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蔣介石的代筆
鄧偉志
一年前,在中國上海世博會上,我結識了九十高齡的臺灣書法家楊家麟先生。大陸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名字。不過,去過臺灣的人幾乎都見過他的書法。不僅大陸的人不太知道他的名字,就是臺灣人也是在欣賞了他的書法幾十年后才知道他的名字。有書法必有書法家,為什么楊家麟先生會例外呢?因為他是蔣介石的代筆。
楊家麟對我說,他成為蔣介石的代筆是很偶然的。上個世紀60年代,他作為一名小文書,跟蔣在一幢大樓辦公。他有一次跑錯了樓面,低著頭直奔蔣辦公室,被衛兵喝住。不久,他又一次跑到蔣辦公的樓面里去,這是重犯,衛兵不放過他。不用說,他也不買衛兵的賬,吵了起來。蔣介石聽見了,便把楊叫過來問話。東問西問,忽然問道:“你有什么愛好?”楊答道:“我愛好書法,六歲開始習字”蔣又問他練什么體。楊答:“愛臨歐體,還愛摹魏碑……”蔣聽了很高興,問楊:“你會仿我的字體嗎?”楊一下子語塞了,不知該如何回答,等了好大一會才說:“我仿不好。”蔣介石馬上要楊家麟到另一張桌上寫出仿蔣的字來。蔣居然表示滿意,要楊先生從此以后做他的代筆。為蔣寫帖子,有時別人要蔣題字,也是先由楊寫好,再交蔣簽名,從而減少了蔣的很多麻煩。
蔣介石逝世后,紀念堂上的一人高的“大中至正”四個字,便是楊家麟站在腳手架上,用棍子、鐵絲綁上麻繩,沾紅土水寫成的。可是,此事很少有人知道。
臺灣人都認為是蔣介石自己寫的。只是到了21世紀初,陳水扁當權后,揚言要拆掉“大中至正”的匾額。一只眼睛已經失明的楊家麟,輾轉反側,好幾個夜晚睡不好,思考了很久以后,大膽地舉行記者招待會,公開了自己寫字的經過,指責陳水扁“無聊”,呼吁郝龍斌挺直腰板。楊先生的這一做法也真管用,紀念堂就這樣保留下來了。
楊先生身在臺灣,心系家鄉,世博會期間他在上海三山會館舉辦書法作品展。展出前,他主張把他的作品展作為副題,寫小字,用“中華文化、同根同宗、兩岸相會、世博結緣”做主題,寫成大字,充分表達了兩岸的同根同宗之情。開幕式上,我與他結了緣。我送給了他“和諧”二字,會后他送給了我一副嵌名聯,只因有點溢美,恕我不在此公開。另寫兩句以記之,同根樹參天,同宗耀日月。
《新民晚報》2012。1。27。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