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1月29日《環球時報》有感
《環球時報》是值得一看的報紙,每次都能給人以感觸、啟發。過年了,報亭休息,29日(龍年正月初七)是年后的第一天開門,就買了一份。
針對伊朗議會要在29日討論在歐盟實施石油禁運之前是否給歐盟斷油的“加急方案”,歐盟一名高級外交官表示:“如果伊朗要這么做,那將嚴重損害伊朗作為全球石油出口國的聲譽。”
這種說法有點意思。不說為了拔掉這顆釘子,美國和歐盟對伊朗的霸權主義行徑,不說歐盟將要實施的石油禁運措施是對伊朗國家主權和尊嚴的損害,而反過來告誡伊朗人,你是石油出口國,這個聲譽不能損害。所謂虛偽就是這樣的吧。話語背后的意思其實是,我對怎樣都是合適的,但你不能反抗我,乖乖地按我說的去做——既然你不按我說的做,我就對你實施石油禁運,讓你束手就擒,同樣你不能反抗,否則就是不對的,也是損害你自己的。這種邏輯在歐盟外交政策負責人阿什頓的發言人的“表示”中9:“我們希望看到伊朗回到談判桌來,就建立信任措施展開有意義的討論,展現出解決其核計劃關切的意愿,而且不能預設前提條件。”
歐盟作出石油禁運的決定后,一廂情愿地認為,伊朗方面不會作出反應,那么在正式實施禁運前,他們還有時間去尋找替換供應,如果伊朗通過法案,也就意味著歐洲人沒有調整時間了。這是這些說法的背景情況。
就美國擠壓中國的種種,新加坡《聯合早報》27日的報道稱,“中國牌”歷來是美國選舉的熱點議題,今年也不例外。時殷弘認為,即使沒有美國大選,美國政府也會這么做,這只是個時間問題。
我以為,時的這個判斷是正確的。我想說的不在這里,想說說“打牌”。1982年,鄧小平同志在會見聯合國秘書長闡述我國的對外政策時就說過:“我們不搞政治游戲,不搞語言游戲,在政治上不愛好打牌。”(《鄧小平年譜》P841)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特別是美國歷來就有打牌的習慣,1989年美國人、歐洲人就這么做過。當時,鄧小平毫不含糊地指出,美國不要打牌,要以政治家的眼光來對待中美關系問題。看來,西方人尤其是美國人是改變不了這一做法的了,這是其本性所決定的。毛主席說,立場問題,改也難。
報紙有一篇社評《把菲律賓當“出頭鳥”懲罰》,就菲方與美國舉行“戰略防務對話”,擴大美國在南海的軍事存在問題,社評說:中國應有理、有力、有節地對其進行制裁,讓菲自身感覺到痛,讓南海地區乃至整個中國周邊都看到,拉美制華甚至在中美之間選邊和和美國站到一起,決非好的選擇。讓它感到丟了中國這個朋友的可惜,以及做美國對付中國棋子的華而不實。提出的方案是:減少與菲的經濟聯系,對其實施長期冷淡。它與美國軍事合作進一步,中國與它的經濟合作就退一步。漸漸地,中國還應運用自身經濟影響,促使東盟國家減少與菲公司的合作。“中國是有原則的大國,決不接受小國拉域外大國增加本地區軍事緊張,甚至以小欺大。誰觸犯中國的原則,誰就必須付出相應的代價。”
這是應該給予積極評價的社評。2011年菲方領導人在中國獲得好處之后,立馬就翻臉,很多人記憶猶新,這可以視為認識上的一大進步。2011年12月初,中央統戰部常務副部長朱維群在西藏作了一個報告,其中也談到:要敢于打主動仗、進攻仗,使西方一些人感到涉藏問題并不是中國什么“軟肋”,討不到什么便宜,相反誰在這方面損害了中國的核心利益,誰就要付出代價。(2011年12月7日《西藏日報》)結合起來看,我們是不是可以看出更多的東西來呢?至少是給人以希望的吧。
《環球時報》還有一篇社評《沖擊派出所擾亂藏區不得人心》,談的是農歷新年之初發生在四川省甘孜州的事件,我沒有什么別的話要說。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