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與創意是狗屎么
不知道什么時候在我們的腦海里多出了個創新的概念,而且,有人說,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從字面上看,確實是有那么點感覺,但如果非要是想著打破砂鍋問一問其中的緣由,我想某些人是不好回答的吧。什么是創新,一個民族的進步與創新有什么關系,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到底是什么呢。
因為本人對文藝感興趣,所以側重文化藝術角度的思考,人們說中華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在這里我十分的認可。在文化層面分析,我們搞文藝創作有沒有突出的成就,有沒有進步,與是不是想著創新有多大的關系呢?例如說,我們對魯迅小說怎么評價呢?難到啊Q的形象是魯迅創新創出來的么?文藝作品的來源到底在哪里呢?再如,今天我們看的《金陵十三釵》有多少人在罵張藝謀拍的垃圾,難倒張藝謀的《金陵十三釵》沒有創意么?本來應該是一部愛國題材的歷史劇,可在我們可敬的張大導演手里卻成了一部描寫妓女人性美的超時空著作。看完了我的唯一感覺就是 “中國的妓女真他媽的偉大”。我想中國的觀眾變異了,這個不能怪中國人,都是被逼的。
我還是在想關于創新的事情,我在想他們到底在創造什么?別出心裁?還是創造價值??創造嶄新的價值觀?好吧,不管是新的還是舊的,反正是不一樣了,與我們傳統的價值觀有不同,如果這個新舊從質的方面來分析的話,我更容易理解到的是他們把鄉下的羊糞裝在豪華的的盒子里販賣。
新文化與舊文化絕對不是時間上區分的,打個比方,我今天拉的一泡屎就比昨天拉的那一泡屎新么?屎還是屎,沒有什么新舊之分,比如說現代文藝,與近代文藝,到底哪個更加先進呢?這不是昨天與今天的問題,而是昨天是什么今天是什么的問題。
記得姜文拍的讓子彈飛里面有那么一句對白,黃四郎:如果那會不是讓胡萬去跟你搗亂結果會不會不一樣?張麻子:那帽子挺好的,我喜歡。黃四郎:那不是最好的,我家還有更好的,轉頭送給你。 最后結果黃四郎在死之前確實又扔出一個帽子,最后張麻子的小弟們坐著火車開往上海的車廂后面也有一頂帽子掛著。 我想,帽子果然很多,但是,很少人能夠恰如其分的把不同的帽子戴在不同人的頭上。
是故,新舊之分及創新的精髓就是我需要的要打上新的標簽,就好像是解放思想的說法一樣,幾十年前,我們解放了一次思想,近幾十年我們又解放了一次思想,而這兩次的思想好像是互相矛盾的思想,所以,解放只是個形容詞罷了。
最終,歷史會沉淀出它精髓的要義,被歷史的車輪碾碎的是那些被創意創的無頭無腦的懷揣雕蟲小技的而又自以為是的無知小青年,人活著從來沒有人說哪天不吃飯了,如果不吃飯本也算是一種創新的話,那我倒是鼓勵他們勇敢的試一試。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