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政治能抑制腐敗和社會動亂兩大禍端
(作者:老楓)
我尊重孔子和毛澤東等歷史文化巨人人,主張繼承優秀的傳統文化,受到有些人的謾罵,認為我思想保守,維護“獨裁”。其實,這是一種誤解。
我對民主政治是很看重的,還包括科學。“五四運動”時的人們,確實了不起,看準了中國最缺乏的這兩種“東西”。從文化的角度看,中國積累了幾千年,什么文化都不缺了,只管用好前人創造的就可以了,但是缺兩種最重要的文化,第一種是民主,第二種是科學。這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不足。到了今天,中國最缺的文化已由兩種增加到三種,一是民主,二是科學,三是缺德。而三種之中,最最缺的就是“德”了。但是本文只討論民主。
封建制是私有制的產物,現代民主也是私有制的產物,但是兩相比較,從時序的先后看,封建制在前,民主制在后。后者往往優于前者?,F代民主更加適合以家庭為基礎建立的私有制度。有的地區和國家,雖然是公有制,但是現在這個世界上找不到完全的公有制,是私有和公有共存,同時,家庭普遍存在,私有文化的汪洋大海還存在,所以不能以公有制來拒絕現代民主制度。私有制和私有文化土壤消逝了,所謂民主制度也就自然跟著消失了。
因為現代民主產生在封建制之后,所以在很多關鍵地方,現代民主和封建制是唱的反調,前者封閉,后者開放;前者由一點決定多點,后者由多點決定一點;前者的構架是“寶塔形”的,后者的構架是“三角形”的;前者的監督是“體內”運行,后者的監督是“體外”運行。兩相比較,劣與優就見得很分明。現代民主不是沒有弊端,只不過優于封建制。
民主政治的好處很多,但是這里不討論它的好處,重點只說民主政治能抑制或預防腐敗和社會動亂兩大禍端。
在中國歷史上,這兩大禍端給對中華民族帶來了一次又一次的深重災難。眼下的利比亞是活生生的血的教訓,卡扎菲集團執政的時間太久了,沒有社會對權力的監督,干久了難保不出問題,難保不發生腐敗。這樣,人們就會有意見,漸而生怨,繼而生恨,這樣社會矛盾就會慢慢激化。而民主制度的監督屬于“體外”運行,不論你權力多大,地位多高,都應該接受廉潔的監督,都應該受到法律和制度的約束。誠然,有的國家和地區,實行了現代民主制度也有貪腐,例如臺灣的陳水扁等人。但是,臺灣可以把陳水扁的貪腐查出來,公之于眾,并繩之以法,這就是民主制的勝利和科學之處,封建制辦不到這一點。這對后來的執政者是一種警戒。所以,民主制雖然不能從土壤上消除腐敗,但至少可以抑制或預防腐敗的發生。
民主制能抑制或預防腐敗發生,這個話題媒體和社會輿論談的很多,并得到普遍認同。民主制能抑制或預防社會動亂過去學術界、媒體和社會都幾乎沒有注意到。
這里面的原因有兩條,第一是腐敗會引起社會不公,貧富懸殊,兩極分化。由于“均貧富”的呼喊可能會引發社會動亂。這個道理人們容易明白。但是還有一個道理人們幾乎完全忽略了,那就是權力轉換問題。古人云:“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古人還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有政治理想和政治抱負不是壞事。對于百姓來說,最希望最有道德和才能的人進入各級政府(包括黨派)管理機構。再說,新陳代謝也是自然規律。新人、新派帶來新的觀念、新的作風,往往會達到氣象一新的效果。封建制的“家天下”、“裙帶風”對新人、新派是排斥的形態,下是下自己的人,上是上自己的人,對不同政見者是拒而遠之的。
中國封建制孕育出的官員還有一個在世界上都非常有特色的痼疾,那就是權力的極端自私。也就是說,好權者一是對權力看的很重,二是得到權利后絕不輕易放棄。權力就是他們的命!在權力上表現得閑適、自然,灑脫的人如鳳毛麟角。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不過是政治行為不同流合污的無奈之舉,他并非不向往權力。由于封建制不輕易放棄權力,又沒有其他方式和條件讓“新興政治人物”登上政治舞臺,這就給動亂留下了“基因”。這些有政治理想的人物,隨時都在窺測社會情態,找執政者的毛病,組織或利用各種社會力量,例如封建社會往往利用宗教作為掩護(不準成立非政府的政治組織,利用宗教是唯一途徑),文的不行,就來武的。這就是中國政治文化的最大特點,也是“治”與“亂”循環的根本原因。毛澤東提出的“槍桿子里面出政權”的名言,就看準了中國政治文化的特征,提出了這個著名論斷。封建制不會交權,要永遠維持“世襲”(非親子但為同黨同派是放大的“世襲”),要改變社會,改變黑暗的政治怎么辦?唯有武力一途。
而現代民主政治可以解決武力謀政的問題,不同的政治主張,不同的派系,不同的黨類,那里有一個競選的舞臺,新人在不斷涌現,機會大大的有,幾年一次,用文斗不用武斗。看來,民主政治真是個好東西,它居然對國家的長治久安有大大的好處!
我們應該對文化采取包容和融合的態度,任何文化,都具有兩面性,有好的作用,也有壞的作用,人們運用文化,當然要盡量吸取和運用有益于和適合于當時當事發展的那些文化。所以,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民主文化不矛盾,馬克思主義文化和現代民主文化也不矛盾。矛盾的是人們的內心對文化的態度。
(2011年5月28日星期六上午草)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