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中產階級——中國將走向何方?
楊景水
讀《參考消息》得知,“中產階級”一詞在西方國家頗為流行,其意指白領中收入群體。2012年1月3日《參考消息》所載《當代資本主義將面臨何種命運》一文,其中一個重要論點是:20世紀“在大多數發達國家資產階級和中產階級往往最終成為人口的大多數,對社會主義構成挑戰。從亞里士多德時代開始,思想家們就一直認為穩定的民主依賴于龐大的中產階級的存在。當大多數發達國家成功建立起以中產階級為主體的社會后,馬克思的呼聲就弱了下去。左翼激進主義只有在世界上那些極不平等的地區才依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如拉丁美洲、尼泊爾、和印度東部的貧窮地區。政治學家塞繆爾·享廷頓指出,全球民主化的‘第三次浪潮’在上世紀70年代從南歐興起,1989年東歐共產主義的衰落標志著這次浪潮的結束,這次浪潮使全球實行民主選舉的國家的數量從1970年的45個增加到20世紀90年代末的120個?!蔽恼逻€引用社會學家巴林頓·穆爾的話肯定地指出:“沒有中產階級就沒有民主主義。”1月19日《參考消息》另一篇美國《華盛頓郵報》的文章《中產階級關乎資本主義未來》,更直白地唉嘆:“如果中產階級不復存在,自由民主主義便將失去基石。”可見,中產階級對資本主義的命運,是何等的非同小可!
2008年源于美國次貸危機的、席卷全球的金融風暴,以及隨之而來的,持續至今的經濟危機,“導致發達國家中產階級收入縮水”。在經濟危機的沖擊下,中產階級是主要的受害者。這次“占領華爾街”運動就生動地顯現出來。幾乎波及西方世界的以99%反對1%為特征的“占領華爾街”運動,反映了廣大勞動者對壟斷資產階級的貪婪和對美國政府在金融危機中救助華爾街的憤怒,說明壟斷資產階級已失去了中產階級往常對他們的的支持。因此,西方一些有知之士,發出了資本主義制度即將終結的呼聲。
那么,何謂中產階級?流行于網上的說法,擁有私人住房、汽車是中產階級的兩項硬指標。1951年美國著名社會學家賴特米爾斯出了一本專著《白領——美國的中產階級》??梢姡谖鞣剑鞍最I”是中產階級的代名詞。與“白領”相對應而存在的是“藍領”。顧名思義,被雇傭者工作在辦公室、實驗室內,沒有那么多風塵,衣領是潔白的;而勞作在車間、曠野,環境污濁,衣領易贓,適于著藍衣。其實,他們都是勞動者。所謂“階級”,理應以人們在不同的生產關系中所處的不同地位,以及由此而決定的不同的利益關系而劃分,不應單純以職業定論。無產階級革命導師毛澤東在《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一文中,對中產階級是這樣論述的:“這個階級代表中國城鄉資本主義的生產關系。中產階級主要是指民族資產階級,他們對于中國革命具有矛盾的態度:他們在受外資打擊、軍閥壓迫感覺痛苦時,需要革命,贊成反帝國主義反軍閥的革命運動;但是當著革命在國內有本國無產階級的勇猛參加,在國外有國際無產階級的積極援助,對于其欲達到大資產階級地位的階級的發展感覺到威脅時,他們又懷疑革命。其政治主張為實現民族資產階級一階級統治的國家。有一個自稱為戴季陶‘忠實信徒’的,在《北京晨報》上發表議論說:‘舉起你的左手打倒帝國主義,舉起你的右手打倒共產黨。’這兩句話,畫出了這個階級的矛盾惶遽狀態。他們反對以階級斗爭學說解釋國民黨的民生主義,他們反對國民黨聯俄和容納共產黨及左派分子。但是這個階級的企圖-----實現民族資產階級統治的國家,是完全行不通的,因為現在世界上的局面,是革命和反革命兩大勢力作最后斗爭的局面?!切┲虚g階級,必定很快地分化,或者向左跑入革命派,或者向右跑入反革命派,沒有他們‘獨立’的余地。”這就是毛主席筆下的中產階級?! ?/p>
顯而易見,以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觀點,西方媒體所說的“白領”的大多數,并非是民族資產階級,只不過是中收入群體,他們本屬勞動者。西方流行“白領”、“藍領”之分,把本來同屬于勞動階級的勞動者,人為地一分為二,妄圖使他們對立起來,以爭取所謂的“中產階級”,達到分散和緩解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矛盾的目的?! ?/p>
遺憾的是,“與國際接軌”時髦的今天,這種“白領”“藍領”之分,這種為鞏固壟斷資產階級統治地位的階級觀,近年在我國也大有流行之勢。豈知,那些引進此論或接受此論的人,自覺不自覺地在意識形態領域作了資產階級的精神俘虜!本文開頭所引美國《外交》雙月刊的那篇《當代資本主義將面臨何種命運》一文,竟以他們的立場和觀點,妄談什么中國的“中產階級”,說什么“中國日益壯大的中產階級不太可能表現得與全世界其他國家的中產階級那么不一樣?!笨梢?,他們對我國的中收入群體、即他們所認為的“中產階級”,因為人數眾多,有可能成為他們的“帶路黨”,是抱有“希望”的!值得高度警惕的是,當今我國眾多的中小民營企業,才是實實在在的中產階級,他們確實是“日益壯大”了。回顧建國之初,在黨和毛主席的英明領導下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所取得的偉大的成功,不僅為大規模經濟建設奠定了必要的物質基礎,還大大弘揚了全國人民意氣風發的集體主義精神和沖天干勁,資本家敲鑼打鼓接受公私合營,使工人擺脫了雇傭地位,一躍成為企業的主人,從而營造了社會主義的精神氛圍?! ?/p>
憶往昔,建國之初,由于成功地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了社會主義改造,使我國的中產階級融入了無產階級的行列。用《華盛頓郵報》的話說,“中產階級不復存在”了。因此,使資本主義失去了生存的“基石”。這不能不是一個開天辟地的值得慶賀的偉大勝利!
而今,中國的中產階級又復活了,而且正在日益壯大著。他們將走向何方?中國將走向何方?!
前不久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所提出的“把擴大內需的重點更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服務業、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上來”。這個“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是否在模仿西方壯大“中產階級”的路子?使人憂慮?!罢碱I華爾街”運動已經證明,此路不通,難道還要走下去嗎?! 2012,1,21,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