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據說要強調實體經濟。實體經濟,是實實在在的財富。即便是賭徒,也不得不承認這一點。
以前,美國佬多搞了些“金融創新”,只是世界各國彼此應對不平衡。美國除了保留大部分中高端制造和科技研發以外,資本在全球運作還是非常成功的,雖然這些財富只是彼此換了個手和主人,但是美國畢竟積累了巨大的財富。歐洲就沒有這么幸運,雖然玩轉了歐元,但是,歐洲的幾個小國家對歐元相當不滿,歐元債務不那么好處理。最需要反思的是咱們國家,跟在后面吃了不少苦頭,干的活是“臟、累、差”,不僅錯失了產業轉型的好機會,也并沒有積累大量的財富,相反,股市、債務也爽不起來。
如果重提實體經濟, 我們應該怎么做?除了有好的文化思想大發展以外,有不少有識之士指出,及時把握產業變革應對市場“大變局”才是上策。
產業變革,應該指的是網絡技術、新材料及新能源等新興的產業。這些新產業,大多是美國高科技企業走在最前面,形成了美國主導的大市場。現在強調實體經濟,理所當然地要想點“好辦法”支持有實力的各類大小企業轉型及創新,比如,如何看待以前所說的“流動性過剩”及中國市場內資本結構,而且,最終還是要讓這些企業立足中國“走出去”,不僅可以帶動人民幣國際化,也還可以提升國內的產業結構,如象有些專家學者吹捧的美國的第三產業等,此外,也還有利于農村人口合理流動、均衡發展。
有學者認為,把握產業變革應對市場大變局,這將會從根本上改變中國在全球化市場中的位置,形成新的市場格局。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wuhe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