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天天喝的茅臺與不準吃的豬肉
提要:不能天天喝的茅臺,不準吃的豬肉,共同反映了中國食品的兩大杯具,一個是價格高,另一個是不安全。更為杯具的是,這兩大杯具全是沖著中國老百姓來的。
為什么不能天天喝茅臺,為什么不準吃豬肉,茅臺又與豬肉有什么關系,聽我慢慢道來。
不能天天喝茅臺,說得準確一點是中國老百姓不能天天喝茅臺。這是從茅臺集團名譽董事長季克良的“只要不是天天喝,中國老百姓是消費得起茅臺酒的”中體會出來的。這話邏輯沒什么毛病,還堪當是一個創新句式,其中還意象豐富。
茅臺能躋身“全球十大最值錢的奢侈品牌”不是浪得虛名,唯其價格之高,才能當得起奢侈品的稱號。但季克良卻謙虛地說,從未把茅臺定義為奢侈品,茅臺洋酒比比還差得遠了。
所以這才有 “只要不天天……中國老百姓是消費得起……”這樣委婉的句式,把百姓的“便宜” 暫借一下,本想用來表達茅臺還不夠貴的意思,結果弄巧成拙,反倒是像在親口證實茅臺是已經夠貴的了。
仔細想想,“只要不天天……中國老百姓是消費得起……”這樣的句式,創新意味真的還挺濃的,按照這個句式無窮地演繹一下,可以把中國困難群體弄得一個也沒有,可以為政府免去巨量的負擔和壓力,我們的人大代表也根本用不著天天挑政府的毛病了。這是題個話,就此打住。
其實,老百姓不能天天奢侈是天下公理,是用不著季克良繞這么彎子來證明,所以季克良這話應該是話時有話的。
與中國老百姓不能天天喝茅臺相對應的是,一定有能茅臺天天喝的主。這是季克良的這個算計不經意流露的玄機。如果要依靠不能天天喝茅臺的中國老百姓,茅臺自己就要天天喝西北風了。因此,茅臺必然有天天喝的主支撐,才能身價10年漲了10倍,從200多元一瓶漲到2000元以上一瓶。對此,深圳市委書記王榮體會很深。前不久王榮在談及“三公經費”時說,茅臺那么貴,如果不是公款消費,絕對不會到那個價格。上海的人大代表干脆是要革茅臺的命了,提議公款消費禁喝茅臺。可見,在中國還是有天天喝茅臺的,不過那是公款消費的主。
可見,茅臺貴是因權貴而貴,硬要加個“只要不天天喝”前提,妄說“中國老百姓是消費得起茅臺酒的”,不僅是深深刺痛了中國老百姓的心,也把天天喝茅臺恩主(公款消費)給出賣了。
就在中國老百姓不能天天喝茅臺明明白白之際,又傳來中國運動員不準吃豬肉不清不楚的消息。
據報道,昨天有運動員在個人微博里說,“總局下達通知,禁止運動員再吃豬肉,甚至在外羊牛都不能吃,只能吃雞魚。領導直接崩潰,之前還能吃到從北京空運過來的‘安全肉’,現在就連國家自己給運動員養的豬都查出了瘦肉精,這個社會還有安全感嗎?”接下來的一條微博里,這名運動員又說:領隊說要自己養豬……
經核實,體育總局近期確實召開過有關奧運備戰期間食品安全問題的會議,會上建議運動員以后在飲食方面一定要注意,不過并沒有不讓運動員吃豬肉的硬性要求。據了解,只是重申了不允許運動員在外吃豬肉和牛羊肉,同時運動訓練基地的肉類也需要主動提交國家興奮劑檢測中心進行檢測。
明明近兩年來已經很多運動員因為瘦肉精的問題出事,明明瘦肉精已令運動員談虎色變,卻偏偏要裝得那么無所謂。
那條微博是把瘦肉精問題的蓋子揭了一下,而有關方面好像又想繼續捂蓋子。“就連國家自己給運動員養的豬都查出了瘦肉精,這個社會還有安全感嗎?”那位動員的這一問,也是中國老百姓非常想問的問題。
在這一點上,不準吃的豬肉與不能天天喝的茅臺有相似之處。中國老百姓對豬肉中有瘦肉精防無可防、躲無可躲,大概也有人吃豬肉時完全不用擔心瘦肉精的,不是這些人對瘦肉精有天然強大的免疫力,不是他們家里是養豬的,而是只要他們想吃豬肉,就能吃到沒有瘦肉精豬肉的那個群體。
說到這里,為什么不能天天喝茅臺,為什么不準吃豬肉,茅臺又與豬肉有什么關系,有點明朗了。
不能天天喝茅臺的是中國老百姓,能天天喝茅臺的是公費消費群體,只能天天吃有瘦肉精的是中國老百姓,能天天吃到沒有瘦肉精的是“那個群體”。(坊間有傳言,“那個群體”有“特供”保障)
不能天天喝的茅臺,不準吃的豬肉,共同反映了中國食品的兩大杯具,一個是價格高,另一個是不安全。更為杯具的是,這兩大杯具全是沖著中國老百姓來的。
2012年1月21日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