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之害
楊安福
慈善有害?真實奇談怪論!看了這個題目一定會有人這樣說。先別著急,且聽我慢慢道來。
我覺得慈善有三害:
一害社會。大家知道,所謂慈善都是個人或某些人的團體行為,而非國家行為,國家行為就不叫慈善了,而是理應正常安排解決的行政行為,當然我國政府對慈善也給予了一定的支持和幫助。一個社會如果有人富的流油,而有人卻窮的需要慈善幫助,那么這個社會一定是有問題和不合理的社會。“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說的就是這樣的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就是如此,盡管現在的資本主義社會進步了許多,尤其是物質較為豐富,但仍然有許多人需要慈善,需要幫助,所以在資本主義社會,慈善會成為一項事業。其實,資源是大家的,而不是某一個或一些人的,就如陽光、雨水和空氣一樣,任何人也別想、也不應該多吃多占、據為己有,否則就是違反事物本質規律和很不公平合理的。如果出現這種情況,一定是社會出了問題,是這個社會不公平、不公正和不合理。有人說:“人類需要斗爭和競爭才能發展,在斗爭和競爭的過程中,必然會有一些勝利者富裕起來,這是無法避免的現象。”對此我不敢茍同。事實上,人類社會發展最快的時候,靠的并不是斗爭和競爭,而是“家和萬事興”,斗爭只會造成人類的互相殺戮,最終毀壞毀滅文明。競爭更會引發對立矛盾,使人活的壓力很大很累,不能開心快樂,這樣的社會是很不人性化的,他會使人變態患抑郁孤獨癥精神病甚至殺人和自殺,而且最終會造成各種矛盾激化,導致戰爭,使社會政治和經濟等遭到嚴重破壞而倒退很多年(請參看我的《斗爭只危害》一文中的詳細論述)。還有人會說:“任何社會都不可能讓人人都有工作,那些沒有工作的人可能就會受窮,需要慈善幫助”。其實,有沒有工作和慈善沒有關系。隨著科學技術和生產力的進步和發展,以中國為例,13億多人,將來可能只要3億人工作就可以了,很多工作都由機器去做了(即使現真正工作創造財富的也不過3億多人,去了老人和孩子,去了艾滋病癌癥精神病等重大疾病患者,在去了失業者和監獄里人,還有多少呢?而且軍人警察城管協管保衛保安和企事業單位的公務員以及閑雜人等都不是財富的直接創造者)。所以,將來的社會必須是換班工作的社會(而且可實現無非財富直接創造的工作,此不細談。),每個人每年只要工作3-4個月就OK了,但創造的財富卻足以養活所有的中國人。因此,未來的社會必須是社會主義的社會,由社會統一統籌安排工作,無論工作者還是休息者的收入都是一樣,有保障的(包括殘疾智障者),而不需要任何人的慈善和幫助,只有這樣的社會才是最人性化的社會,而且這樣的社會每個人的生活都有保障,只要完成了自己的工作你無需懼怕任何人,所有的人都能成為大寫的“人”,有著正常健康的人性和人格。有人把就業和經濟必然的聯系起來,這是不對的。即使沒有工作者,社會也應該和必須為他們提供生活保障,否則這個社會一定會問題多多,不能和諧,即使再慈善幫助,也是解決不了根本問題的。人不能平等,那些受窮者一定要反抗鬧事甚至造反,無數事實已經說明了這一點。比如利比亞的生活水平很小康,如果卡扎菲不搞私有化,造成貧富不均,引起那么多人的不滿,他能是那樣的下場嗎?國家會死那么多人嗎?會是現在這個樣子嗎?現在美國的華爾街之亂,也說明了這個問題,靠慈善能解決問題嗎?“不平則鳴,不正則亂,不公則戰,”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如果社會出了問題不從根本上去解決,而是想通過慈善掩蓋問題,使人產生錯覺,感到這個社會挺好的、還不錯,沒什么問題,那么就一定會給這個社會埋下伏筆,最終釀成大禍。所以,我說:“慈善會害了社會!”
二害別人。為什么說慈善會害了別人呢?一是一些人會因慈善而不愿意工作,好逸惡勞,甚至靠慈善過活,失去了辨別是非的能力,甚至覺得不對他慈善幫助是不對的,拿懶惰當理說。二是會使一些人喪失人格、尊嚴和上進心。因為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有尊嚴的,同樣是人卻需要他人的幫助,這對一個人來說本身就是對人格尊嚴的踐踏、打擊和不尊重。三是受到慈善幫助的人會有負擔和心理失衡,不能與人尤其是給予他們慈善幫助的人平等交流,要按人家的思想說話,看人家的眼色辦事,不能具有健康的心理和優良的人格性格等。總之,會有損于他人的人格尊嚴,對形成優良的性格產生影響,所以我看還是不要對他人慈善為好。社會安排好每一個人的工作和生活,讓他們都能平等的吃有所食,學有所上,工有所作,病有所醫,老有所保才是合理之道、科學之道和治本之道!
三害自己。慈善同樣也會害了自己。首先,看到那么多需要慈善幫助的人,會使人感受到社會的問題和不美好,甚至是黑暗,會產生不熱愛生活和社會等心理垃圾,影響心理健康,使人消極慈善,而不事正經的積極創造財富和徹底改變現實的事情,一些人還會因此失去理想目標,感覺活的沒意思等。其次,慈善幫助了別人,會感覺自己高于別人、優于別人,會過高的看待自己,失去對自己公正、客觀和應有的評價,覺得自己成了偉人強人大人,而輕視別人,不夠尊重尊敬他人,做事常常會有些過,犯錯誤也會覺得自己曾行善有功而原諒自己,這些都對一個人的成長和心理沒有好處。就如有些父母覺得自己給孩子很多,會經常不尊重的訓斥辱罵甚至打罵孩子一樣,這樣的孩子將來都不會有健康優良的人格和性格(我就從不打罵孩子,所以我得到了一個優秀的孩子)。再次,盡量不要對人提供慈善和幫助,而是讓國家來解決這些問題。因為人都是平等的,千萬不要把自己凌駕與別人之上,那樣對自己正常的人格和性格形成不利。比如一些人會喜歡與別人講大道理,要人家按照自己的思想做事,甚至會喜歡旁若無人的大聲炫耀白話和訓斥別人。在現在這樣的社會里的確有很多人需要慈善和幫助。我認為,如果不是人家真的很困苦,放下尊嚴求助與你,千萬不要主動慈善幫助別人。如果某人實在需要幫助,我們也不要有自己高高在上、多么偉大之感,最好是暗中去幫助,而在人家有條件回報你的時候并不拒絕,給人家機會,讓人家找回自信和尊嚴。千萬不要有自己是救世主、大恩人甚至是神的感覺,與人說話不夠尊敬和尊重,甚至自以為是的左右和強制別人的思想和行為(這種人我是非常反感的)。否則別人即使表面上對你尊敬尊重,內心對你的評價也不會高甚至是反感的。所以,我說慈善弄不好也會害了自己!
2012年1月6日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