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文章,有部分觀點我認同,有部分則不能認同。
簡要談一下我個人的看法。
1.社會主義運動失敗的原因。
你認為內因是機會主義,這種機會主義源于國內外資產階級的影響。
我也曾寫文章思考過失敗的原因,但得出的結論與你不同。
我認為社會主義運動的失敗,是蘇聯體制尤其是斯大林模式所導致的必然。
在經濟上,實行戰時計劃經濟,重工業和軍事飛速發展,但輕工業和農業嚴重瘸腿。
所有社會主義國家,都有這個問題。
很多人只是看到了社會主義工業發展迅速,但沒有看到“瘸腿發展”給經濟帶來的致命影響。這個致命影響,就是出現經濟動蕩,從而使民眾對公有制產生懷疑。
大躍進是典型的例子,過于重視工業發展,導致農業下滑,出現大饑荒,于是60年代初,出現了“市場化改革”的思潮。
毛主席為了與這種思潮做斗爭,不得不發動文革。
另外,斯大林模式的另一個弊病,是在集權化的行政過程中,產生了一個官僚特權階層。這個特權階層,是滋生你說的“機會主義”的土壤。
所以,我認為,不能簡單的把社會主義失敗歸因于機會主義,而要看到,社會主義經濟失衡和官僚特權機構,是促使機會主義產生的重要原因。
在文革時期,我國繼續推行偏向重工業的戰略,同時吸取了大躍進的教訓,對農業有所重視,所以文革十年,沒有再出現大饑荒。然而,這種“改良版大躍進”,依舊使工農業發展出現瘸腿,農業和輕工業增長滯后。到文革結束時,雖然重工業體系基本建立,但此時的農業和輕工業已經無法支撐重工業部門的發展,可以說,中國的經濟隨時都會崩潰,這種崩潰,會導致物價升高,消費品短缺和食品短缺。
在這種情況下,機會主義上臺就有了基礎,并且采用市場化改革的方法逐漸消除了工農業失衡狀況。
你認為內因是機會主義,這種機會主義源于國內外資產階級的影響。
我也曾寫文章思考過失敗的原因,但得出的結論與你不同。
我認為社會主義運動的失敗,是蘇聯體制尤其是斯大林模式所導致的必然。
在經濟上,實行戰時計劃經濟,重工業和軍事飛速發展,但輕工業和農業嚴重瘸腿。
所有社會主義國家,都有這個問題。
很多人只是看到了社會主義工業發展迅速,但沒有看到“瘸腿發展”給經濟帶來的致命影響。這個致命影響,就是出現經濟動蕩,從而使民眾對公有制產生懷疑。
大躍進是典型的例子,過于重視工業發展,導致農業下滑,出現大饑荒,于是60年代初,出現了“市場化改革”的思潮。
毛主席為了與這種思潮做斗爭,不得不發動文革。
另外,斯大林模式的另一個弊病,是在集權化的行政過程中,產生了一個官僚特權階層。這個特權階層,是滋生你說的“機會主義”的土壤。
所以,我認為,不能簡單的把社會主義失敗歸因于機會主義,而要看到,社會主義經濟失衡和官僚特權機構,是促使機會主義產生的重要原因。
在文革時期,我國繼續推行偏向重工業的戰略,同時吸取了大躍進的教訓,對農業有所重視,所以文革十年,沒有再出現大饑荒。然而,這種“改良版大躍進”,依舊使工農業發展出現瘸腿,農業和輕工業增長滯后。到文革結束時,雖然重工業體系基本建立,但此時的農業和輕工業已經無法支撐重工業部門的發展,可以說,中國的經濟隨時都會崩潰,這種崩潰,會導致物價升高,消費品短缺和食品短缺。
在這種情況下,機會主義上臺就有了基礎,并且采用市場化改革的方法逐漸消除了工農業失衡狀況。
2.修正主義與帝國主義的關系。
市場化改革,導致了原有的社會主義體制開始收縮。
公社被家庭承包制取代,國有企業被私有化,國企工人被大幅裁剪(至少有4000萬人下崗)。
到了上世紀末,中國的社會主義體制已經收縮到極小的范圍,只有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大型國企還處在體制內。如今,事業單位也開始被踢出體制。
市場化改革,導致了原有的社會主義體制開始收縮。
公社被家庭承包制取代,國有企業被私有化,國企工人被大幅裁剪(至少有4000萬人下崗)。
到了上世紀末,中國的社會主義體制已經收縮到極小的范圍,只有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大型國企還處在體制內。如今,事業單位也開始被踢出體制。
于是,修正主義者把中國的廉價勞動力拋向市場,并對外開放,這樣做,緩解了中共與帝國主義的矛盾,使帝國主義可以進入中國市場榨取利潤。從這一點可以看出,修正主義與帝國主義有相互勾結之嫌。
但同時,修正主義者也把那些關系到國家經濟命脈的大型央企保留在體制內,并與帝國主義爭奪中國消費市場。例如大型央企壟斷著中國的金融、石油、鐵路、電力、電信等戰略產業。帝國主義在這些方面無從下手,并與修正主義者產生矛盾。這是歐美對中共始終不友善的根本原因。
3.中國的主要矛盾
體制內的民眾,主要矛盾是與帝國主義的斗爭,這個沒什么說的。
但是體制外的民眾,經濟待遇很差,他們需要面對體制外的資本家的壓榨,又要忍受體制內國有企業的價格壟斷(比如油價、電信資費)和勞務剝削(比如國企廉價雇傭體制外農民工),同時,還要受帝國主義資本勢力的壓榨(比如外資血汗工廠里的員工)。
這些體制外民眾,壓在他們頭上的“三座大山”,可以說是不分伯仲的。
他們為了經濟利益,有時需要跟民族資本家對峙,比如農民工向建筑商討薪;
體制內的民眾,主要矛盾是與帝國主義的斗爭,這個沒什么說的。
但是體制外的民眾,經濟待遇很差,他們需要面對體制外的資本家的壓榨,又要忍受體制內國有企業的價格壟斷(比如油價、電信資費)和勞務剝削(比如國企廉價雇傭體制外農民工),同時,還要受帝國主義資本勢力的壓榨(比如外資血汗工廠里的員工)。
這些體制外民眾,壓在他們頭上的“三座大山”,可以說是不分伯仲的。
他們為了經濟利益,有時需要跟民族資本家對峙,比如農民工向建筑商討薪;
有時需要跟體制內官僚資本對峙,比如汕尾市的農民土地被賣事件。
有時,需要跟外資或合資老板對峙,比如深圳海量女工和南京LG工人的罷工。
有一位90多歲高齡的老干部,在看了警察抓捕海量女工的視頻后,臉色鐵青,一個小時沒有說一句話。七十五年前,他曾經手舉紅旗走上街頭,支持紗廠女工的罷工,但七十五年后,在他和他的同志們親手建立的國家里,警察又開始抓捕女工了。
有時,需要跟外資或合資老板對峙,比如深圳海量女工和南京LG工人的罷工。
有一位90多歲高齡的老干部,在看了警察抓捕海量女工的視頻后,臉色鐵青,一個小時沒有說一句話。七十五年前,他曾經手舉紅旗走上街頭,支持紗廠女工的罷工,但七十五年后,在他和他的同志們親手建立的國家里,警察又開始抓捕女工了。
我們清楚地看到,對體制外的廣大無產階級來說,修正主義和帝國主義是兩座并列的大山。因為正是修正主義,使他們成為了體制外一無所有的無產者,也正是修正主義,給他們請來了帝國主義老板和民族資本家。
4.個人的想法:
縱觀歷史,中國的問題是一個小錯變大錯的問題。
學習蘇聯體制,工農業發展失衡,官僚特權滋生,是社會主義動搖的根本原因。
中國的改革,本應在公有制前提下擴大民主,縮小城鄉差距,平衡工農業發展。
但中國卻由于官僚特權階層的修正主義上臺,走上了私有化和市場化的道路。
我們用資本主義解救了中國經濟的失衡,但卻帶來了巨大的貧富差距和國內矛盾。
縱觀歷史,中國的問題是一個小錯變大錯的問題。
學習蘇聯體制,工農業發展失衡,官僚特權滋生,是社會主義動搖的根本原因。
中國的改革,本應在公有制前提下擴大民主,縮小城鄉差距,平衡工農業發展。
但中國卻由于官僚特權階層的修正主義上臺,走上了私有化和市場化的道路。
我們用資本主義解救了中國經濟的失衡,但卻帶來了巨大的貧富差距和國內矛盾。
中國的無產階級,必須在反帝的同時反對修正主義,讓憲法所規定的“工農聯盟的無產階級專政”成為事實。不反修正主義,體制外的工農永無出頭之日。
之后,在公有制前提下擴大民主,防范新的官僚特權階層誕生,防范經濟失衡,建設類似于巴黎公社那樣的社會主義體制。這也是列寧在《國家與革命》中所贊美的社會主義體制。只有這樣,才能避免重蹈覆轍。
之后,在公有制前提下擴大民主,防范新的官僚特權階層誕生,防范經濟失衡,建設類似于巴黎公社那樣的社會主義體制。這也是列寧在《國家與革命》中所贊美的社會主義體制。只有這樣,才能避免重蹈覆轍。
我的QQ502020308,愿意結交信仰馬列主義的有志青年。請注意,我說的是馬列主義,你不信這個,就不要加我。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wuhe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