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中東北非,戰爭的槍聲向來就并未遠離亞太地區。戰爭不是什么好東西,但是,善良的人們很難阻止或者避免它的發生,而且,戰爭往往是“大戰略”中最有力的大動作。比如,極有可能即將到來的產業變革和市場“大變局”。
前些天我在文章中就提出,要把握可能到來的產業變革和市場“大變局”。但是,如何才能做得到呢?方法肯定有很多。比如,加大科研投入,實施產業轉型,清理資本亂象?,F在看來,最切實可行的應該還是如何面對可能發生的戰爭。
產業變革需要好的安全環境。歷史教訓表明,“講外交”讓大清的洋務運動被打回原形,“不抵抗”最終失去了民國時期的黃金時代。到了今天,如果幻想和平求發展,極有可能“倒退到”當年民主共和的亂象和宿命,再次使中國錯失和平發展的好機會。敢于言戰必勝,才能有良好的外部條件。
產業變革需要好的經濟平臺。不同于以往任何時期,從生活用品到大宗能源,已經在全球各地快速流動,誰也無法輕視海上運輸通道。如果中國“被輕視”要多交些買路錢,石油運輸、產品出口必然會難以保障。及時出手“亮劍”避免戰爭發生或者擴大,打通聯接國內經濟的海上通道,才能讓經濟有好的運行。
如果我們能夠“搞定”外部可能的隱患,最直接的好處就是有利于中國企業與國外進行技術合作和投資交易。歷史表明,由于有好的外部環境,即使底子薄困難多,人們依然能夠把握產業變革發展自已的工業體系,比如,文革后期最知名的“四三方案”。
今天,面對市場同樣如此!我們應該有理由、有條件做到!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