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我個人來說,外在因素是國家對工人政治和經濟上的顛覆,造成我成為下崗失業工人中生活無著的一員。內在因素固然在于個人的學識、體質和性格,家庭中的內亂,互相傷害,也是原因。過去我自以為正義,對他人特別是家族內的人的貪婪、不孝、毫不利人專門利己,對他人對自己的各種辱罵和挑釁行為,采用的是激烈對抗的方式。結果導致兩敗俱傷,一片蕭然肅殺。
我個人的不幸,我還是要追究到社會制度的變遷,以為這是造成天下一切這類不幸的總根源。我是60年代初出生的人,所以感受了毛澤東時代,可以對比改開后的時代。我以為,如果保持毛時代的對道德的高要求,以及對工人階級政治經濟地位的尊重,則我的悲劇就完全沒有發生的可能。人與人互相尊重,兄弟友愛。沒有生存還是滅亡的選擇題,人也不會一切向錢看,一切撈歸自己,甚至不顧兄弟姐妹的生存需要。他(她)們認為,我這樣‘十樣沒有一樣’的人,就不應該生存,不應該發展,不應該結婚生子。姑且不論這‘十樣沒一樣’是否確切,所指是否正當,這樣的論調是非常極端的,可以稱為極右,與‘極左’相對應。
我自以為屬于毛派,雖然對右派的某些思想取點贊同的態度。任何思想體系都會有正確和錯誤相混雜,只能從基調上區分。我贊同公有制,而他們贊同私有制。想請教各位,是否毛派要求太高?這種高要求涵蓋政治經濟文化的全方位。
80年代,我讀過電大經濟管理類。學習了解了改革開放的起因。說是因為我國國情,尚不足以實行毛派的那種純社會主義,所以需要私有化經濟的發展。于是轟轟烈烈、義無反顧的改革開放大幕拉開,戲愈唱愈大。改開初期標榜的界限和追求,被不斷突破變更,直到今天這種與毛時代幾乎截然相反的境地。我相信,毛澤東從參加革命開始的思想,就不會是把國家建成這樣,根本就不是什么晚年的思想才是‘錯誤’的,而是自始至終都‘錯誤’。如果他知道要建設的社會是現今這樣的狀態,他當年根本就不會革命。
在政治上,‘工人階級為領導階級’的提法是否要求太高?所以才會有讓資本家加入共產黨的舉措。工人階級仍然需要為資本家打工,受盡凌辱和苦難。
在經濟上,實行公有制是否要求太高?所以才會大力發展私有制,私有制越搞越大,大到想顛覆共產黨的統治了。
在文化上,是否樣板戲要求太高?人不能要求做完人。所以應該允許各種私欲的發展,以至于泛濫成災。比如,對貪官要求是否過高?是人都會貪,只是機會問題。貪了吐出來就得了,不必死刑,是否連死緩都有些過于嚴苛?
對待社會上所有的弊端和不公正,是否要采取‘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正確態度,相信黨和政府會把一切都給人民搞好,給人民一個滿意的交代。不要抗爭,不要罷工,不要言論自由,不要成立各種民間組織。所謂四大自由等各種權利是否要求過高?
也許毛派真的有些方面要求過高?如果這樣,現在就值得反思更正。
最后想到,我的命運簡直與四人幫有點點可以稱為相似的地方了,那就是,對人對己要求太高,結果很不好過。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wuhe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