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計在于春
春節過完,再幾天就立春,按照中國古訓,該做“一年之計”的時候了。
美國怎么算計中國?基本照舊——評論家所謂的“接觸與遏制”。經濟上要中國“同舟共濟”,幫助它渡過難關;國際關系上,要中國服從美國領導,做對美國負責任的大國;軍事上則幾面圍堵,通過對南海問題的介入來領導亞太,圍繞“美日韓澳菲”聯盟編織新的安全伙伴網,以中國為敵?! ?/p>
中國共產黨中央新年前后開了一連串會議,十七屆六中全會,政治局經濟工作會議,中紀委會議,都在謀劃一年之計。可以歸結為這三個口號:
“促進文化繁榮發展,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為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營造良好文化環境?!薄 ?/p>
“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保持社會和諧穩定,以經濟社會發展的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薄 ?/p>
“為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增強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作出應有貢獻,以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新成效迎接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薄 ?/p>
總的是“迎接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怎樣迎接?保持社會和諧穩定。這里面,“反腐倡廉”年年都講,不是新東西,是18大賦予它以新意;以經濟“穩中求進”,“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開好18大,實現平穩交班,是2012年之大計。
怎樣應對美國的強勢“介入”,我看,為了18大平穩交班,“韜光養晦”還要繼續,但是會“有所作為”。
再看國內左右兩翼?! ?/p>
右翼仍然沿襲2006年3月4日在北京杏林山莊“西山會議”策劃:“不斷地推出一些改革的產品,做出一些好的制度安排”。最近,他們紀念鄧小平南巡20周年,呼喚鄧小平,來“第二次‘南巡’”。鄭永年在《聯合早報》發文《為什么中國需要第二次“南巡”?》提出:“中國因此需要再一次“南巡”,不僅拯救改革,拯救社會,更是拯救執政黨?!敝苋鸾鸢l文《何以解憂,唯有改革》,提出以政治體制改革為中心,以社會體制改革為重點,文化體制改革融合其中。胡德平等人開了幾個“紀念會”和座談會,一些人發表的文章,共同點是,堅持否定毛澤東,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堅持黨不能治國,強調政治改革,要求黨政分開,憲政民主,公民社會,土地私有。
中國的左翼仍然是一些松散的思想派別,不過這兩年出現了新情況,一方面是迅速發展的群眾斗爭,一方面是網絡左派的山頭斗爭,這是母體中的胎兒的躁動。去年 “革”與“?!?、或者“炮派”與“救派”的觀念斗爭激烈;現在,“炮派”繼續停留在原地,沒有進一步的發展;而“救派”不斷修正自己的口號,內容也不斷添加,現已上升為綱領,并在烏有之鄉相當多的網民中形成共識:“反腐鋤奸,整黨救國,大眾民主,共同富裕。復興社會主義,復興中華民族,復興東方文化?!薄 ?/p>
我不是政治家,只是在毛澤東“你們要關心國家大事”號召下,參加了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由此立下“戰斗,探索,終此一生”誓愿。政治斗爭是各階級的事,個人難以為計,只能提出個大方向,以求符合本階級要求,進行中還得隨機應變,與時俱進?! ?/p>
就我而言,大方向去年就定了,那就是:聯合起來爭取在18大文件寫上以毛澤東思想為指導。對此,許多人不以為然,網絡左派也沒有聯合起來。但是要不要回歸毛澤東思想,客觀上是兩個階級兩條道路兩條路線斗爭的焦點,鄧小平上臺第一件事就是借批“兩個凡是”動搖了毛澤東思想的指導地位。我相信這個大方向沒有錯?! ?/p>
不能不正視這個事實,左派雖然提出過“回歸毛澤東思想”,“需要第二次‘遵義會議’”,但是沒有能夠真正形成共識,更不見有什么行動打算。最近張宏良在烏有之鄉講座上提出的“三個口號”“十六字方針”中,沒有談18大,也不見提毛澤東思想。張宏良曾經對“大眾民主”解釋說:為什么不提“大民主”,說是不讓右派攻擊為“文革余毒”,顯得不能理直氣壯。不知道口號里不提毛澤東思想是不是這個原因?反思起來,去年提出“聯合起來爭取在18大文件寫上以毛澤東思想為指導”,可能是我對網絡左派的認識不符合實際。
我過去是獨自戰斗,自趙東明事件始,轉到爭取網絡左派聯合起來進行實際斗爭,但是反不如前有成效,自己也越來越靠邊向隅,有網友批我幻想,有網友批我冒進?! ?/p>
聯合不起來,那就回歸故我,和過去一樣主要向高層直言,進行理論斗爭。獨自提出自己的主張,爭取在18大文件寫上以毛澤東思想為指導,不強求別人同我聯合去做。這樣做的道理十分簡單,盡管我知道無產階級的力量在于聯合,但是既然不能大家一同干,總不能沒有同行者,自己也不走路了。我現在一邊走一邊隨時準備著,一聽到戰友召喚,就投入戰斗的隊伍,具體為工農而斗爭。
中國共產黨必須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來指導。要求18大文件“寫上”以毛澤東思想為指導,“寫上”二字要求實在很低,如果18大連“寫上”這點最低要求都不能做到,那就是毛澤東講的,不能“和平交班”,就準備“腥風血雨”的斗爭吧!我想黨內有識之士,不要說是共產黨人,就是一般的政治家,也應該從規模越來越大、頻率越來越高的工農的自發斗爭中,從規模越來越大、頻率越來越高的“毛澤東熱”,不難認識得到這個問題,明白歷史趨勢。
半個月來回顧了2006年4月24日注冊搜狐網以來網上的戰斗和探索,總結是:要按客觀規律行事,再大的阻力也擋不住其實現?! ?/p>
不能光是泡在網上,今年要減少寫作,大概每五天發文一篇。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