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爭鳴 > 網友雜談

半個世紀前一個山村“公社社員過春節”

大于 · 2012-01-26 · 來源:華人心聲論壇
收藏( 評論() 字體: / /
半個世紀前一個山村“公社社員過春節”

半個世紀前,中國農民怎樣過春節?下面是1961年2月22日《人民日報》的一篇報道。報道的是廣西博白縣龍潭公社青山大隊羊角山村公社社員過春節的情況。過現代的春節再來看半個世紀前的春節,也是很有意思的。


附:公社社員過春節(1961年2月22日《載人民日報》)

本報記者 黃紹進

在廣西南部的一個山村——博白縣龍潭公社青山大隊羊角山村,記者和人民公社的社員們一起,度過了一個歡樂和有意義的春節。

“全 家 樂”

農歷臘月28日,公社就宣布放假了。這一天,家家戶戶都在打掃房屋和環境,收拾家肥。男人理發,女人洗頭。食堂還忙著準備過節吃的食品。
傍晚,村邊的地坡上,掛起了兩盞明亮的汽燈。土墩子“舞臺”上懸好布幕。俱樂部為大家準備的文藝節目開演了。舞獅、拳術、雜技、魔術,節目一幕一幕地過去。當俱樂部主任宣布下一個是深受群眾喜愛的傳統節目《全家樂》時,臺下響起一陣熱烈的掌聲。

幕拉開了。舞臺上出現了十多個農民裝束的“演員”:龐振連一家祖孫三代,長幼一堂。吹嗩吶的老爺爺已七十多歲了,拉二胡的小“演員”,坐在木凳上兩腳還夠不著地,跟在“醒獅”背后的一個小家伙還穿著開襠褲呢。絲竹聲中,兩位白發龍鐘的老太婆,手拿大紅花笑容滿面地出場了。一位老太婆念了幾句道白:“毛主席領導農民翻了身,日子一年好過一年。今天又逢春節,我們沒有什么獻給他老人家,就獻上一朵大紅花,給毛主席拜年!”這時,臺上奏起象征“八仙賀壽”的桂南笙簫,鐘鼓叮咚。兩位老人,婆娑起舞。此時,臺上臺下,皆大歡喜,掌聲雷動。

龐振連老人,今年七十六歲了。解放前,他和他三個兒子為了糊口,曾給人家婚嫁喜慶時吹奏過樂器。可是,那時是為人作樂。在吹打場上,嘴里雖然吹奏得挺熱鬧,心里卻惦著家中兒女的饑寒。欣逢解放換乾坤,從此他們與“吹鼓手”的生涯便永別了。雖然不當“吹鼓手”了,使用樂器的時候反而越來越多,每當年節假日,飯后茶余,子孫婆媳就吹奏起來,歡樂歌舞。

除夕這天,龐振連一家就興沖沖地忙著晚會的節目。龐振連的老伴和大嫂,都是七十多歲的人了,也要上臺去歌舞。人家說:“老伯母,年紀這樣大了,還要跳舞嗎?”她笑著說:“有了人民公社,吃不愁,穿不愁,人人都歡樂,我怎么不樂?”她的坐在灶門口添火的兒子家秀對記者解釋說:“人民公社真給了我們全家樂。我們三代十八口人,實行工資制與口糧供給制后,有十二個老少的口糧,由公社供給了。我們六個主要勞動力,去年做了一萬三千個工分,全年除一切開支外,現在還有存款五十多元。過春節食堂給我們準備了酒肉年糕,自家還有雞鴨水果,叫我們怎么不樂呢?”

火邊“守歲”閑話今昔

除夕晚上,孩子們和姑娘們穿上了花衣和新鞋,男男女女都涌向了“劇場”。這時,在公共食堂屋里,卻洋溢著另一種樂趣。十幾個不太愛聽戲的老農,圍坐在火邊,一邊抽著水煙,一邊在拉家常“守歲”。

老人們大概都是愛回首往事的。話題談到了往年的除夕。龐振田就回憶起解放前除夕躲債的事,他說:“年年三十我都會想起這件事。我在外邊躲了一天債,聽到村里雞叫,才放心轉回家。誰知一進門,地主還在家里,地主說:‘沒見過像你這樣躲債的。’我說:‘也沒見過像你這樣討債的。’說得哄堂大笑。老農龐家芳對比說:“解放以后的年太容易過了,不知不覺又是一個年。公社化后,過日子更是不操心:吃不愁,穿不愁。”

說起公社化,人們話更多。老人龐振紹感慨地說:“去年這樣大旱(二百三十多天未下透雨),如果沒有人民公社,恐怕人影也找不到了。光緒十八年旱災沒有去年大,羊角山的人死的死逃的逃……”原來龍潭公社是個“水火之地”。無雨則旱,有水則澇。青山大隊又是整個公社中最旱、最窮、統銷糧食多、貸款多、救濟多的地方。公社化后,在黨的領導下,七個公社協作,用兩個冬天,修好了一座虎頭水庫,灌田十二萬畝。從此青山的面貌大改觀。人們撫今追昔,編出了一些動人的山歌。他們唱“過去是:青山枉自多,栽草不生禾;十年旱九載,農民淚成河。如今是:一片好青山,滿山花果園;處處歌聲起,農民笑開顏。公社無限好,幸福樂萬年。”

今年動手早,生產一定好

爆竹一聲,新年伊始。一清早社員們就出門拜年,互道“增產”。

按照傳統的習俗,使牛的社員,紛紛趕牛扶犁,到近處田中來回犁幾趟,象征一年生產的勝利開始。第二十三隊的老農龐振紹和另一老農也趕了兩頭牛,犁架上貼著一張喜紅字。當他們犁完時,在田邊吹簫玩耍的龐振福,即興念了四句祝詞:“今年動手早,生產一定好;多虧黨領導,生活步步高。”一大早起身在田頭“拾黃金”(拾屎)的龐振田,也忙來扶手祝賀“多超包產!”

此時,晴空朗朗,輕風拂拂。近處田里冬種的紅薯,藤苗蔓垅;間種的豌豆結粒飽滿,遠處的麥田青蔥可愛。龐振紹興奮地撥開一塊紅薯垅,挖出一條薯藤,上面已結了六十多條薯塊。大家說:“去年黨委號召搞一年三熟,大抓冬種,真是抓得好!眼看糧食又快到手了。過去,都怕過青黃不接的四五月;今年在大旱之后春荒不荒,真是天大奇事。”

書記拜年,互祝增產

早飯過后,大路上箭似地駛來幾輛自行車,原來是公社黨委的三位書記,來這里向社員們拜年了。他們下車后,就直奔老農龐振紹的家。龐振紹趕忙倒茶讓客。這時,隊干部和一些老年社員陸續到來,相互祝賀。大家圍坐一起,說說笑笑,像親兄弟們歡聚一堂。

貧農出身的龐振紹和卜書記是老交情。龐振紹在土地改革時就是積極分子、互助組長。去年春天插田時,遇上天旱,卜書記焦急地到這里來和龐振紹一起看禾苗。已經插下的苗都發黃了,未插的秧已長了節。兩人邊走邊談,龐振紹建議說:“這么旱,水打不起,是不是多種旱糧?”卜書記認為這個建議切合實際,于是兩人商議:不能插的田改種紅薯,可以種的“十邊”土地也種上雜糧。過后,卜書記又把這個建議征求各大隊的意見,大家都認為很好。結果去年全公社的水稻沒減產,雜糧又豐收,兩項加在一起,仍比前年增產。卜書記今天來,就是要表示黨委對老農的謝意。

茶會上,龐振紹說:“我也要向黨委報喜”,說著,跑去扯了一條紅薯藤來,“書記們請看:長得多好。這是黨委領導的功勞。”接著,他們交換了許多春耕生產的意見。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2. 為什么說莫言諾獎是個假貨?
  3.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4. 為什么“專家”和“教授”們越來越臭不要臉了?!
  5. 元龍||美國欲吞并加拿大,打臉中國親美派!
  6. 陳丹青說玻璃杯不能裝咖啡、美國教育不啃老,網友就笑了
  7. 掃把到了,灰塵就會消除
  8. 俄羅斯停供歐洲天然氣,中國的機會來了?
  9. 【新潘曉來信】一名失業青年的牢騷
  10. 雙石|“高臺以后,我們的信心的確缺乏……”
  1.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2.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3.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4.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5.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7.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8. 到底誰“封建”?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毛主席掃黃,雷厲風行!北京所有妓院一夜徹底關閉!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4.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秋霞影院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 中文字幕久精品在线视频 | 一级视频国产免费 | 天天综合网久久网亚洲 | 日韩免费AV在线播放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