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當前人們的信仰和信心問題
1、當前人們的信仰現狀
改革開放30多年,中國GDP平均每年增長9.8%,中國人的物質生活得到提高,但無庸諱言的是,中國人的信仰現狀卻呈現出值得注意的深刻變化。2010年 8月11日,中國社科院發布《宗教藍皮書》公布我國現有基督徒2305萬人,占全國人口總數的1.8%。但這個數字僅統計了由政府管理下的“三自”教會,還有難以計數的基督徒,在沒有合法登記的場所聚會。這些沒有登記的宗教場所被稱為“家庭教會”,西方也稱之為 “地下教會”。 實際上, 加上這些“家庭教會”或“地下教會”的教徒,中國基督徒的總數超過8000萬。加上傳統的道、儒、佛及多神崇拜,持有神論者的人數日益龐大。在當今特色社會主義的中國社會,普通百姓的信仰大廈正發生著難以預測的變化。
而中國共產黨員的數量也發展到了近8000萬人,相當于一個中等國家的人口。如果深究起來,這個龐大的黨員隊伍是否全部是共產主義理想的堅定信仰者, 是值得考驗的。東歐巨變表明,加入執政黨但并非以執政黨政治理想為信仰的投機分子大有人在。前蘇聯有近2000萬名蘇共黨員,在蘇聯人口中占的絕對比重很大,但在原蘇聯解體時規定,兩個小時內黨員必須選擇政治上站在哪一邊,結果絕大多數人脫離了共產黨。1993年重新加入俄共的原蘇共黨員不到10%。因此,我們必須有清醒的頭腦和認識:在當前我國的信仰現狀是,基督徒比共產黨員還多,在共產黨員的隊伍中,并不是所有的黨員具有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其中并不乏因為要躋身執政陣營的投機者。這部分人一旦掌握了部分權力,極易發生蝕變,從而損害黨的執政之基。
2、當前人們的信心趨勢
本文所說的信心,是中國公民對于黨及國家的信心。2007年出版的中國社科院《全球政治與安全》報告顯示 ,中國正在成為世界上最大移民輸出國,截至2007年,在世界各地的中國移民已達到3500萬人,約占國際移民總人數的18.3%。 據有關統計數據,自1978年以來,有106萬中國學生留學海外,僅27.5萬人回國。令人震驚的是,中國發展的速度越快,整體經濟實力越強,移民的精英人才卻越多。中國社科院的報告顯示,中國在創造經濟奇跡的同時,中國流失的財富精英和技術精英數量也居世界之首。就是說,大批中國的精英人才用20多年積累的財力和技術換作移民的門坎,以投資移民和技術移民的方式紛紛脫離自己的國家。移民目的地主要包括澳大利亞、加拿大、新加坡和美國。在這個移民隊伍中,還有兩個特殊的現象:其一,國內富人帶走在中國賺取的大筆財富,轉換國籍后,子女留在國外, 富人回頭繼續把中國作為掙錢發財的主戰場;其二,為數不少的腐敗官員先把配偶、子女以經商、留學等名義送往國外,獲得外國國籍或綠卡后,將巨額資產轉移國外,最后自己也出逃。典型的案例是:2006年6月,涉案金額高達億元的福建省工商局原局長周金伙 , 在被中紀委“雙規”前逃往美國。周金伙之妻陳淑貞在案發前早已移居美國,并擁有綠卡;2007年6月28日,陜西省政協原副主席龐家鈺被判有期徒刑12年,而龐家鈺的妻兒早在2002年就已移民加拿大了!
以上現象凸顯出一個嚴重問題:在中國目前社會矛盾尖銳化的條件下,移民者歸根結底是對國家和執政黨缺乏信心或者說沒有信心。我們知道,國內普通群眾是沒有移民條件的,但他們中的相當一部分也許對于國家的信心比已是成功人士的精英階層移民群體更差。為什么中國30多年的經濟成就,已使中國成為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經濟體,而且全世界都把目光投向中國,中國模式正在影響和改變這個世界的時候,卻有那么多的成功人士不愿當中國人 ,而選擇逃離自己的祖國?除此之外,更令人憂慮的是,群體性事件和上訪數量的增加,表明普通群眾也越來越多地失去信心和耐心。
二、當前人們信心缺失的原因分析
1、執政水平的因素
黨的執政水平直接關系到國民的信心。黨通過各級執政機構,駕馭和運用執政的制度、體制、方式,對國家和社會進行治理,執政的方式方法是否科學、規范、合理,是考驗執政水平的標準。方式方法得當,對國家的執政水平相對就高,人們對國家的信心就增強;反之,執政管理水平低下,信心就會喪失。例如政令不通必然導致老百姓懷疑共產黨的執政能力,懷疑執政能力必然挫傷人們對共產黨的信心。又如一些群體性事件,地方政府不能公開、透明、依法、依規、依程序解決,就會導致人們對主政者失望,從而對黨和國家的喪失信心。
2、腐敗的因素
各種調查顯示,黨的干部腐敗變質,人們群眾的信心就會受到極大挫傷。腐敗得不到及時清理,人們就無法對社會,對國家擁有信心。當前人們的信心缺失,大多數是由于反腐敗面臨的嚴峻形勢引起的。例如違法行政問題,以權謀私問題,與民爭利問題,栽贓陷害問題,腐敗保護傘等等問題。這些問題有涉及黨紀、政紀范疇,有涉嫌經濟犯罪,有涉嫌刑事犯罪。形形色色,各種各樣的腐敗問題種類之多,實屬罕見!其中以司法不公引發的腐敗最受到人民群眾的強烈關注。根據筆者的親身感受,普通群眾對司法腐敗極度失望。司法是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普通群眾終其一生哪怕只遇到一樁司法腐敗案例,足以動搖他作為國家公民的信心。
3、信心挫傷及其后果
執政水平是影響人們信心的因素之一,但不是決定因素。腐敗問題才是嚴重挫傷人們作為國家公民信心的關鍵因素。一個高效、廉潔的政府必然受到人們的擁護,才能經得起風浪,頂得住任何挑戰。要讓人們有“看得見”的信心,執政黨一定要有堅定不移的清理腐敗的決心。反之,人們的信心就會受到嚴重挫傷,首先會引發精英階層脫離國家公民身份的后果,直至普通民眾揭竿而起,埋葬腐敗政權。
三、堅決遏制腐敗是解決人們信心問題的重中之重
1、當前反腐敗斗爭面臨嚴峻的形勢
當前反腐敗斗爭面臨的形勢十分嚴峻, 主要有以下新特點 :(1)腐敗案件處在易發、多發、高發的態勢上,諸多隱性腐敗也不斷暴露。(2)涉及腐敗的黑金越來越大,幾個億的大案越來越多。(3)整個腐敗面越來越寬,各級部門、各行各業全面開花。以前早期的腐敗主要集中在黨政機關,現在則向企業、社會、科教文衛體蔓延。過去主要是以個體性的腐敗行為為主,現在可能比較多的是集團性的、體系性的、系統性的案件。大案要案的紀錄不斷被打破,而且打破的速度越來越快。一些人對反腐敗斗爭產生了悲觀情緒, “反腐無用論”、“反腐無效論”一時間在社會上喧囂。
2、腐敗是摧毀人們信心的根源
當前人們之所以對國家信心缺失,乃至民怨紛起,主要原因就是目睹腐敗現象的蔓延。腐敗分子掌握著公權,完全喪失了黨性原則, 為了一己之私肆意貪腐, 引了一起又一起群體性事件。加上政府依法行政意識缺位導致腐敗及司法腐敗, 構成摧毀人們對于國家的信心的總根源 。溫家寶總理強調,在和平建設時期,執政黨的最大危險是腐敗,而孳生腐敗的根本原因是權力得不到有效監督和制約。這個問題解決不好,政權的性質就會改變,就會“人亡政息”,這是我們面臨的極為嚴峻的重大考驗。溫總理的話可謂一針見血。
因此,堅持遏制腐敗是解決人們對黨和國家信心的最大關鍵。黨必須下大決心對腐敗開戰,黨的懲治腐敗的決心決定著人們的信心。只有堅定不移地打擊腐敗,才有可能贏得民心。
四、懲治腐敗的理論突破:必須將黨組織與黨的成員嚴格區分
腐敗之所以難以遏制的重要原因,在于沒有處理好黨組織和黨員的關系。處理不好這個關系,就無法做到《黨章》面前人人平等。在不平等的關系下,腐敗分子作為黨員,就可以用“組織”的名義搞腐敗。只要以“組織”的面目,“組織”的決定行個人之私,就可以大開方便之門,然而“組織”卻無可奈何。因此必須嚴格區分黨組織和黨員的關系?! ?/p>
1、用《黨章》來區分黨組織和黨員
在反腐敗領域有個奇談怪論,即“反腐敗亡黨,不反腐敗亡國”。因此,反腐敗只能“抓典型”,不能全面打擊。造成這種奇談怪論的背景,就是把黨員和黨組織混為一談,把黨員腐敗等同于黨組織腐敗。因此有必要用黨的根本大法《黨章》來嚴格區分黨組織和黨員。成員與組織的關系是個體與整體的關系。在黨組織里,每個成員都是個體參與者,為著黨組織的共同目標團結到一起。每個成員是組織的一部分,組織是成員的集合。組織通過所有成員認同的行為規范對成員進行有效約束,并達成奮斗目標。要讓全體黨員尤其是領導干部真正明白和心悅誠服地接受成員個體不等同于黨組織整體,就要依據《黨章》嚴格區分清楚,例如制定專門的條例進行規范,其關鍵是保障普通黨員的基本權利,劃定黨員基本權利神圣不可侵犯的紅線。
2、用毛澤東思想的傳家寶——民主集中制來區分黨組織和黨員
當前黨建理論有一個突破性的理論認識:黨建理論工作實際上是實踐傳承毛澤東思想理論體系與科學發展。在懲治腐敗的理論發展問題上,我們要從毛澤東思想的傳家寶—— 民主集中制上汲取智慧。民主集中制的內容是:黨員個人服從黨的組織,少數服從多數,下級組織服從上級組織,全黨各個組織和全體黨員服從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和中央委員會。歷史經驗教訓告訴我們,真正實現民主集中制的標志是 “黨員個人服從黨的組織”,即便是黨的領袖人物也概莫能外。做到這點,才能為懲治腐敗掃清最大的障礙。要做到這點,就要用毛澤東思想完善新的執政條件下民主集中制的運行機制:用民主的方法形成集中,用集中的方法落實民主。這是毛澤東思想依靠人民、相信人民來治理國家的精髓。誰違反這點,誰容易犯錯誤,即使主席老人家自己也不例外。有了毛澤東思想這個傳家寶,黨員的主體地位才能得到保障,丟掉了毛澤東思想的這個傳家寶,民主集中制就容易成為個別人牟利的工具。
3、用理論創新來區分黨組織和黨員
黨的成員,甚至黨的領導人,不管其地位多高,均不能等同于黨的組織,這是無庸置疑的。但在反腐敗實踐中常常碰到這樣的問題:腐敗分子如果是一個村支書,就號稱代表一個村的黨組織;是個鄉黨委書記,就號稱代表鄉黨委;是個縣委書記,就號稱代表縣黨委。依次類推。這些“一把手”不僅以個人代表一級黨組織,還主使同級人大、政府、政協、公檢法來干擾辦案。基層紀檢監察部門有時也不得不考慮方方面面的因素。比如,有時基層紀檢監察部門就錯誤地認為,處理了書記,就等于否定了黨組織的工作。古有“刑不上大夫”,如今的反腐敗工作中或多或少就有點“雙規不上一把手”之嫌。實在要采取行動,上級黨委還要處心積慮地將這個“一把手”調換另一個同級崗位,甚至高升一級副職。這就是典型地將“黨員個人”視同“黨的組織” 的慣性思維。 如此這般操作,無形中增加了反腐工作的難度和成本,至使眾多的“一把手”腐敗分子長期得不到處理。 因此,我們要在反腐敗工作中敢于理論創新,對于“一把手”腐敗分子,將其與黨組織嚴格區分。黨員個人未經黨組織集體授權,不管在何種情況下均不能代表這一級黨組織。黨員個人違紀,即便是“一把手”,由他個人負完全責任,與這一級黨組織無關,也無損于這一級黨組織帶領群眾進行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業績。依次類推,即便是黨的領袖,在沒得到黨的高層機關集體授權的情況下,仍只能代表個人。
五、鐵腕懲治腐敗,激發人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心
1、不能提拔使用腐敗干部
毛澤東思想理論體系中對執行問題有一個經典的通俗九字經:“出主意,用干部,造輿論?!边@形象地說明了路線方針確定后,還要靠干部去執行。因此,干部素質決定了路線方針的執行程度。優秀的干部無疑會將政策執行到位,但如果用一個腐敗分子來執行,無疑上級政策會走樣,甚至給了他個人貪腐的機會。腐敗分子主政一個單位乃至一個地方,都會給黨和人民造成難以估量的損失。對腐敗干部,發現一個一定要立即處理一個,不能延誤。腐敗干部在崗位上多呆一分鐘,都是對干部群眾信心的沉重打擊。
2、對自身腐敗現象零容忍
當前,我國還處在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各種復雜的問題和局面正擺在全黨面前。因此,黨的干部隊伍一定要純潔高尚、黨性堅強,要對自身腐敗現象零容忍,毫不留情地清理腐敗,黨才能在廣大人民群眾中產生巨大凝聚力。溫家寶總理也強調,要從制度上解決權力過分集中又得不到制約的問題,創造條件讓人民批評和監督政府,堅決懲治貪污腐敗;要建設一個公平正義的社會,特別是要保障司法公正,重視保護和幫助弱勢群體,使人們在生活中有安全感,對國家的發展有信心。
3、依據《黨章》狠狠打擊腐敗
在黨內,最大的腐敗就是侵犯、剝奪《黨章》賦予黨員的基本權利。在《黨章》面前,所有黨員一律平等,不平等,腐敗就容易滋生。有了腐敗不要緊,關鍵是要在《黨章》范圍內解決。黨內治理,要依據《黨章》進行,這樣才不會出大亂子。理論上弄清楚了,實踐就可以明明白白。腐敗黨員干部不符合《黨章》精神的言行就會明明白白的暴露在廣大黨員群眾目光之下。廣大黨員群眾就可以拿起《黨章》作為武器,分清楚真黨員和假黨員,分清楚每個黨員的權利和責任,使腐敗分子在黨內無處藏身,從而喚起黨員和群眾對黨的信任和信心?! ?/p>
因此,在黨建問題上,我們必須要有一個認識:當前黨建的核心問題,就是要解決人們對黨執政的信心問題 。人們對黨有信心,黨才贏得時間和空間去處理改革開放過程中最艱難,最復雜,最具挑戰性的各種問題。而要解決人們的信心問題,必須以最堅決的決心依靠人民,最嚴厲的措施打擊腐敗。這樣,我們才能在新時期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下,更大程度地激發中國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心。
主要參考文獻
1、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發布:2010年宗教藍皮書—
《中國宗教報告(2010)》,中國基督教網站
2、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2007年:全球政治
與安全報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3、張全景:《對蘇聯亡黨亡國的幾點思考》,《學習與研究》,2008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