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爭鳴 > 網友雜談

韶山出了個毛澤東

戴云鵬 · 2012-01-12 · 來源:解放軍報
韶山出了個毛澤東


戴云鵬  

    

    對成長于新中國成立后的幾代人來說,韶山是一個不會感到陌生的地名。不過,在改革開放前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由于交通不夠發達,加上經濟等方面的條件限制,一般人欲去一趟韶山實在是多有不便。因而,在許多人的印象中,韶山是一個名聲在外而又有幾分神秘的地方。而在我的記憶中,一座常見于圖片上的、被稱為“毛澤東故居”的凹字形土屋,幾乎就是韶山的全部了。
    世間的事情大抵如此:距離產生美,距離也給人們留下了遐想空間。越是不夠了解、看得不夠清楚的事物,就越是被一種神奇的光暈所籠罩,就越可以任由心靈馳騁,用自己的理解去想象,去揣摩。在沒有機會親往之前,我心目中的韶山沖,更像是一個傳說中的地名,一個久仰的精神高地。毛澤東讀書、成長、開展農民運動的故事,以及他離鄉、回鄉和遠走他鄉跋涉萬水千山的人生旅程,幾乎和舜帝南巡的行跡一樣邈遠;而他的妻子楊開慧講學、育子、坐牢,直至最后犧牲的往事,也如同丈夫駕崩九嶷山后娥皇女英在瀟湘之間南望而泣、垂淚變成斑竹的神話一般,別有一番壯烈和凄美。
    帝子降兮北渚
    目眇眇兮愁予
    裊裊兮秋風
    洞庭波兮木葉下
    大詩人屈原在《九歌》中有關湘夫人的描寫,讓我們在面對上古時代被視為“瘴癘之地”的湘沅之地時,胸中更多了一層豐沛的色彩和意蘊。一代圣君的仙逝之處,不只獨屬于那對殉情姐妹的私人苦痛,也浸染著更多子民的不盡愁思……在遙遠的過去,由中原而洞庭湖濱,當人們以最原始的交通工具丈量漫漫長路時,除了愛情的刻骨銘心,除了開拓者的雄心壯志,那么,還有什么力量能支撐這迢迢行旅?
    單從字面看,韶山顯然和中華始祖的“德化”之功分不開。相傳舜帝巡狩南方,宿營時命侍從奏樂起舞,林中百鳥鳴唱應和,百鳥之王鳳凰也被引來,一時仙樂飄蕩,天上人間,神人共暢。因為這音樂是“韶樂”,所以人們便把舜帝駐留奏樂的地方稱為韶山。至今流傳的一首著名古琴曲《神人暢》,描寫的正是這番祥和的景象。
    不過,近代以降的湖湘卻是一個不平靜的地方。自洋務運動開始,以經世致用為特征的湖湘文化興盛一時,湖南始成為中國洋務運動的重鎮。至維新運動時,主張變法、變革的一大批重要歷史人物,如詩人黃遵憲、思想家梁啟超、學者譚嗣同、《湘學報》主筆唐才常以及康有為的一批學生,都曾云集于此。湖南省會長沙一度成為除北京之外,新思想、新思維傳布最為深廣的城市,一時間原來被看做“清靜世界”的湘地,成為“全國最富朝氣之一省”。至辛亥革命時期,湖南已然成為重要的革命策源地之一。
    研讀近代中國的政治史,繞不開湖南;梳理近代中國的思想史,同樣繞不開湖南。一個不能不提的人是曾國藩。此公年輕時受教私塾和岳麓書院,踏入仕途后在清朝的多個行政部門任職,最后升任吏部侍郎。曾國藩建立了著名的湘軍。湘軍集團走出湖南征戰12載,一躍成為清王朝的重要軍事支柱,曾國藩成為當時清廷最大的實權派。這支軍事力量以地方武裝的形式出現,但它在機構編成、兵員招募、訓練方法、薪晌財政等諸多方面,都不乏體制性創新,只不過它仍以清朝的“正統”觀念為依憑,并堅定地參與了清剿太平軍的戰事,為搖搖欲墜清王朝的茍延殘喘屢建“奇功”。
    湘軍的前身是曾國藩故里湘鄉的一批雇傭兵即鄉勇。湘鄉距韶山不過數十里,毛澤東的外婆家即在湘鄉,他兒時曾在湘鄉生活。今天的我們不難想象,在曾國藩將這些非正規的隊伍擴充至強盛時達13萬眾的職業化軍隊的過程中,有多少湘鄉、韶山人充軍其中。無論是“南學會”時期,如梁啟超等所主張的那樣,效仿日本首先在薩摩、長洲等封建領地實現變革然后推廣全國的模式,在湖南率先采取脫離中央的革命行動;還是后來與清朝綠營軍成鼎足之勢的湘軍,對當時正規軍事體制實際上的隱性顛覆,我們都可以從這種逐漸將軍事權力由中央集權而地方化的過程中,得到一個強烈的印象:湖湘一帶的“地方性”思想和“地方主義”源遠流長。從這個特殊的地緣意義上看,當韶山、包括整個湖湘地區成為革命精神、革命思想的發源地之一時,可以說既是歷史發展的某種必然,也是歷史歲月的孕育和饋贈。
    在致友人的信中,一位青年說:“愚于近人,獨服曾文正。”這位青年,正是毛澤東。在20世紀中國的政治風云中,最為顯著的事件之一就是“中國出了個毛澤東”。其實,從歷史和文化的淵源上來看,我們又何嘗不可以將其解讀為:“湖南出了個毛澤東”,或者“韶山出了個毛澤東”?從毛澤東為紅軍制定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中,顯然能捕捉到曾國藩在江西建昌大營所作的《愛國歌》的影子。另外,毛澤東還有句傳遍世界的名言:“槍桿子里面出政權。”這個樸素的真理既是斗爭經驗和流血事件的深刻總結,同時也有深深的時代烙印和地方特色。對此,我們只能慨嘆:人杰,蓋因地靈。
    今日之韶山,已經成為國家風景名勝區,除部分人文自然景觀外,主要的看點都和毛澤東的早期生活有關。毛澤東故居、毛澤東紀念館、毛澤東廣場、毛公祠以及毛澤東父母墓、祖父墓、曾祖父墓等,都已經成為全國甚至世界各地游人前來參觀拜謁的必去之處。
    從天安門廣場上毛主席紀念堂,到層巒疊嶂的韶山沖,我們可以看到一代偉人一生的足跡。農民毛順生與妻子文氏在名為韶山沖的小村落生下毛澤東,時為1893年12月26日。童年和少年時期,被家人稱作石三伢子的毛澤東,在這里的池塘里游泳,在這里的山坡上放牛砍柴;在這里接受私塾的啟蒙,也讀了許多“雜書”;在這里幫助貧苦的鄉親,也反抗過頑固的父親。17歲那年,他離開韶山外出求學,留下了一首氣勢非凡的詩作:“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從中,我們亦不難看出少年毛澤東的抱負和胸襟。
    毛澤東說到做到,后來,他一共回過五次家鄉。第一次是1921年,他回家料理父母后事,并動員家人和鄉親投身革命。后來,他的弟弟毛澤民、毛澤覃,堂妹毛澤建和侄兒毛楚雄都為革命獻出了生命。第二次是1925年,他回到家鄉開展農民運動,創辦了農民夜校,并建立了中國共產黨韶山支部。第三次則是1927年,他回鄉考察農民運動,并在此召開了農民座談會,之后發表了著名的《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第四次是1959年,當時已是新中國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毛澤東回鄉省親,觸景生情,寫下了著名的詩篇《七律•到韶山》:
    別夢依稀咒逝川,
    故園三十二年前。
    紅旗卷起農奴戟,
    黑手高懸霸主鞭。
    為有犧牲多壯志,
    敢教日月換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
    遍地英雄下夕煙。
    悉心揣摩,這首詩可看作是毛澤東對幾十年中國革命的概括和總結。32年間,中國革命的事業幾度瀕臨絕境,是無數先烈用流血犧牲換來了一個全新的共和國。這怎能不讓新中國的開國領袖觸景生情,感慨萬端呢?
    毛澤東最后一次回家鄉是在1966年6月。這次毛澤東住在滴水洞,任何外人都不見,除了躺在床上看書,就是思考問題。毛澤東在韶山看了什么書,批閱了什么文件,至今鮮為人知。而在毛澤東身邊的工作人員周福明講述的毛澤東最后一次回鄉的一個細節,頗耐人回味。毛澤東有一雙棕色的拖鞋,從解放初期穿到上世紀60年代,有了破洞,但最后一次回韶山還帶著它。在湖南省委接待處,工作人員發現拖鞋太過破舊,建議換雙新的,他沒有同意,叫工作人員拿去修。誰知鞋匠接過拖鞋,往旁邊一扔:“這樣的破拖鞋還補它干什么,買雙新的吧。”工作人員只好說,這鞋子主人太喜歡,舍不得丟,他再三請鞋匠幫忙,鞋匠才做了修補。在韶山,毛澤東一直穿著它,回北京時也不忘囑人帶上。后來,這雙鞋子又破了,周福明只好用手工為每只補上約4厘米的白布頭。他至今還記得毛澤東對勸他添新衣服的工作人員說:“沒有條件的時候不講究,這一條好做到;經濟發展了,有條件講究仍然約束自己不講究,這一條難做到。共產黨員就是要做難做到的事。”那雙拖鞋作為毛澤東的遺物留存至今。
    工作人員回憶,毛澤東最后一次離開韶山時非常不舍,曾抱怨:“還是要走,真是身不由己!”毛澤東眷戀故鄉,直到去世前,還要求回韶山養病,一切都作了安排,可他卻沒等到那一天。
    韶山的毛澤東廣場,矗立著一尊毛澤東銅像,雕塑家塑造的是毛澤東1949年出席開國大典時的形象,其寓意不言自明:毛澤東是從這里走出去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在他的帶領下建立的!是的,韶山留給一代偉人的不僅僅是多年未改的鄉音,還有終生勤儉的習慣,永遠心系人民的癡心。由此觀之,手握千秋史也好,胸有百萬兵也罷,毛澤東最終只是韶山的兒子,在他的心里埋藏著深深的鄉愁、鄉情和鄉戀。
    至今年9月9日,一代偉人毛澤東已經離開我們整整33年。而令人欣慰的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雄才大略和偉大之處愈加清晰并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深刻認識。因為他胸中裝著人民,所以他時時和人民同甘苦、共患難。三年自然災害期間人民吃苦受罪時,他主動減少自家的伙食標準,和全國人民一樣勒緊褲腰帶,過苦日子;朝鮮燃起戰火,而這場戰火有可能威脅到新生的人民政權。他毫不猶豫地把自己的兒子送上戰場。他說:“誰讓他是毛澤東的兒子呢?”
    正因為他老人家心中裝著人民,他才會有常人所沒有的異乎尋常的智慧和超人的膽略。他把中國共產黨的宗旨確定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他一再要求全黨要相信群眾,依靠群眾,尊重群眾,“關心群眾的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他說:“群眾是真正的英雄,而我們自己則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一位始終不忘人民,不忘群眾的人,人民是永遠不會忘記他的。
    據說,如今每年都有上百萬人到韶山參觀。不知道其他人會作何感想,但在我心目中,韶山無疑是一處神圣之地,不僅因為它的歷史遠可追虞舜,更因為它總是能夠催生追求變革和新生的人類精神。我想,凡自視生命不僅屬于自己而是與家國天下緊密聯系者,當來此禮拜!
    (《環球視野globalview.cn》第428期,摘自《解放軍報》)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2. 為什么說莫言諾獎是個假貨?
  3.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4. 為什么“專家”和“教授”們越來越臭不要臉了?!
  5. 元龍||美國欲吞并加拿大,打臉中國親美派!
  6. 陳丹青說玻璃杯不能裝咖啡、美國教育不啃老,網友就笑了
  7. 掃把到了,灰塵就會消除
  8. 俄羅斯停供歐洲天然氣,中國的機會來了?
  9. 雙石|“高臺以后,我們的信心的確缺乏……”
  10. 【新潘曉來信】一名失業青年的牢騷
  1.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2.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3.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4.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5.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7.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8. 到底誰“封建”?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毛主席掃黃,雷厲風行!北京所有妓院一夜徹底關閉!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4.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伊人久久大香线焦综合5g | 亚洲综合AⅤ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午夜福利理论片高清在线观看 | 久久亚洲一区二区 | 色婷婷综合精品中文在线 | 日韩~欧美一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