港的經濟繁榮已離不開中國大陸,內地游客成了香港旅游業的最大客源,成了香港主要的經濟支柱之一,香港人對中國大陸人的看法已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臺灣的有識之士也看到了這一巨大商機,強烈要求開放大陸居民赴臺灣觀光旅游,激活島內日漸式微的旅游業和其他相關行業,降低居高不下的失業率,推動臺灣經濟的復蘇和發展。筆者相信,這一天很快會到來。現在中國跟周邊的國家特別是東盟的關系日益密切,正在朝建立自由貿易區的方向邁進。為什么臺灣卻來個自家人鬧別扭,偏偏逆流而動呢?這不是自找苦吃嗎?歷史正在證明并且終將證明,臺灣的經濟必須融入亞洲經濟一體化才有出路。所以必須首先保持臺海的和平穩定,加強兩岸經濟和文化的交流,推動兩岸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的和平協定的簽訂,發揮兩岸中國人的聰明智慧,找到兩岸人民都能接受的有利于兩岸和平統一的,有利于中華民族復興的,而不是“誰吃掉誰”的解決辦法。
在國際上,總有那么一股反華勢力,看著中國的崛起不順心,千方百計加以遏制,他們日夜做著顛覆中國的美夢。也有那么一小撮中華民族的敗類、陰謀家和野心家,為了得到外國反華勢力的支持,甘當馬前卒,破壞中國的民族團結,妄想變天,有朝一日他們這些所謂“民主斗士”在其主子的支持下,登上統治者的寶座,騎在人民頭上作威作福。鄭重告訴這些瘋子,沒門!中國人民經過五千年大風大浪的洗禮,已練成了百毒不侵的身軀,正如歌中所唱的“巨龍巨龍你擦亮眼,永永遠遠你擦亮眼”一樣,任何牛鬼蛇神都逃不過中國人民雪亮的眼睛,他們的陰謀永遠不會得逞的。樹欲靜而風不止,國際反華勢力不斷企圖掀起反華浪潮,用“中國威脅論”制造混亂,給“中國制造”抹黑,推行貿易保護主義,阻礙中國跟世界各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諸方面的交流,他們支持臺獨勢力,一方面制造中國要吃掉臺灣,赤化臺灣的輿論,另一方面攻擊中國的民主,宣揚臺灣實際上已亂哄哄的被扭曲和利用的所謂“民主”樣板,揚言要中國大陸實行“西方民主”才有資格跟臺灣談統一,其實質是要把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以臺灣為橋頭堡,遏制中國的崛起,阻礙和破壞中華民族的復興大業。經過幾千年的艱難尋找,中國人民好不容易才找到一條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路,我們絕不動搖,絕不退縮,絕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一定能克服任何困難,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昂首闊步前進。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