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中國最大的十大思想理論體系和思潮
超級評論員
下面把從理論到實踐對中國當代社會影響最大或體系化和理論化程度最高的“十大思想理論體系和思潮”進行一下考量。
一是“馬列毛主義”的社會主義思想理論體系。 這個“體系”包括社會主義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等的獨立而健全的思想理論內容。由馬克思恩格斯奠定理論框架,由列寧斯大林毛澤東等完善并付諸實踐,影響了整個世界。歐美等西方國家因學習了社會主義中的“建立健全社會公共福利保障制度體系”等因素,而使西方資本主義國家迅速過渡到了相對文明進步的“社會資本主義市場經濟”階段。但就目前而言,現在“這個體系”的影響力正處于低潮和爭議階段。其“系統化、體系化和理論化”水平極高。
二是“特別是”思想理論體系。這個“體系”,吸收并綜合了“馬列毛的社會主義、西方資本主義、中國封建主義”等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等的思想理論要素,形成了思想理論內容多元化并互相妥協牽就的混合型思想理論體系,并是指導當下社會發展的思想理論。比如:“四項基本原則”和“按公權力分配、按勞分配”等是馬列毛社會主義的;“按資分配”和“股份合作制”等的分配方式和經濟載體形式是西方資本主義的;“以公權力謀取私利分配”和“家企合一的私有制”等是封建主義的。 “這個體系”雖然力求迎合利益集團或是階級的需要,但仍然存在許多爭議和實踐上的負效應。同時,其“系統化、體系化和理論化”工作尚需加強。
三是科技主義思想理論體系。 這是一個從新中國建立之日起到今天,始終被中國毫不動搖堅持并全力發揚光大的思想理論,特別是通過對外開放的吸收外國先進科技主義思想理論而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并在實踐中取得了推動商品或財富的生產手段、分配手段、交換手段、消費手段和工具日新月異進步,有效地提高了商品或財富生產和交換等的效率、效果和效益,并極大地推動了中國社會的文明進步,也是爭議最少的思想理論內容和體系。由于其學科領域太過龐大,其“系統化、體系化和理論化”工作很難做。
四是管理主義思想理論體系。 所有的“政治活動”都是一種管理“經濟、文化、社會和政治自身”的活動,因這種“管理活動”而總結概括出來的思想理論,就是“管理主義思想理論”。中國全面的私有化、市場化、外資化等社會經濟制度的變革,使“大政府”對“經濟、文化、社會和政治自身”的管理方式發生了重大轉變和改變,特別是中國主流精英推薦和倡導的“西方新自由主義和市場原教旨主義”,也即中國人常說的“無政府主義”對中國“管理主義思想理論體系”的滲透加入并成為管理思想理論的主導,而使中國迅速完成了“私有化、市場化、外資化”等的社會經濟制度的改造變遷過程。尤其是引入西方“按資分配”的“股份合作制”和中國封建社會“家企合一”的“私有制”兩種經濟載體組織形式和分配方式,而使“管理主義思想理論體系”的核心內容進行了本質意義上的大換血,但無論是政府組織體,還是企業、家庭等組織體,其對各組織體的管理卻始終沒有擺脫聽嬋釋禪先生總結概括出來的“組織管理、規劃計劃、調節調控、監督約束”等管理主義的“十六字”精髓。但其尚需“系統化、體系化和理論化”。
五是國際主義思想理論體系。 隨著飛機鐵路輪船衛星互聯網手機電視等交換、交易、貿易手段和工具突飛猛進發展和進步,有效地推動了各國之間向著互通有無貿易往來的經濟全球化和一體化方向的迅速發展,并推動了政治和文化全球化和一體化發展進程。 “社會制度”向一個“顏色”的方向發展不僅勢不可擋,而且也已基本變成現實。在基本結束各國之間的意識形態爭議之后,接下來的就是各國各民族爭奪“生存權、發展權、享受權”的實質性問題。不管人們承不承認存在這樣一個“國際主義思想理論”,但整個世界卻確實按著這種“思想理論法則”在運行著,其影響不僅深遠,而且將引領世界發展方向。但其尚缺乏“系統化、體系化和理論化”。
六是國家主義思想理論體系。當然,國家主義也包括“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在內。這是世界各國經濟社會發展嚴重不平衡條件下,弱國尋求自保、自信、自尊的基本信仰。何新先生“車載斗量的戰略思想和理論”為“國家主義思想理論體系”的建立和完善做出了重要貢獻,并對中國的外交方略和保家衛國實踐起到了積極而重要的影響。但“這體系”對中國內政,特別是對經濟制度變革的影響卻非常小。由于其“國家主義思想理論”沒有進行“系統化、體系化和理論化”地總結概述,所以顯得很凌亂,使學習和應用的人難以在短時間內得其要領和精華。
七是環保主義思想理論體系。 這也是當今中國比任何時代都尤為重視并影響越來越大的思想理論。包括反轉基因、反環境污染反資源浪費等在內的食品安全、環境保護、有機低碳,并極大地推動了科技進步。其思想理論即依托科技主義的思想理論,也進入到反“偽科學”的層面,并以“人本位”的立足點形成了自己的完整獨立思想理論體系,并也是爭議最小的思想理論體系。但由于其處于初創階段,其“系統化、體系化和理論化”水平還有待提高。
八是“社會主義回歸和復興”思潮和儒教主義文化思潮。由左翼發起并形成的“社會主義回歸和復興”思潮,在中國產生了積極影響,并催生了“重慶模式”。 同時,以儒教主義為主體的中國傳統文化的復興思潮,在中國也有一定的影響。但這兩種思潮引起的爭議還比較大。這里之所以叫其是“思潮”,是因為其更多的是在推薦和倡導別人、別體系的思想理論,其本身并沒有形成完整獨立思想理論體系。
九是西方“普世價值”思潮和賣國買辦主義思潮。由右翼發起并推薦倡導的西方“普世價值”思潮,對中國產生一定的影響。同時,以買辦主義為主體的賣國買辦主義思潮也占有一定市場。但這兩種思潮引起的爭議同樣非常大。這里之所以也叫其是“思潮”,也是因為其只是在推薦和倡導別人、別體系的思想理論,其本身并未形成完整獨立的思想理論體系。當然,中國思想理論界的“思潮”,風起云涌,數不勝數,但就其社會影響和體系化、理論化而言,大多影響小而水平低,且沒有屬于自己并可以自圓其說的思想理論體系。所以只能在這里列舉這四個比較有影響的思潮了。
十是“社會市場經濟理論體系和世界文化架構理論體系”。 是由聽嬋釋禪先生創立創新并完善的當今世界上最能“準確合理地解釋”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等各種實踐現象的完整獨立并“體系化”的宏觀思想理論體系。主要研究范疇是從“封建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和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初級階段,到社會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中級階段,再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社會共產主義市場經濟的高級階段”。目前已總結概述出1387個思想理論觀點。雖然“系統化、體系化和理論化”程度較高且基本沒有爭議,但社會影響力最小。
2012年1月26日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