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民族到底偉大嗎?
——讀《論出版自由》讀到彌爾頓歌頌大不列顛民族有感
當我寫下這個題目的時候,我的心在流血,我的疑問就像一把鋒利的劍,毫不留情地刺穿了我心里那塊本應最純潔、最溫柔,永遠藏著我對我的祖國、對我的同胞的深深地愛的那個地方!我的心很痛,可是,這種痛消融不了我的困惑,這種痛麻醉不了我的心靈,祖先給了我像他一樣能夠思考的心靈,我如果不去思考,變成豬一般的摸樣,我怎么對得起我的華夏祖先給予我的人的“稱號”!
于是,我把我的疑問告訴給大家,請大家來批判我的淺薄和無聊!當然,或許,你會有和我一樣的疑問,那么就請大家一起去探討這個問題,如果它還算一個問題的話,就是,我們的民族到底偉大嗎?如果不偉大了,那么它就是一個平庸、甚至卑劣的民族!
1644年,彌爾頓向英國國會提出演說詞《論出版自由》,慷慨陳詞爭取言論自由、出版自由!而那時,中國大地上,還正在上演朝代輪替的鬧劇,滿清專制政權正在用鐵蹄暴力長驅入中華,開始又一輪但卻是更為殘酷的集權統治!于是,到了1840年,我們就看到了,歷經200多年發展的西方列強用堅船利炮打開了中國的大門,讓欺壓了大多數人的滿清皇權不得不在比他更為強大的人面前低頭!于是,我們可以想到,假如彌爾頓活著的話,他又會帶著怎樣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來再一次歌頌大不列顛民族的偉大,因為他會看到,正是因為他們在200多年前所捍衛的自由、民主為大英帝國換來了榮光?而我們呢?而那個以天朝大國自居的老大帝國呢?當他的子民們匍匐膜拜于權貴腳下,做順民、良民的時候,他哪里會有半點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啊!他的子民們哪里會有半點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啊!如果有的話,那也是一廂情愿的自欺欺人,或者是面對強迫匍匐于自己腳下的國人而在表現出來的作為主子面對奴才的傲慢、無知與輕狂!但是,這種傲慢、無知與輕狂又怎么能稱得上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呢?
1644,離我們已經不算近了,已經近400年了,可是,400年后的我們,在我們中間,有沒有彌爾頓這樣的人,用事實來表達自己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在我們中間,有沒有彌爾頓這樣的人再來寫一本《論出版自由》?當400年前大不列顛民族在為自己的言論自由、出版自由而奮斗的時候,400年后,我們可曾感受過所謂的自由的空氣?我們是否還在為自己能否坐穩了順民而感到憂心忡忡?當歷史已經遠遠把我們拋在它已經不愿在回頭的末梢的時候,我們是不是還沒有想過怎樣才能趕上歷史的腳步而不再被世人嘲笑?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我們就不能在一廂情愿的說,我們是偉大的民族!因為,我們的偉大,不是表現在我們有悠久的歷史,而是我們能引領歷史!我們的偉大,不是表現在我們有強大的武力、遼闊的國土、眾多的人口,而是我們每個人都有強大的心靈,有不屈服于任何壓迫的心靈,有能夠在任何時候都能讓我們這個民族永葆活力、青春的心靈!
于是,此時,我不得不問,我們的民族到底還偉大嗎?它的確偉大,2000多年的悠久的歷史任何一個國家和民族都難以向背;強大的武力、遼闊的國土、龐大的人口也很少由國家能和他匹敵!可是,為什么擁有那么悠久的歷史卻不能讓他永遠站在歷史潮頭,而且當歷史的潮流不可逆轉的時候,他卻在開歷史的倒車!為什么強大的武力、遼闊的國土、眾多的人口讓他獲得不了和這些都相稱的榮耀?歷史越發展,我們越看到,我們的民族不是引領時代潮流,不是像彌爾頓筆下的大不列顛民族那樣,勇于開拓,而是一次次的被歷史推著走,被列強打著走!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么我們是否能有彌爾頓在1644年所表現出來的那樣的如此豪邁、如此激動人心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心?
當年,面對滿清的墮落、腐朽, 梁啟超 先生為了喚起國人的信心,揮毫而就《少年中國說》,之后,在 孫中山 先生率領革命黨人推翻帝制,在亞洲建立第一個民主共和國,這些都說明了中國人的偉大!可是,這些偉大只是過去的中國人的偉大,它不屬于今天的中國人!今天的中國人應該創造自己的偉大,如若不能,我們又有何面目面對祖先,又有何面目說我們的民族死是一個偉大的民族?
記住,如果我們的民族不偉大的話,那么他就是一個平庸的,甚至卑劣的民族!
那么,還是這樣的刺痛人心的疑問,我們的民族到底偉大嗎?
作于 2012年1月31日早 于從吾廬
(后記)
大年初五,到新華書店,購得《論出版自由》,此書與穆勒的《論自由》可謂雙壁爭輝。從初六開始,到今日早上,一字一句將書讀完,特別有感于彌爾頓對大不列顛民族的熱情地發自于內心的稱頌,看到他們為了自由、平等而奮斗的精神,看到他們追求真理的決心!突然想到自己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員,尤其是當代中華民族的一員,是否缺少這樣的一種在追求自由平等真理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于是,寫下此文,和大家一起探討!學力有限,思考真誠!拋磚引玉吧!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