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不發展第三產業的理論
――幾位美國朋友對我提美國可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后的解釋!
到過美國的人都知道,美國的確沒有中國方便;為什么,因為它的第三產業不發達;所以在美國連給車加油都得司機自己動手。正因為如此我說美國發展第三產業,最少能安排幾千萬人就業。所以我對美國朋友說為何你們不發展第三產業呢?這難道不是安排就業的最快途徑嗎?我本以為美國人會為之振奮,誰知道他們竟然說美國的專家學者們全都拒絕發展第三產業;他們說第三產業實際就是溫水效應。表面上看的確GDP在增加,可實際卻是經濟總量的減小。正因為如此追求GDP質量的美國人,他們才不發展第三產業呢。
是啊!當看到研究出蘋果新產業的社會,其自己的郵寄竟然還是郵遞人員步行一家一家的上門投遞;你會是什么心情呢?我看到我們社會現在的投遞業快速發展,有時候竟然多家投遞公司通知我領取郵件;我還真的為我們的第三產業而自豪。當我下樓就能到餐館吃飯,我能不為我們社會的第三產業高興嗎?要知道在美國這里竟然吃飯很困難。要么是自己在家里做,要么是開車到很遠的餐館去吃;而有時候人家還不一定營業,這就是美國。當看到我們一個小區就有多個商店時,我還真的為美國人叫屈;這買東西竟然只能到很遠的超市去,這真的是多么的不方便呀。
然而當我聽了美國人的GDP質量的概念后,我才明白美國之所以能成為世界經濟大國;就在于自己的經濟理論正確。看美國的富翁,絕大部分是外向型經濟的領軍人物;如蘋果這樣的產業大老。就連華爾街的高管,他們竟然也是將全世界的錢撈向美國。再加上軍事產品的絕對能力,從而自然形成美國就是全世界的經濟的核心。正因為如此,當全世界的錢源源不斷地流向美國時;美國自己卻變得越來越保守了。這就是美國自己有自己本國的環境平衡保護體系,還有自己的經濟平衡保護體系。正因為如此,所以到了美國才知道美國很保守;竟然連第三產業也不發達。如果美國的第三產業發達,現在美國拿失業救援金的三百多萬人是不是就能全部就業呢?因為美國第三產業的就業崗位應該在二千萬以上呀。
我們知道我們的改革開放就是從發展第三產業起步的,到今天我們還在發展第三產業;我們的第一次就是全面放開小商品市場,于是全民經商成為了中國特色。我們的第二步改革就是將國有職工的子弟組建成大集體,這大集體就是搞服務的第三產業。我們改革的第三步就是國有企業下崗,下崗人員還是去搞第三產業。現在我們的大學生自主創業搞什么,還是搞第三產業。正因為我們的第三產業是個無窮大的舞臺,所以現在任何人難就業就是自己創業;因為創業就是搞第三產業,而發證辦營業執照是政府的主要職責。
正因為第三產業紅火,所以我們社會到處是GDP翻番;因為我們增加一批第三產業人員,實際就是我們的GDP翻番的保證。正是這個經濟理論,所以我們現在的第一產業全面萎縮;第二產業面臨困境,而只有第三產業紅火。正因為如此,所以我們社會現在還在第一或第二產業的人員也會到第三產業里面來兼職;因為這才能保證自己的收入不被縮水。
我不知道這是中國人聰明還是美國人精明,因為這是經濟學上的對立原則;我也知道搞第一產業不僅僅投資大而慢,所以沒有實力的國家大都第一產業不強;我也知道搞第二產業需要市場,而全球經濟困難之時的市場更是難上加難;只有第三產業的市場就在身邊,同時還是相當快速的回報產業。因為我是研究管理的,所以這些表明現象還是知道的。然而中國這違背經濟學原則的行動也獲取了成功,而美國更是世界上當之無愧的經濟強國;正因為如此卻使我糊涂了,難道真的有都會成功的理論嗎?為什么美國不大力地發展第三產業?你知道這里面的奧秘嗎?反正我是越來越糊涂了。
朋友,你是我博文的知音嗎了?
――對一些網友沒有看文章的內容而胡亂評論的回答!
汪華斌
我寫了篇《美國不發展第三產業的理論》引來很多反駁,當然這無可厚非;本來我原來準備寫《美國不發展服務業的理論》,但因為這篇文章是寫給中國人看的;所以還是改成了第三產業。為什么,因為我們社會從上到下全部定義第三產業就是服務業;我為什么要改變呢,所以還是用第三產業來發表的;因為這是我故意這么做的。然而有的網友竟然以我定義的第三產業不準確而評論,卻沒有從文章的內容看出這里面的問題是什么?
有很多人說我的文章是氣憤的話,卻不知道這里面還是有它的秘密;這篇文章的秘密就是說我們社會的專家學者錯了,我們的決策者同樣錯了;難道服務業就是第三產業嗎?難道是我不知道第三產業嗎?要知道我可是帶MBA的人。就因為我們社會自己制造理論,所以我才故意要這么說。我的文章說明的是什么,是中國社會的假大空第三產業;它使我們的經濟真正繁榮了嗎?起碼我不認可,因為社會貧富兩極分化的根源有第三產業定義的原因;所以我才故意這么一說。
其實我的文章還真的就是聽別人的一句話而產生的見解,起碼這就是我的絕大多數文章的來源。因為我不是社會工作者,我沒有條件來搞什么社會調查;再加上我的頭腦里的社會怨恨的事例太多,所以遇到某句話就能迸發成一篇文章。所以有的網友說我的文章里有錯別字,因為我在外面想到的文章;而在計算機上打字也就是幾分鐘。打完就發,所以根本沒有仔細修改;所以錯別字也正常。尤其是在美國,我通常都會是借別人的手提發文;結果不熟悉和沒有時間,因而錯的應該更多。但不管咋樣,我的文章起碼不是胡說八道;全部是我自己的體會而產生的見解。因為每篇文章都會說明一個社會現象,它需要品味后的思考。
我總在想既然我聽到別人的一句話就能產生灰色見解,為何我這么多文章就不能使我們社會的權力者產生改變的思考呢?后來才知道我們社會的領導從來不上網,而為領導服務的五毛從來不會將文章轉給領導看;而是對與領導不合拍或會使領導憤怒的文章全部封鎖,所以拍磚實際是拿錢的人利用上班時間的行為。如果你老百姓連收入都沒有,你還能有心情在網絡上拍磚嗎?所以有那么一些人實際并不看我的文章,而是上來就是往死里拍。有時為了更有效果,竟然將我的文章打印出來由專人分析如何反駁。所以我這沒有拿政府錢的人竟然害得體制內收入的人來給我拍磚,因而使我不安。既然有這些人沒有事情做,還不如把這些人的錢給我;結果是我有收入了,最后心情好了;自然也就沒有了灰色見解。但我們社會就是這樣,從來不以轉化矛盾來做社會工作;而以激化矛盾來展開社會工作,最后還說是這社會的受害者自己對社會不滿造成的;卻不知道究竟是誰制造的這社會不滿?
我不是說我的觀點如何正確,我也有自己的憤怒的激情;但這激情中應該還是有社會的實際問題呀,為何就沒有人想到改變社會問題呢?卻一味要我們唱頌歌呢?要知道我們社會現在還是公開承認的改革年代,如何改就應該有不同的意見呀?現在全社會的頌歌,最后只剩下領導們在哪里苦思改革的方向;最后是什么?是我們的命運全部寄希望于領導的英明上,難道我們的領導們真的是神嗎?他們就能預先知道老百姓的需求嗎?為什么我們不能學習美國,允許老百姓有訴求的渠道呢?我們今天的網絡實際就是這個渠道,為何我們還要將這個唯一的渠道堵塞起來呢?
我不是陽春白雪,但我也不是下里巴人呀;我不敢說我沒有知音,但這些漫罵者能是我的知音嗎?起碼那些拿錢專門來反駁我文章的人不是,因為我的文章不是提供給你們拿錢來消遣的;這就是我的回答。因為任何人都知道我的郵箱,為何就沒有人與我聯系說領導需要改進的建議呢?我不是不允許批評,我是不愿意這些漫罵與無聊的批評。我歡迎知音,可惜的是到今天我連質量管理的知音都沒有找到;我還能找到社會管理的知音嗎?
僅以此文獻給我的網友們,你們沒有因為五毛的漫罵與找茬而放棄我;還是那么繼續來我的博文,這就是我的動力;大概這也是我灰色見解的源泉吧。我為何不寫專業文章了,就因為網絡上根本沒有人對專業文章感興趣。正因為有這些網友,所以我才能有灰色見解的源泉。我謝謝你們!謝謝!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