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故居咋讓高層向往?
沈沁圖書館 2012-01-23
中國一代偉人毛澤東,因為他的誕生改變了中國的歷史,影響了世界,而他的故居,也因為他的偉大而讓世人矚目。據報道,毛澤東故居韶山早已成為人們緬懷偉人的最佳場所,在這里,人們用各種方式表達著對開國領袖的無限崇敬和愛戴之情。據統計,建國以來,韶山已接待各界人士5000余萬人。在這些人士之中,來自世界五大洲一百四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中外國家領導人就已達三百多人。
據文字記載,中央負責同志最早到韶山參觀的是時任外交部副部長的伍修權,時間是1955年1月28日。他在留言簿上寫道:“瞻仰毛主席的故居,給了我無限的鼓舞和教育,我們將進一步地作好我們的工作。”
1955年5月29日,中共中央委員、當年曾是毛澤東老師的徐特立參觀韶山后寫道:“主席是馬克思主義在東方實現民族解放和勞動人民解放的旗手。”
1956年11月27日,國務院副總理陳毅寫道:“來參觀韶山毛主席故居,滿足了多年的愿望,十分高興,永志不忘。”陳毅還為此行賦詩一首:“韶山沖里覽風物,靄靄青松赤壤嵌。清水池塘旁茅舍,鳶飛魚躍竹萬竿。農村潛力真偉大,中國革命屬發端。湘贛兩省典型多,星火燎原豹一斑。”
1959年2月18日,73歲高齡的朱德登上毛澤東故居后的曬谷坪,觀看毛澤東種過的稻田、菜田。3月3日上午,朱德前往株洲視察,途中與董必武、聶榮臻相遇。朱德說:我剛從紅太陽升起的地方來。董必武回答道:我們正迎著太陽走!3月3日下午,董必武、聶榮臻來到毛澤東故居,將頗多感懷傾注筆端,寫道:“山不在高,有寶則名;水不在深,蘊珠則澄。岑同苔異,人杰地靈。魯之尼山,粵之翠亨,以擬韶山,差可比倫。”
1960年1月4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班禪額爾德尼·卻吉堅贊,全國政協副主席帕巴拉·格列朗杰參觀韶山后分別題詞:“毛澤東的貢獻無限偉大,人人贊揚,今天我們的幸福全是黨和主席的恩惠。”“毛澤東的偉大思想,是我們學習的榜樣,賜給我們的幸福,人們永遠不會忘記。”
1961年4月9日,國家主席劉少奇來毛澤東故居參觀。他看到“毛澤東同志故居”橫匾后對工作人員說:稱“故居”不妥。“故”有兩種解釋:一是“過去”;二是“去世”。我們毛主席很健康呢。他建議將“故”字改為“舊”字。不久,湖南省委辦公廳下文將“毛澤東故居”改為“毛澤東舊居”,此名稱一直沿用到一九八三年。
胡志明是訪問韶山的第一位外國元首。1961年5月24日,身為越南勞動黨中央委員會主席、越南民主共和國主席的他來到毛澤東故居時,操一口流利的中國話說:“能到韶山訪問,我真高興。”他指著高聳入云的韶峰問:“這一帶為什么叫韶山?”當他得知韶山是因虞舜南巡、演奏韶樂而名后,便不住點頭:“韶山這個名字會傳到很遠很遠的。”
1963年2月22日,柬埔寨王國元首西哈努克親王來訪韶山后說:“我們在中國訪問取得最持久、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我們訪問了偉人的毛澤東的故鄉……”。
1964年4月16日,國務院總理周恩來陪同外賓來韶山,他對當地陪同人員說:“我今天到韶山來,感到很幸福。你們在主席家鄉工作,很光榮。”周恩來在韶山參觀毛澤東父母的臥室時問講解員:“主席父母的出生和去世的年月搞清楚了嗎?”講解員答:“只查到古歷的年月。”周恩來說:“你們可以到南京紫金山天文臺查陰陽對照表。”在毛澤東故居說明牌前,周恩來讀著上面的文字,問講解員:“主席真是1893年出生的?”“是陰歷光緒十九年十一月十日。”講解員回答。周恩來含笑點頭:“那江青搞錯了,她說是陰歷十二月二十六日,那不是1894年了嗎?”在故居室內參觀時,周恩來對陳列的實物很感興趣,有時還親自去摸一摸。當他得知一些實物是主席曾經用過的原物時說:“這些文物很重要,很珍貴,要很好地保護。”
1965年4月23日,民盟中央副主席胡愈之在參觀后寫道:“生長在毛澤東時代,毛澤東故鄉的中國人是何等的幸福啊!主席的思想博大精深,是可學而不可及的,讓我們學習、學習、再學習,永遠做毛主席的小學生,努力做毛主席的好戰士吧。”
1973年10月19日,剛剛復出任國務院副總理的鄧小平終于實現了參觀韶山的愿望。他說:“我很早就想來。1965年準備來,工作忙沒來成。1966年想來,后來就不能來了。”在毛澤東弟弟毛澤覃臥室,他神情莊重,佇立在烈士像前,喟嘆:“毛澤覃是個好同志!”鄧小平參觀毛澤東故居和陳列館時,看得很仔細,離館前有人希望他作點指示,他說:“我沒有什么指示。你們陳列的是歷史,只要符合歷史就行。”
1977年2月6日,國務院副總理羅瑞卿坐著輪椅參觀了毛澤東故居、紀念館。在紀念館序廳,他要女兒將輪椅停下來。他艱難地站起,面對眼前高大的領袖塑像,緩緩地舉起右手莊嚴行禮!然后硬咽著說:“主席,我看你來了!”在場的同志見此情景,無不淚水奪眶而出。參觀毛澤東一家6烈士展時,羅瑞卿拉著女兒的手說:“毛主席一家是偉大的,今天到了毛主席家里,你要好好學習。我們不能忘記了主席,以后你每年都要來看看他老人家。”女兒不停地點頭。羅瑞卿反復叮囑:“你要記住呵,不要忘記了!”
1977年9月25日,赤道幾內亞總統馬西埃·恩奎馬·比約戈·滔格恩爾來,在韶山說:“毛澤東思想不僅是中國人民的寶貴財富,而且是世界革命人民的驕傲,所有熱愛自由和獨立的革命者都要學習毛澤東思想。”
80年代初,社會上有些人攻擊、歪曲毛澤東,甚至叫囂要徹底否定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面對此等非難和倒行逆施,中央首長給予了有力的回擊:
1983年2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習仲勛參觀韶山后寫道:“毛澤東思想是億萬人民革命意愿和實踐的結晶,它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也是我們一切工作的指導思想。”
1983年3月16日,全國政協副主席劉瀾濤在韶山說:“別的什么人物幾十年、百把年就過去了,人們的印象不深了。毛主席不同,一萬年以后人們還要傳頌。只要中國存在,毛主席的豐功偉績就存在,韶山就有人來瞻仰!”他在題詞中寫道:“瞻仰毛主席故居,是我多年的夙愿,今天得以實現,心情特別興奮!毛主席的音容笑貌,豐功偉績,使我深切懷念。永遠堅持和發展偉大的毛澤東思想是黨的基本原則,是我們對毛主席的最好懷念。”
1983年11月14日,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主任胡繩參觀韶山時,寫下了“韶樂已停尚有村,群林盡染吊英魂。巍然勛業兼文采,功過千秋有定論。” 的題詩,這首題詩表達了億萬人民對偉大領袖的萬端情思。
1986年4月19日,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副主任薄一波在韶山語重心長地對大家說:“在中國,毛主席不僅僅教育了咱們這一代人,其中當然包括我在內,對后一代、后幾代也有重要的教育作用,今后仍然要高舉毛澤東思想的旗幟。”在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留言簿上,他寫道:“永遠按照你所詮釋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前進。”寫完,他說:“我只想說這個。”
1987年2月17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任重在韶山滴水洞參觀時說:“毛主席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物。他的貢獻,他的才華,他的詩詞和書法,到目前為止無人可比。”
1986年11月22日下午,時任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的鄧力群來到韶山參觀,在談到毛主席的豐功偉績時,鄧力群指出:“毛主席這樣的偉人,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對他的認識越來越深。至于晚年有錯誤,哪一個人一生中沒有錯誤呢?”鄧力群還揮筆題詞:“音容猶在我輩心中,功勛水載世界史冊。”
1988年11月24日,國家主席楊尚昆專程到韶山視察參觀,他說:“現在有人想否定毛主席,我不來不行,來了就是一個表示。天下還是他為首打下來的嘛!”在紀念館參觀時,他對講解員說:“同志們,你們好!在這里工作,你們應該感到光榮!”在毛澤東革命家庭陳列室,他將女兒楊李叫到身邊,對她說:“到了毛主席家里,你要認真看看,他一家為革命犧牲了6位親人。”楊尚昆一邊參觀一邊對大家說:“毛澤東同志是我們黨和國家的主要締造者,他的歷史功績是不可磨滅的!”
1990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院長任建新參觀韶山后說:“我很受教育。”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廖漢生說:“韶山是對青少年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好陣地。以后來這里參觀的人會日益多起來。大家都來學習毛澤東,學習毛澤東思想,那么中國的社會主義就有希望。毛澤東思想是指導一切工作的指針,決不能丟,要教育千秋萬代傳下去。”
1991年3月1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來到毛澤東故居韶山上屋場,江澤民走入毛澤東父母的臥室,他看著墻上的照片說:“毛主席像他母親。”在曬谷場,他看著遠處高峻的山峰,近處起伏的松濤說:“韶山精神就是犧牲、奮斗、奉獻。”他高聲朗誦毛澤東的《七律·到韶山》,特別加重語氣讀了“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這兩句,隨后,他在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題寫:發揚“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革命精神。江澤民參觀韶山毛澤東紀念館時還說:“毛主席一家犧牲了6個親人,真是了不起。”“要經常運用這些材料,對今人和后人,特別是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在紀念館,江總書記看了毛岸英1949年寫給表舅向三立的一封信后感動地說:“如果我們每個共產黨員、每個干部都像毛岸英同志信中所說的那樣,做人民的忠實兒女,我們就經得起任何嚴峻的考驗。3月17日,在長沙蓉園賓館會議室,江澤民談到干部隊伍的廉政建設問題時,又念了毛岸英的信,然后說:“我看了這封信后感慨系之。我聽洪學智講過毛主席是怎樣把毛岸英送到朝鮮前線,毛岸英是怎樣犧牲的后,十分感動。假如我們所有的干部都能像毛主席對待毛岸英那樣,我們的黨一定興旺,我們的黨一定為群眾所擁護!”
1991年7月,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開辟“中南海豐澤園毛主席故居復原陳列”,展出毛澤東的家具及其他日用品25件。1993年12月,又增設“毛澤東遺物展”,集中展示毛澤東晚年生活遺物達200件,第一次向世人展示了毛澤東偉大平凡生活的另外一個鮮為人知的側面,給觀眾以強烈震撼。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雷潔瓊參觀后寫下了題詞:“公者千古,私者一時。”一位學者給雷副委員長的題詞作了注解:“毛主席為什么這樣偉大?因為他是光明的象征,真理的象征,廉潔的化身。在他身上集中體現了我們民族、我們黨的優良品質和精神:艱苦奮斗、大公無私、嚴于律己、廉潔奉公。”
2003年5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書記處書記、國家副主席曾慶紅視察韶山時說:“沒有毛主席就沒有新中國,我們世世代代都不能忘記毛主席的恩情,不要忘記毛主席。今年是毛澤東主席誕生110周年,咱們懷念他,要紀念他,繼承他的遺志,繼承他老人家開創的事業,把中國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強。”
2003年9月,國務委員唐家璇專程到韶山參觀。在毛澤東同志紀念館,他留言道:“偉大的毛澤東思想萬歲!”
2006年4月8日至12日,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委書記的吳官正到湖南考察工作,考察期間,他還專程到韶山瞻仰了毛澤東同志故居。
2009年11月30日,李長春、劉云山等同志專程來到韶山,考察韶山“一號工程”建設情況,并向毛澤東銅像敬獻了花籃。這是李長春六年來三進韶山:2003年12月,已擔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李長春考察韶山時,對韶山建設提出了“兩個責任”:“我們這一代人有責任把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故居、紀念館等紀念設施管理好、建設好、利用好。”“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我們有責任把毛澤東同志家鄉首先建設好。”2007年5月,李長春又到韶山視察“一號工程”進展情況。而2009年再來,“一號工程”竣工已近一年,他如一個初來乍到的游客,用足整整一個小時,在銅像廣場敬獻花籃、參觀故居和毛澤東遺物館,聽到講解主席親人革命時期的奉獻與犧牲,他仍不勝唏噓。李長春說,“一號工程”就是中央到地方各個方面為毛主席家鄉做的一點實事,同時它也“與毛主席作為世界偉人,作為全國人民最景仰的偉大領袖,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空前的民族英雄這一地位相襯”。“作為一名共產黨員,過去每次到韶山,都是非常敬仰,這一次,多了一番欣慰。”同行的劉云山說。
2011年3月20日至23日,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在湖南調研。調研期間,習近平專程來到韶山,向毛澤東同志銅像敬獻了花籃,瞻仰了毛澤東同志故居,參觀了中共韶山特別支部展室,與韶山村黨員群眾代表進行了座談。習近平還瞻仰了劉少奇、彭德懷同志故居。他深情地說,重溫毛澤東同志等老一輩革命家的光輝業績、崇高精神和道德風范,深受教育。革命傳統資源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每一個紅色旅游景點都是一個常學常新的生動課堂,蘊含著豐富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滋養。要把這些革命傳統資源作為開展愛國主義和黨性教育的生動教材,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學習黨的歷史,深刻理解歷史和人民選擇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必然性,進一步增強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黨和人民事業不懈奮斗的自覺性和堅定性,永葆共產黨人政治本色。
2011年4月9日,中央組織部部長李源潮冒雨來到韶山,向毛澤東同志銅像敬獻花籃,瞻仰毛澤東同志故居,參觀毛澤東遺物館和滴水洞。他說,要以建黨90周年為契機,學習弘揚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為國為民的革命精神,加強黨的干部思想品德建設,激勵黨員干部創先爭優、為民奉獻。
胡錦濤同志曾兩次專程到韶山視察、參觀。第一次是1993年6月30日,當時他在毛澤東同志紀念館參觀時這樣說:“我們的社會主義江山,是千百萬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確實來之不易。作為后來人,我們一定要繼承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開創的事業,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懈努力。”2003年10月1日,胡錦濤同志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的身分,帶著對開國領袖毛澤東的無限敬意,再一次來到韶山。上午11時50分,他向毛澤東銅像敬獻花籃,向毛澤東銅像深情三鞠躬。他參觀了改造一新的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毛澤東故居,并簽名留念。
毛澤東作為偉大的歷史人物,不僅屬于中國,也屬于世界。因此,歷史和世界不會忘記毛澤東,同樣也不會忘記韶山。在毛澤東誕辰118周年之際,讓我們共同祝愿:毛澤東的偉大光輝永遠長駐人間!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55fe3e0102e2nb.html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