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解釋一下,本文所說的縱欲主要是指放縱個人的欲望和占用大自然資源。
本文不從理論上進行探討,只舉實例,供大家參考。
中外文化,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兩者差異非常明顯。從音樂、建筑,體育,再到繪畫、舞蹈以及其他文化表現形式,中國傳統文化都十分突出地表現出自身獨特的文化特質,中外文化的差異體現了中西倫理道德觀上的差異。
西方的各種文化表現形勢大都以人物為主,追求感官刺激,很少有以大自然為主,更少有人物與大自然相互交融的作品。
繪畫。西方基本上以人體為主,達·芬奇的主要作品:壁畫《最后的晚餐》、祭壇畫《巖間圣母》、肖像畫《蒙娜麗莎》和米開朗基羅教堂壁畫《末日審判》等?! ?
而中國的繪畫不僅有以人物為主,而且還有以山水、花鳥等大自然為主,并且還做到人物與大自然融為一體,情景交融?! ?
西方的人物畫,大都以裸體為主,而中國人物畫,大都服飾鮮明。難道只有裸體才是藝術?不裸體就不是藝術?
中國繪畫藝術不僅有文化傳承功能,而且還有陶冶情操、凈化心靈的作用,讓人神情氣爽,心曠神怡。西方的裸體畫藝術能做倒嗎?它們只會刺激人們的感官,讓人想入非非,能做到讓觀賞者和繪畫者心平氣和、心曠神怡嗎?
中國的繪畫,還有書法,而且有養生、長壽功效,大都中國書畫家是不是都很長壽?
從繪畫藝術上看,西方的文化只注重感官刺激,有縱欲之功效,而中國的繪畫不僅注重人物與大自然情景交融,讓觀賞者有神情氣爽之感,淡泊寧靜之意,起到節欲之功效?! ?
在節欲和縱欲上,不僅僅只體現在繪畫上,其它如音樂、舞蹈、建筑、甚至體育都是如此。
先看音樂。音樂包括兩方面,一是音樂演奏器材,另一個是音樂作品。
西方的音樂演奏器材,如鋼琴、大號,不僅制作要用到大量的材料,而且擺放還要占地方,演奏時還要必須要有大型的音樂廳,這種音樂不僅做不到大眾化,而且還很難傳播,象中國音樂器材,如笛子、簫、二胡、口琴等,不僅制作簡單、而且攜帶方便,易于大眾化和傳播,當然中國的琵琶、古箏等是另外一回事,畢竟不占主流。也就是說西方的音樂演奏器材會占用大量的自然資源,其實是給有錢人服務的,很難大眾化。
音樂作品,西方基本上沒有《高山流水》、《春江花月夜》、《春江花月夜》等人與自然融為一體、情景交融的等作品。大都象夜總會的音樂,如迪斯科音樂、搖滾樂,基本上都會讓人產生興奮、沖動,這是不是在縱欲?
舞蹈:肚皮舞、拉丁舞、扭屁股舞、鋼管舞、街頭舞、勁舞等,基本上都是以人的個體為主,刺激人們的感官,更本做不到東方舞蹈的抒展心情、愉悅之功能,象中國的舞龍燈、舞獅子、蒙古舞等,不僅是集體為主,也不會刺激人們的感官,更主要的是傳播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
建筑:這方面只簡單舉例。如裝飾豪華的酒店、夜總會、會所等,人們進入這些場所是不是興奮、沖動,不僅讓人有吃的欲望,更讓人會產生性的沖動。再說家庭住房(模仿西方的),是不是也有這方面的功效?那再看中國的建筑,中國的住房和大型豪華的建筑,如園林、故宮等,是不是讓人感到寧靜淡泊、心曠神怡?即使是古代高官富紳的家庭住房也不會讓人感到有欲望的沖動。
體育:只舉足球一例。足球場要占用多少土地?足球只能用腳,還不能亂用手。既然是體育運動,就應該以鍛煉身體為主,全身都可用,為何只用腳?看中國的踢毽子不僅手腳可以并用,而且還不占地方,還有娛樂、團結之功效,足球有這方面的功能嗎?
那高爾夫更不用說了,不僅占用大量土地,浪費大量資源,其實都是為有錢人服務的,制造社會差別和等級?! ?
其它的如國外的酒文化也是縱欲,為有錢人服務的,制造社會差別和等級。
再看西方的性開放,象什么摸奶節、性文化節等,基本上都是在放縱人們的欲望。象現在中國學習西方搞的性教育,其實也是在縱欲,讓人們從小就接受這方面的教育,其實就是打開了人們對性的追求和渴望。道理很簡單,這些學生就會把精力放在對性的了解和渴望上,甚至會用于實踐,那他們還能安心學習嗎?
影視劇。西方的影視往往注重大投資、大投入,講究豪華陣容,只注重畫面、感官刺激的,使觀眾以視覺上的震撼,確實有刺激性效果,看完以后呢,好象什么都沒有。如李連杰到國外去發展后,有什么影響性的作品?只能拍一些妖魔鬼怪類的,如電影《新白蛇傳》,根本沒有他早期拍攝的《黃飛鴻》系列影響大,因為《黃飛鴻》系列包含著中華愛國文化和民族精神在里面。
西方的電影畫面確實很精美,只有形式,沒有精神,再說什么床上戲、吻戲,這不是在刺激人們欲望嗎,還高談什么為藝術獻身,沒有這些內容,難道就不是藝術?這就好象大漢奸汪精衛高舉“曲線救國”一樣,既當婊子又說當婊子好?! ?
臺灣、香港模仿西方的文化,拍出的中國歷史視劇,大多只能戲說,根本比不上大陸拍攝的歷史劇,因為大陸拍攝的歷史劇不是以追求畫面、感官刺激為主,而是注重中華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傳播。
最后總結一下,西方的文化就是為有錢人服務的,以個體、人物為主,制造社會差別和等級,是占用大量自然資源和放縱人們的欲望?! ?
中國道家老子所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圣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大意是:繽紛的色彩,使人眼花繚亂;嘈雜的音調,使人聽覺失靈;
豐盛的食物,使人舌不知味;縱情狩獵,使人心情放蕩發狂;稀有的物品,使人行為不軌。因此,圣人但求吃飽肚子而不追逐聲色之娛,所以摒棄物欲的誘惑而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方式),就是強調人們要節欲,
不要被聲色犬馬所迷惑,不要放縱,以免給自己和社會帶來災難。
西方追求裸體,要求回歸自然,其實是一點羞恥心都沒有,是沒有進化好,還處于人類早期野蠻、獸性時期,其實就是中國歷史上所說的蠻夷之邦,對這些蠻夷之邦用儒家文化的和為貴來交往,肯定吃虧。(可參看網文:西方文明落后中華文明至少二千年http://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5/2736/20/13/0_1.html)
另外一點,工業革命之所以發生在西方,很大可能是西方縱欲和掠奪大自然的結果,而不是西方文化比中國先進,西方人比中國人聰明。縱欲的結果就是對大自然的無盡掠奪,造成能源緊張和為了自己享受、生存的需要,如有興趣者可研究一下。
歡迎各位網友探討、交流。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wuhe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