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發生在亞洲的金融戰爭
1998年
1997年爆發的亞洲金融危機一直延續到了今年,尚無出現好轉的跡象,它給亞洲造成的沖擊之強烈,危害之深遠超出了一般人的預料和想象。有關各方對亞洲金融危機爆發的根源也是說法不一,應該指出的是,不能單純將這一危機作為一個金融問題來看待,而是應站在國際政治斗爭的大背景的高度上去審視之。
應該承認,此次亞洲金融危機之所以首先由泰國以及其它東南亞國家爆發,完全是由于東南亞國家的金融體系存在很大的漏洞,有不少孔子可鉆。不過話又說回來了,很難想象國際金融炒家搞垮一個大洲的經濟僅僅是為了搞一點錢。為了賺錢美國炒家索羅斯為什么不拿拉美或者是歐洲開刀,卻偏偏是在亞洲。中國的香港歷來都是采取完全自由的經濟模式,金融方面一直堅持與美元的聯系匯率,此種經濟體制對良好外部的環境需求值非常高,因此抵御類似這次金融風暴之類突發事件的能力很有限。當金融危機波及香港時,在中央政府的宏觀指導下和中央政府表態以國內全部外匯儲備為香港后盾的強大支持下,香港特區政府果斷出面干預匯率,修改了金融交易的游戲規則,從而重創了索羅斯,并成功迫使其暫時離場。索羅斯在中國的慘敗深深刺痛了美國,因此失去了紳士風度的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氣急敗壞地發表講話,指責香港特區政府干預匯市的行動是違規行為,是違背了自由經濟的原則。天下什么怪事都有,美國人什么厚顏無恥的話都敢說,難道東南亞國家幾乎被搞垮了才是合乎情理?香港只有任人宰割直至被搞垮然后再波及中國大陸才是不違規?
事實是,亞洲金融危機的背后隱藏著一個險惡的政治陰謀,說它是一場由美國政府導演的“金融戰爭”一點也不過份。美國是世界第一強國,他自然要設法維持自己的霸權地位,將世界改造成一個可按自己的意愿隨意調控的市場,別人怎樣生存要以美國的需要為前提。中國的發展令美國人坐立不安,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必然帶來政治、軍事上的強大。中國作為世界單獨一級,香港的回歸,未來澳門的回歸以及未來臺灣問題的解決,中國經濟圈的逐漸形成,客觀上必將加快世界走向多極化的速度。我并非是在有意危言聳聽,這是香港回歸中國以后由美國人發動的一場地地道道的金融戰爭,或者說是美國人針對香港回歸中國這一美國人極為不愿看到的事實由美國策劃發動的針對中國的金融戰爭。其意圖是旨在打亂亞洲經濟秩序,將被搞亂了金融和經濟的香港變成中國的一個沉重負擔,把香港這只原本會下金蛋的鵝變成連屎都不會拉的脫毛雞,由此來證明香港的回歸是錯誤的,以此證明資本主義的香港回歸社會主義的中國就意味著垮臺,從而在經濟上干擾中國,在政治上毀壞中國的形象,破壞中國的統一大業。有人可能會問,既然一開始就是沖著中國來的,那么為什么金融危機會首先爆發于泰國。其實這一點很容易理解,這樣做可以隱蔽真實意圖,不過是一個小小的政治花招無需費心思量。
對于中國來講,此次爆發的亞洲金融危機適時地給中國送來了一份不算禮物的禮物,這是一份什么樣的禮物呢?是給熱衷于使人民幣盡早成為世界自由兌換貨幣的人潑了一盆冷水。中國人或許會在很多事情上冷靜一點,對經濟問題背后所必然存在的政治因素有了深刻的認識和理解。中國在自身比較困難的情況下,堅決保持人民幣不貶值的決策非常英明,沒有為獲得一時之利,上當與美國,有效地保護了亞洲的經濟基礎和經濟環境,為亞洲在金融危機過后恢復經濟提供了條件,中國綜合國力的威力也小有顯露。
雖然我對經濟和金融問題一竅不通,但九七年亞洲金融危機的爆發引發了我對很多有關美國和美元戰略的思考。
一、世界各國人民用自己的血汗辛勤儲備起來的美元貨真價實嗎?
二、美國是世界最大的債務國,并長期承受著巨額外貿逆差,他是通過怎樣的辦法轉嫁了危機的,是通過大量印刷鈔票的辦法嗎?
三、如果各國拋售美元,將其兌換為其它貨幣的話美元在匯市上會出現什么景象,美元會崩潰嗎?
四、在此次亞洲金融危機中,日本和美國演出了一場“苦肉計”嗎?日本金融的混亂和損失是為了配合美國對亞洲發動的金融戰爭所付出的代價嗎?
五、美國不斷以各種名義和借口對外進行戰爭,是為了維持美元的國際地位嗎?假如美元背后沒有了刺刀為支撐的話,美國會崩潰嗎?
六、美國在強大的背后,還隱蔽著不堪一擊的本質嗎?
七、美國精心制造的此次金融危機,其用意是想挖空亞洲國家手中美元儲備的辦法來維持美元地位的穩固嗎?
八、在這次亞洲金融危機中,韓國造受到了重創,外匯儲備幾乎降到了零。但很快有所恢復,難道韓國也是這場“苦肉計”中的主角之一?
順便提一句:中國經濟的發展模式應該是“有計劃的市場經濟,以公有制牽制私有制,以宏觀調控為有效控制中國經濟正常發展的基本手段,迫使中國私有經濟成分走一條靈活地、有限地與公有制經濟達成良好互動的新型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體制。”就中國具體情況而言,趙紫陽智囊團的所謂經濟理論大多是西方的垃圾經濟理論,或者說是西方灌輸給我們讓中國人自己打倒中國人自己的一幅毒藥。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